dǎ
年級字:打(P1)
詞性:動詞,量詞
從「手」,從「丁」。
敲擊、撞擊: 敲打、拍打、打鼓、打洞。
吵架、爭鬥: 打人、打鬥、打架、毆打、打仗、打殺、打炮。
製做、工作:打掃、 打字、打造、打鐵、打開、打傘、打蠟、打通。
身體動作:打滾、打哈欠、打瞌睡、打手勢。
遊戲、運動動作: 打球、打牌、打麻將。
武術、武功:武打。
社交 、與人交往: 打交道、打招呼、打照面、打氣。
結繩、編織: 打領帶、打毛線。
注射: 打針。
使用、發出消息:打電話、打電報、打信號、打旗語。
算計、計劃:打算、打量、打主意、打基礎、精打細算。
大自然雲霧的撞擊: 打雷。
【量詞】計算物品的單位,十二個為一打。
【姓氏】宋代的丹流國: 打擊。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詩三首之二:「打鼓發船何郡郎,新亭舉目風景切。」
《三國演義》第一回:「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
dǎ luò
Dǎ shèng
年級字:打(P1) 勝(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qiāo dǎ
pū dǎ
dú dǎ
Dǎ rù
年級字:打(P1) 入(P1)
詞性:名詞
圍棋術語。在敵陣中投入子(常常在三、四線),而不直接觸及敵方之子,稱打入。恰似一個楔子一樣,深入敵陣。下圍棋中經常會出現打入,初學者總以為打入的目的是為了破空,把對方的空打散。疏不知當你打散別人的空的時候,自己的模樣首先被破壞了。因此,打入的關鍵是“打”字,要打擊對方的要害,中心開花,分割敵人,甚至包圍殲滅對手部分棋子。
Dǎjiǎ
年級字:打(P1) 假(P1)
詞性:動詞
在中國,假冒偽劣商品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大量出現,已成為阻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為推動社會的進步,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必須嚴厲打擊製販假行為。打擊和懲處這種違法行為的全過程統稱為”打假”
dǎ léi
年級字:打(P1) 雷(P3)
詞性:名詞,動詞
地球表面大氣層中兩塊帶異性電的雲相接近放電時發出巨大聲響。
dǎ qì
年級字:打(P1) 氣(P1)
詞性:動詞
鼓勵、激勵、支持「打」打鼓,打戰鼓。
「氣」氣壯有力。
增強團隊的戰鬥精神。
dǎ duàn
年級字:打(P1) 斷(P3)
詞性:動詞
1.使某一活動(語音、思緒、行動)中斷。
2.[身體上某一部分的]骨折斷。
3.指使某一活動(語音、思緒、行動)中斷;判決;處理。
Zhàng dǎ
dǎ jī
年級字:打(P1) 擊(P3)
詞性:動詞
報復,
抨擊,
挫折,
攻擊鼓勵攻擊, 使受挫折, 敲打, 撞擊, 制裁鎮壓, 採取強硬措施反擊。
dǎ gǔ
年級字:打(P1) 鼓(P2)
詞性:動詞
1.擊鼓
2.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例:還不知結果,她心裡直打鼓
céng dǎ
dǎ qiú
年級字:打(P1) 球(P2)
詞性:動詞
泛指現今各種用手打的球類運動。通常指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打毬:我國古代軍中用以練武的一種馬上打球遊戲。亦有徒步打球的。
dǎ jǐn
biān dǎ
dǎ jiǔ
niǔ dǎ
dǎ diàn
Zhǎng dǎ
dǎ bài
Dǎ nǎ
dǎ xiǎng
dǎ xì
dǎ jiāo
tòng dǎ
dǎ suàn
dǎ kāi
年級字:打(P1) 開(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關閉推開、拉開、掀開。
打: 動作。
開: 張開、分開。
改變關閉或有蓋的狀態。
《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慌忙打開行李,取出一匹繭紬。」
gōng dǎ
年級字:攻(P3) 打(P1)
詞性:動詞
攻擊防守1.軍事力量進攻,襲擊
例:攻打敵人的橋頭堡
2.衝擊,尤指對城堡或者防守的陣地發起軍事衝鋒或者猛攻
例:攻打太原
dǎ liè
sī dǎ
dǎ diào
年級字:打(P1) 掉(P2)
詞性:動詞
1.擺脫、去掉或了結(如一個障礙、一個對手);消除2.使失掉
3.打掉驕氣,使驕氣喪盡
4.敲打使毀壞
5.殲滅
dǎ bǎo
dǎ jié
Cháng dǎ
dǎ mà
dǎ cǎi
年級字:打(P1) 採(P2)
詞性:動詞
亦作“打彩”;舊稱戲曲演至精采處觀眾向女演員投擲錢幣;舊亦用以指狎客給妓女的纏頭。
dǎ qiāng
dǎ pò
年級字:打(P1) 破(P2)
詞性:動詞
冲破,
粉碎
1. 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擊而出現缺口或裂為碎片或幾部分
