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戰(P4) 戰(P4)
詞性:形容詞
疊詞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年級字:戰(P4) 不(P1) 旋(P3) 踵(P0)
旋:轉。踵:腳後跟。打仗時不向後轉。形容勇猛向前。
年級字:身(P1) 經(P1) 百(P1) 戰(P4)
《資志通鑑·後唐紀·莊宗同光三年》:“且羣臣或從陛下歲久,身經百戰,所得不過一州。”
年級字:裹(P5) 血(P3) 力(P1) 戰(P4)
清·姚鼐《孫忠愍祠記》:“指揮之子泰,當建文時,爲北平都指揮使;燕師起,與戰於懷來,中矢,裹血力戰,竟陷陳死。”
年級字:三(P1) 戰(P4) 三(P1) 北(P1)
《國語·吳語》:“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天沒。又郊敗之。三戰三北,乃至於吳。”
年級字:以(P1) 戰(P4) 養(P2) 戰(P4)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年級字:不(P1) 宣(P4) 而(P1) 戰(P4)
年級字:忘(P2) 戰(P4) 者(P1) 危(P3)
三國·魏·桓範《兵要》:“故曰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年級字:戰(P4) 天(P1) 斗(P1) 地(P1)
戰、鬥:泛指鬥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年級字:膽(P3) 戰(P4) 心(P1) 寒(P2)
《古今雜劇·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國破,常子是膽戰心寒。”
年級字:十(P1) 戰(P4) 十(P1) 勝(P2)
《管子·七法》:“以能擊不能,以教卒、教士擊驅衆、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年級字:戰(P4) 戰(P4) 惶(P6) 惶(P6)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年級字:陰(P2) 疑(P3) 陽(P1) 戰(P4)
年級字:以(P1) 戰(P4) 去(P1) 戰(P4)
年級字:龍(P2) 戰(P4) 魚(P1) 駭(P0)
年級字:忘(P2) 戰(P4) 必(P2) 危(P3)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
年級字:春(P1) 秋(P1) 戰(P4) 國(P1)
詞性:名詞
戰國「春秋」和「戰國」是中國古代歷史 500 年的持續內戰,直到秦始皇帝於公元前246成功統一為止。-「春秋」或稱為「春秋時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
-「戰國」或稱為「戰國時期」是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春秋時期」的故事主要有五霸,他們本來都是周代的諸侯,因為周王勢力低落,各地諸侯紛紛各自稱霸,其中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戰國時期」重點是秦王政 [即秦始皇帝]在公元前246年登位,用了16年時間合併六國而統一中國的故事。六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
-「春秋」的名字來自魯國編件史《春秋》一書的記載。
-「戰國」的名字來自西漢的劉向所編寫的《戰國策》。
年級字:浴(P3) 血(P3) 奮(P2) 戰(P4)
年級字:膽(P3) 戰(P4) 心(P1) 驚(P2)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着笑臉兒褪後趨前。”
年級字:有(P1) 征(P3) 無(P2) 戰(P4)
《晉書·樂志下》:“言宣帝致討吳方,有征無戰也。”
年級字:短(P2) 兵(P3) 接(P2) 戰(P4)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鬥。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鬥爭。
《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年級字:血(P3) 戰(P4) 到(P1) 底(P2)
血戰: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戰鬥。指激烈戰鬥到最後時刻。
唐·杜甫《送靈州李判官》詩:“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年級字:背(P1) 水(P1) 一(P1) 戰(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年級字:能(P1) 征(P3) 慣(P3) 戰(P4)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年級字:且(P1) 戰(P4) 且(P1) 退(P2)
年級字:休(P1) 兵(P3) 罷(P2) 戰(P4)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楔子:“只不過休兵罷戰還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尋。”
年級字:四(P1) 戰(P4) 之(P2) 國(P1)
《商君書·兵守》:“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年級字:戰(P4) 火(P1) 紛(P2) 飛(P1)
浩然《豔陽天》第一二一章:“經過了這場災禍的考驗,好像當年跟着擔架隊闖了一趟戰火紛飛的疆場回來。”
年級字:孤(P3) 軍(P2) 作(P2) 戰(P4)
孤立無援的軍隊單獨奮戰。比喻單獨辦事,沒有人支援。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年級字:以(P1) 計(P2) 代(P2) 戰(P4)
年級字:人(P1) 自(P1) 為(P2) 戰(P4)
《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
年級字:戰(P4) 戰(P4) 慄(P0) 慄(P0)
戰戰:戒懼的樣子;慄慄:哆嗦,發抖。因戒懼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年級字:並(P2) 肩(P3) 作(P2) 戰(P4)
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年級字:龍(P2) 爭(P2) 虎(P1) 戰(P4)
年級字:百(P1) 戰(P4) 百(P1) 敗(P2)
《漢書·蕭何傳》:“漢王曰:‘何爲乃死也?’何曰:‘今衆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爲?’”
年級字:膽(P3) 戰(P4) 心(P1) 慌(P3)
明·汪廷訥《種玉記·赴約》:“牛郎織女圖歡會,蜂喧蝶嚷須迴避,我因此上膽戰心慌不自持。”
年級字:決(P2) 一(P1) 死(P3) 戰(P4)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來日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年級字:百(P1) 戰(P4) 不(P1) 殆(P0)
年級字:龍(P2) 戰(P4) 虎(P1) 爭(P2)
年級字:驅(P4) 羊(P1) 戰(P4) 狼(P2)
年級字:攻(P3) 城(P2) 野(P2) 戰(P4)
年級字:戰(P4) 戰(P4) 業(P2) 業(P2)
康有爲《上清帝第二書》:“故先王懍朽索之馭馬,慮天命之無常,戰戰業業,若履淵冰。”
年級字:股(P3) 戰(P4) 而(P1) 慄(P0)
戰:怕;慄:發抖。兩腿發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懼異常。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慄,恐不能言者,終無它語。”
年級字:龍(P2) 戰(P4) 玄(P3) 黃(P1)
茅盾《回憶之類》:“不過,當那一聲焦雷打到我們面前時,童稚之心也曾歡喜而鼓舞,也曾睜大了驚異的眼睛,癡望着‘龍戰玄黃’的天地,好像這一切本在意中,要來的總歸要來,而現在是終於來了而已。”
年級字:背(P1) 城(P2) 一(P1) 戰(P4)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克(P4)
清·昭槤《嘯亭續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爲之闢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徠數郡。”
年級字:轉(P2) 戰(P4) 千(P1) 里(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後漢書·吳漢傳》:“吾共諸君逾越險阻,轉戰千里,所在斬獲,遂深入敵地,至其城下。”
年級字:魂(P4) 飛(P1) 膽(P3) 戰(P