2. 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
3. 使突然结束
4. 没有遵循或遵守
dǎ chà
年級字:打(P1) 岔(P4)
詞性:動詞
1.打斷某一行動或談話;尤指在另一個人講話時用問題和評論或議論去打斷
2.有意轉換話題
zhǔdǎ
年級字:主(P1) 打(P1)
詞性:形容詞
將能力和資源專注一種工作或方法。
主: 主要。
打: 打造、攻打。
多應用於學習科目和商業範疇:
1. 他主打數學科。
2. 她的新產品主打中國女性消費者市場。
wǎng dǎ
年級字:網(P2) 打(P1)
詞性:形容詞
用於:一網打盡。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dǎ zhé
年級字:打(P1) 折(P2)
詞性:名詞
加價折扣,是商品買賣中的讓利、減價,是賣方給買方的價格優惠。
dǎ yìn
dǎ lāo
dǎ shāng
wǔ dǎ
年級字:武(P2) 打(P1)
詞性:形容詞
1.戲曲中表演武術搏鬥
2.動作
例:你喜歡文藝片,我喜歡武打片。
李小龍是國際有名的武打明星
dǎ cǎo
年級字:打(P1) 草(P1)
詞性:動詞
撥打草叢。
如果加上兩字,組成“打草驚蛇”,就解釋為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打草驚蛇,三十六計之一,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踪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以免驚動對方,使之有所防範。
tiě dǎ
dǎ gǔ
dǎ jìn
jí dǎ
年級字:即(P1) 打(P1)
詞性:助詞
即:就,立即。
打:擊,敲,攻擊,撥動(算盤,電話)。立即敲擊,撥動。
dǎ zhàn
年級字:打(P1) 戰(P4)
詞性:名詞
1.戰栗,顫抖(如因為冷、害怕或施加的外力)2.發抖
dǎ gōng
Dǎ tāi
dǎ zhàng
dǎ luó
年級字:打(P1) 機(P2)
常用俗語玩電子遊戲機。
niáng dǎ
dǎ hū
dǎ gé
dǎ cǎi
年級字:打(P1) 彩(P1)
詞性:名詞,動詞
亦作“打采”,舊稱戲曲演至精采處觀眾向女演員投擲錢幣;舊亦用以指狎客給妓女的纏頭。
dǎ zhàn
dǎ nào
年級字:打(P1) 鬧(P2)
詞性:形容詞
1.爭鬥;爭吵。
2.喧嚷地爭吵和打架。
3.用語言和行動來開玩笑。
dǎ mó
年級字:打(P1) 磨(P3)
詞性:動詞
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緻。
是表面改性技術的一種,一般指借助粗糙物體(含有較高硬度顆粒的砂紙等)來通過摩擦改變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特定表面粗糙度。語出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今日在私宅前廳上,收拾軍裝,打磨兵器。”
dǎ zào
hǎn dǎ
ái dǎ
dǎ suì
dǎ yú
dǎ zhuàn
pāi dǎ
年級字:拍(P1) 打(P1)
詞性:動詞
1.拍擊;敲打。
2.反復地輕打。
3.按音樂節奏拍自己。
4.流水中輕輕拍擊。
5.輕輕地打。
dǎ luàn
dǎ pū
年級字:打(P1) 撲(P2)
詞性:動詞
1.用手或器物敲打。毆打;責打。
例:《百喻經·說人喜瞋喻》:“若此愚人諱聞已過,見他道説,返欲打撲之。” 魯迅《南腔北調集·上海的兒童》:“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於打撲,使他畏葸懇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
2.用手或器物敲打。撲滅;擊落。
例:宋陳規《守城錄》:“城上人併射火箭在所填草木上,偶值風順,其賊眾向前打撲不及,被火燒著。” 宋何薳《春渚紀聞·雍邱驅蝗詩》:“致牒雍邱,請各務打撲收埋本處地分,勿以隣國為壑者。” 清褚人穫《堅瓠秘集·葫蘆棗》:“秋日棗熟,一道人過而求之。媼曰:'兒子出田間,無人打撲,任先生隨意噉食。'”
振作。
《朱子語類》卷一二○:“語 黃敬之 ,須是打撲精神,莫教恁地慢慢底。”
léi dǎ
quán dǎ
Sǎndǎ
年級字:散(P2) 打(P1)
詞性:名詞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並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武術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古傳散手(殺傷性強)、現代散打(限制較多)。古傳散手作為散打的最早發展要能對抗單人和兵器或多人的格鬥,用頭、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部位攻擊,主要的技法為打、踢、拿、跌、摔等其中還有肘膝等技法,在格鬥中講究出其不意,不講究花法只講究打贏實用。現代散打就是常見的以直拳、擺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組成的以踢、打、摔結合的攻防技術。散打沒有套路,只有單招和組合,見招拆招
dǎ liang
年級字:打(P1) 量(P2)
詞性:動詞
審察,
端相,
端詳,
詳察1.仔細地察看 (一個人)。
2.以為,料想。
3.從上到下, 仔仔細細地觀察,不疏忽地看;觀察(人的衣著外貌),並對其做出評價。
dǎ zá
年級字:打(P1) 雜(P3)
詞性:動詞
做雜事。
例:《紅樓夢》第八八回:“我剛纔到後邊去叫打雜兒的添煤,只聽得三間空屋子裡嘩喇嘩喇的響。” 沙汀《困獸記》十五:“當丈夫熱心於他的討論的時候,她便替代了他的打雜的職務。” 老舍《駱駝祥子》五:“ 祥子看著院子直犯噁心,所以只顧了去打掃,而忘了車夫並不兼管打雜兒。”
shuāi dá
年級字:摔(P3) 打(P1)
詞性:動詞
1.把東西抓在手裡磕打
例:把鞋上的泥土摔打摔打
2.比喻在艱苦環境中磨煉
例:他在農村摔打了幾年,現在成熟多了
kǎo dǎ
dǎ kuǎ
gòu dǎ
dǎ yuán
年級字:打(P1) 圓(P1)
詞性:名詞
為古琴指法,間弦一按一散,或一按一泛,或俱按俱散俱泛,一挑一勾先得二聲,少息,複急作二次,又得四聲,再緩挑一聲,共成七聲。
dǎ tuì
luàn dǎ
chuí dǎ
dǎ dòng
年級字:打(P1) 洞(P2)
詞性:動詞
1.用器物挖孔。如:他用鐵鋤在山邊打洞。
2.引申為鑽空子,找機會。
聶紺弩《季氏將伐顓臾》:“ 冉有成天在設法打洞,做了官又設法打洞發財。” 聶紺弩《仔狗》:“同志們大家都口饞,總在設法打洞,弄點有味口的東西。”
Yándǎ
年級字:嚴(P4) 打(P1)
詞性:動詞
嚴打是中國司法名詞,為依法從重從快,“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的簡略表述,是解決一定時期中突出的社會治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的活動
dǎ zhāo
Dǎ huài
chuī dǎ
年級字:吹(P1) 打(P1)
詞性:動詞
奏樂1.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
2.用嘴吹掉(灰塵等)
例:豆腐掉進灰堆裡,吹打不得
3.〈方〉∶指用言語刺激別人
例:支錢不支給,說話吹打人
4.〈方〉∶吹牛
別吹打,誰不知道你那點兒能耐
5.風吹雨打
dǎ dǎo
dǎ jǐng
年級字:打(P1) 井(P2)
詞性:名詞,動詞
是一款兒時同學之間的小遊戲,剛開始僅限於在紙上畫出格子。
dǎ dēng
dǎ qí
dǎ yàng
dǎ yá
dǎ gǒu
dǎ tàn
dǎ e
年級字:打(P1)
詞性:動詞
呃逆;噯氣。
例:茅盾《林家鋪子》五:“然而聽不清,只有媽的連聲打呃,間歇地飄到林小姐的耳朵。” 冰心《寄小讀者》五:“我胃不好,不住的打呃,躺下就難受。”
dǎ rǎo
年級字:打(P1) 擾(P3)
詞性:動詞
打攪協助,
配合1.干擾;擾亂人心或註意力2.婉辭。麻煩,給某事導致不便
3.用瑣碎和一再侵擾的事折磨
dǎ quán
dǎ bàn
bàng dǎ
dǎ yíng
dǎ dǔn
年級字:打(P1)
詞性:動詞
小憩,
瞌睡小睡。多指坐著或靠著斷續地入睡。
元朱凱《黃鶴樓》第一折:“止有趙雲和某,鎮守著赤壁連城,正在灶窩裡打盹。”《花月痕》第二回:“﹝ 荷生﹞遂一人踱進門來,靜悄悄的,有那車夫在石板上打盹,轉彎到了東廊。” 冰心《南歸》:“我困倦已極,側臥在父親床上打盹,被母親呻吟聲驚醒。”
dǎ jiù
年級字:打(P1) 救(P3)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拯救、救助進行拯救行動。
「打」出擊、有力地進行。
「救」拯救、救助。
進行拯救行動。
dǎ gǔn
年級字:打(P1) 滾(P2)
詞性:動詞
1.躺在地下滾來滾去。
2.比喻長期置身某種範圍內。
dǎ pái
jī dǎ
年級字:擊(P3) 打(P1)
詞性:動詞
1.重重打擊
例:激浪擊打海灘
2.樂器的敲或打
例:鼓是以擊打來演奏的
dǎ mài
年級字:打(P1) 麥(P2)
詞性:名詞,動詞
用工具使麥子去皮或脫粒;兒童的一種遊戲,有節奏地以掌相拍打,聲音像打麥,故稱。
dǎ tīng
dǎ zhēn
dǎ dǔ
年級字:打(P1) 賭(P4)
詞性:動詞
1.對比賽或競爭的結果或不可預料的結局賭輸贏
例:我與他對這場比賽打賭
2.擔保
例:我打賭他一定來
dǎ zǎo
年級字:打(P1) 棗(P5)
詞性:名詞
“打棗”一個工種名稱。服裝業中一個專機工種,相對簡單,大部分人一學就會。
dǎ jià
年級字:打(P1) 架(P2)
詞性:動詞
打鬥,
鬥毆,
相打1.相打,徒手格鬥2.打起來
3.參與打鬥;舉拳猛打
dǎ cóng
Dǎ duō
dǎ tiě
Pà dǎ
dǎ qù
dǎ zuǐ
年級字:打(P1) 嘴(P2)
詞性:動詞
1.打嘴巴。喻指出醜,丟臉。
例:《紅樓夢》第七三回:“ 林之孝 家的見他的親戚又給他打嘴,自己也覺沒趣; 迎春 在座也覺沒意思。”
2.指見怪;責怪。
例:《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但怕辦的不好回來,叫老同年打嘴。”《老殘遊記》第十九回:“你別打嘴,這樣,像是受了官刑的病。若不早治,要成殘廢的。”
3.為尊長斥責卑幼胡說之詞。
dǎ sǎo
xiāng dǎ
dǎ jiǎo
年級字:打(P1) 攪(P4)
詞性:名詞
打擾 擾亂1.擾亂人心或註意力.
例: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攪官人吃飯。 --《水滸傳》
2.用瑣碎和一再打擾的事折磨。
例:一再打攪他,因此他不能集中精神看書
3.未經邀請、允許或歡迎而進來或進去。
例:對不起,打攪您了
dǎ mǎ
年級字:打(P1) 馬(P1)
詞性:名詞,動詞
騎馬,
揚鞭策馬打馬,指揚鞭策馬,古代博戲名。參考:
1. 宋 李清照《<打馬圖經>序》:「打馬世有二種:一種一將十馬,謂之關西馬;一種無將,二十四馬,謂之依經馬。流傳既久,各有圖經。」
2. 黃梅戲《女駙馬》:「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過去中了狀元要被賜騎馬游街,老百姓俗稱狀元遊街或打馬游街。)
3. 《彭公案》第一回:「……前頭那個人,年約二十有餘,身穿藍綢褲褂,薄底青緞快靴,手拿打馬鞭子,在棚下西邊桌上落座……」
年級字:現(P1) 鍾(P4) 弗(P0) 打(P1)
年級字:零(P3) 打(P1) 碎(P3) 敲(P2)
年級字:打(P1) 家(P1) 截(P3) 道(P1)
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折:“一生殺人放火,打家截道,偷東摸西。”
年級字:拳(P4) 打(P1) 腳(P2) 踢(P3)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便拳撞腳踢,也不怕他不死。”
年級字:插(P2) 科(P1) 打(P1)
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明·高明《琵琶記·報告戲情》:“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與妻賢。”
年級字:失(P2) 驚(P2) 打(P1) 怪(P1)
元·馬致遠《還牢末》第三折:“猛擡頭觀覷了失驚打怪,原來是匾金環故人猶在。”
年級字:打(P1) 躬(P3) 作(P2) 揖(P0)
拱、揖:兩手合抱致敬。彎身報拳行禮。表示恭敬順從或懇求的樣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寶玉見他這樣,還認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間的這件公案,還打躬作揖的。”
年級字:八(P1) 字(P1) 打(P1) 開(P1)
象“八”字那樣,撇、捺向兩邊分開。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卻走歪門邪道。也形容門路很寬。
宋·朱熹《與劉子澄書》:“聖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但人自不領會,卻向外狂走耳。”
年級字:鑽(P3) 天(P1) 打(P1) 洞(P2)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二回:“那邊漁陽伯與郭掌櫃摩拳擦掌的時候,正這邊莊燕替章風孫鑽天打洞的當兒。”
年級字:打(P1) 雞(P1) 罵(P3) 狗(P2)
魯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麼盡鬧脾氣,連吃飯時候也是打雞罵狗的。”
年級字:望(P2) 天(P1) 打(P1) 卦(P1)
詞性:形容詞
無聊、無所事事、呆望著重天空打發時間,無聊。
望天: 遠望天空。
打卦: 占卦。
年級字:零(P3) 敲(P2) 碎(P3) 打(P1)
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一》:“沒有一省一縣一區一鄉的完整的規劃,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裏做。”
年級字:水(P1) 瓜(P1) 打(P1) 狗(P2)
年級字:一(P1) 網(P2) 打(P1) 盡(P3)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行動的效率,全部抓住,一個不漏。
年級字:打(P1) 鳳(P4) 撈(P3) 龍(P2)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須打鳳撈龍,別選元戎。”
年級字:打(P1) 滾(P2) 撒(P4) 潑(P2)
躺倒在地上打滾,嘴裏罵着潑辣的話。同“撒潑打滾”。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時,大人不要去理睬他。
年級字:天(P1) 打(P1) 雷(P3) 劈(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八回:“好嬸孃,親嬸孃,以後蓉兒要不真心孝順您老人家,天打雷劈。”
年級字:打(P1) 牙(P1) 犯(P4) 嘴(P2)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越發在人前花哨起來,常和衆人打牙配嘴,全無忌憚。”
年級字:飛(P1) 機(P2) 打(P1) 交(P1)
年級字:精(P2) 打(P1) 細(P1) 算(P2)
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茹誌鵑《妯娌》:“再看紅英自己,那是連半個鐘頭的工都不肯耽誤的,也從沒見她吃過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個會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人。”
年級字:無(P2) 精(P2) 打(P1) 采(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發呆,
沒精打采,
精神不振,
發怐愗精神不振。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小紅待要過去,又不敢過去,只得悄悄向瀟湘館,取了噴壺而回,無精打采,自向房內躺着。」
年級字:喬(P2) 裝(P1) 打(P1) 扮(P3)
喬裝:改變服裝、面貌;打扮:指化裝。指進行僞裝,隱藏身份。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三回:“我並不出家修道,不過是喬裝打扮,掩人耳目,藉着賣藥爲名,到處訪求英雄,以圖恢復中國。”
年級字:寬(P2) 打(P1) 窄(P3) 用(P1)
瞀打得寬裕一些,用起來節省一些。比喻作計劃要留有餘地。
年級字:打(P1) 小(P1) 算(P2) 盤(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六十六回:“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如今只消一百塊錢。”
年級字:沒(P1) 精(P2) 打(P1) 采(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無精打采,
發呆,
發楞,
發怐愗精神不振。
清·曹雪琴《紅樓夢》第八十七回:「賈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的歸至怡紅院中。」
年級字:趁(P4) 哄(P3) 打(P1) 劫(P5)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雲步,徑轉山洞而去。”
年級字:發(P1) 科(P1) 打(P1)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連枝秀》:“錦心繡腹,宣揚《老子》經文,發科打諢,不離機鋒;課嘴撩牙,長存道眼。”
年級字:乘(P2) 火(P1) 打(P1) 劫(P5)
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同“趁火打劫” 。
年級字:打(P1) 富(P3) 濟(P4) 貧(P3)
(李自成)在商洛山中~,籠絡人心,故山中軍事機密不易探明。(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年級字:趁(P4) 火(P1) 打(P1) 劫(P5)
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正是財動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雲步,經轉山洞而去。”
年級字:打(P1) 情(P2) 賣(P3) 笑(P1)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着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年級字:誤(P5) 打(P1) 誤(P5) 撞(P2)
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牧羊關]板築的商傅說,釣魚兒姜呂望,這兩個夢善感動歷代君王,這夢先應先知,臣則是誤打誤撞。”
年級字:打(P1) 牙(P1) 配(P3) 嘴(P2)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三回:“(這婦人)常和從人打牙配嘴,全無忌憚。”
年級字:竹(P1) 籃(P3) 打(P1) 水(P1)
唐·寒山《詩》之二○八:“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裏何曾有?”
年級字:乘(P2) 熱(P2) 打(P1) 鐵(P3)
老舍《四世同堂》十九:“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於是,他決定乘熱打鐵,把話都說淨。”
年級字:吹(P1) 吹(P1) 打(P1) 打(P1)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明·天然智叟《石頭點·郭挺之榜前認子》:“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人村來了。”
年級字:風(P1) 吹(P1) 浪(P1) 打(P1)
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五出:“可憐一對鴛鴦,風吹浪打,直恁的遭強霸。”
年級字:成(P1) 羣(P6) 打(P1) 夥(P4)
楊朔《雪花飄飄》:“桃樹爺爺吹嗩吶也真吹得好,不但會用嘴吹,還會用鼻孔眼,一吹起來引得孩子們成羣打夥地圍着他轉。”
年級字:大(P1) 打(P1) 出(P1) 手(P1)
打出手:戲曲中的一種武打技術,一齣劇中的主要人物與多個對手相打,形成種種武打場面。比喻逞兇打人或毆鬥。
郭沫若《南京印象》:“這兒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卻是太平無事了。”
年級字:雞(P1) 飛(P1) 蛋(P1) 打(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人之無良,舍其舊而新是謀,卒之卵覆鳥亦飛,天之所報亦慘矣。”
年級字:避(P4) 強(P2) 打(P1) 弱(P3)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年級字:撇(P6) 呆(P2) 打(P1) 墮(P5)
明·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撇呆打墮,早被那人瞧破。要同歸知爹肯麼?料他每,不見許。”
年級字:打(P1) 虎(P1) 牢(P3) 龍(P2)
年級字:打(P1) 插(P2) 科(P1)
諢:詼諧逗趣的話。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同“插科打諢”。
年級字:鐵(P3) 打(P1) 銅(P2) 鑄(P5)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請老兄放心,並非愚弟酒後亂吹,敝寨確是像鐵打銅鑄的一般。”
年級字:打(P1) 落(P2) 水(P1) 狗(P2)
魯迅《墳·論“費厄波賴”應該緩行》:“至於‘打落水狗’,則並不如此簡單,當看狗之怎樣,以及如何落水而定。”
年級字:打(P1) 破(P2) 常(P1) 規(P4)
常規:沿襲下來的規矩。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年級字:梳(P3) 妝(P4) 打(P1) 扮(P3)
年級字:撒(P4) 潑(P2) 打(P1) 滾(P2)
嘴裏罵着潑辣的話,躺倒在地上打滾。同“打滾撒潑”。
年級字:歪(P3) 打(P1) 正(P1) 著(P2)
比喻方法本來不恰當,卻僥倖得到滿意的結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卻湊巧和別人的想法符合。
年級字:打(P1) 家(P1) 劫(P5) 舍(P2)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倈子撅天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年級字:打(P1) 鴨(P1) 驚(P2)
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則怕打鴨驚鴛,打草驚蛇。”
年級字:打(P1) 退(P2) 堂(P2) 鼓(P2)
詞性:動詞
成語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時打鼓。現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縮。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年級字:打(P1) 街(P2) 罵(P3) 巷(P2)
街、巷:指鄰里街坊。形容無事生非,尋釁鬧事,耍無賴。
年級字:倒(P2) 打(P1) 一(P1) 瓦(P2)
老舍《駱駝祥子》七:“先生並沒說什麼呀,你別先倒打一瓦!”
年級字:無(P2) 精(P2) 打(P1) 彩(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言畢,只是長吁短嘆無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興。”
年級字:打(P1) 狗(P2) 看(P1) 主(P1)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後臺的情面。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九回:“不知原來家中大小姐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年級字:雨(P1) 打(P1) 風(P1) 吹(P1)
詞性:形容詞
打風落雨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屈(P4) 打(P1) 成(P1) 招(P2)
屈:冤枉;招:招供。指無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認有罪。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官中,三推六問,屈打成招。”
年級字:打(P1) 風(P1) 落(P2) 雨(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俗語,
常用口語風吹雨打【常見詞組】
「打風」打起颱風或颶風的時候。
「落雨」下雨。
形容打起颱風或颶風的時候有風有雨的情境。也作比喻困難的時刻。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打(P1) 草(P1) 驚(P2) 蛇(P4)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四:“打草驚蛇,乃南唐王魯爲當塗令,日營資產,部人訴主簿貪污,魯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年級字:打(P1) 情(P2) 罵(P3) 趣(P3)
①打是情,罵是趣。猶言打是親,罵是愛。②猶打情罵俏。
明·楊珽《龍膏記·砥節》:“駙馬爺,打情罵趣,他肯罵你,是有口風了。”
年級字:雷(P3) 打(P1) 不(P1) 動(P1)
形容態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年級字:打(P1) 破(P2) 迷(P2) 關(P2)
年級字:大(P1) 吹(P1) 大(P1) 打(P1)
《西遊記》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滿城百姓,伏龍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衆出城。”
年級字:打(P1) 死(P3) 老(P1) 虎(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二十八回:“大家一窩蜂打死老虎。”
年級字:喬(P2) 妝(P4) 打(P1) 扮(P3)
年級字:緊(P2) 打(P1) 慢(P2) 敲(P2)
年級字:成(P1) 團(P3) 打(P1) 塊(P2)
《水滸傳》第四六回:“挨不過了,不免信步尋上來,只見一羣老鴉成團打塊在古墓上。”
年級字:不(P1) 打(P1) 自(P1) 招(P2)
舊指沒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也是個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說出道:後日是他母難之日,邀請諸邪來作生日。”
年級字:撒(P4) 科(P1) 打(P1)
穿插在戲曲表演中,使觀衆發笑的動作與道白。亦泛指引人發笑的言語、動作。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隨你自去的打斛鬥、學踢弄、舞地鬼、喬扮神、撒科打諢、亂作胡爲。”
年級字:圍(P3) 城(P2) 打(P1) 援(P5)
指一種戰術。進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據守城鎮之敵,誘使敵人從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後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年級字:打(P1) 入(P1) 冷(P2) 宮(P2)
打:與某些動詞結合成爲一個詞,表示進行的意思;冷宮:古代皇帝把失寵的后妃軟禁於冷僻宮內。比喻人不被重視或把事情擱置一邊。
年級字:打(P1) 家(P1) 截(P3) 舍(P2)
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年級字:包(P1) 打(P1) 天(P1) 下(P1)
包:承擔全部任務,負責完成。將打天下的整個任務承擔下來。常指人逞強爭勝。
《求是》1996年第17期:“這類機構並不影響各個公司、企業實施光彩事業項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年級字:倒(P2) 打(P1) 一(P1)
《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爲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胜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年級字:抱(P1) 打(P1) 不(P1) 平(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年級字:現(P1) 鐘(P2) 不(P1) 打(P1)
年級字:打(P1) 拱(P4) 作(P2) 揖(P0)
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大老鴰嚇得直不起腰來,打拱作揖的說。”
年級字:打(P1) 成(P1) 一(P1) 片(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年級字:就(P1) 棍(P5) 打(P1) 腿(P2)
年級字:滿(P2) 打(P1) 滿(P2) 算(P2)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9回:“孔夫子給子華他們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給的是串過的細米,那得滿打滿算。”
年級字:銅(P2) 打(P1) 鐵(P3) 鑄(P5)
年級字:趁(P4) 熱(P2) 打(P1) 鐵(P3)
鐵要趁燒紅的時候打。比喻要抓緊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去做。
老舍《四世同堂》十九:“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於是,他決定趁熱打鐵,把話都說淨。”
年級字:打(P1) 悶(P3) 葫(P4) 蘆(P4)
悶葫蘆:比喻難猜解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事事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悶葫蘆。’”
年級字:打(P1) 抱(P1) 不(P1) 平(P1)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瞞兩位說,老漢平生,最喜歡劫副教授濟貧抑強扶弱抱打不平。”
年級字:胡(P1) 打(P1) 海(P1) 摔(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比不得咱們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慣了的。”
年級字:打(P1) 草(P1) 蛇(P4) 驚(P2)
打草驚了草裏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四衆圍觀,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年級字:揚(P2) 鈴(P2) 打(P1) 鼓(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大事化爲小事,小事化爲沒事’,方是興旺之家。若得不了一點子小事,便揚鈴打鼓的亂折騰起來,不成道理。”
年級字:不(P1) 打(P1) 價(P5) 兒(P1)
年級字:風(P1) 吹(P1) 雨(P1) 打(P1)
詞性:形容詞
打風落雨「風吹」狂風在吹著。
「雨打」雨點打到身上。
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遇到困難、嚴峻的情境。
唐·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年級字:撮(P5) 科(P1) 打(P1) 哄(P3)
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明·湯顯祖《南柯記·漫遣》:“自家揚州城中有名的一個溜二便是。一生浪蕩,半世風流。但是晦氣的人家,便請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與他鑽懶幫閒。”
年級字:鐵(P3) 打(P1) 心(P1) 腸(P5)
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八齣:“望斷天涯無故人,便做鐵打心腸珠淚傾。”
年級字:打(P1) 馬(P1) 虎(P1) 眼(P1)
老舍《華實春秋》:“他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大夥兒,假充好人,想混過這一關去!”
年級字:棒(P3) 打(P1)
明·孟稱舜《鸚鵡墓貞文記》:“他一雙兒女兩情堅,休得棒打鴛鴦作話傳。”
年級字:暗(P2) 錘(P6+) 打(P1) 人(P1)
《人民文學》1997年第7期:“哪個鬼東西敢出來跟我說說理?暗錘打人,是土行孫出身!”
年級字:關(P2) 門(P1) 打(P1) 狗(P2)
比喻將對方控制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然後進行有效打擊。
年級字:乘(P2) 機(P2) 打(P1) 劫(P5)
清·張少南《臨安旬制記》引明·王思任《誅馬士英疏》:“以至文選職方,乘機打劫。”
年級字:打(P1) 擊(P3) 報(P2) 復(P4)
《人民日報》1988.12.31:“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後,遭受打擊報復的一些真相。”
年級字:穩(P4) 紮(P6) 穩(P4) 打(P1)
扎:安營。穩當而有把握地打擊敵人。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毛澤東《關於情況的通報》:“我們的方針是穩紮穩打,不求速效。”
年級字:打(P1) 得(P1) 火(P1) 熱(P2)
年級字:打(P1) 恭(P2) 作(P2) 揖(P0)
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
年級字:歪(P3) 打(P1) 正(P1) 着(P2)
比喻方法本來不恰當,卻僥幸得到滿意的結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卻湊巧和別人的想法符合。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將藥煎中,打發晁大舍吃將下去。想歪打正着,又是楊太醫運好的時節,吃了藥就安穩睡了一覺。”
年級字:打(P1) 情(P2) 罵(P3) 俏(P5)
明·董說《西遊補》第一回:“在那裏採野花,結草卦,抱兒攜女,打情罵俏。”
年級字:撮(P5) 科(P1) 打(P1)
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閧,同“哄”,喧鬧。
年級字:敲(P2) 鑼(P4) 打(P1) 鼓(P2)
年級字:沒(P1) 精(P2) 打(P1) 彩(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只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好沒意思的。”
年級字:昏(P3) 頭(P1) 打(P1) 腦(P2)
老舍《駱駝祥子》九:“祥子幾乎沒有力量邁出大門坎去。昏頭打腦的,腳還在門坎內,藉着街上的燈光,已看見了劉姑娘。”
年級字:打(P1) 鳳(P4) 牢(P3) 龍(P2)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着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
年級字:打(P1) 人(P1) 罵(P3) 狗(P2)
年級字:打(P1) 鐵(P3) 趁(P4) 熱(P2)
駱賓基《膠東的暴民》:“打鐵趁熱,放火趁風,你們不等這時萬人一心的功夫,調動他們還等什麼!”
年級字:上(P1) 下(P1) 打(P1) 量(P2)
年級字:一(P1) 棍(P5) 子(P1) 打(P1) 死(P3)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收,就是不許人家說不同的意見,不許人家發表錯誤的意見,發表了就‘一棍子打死’。這不是解決矛盾的辦法,而是擴大矛盾的辦法。”
年級字:上(P1) 香(P1) 打(P1) 噴(P3)
年級字:打(P1) 蛇(P4) 打(P1) 七(P1) 寸(P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你先生請上裁。”
年級字:打(P1) 鴨(P1) 子(P1) 上(P1) 架(P2)
年級字:不(P1) 打(P1) 不(P1) 相(P1) 識(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戴宗道:‘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年級字:打(P1) 腫(P5) 臉(P2) 充(P2) 胖(P3) 子(P1)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不過,老兄,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年級字:拳(P4) 不(P1) 打(P1) 笑(P1) 面(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六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傷犯着你,你有錢看平日相交與他些,沒錢罷了,如何只顧打他?”
年級字:打(P1) 破(P2) 沙(P2) 鍋(P3) 問(P1) 到(P1) 底(P2)
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爲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
年級字:千(P1) 日(P1) 打(P1) 柴(P2) 一(P1) 日(P1) 燒(P2)
比喻持久奮鬥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同“千日斫柴一日燒”。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
年級字:打(P1) 開(P1) 天(P1) 窗(P2) 說(P1) 亮(P1) 話(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打開天窗說亮話’,還不是等姓賈的過來盡點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們老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年級字:成(P1) 吉(P1) 思(P2) 汗(P1) 蒙(P3) 打(P1) 仔(P2)
年級字:打(P1) 破(P2) 砂(P4) 鍋(P3) 問(P1) 到(P1) 底(P2)
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爲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年級字:東(P1) 家(P1) 唔(P0) 打(P1) 打(P1) 西(P1) 家(P1)
詞性:形容詞
轉工事業發展要有信心,可以有不同的方向和選擇。
qiān chuí dǎ luó yī chuí dìng yīn
年級字:千(P1) 錘(P6+) 打(P1) 鑼(P4) ,(P1) 一(P1) 錘(P6+) 定(P1) 音(P1)
sān rì dǎ yú liǎng rì shài wǎng
年級字:三(P1) 日(P1) 打(P1) 魚(P1) ,(P1) 兩(P1) 日(P1) 曬(P2) 網(P2)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脩禮物與賈代儒。”
qiān chuí dǎ luó yī chuí dìng shēng
年級字:千(P1) 打(P1) 鑼(P4) ,(P1) 一(P1) 定(P1) 聲(P1)
比喻在衆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同“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sān tiān dǎ yú 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年級字:三(P1) 天(P1) 打(P1) 魚(P1) ,(P1) 兩(P1) 天(P1) 曬(P2) 網(P2)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lǎo shǔ guò jiē rén rén hǎn dǎ
年級字:老(P1) 鼠(P4) 過(P1) 街(P2) ,(P1) 人(P1) 人(P1) 喊(P2) 打(P1)
犯罪分子必須懸崖勒馬,否則將變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年級字:搬(P3) 起(P1) 石(P1) 頭(P1) ,(P1) 打(P1) 自(P1) 己(P1) 的(P1) 腳(P2)
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毛澤東《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說過:‘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這就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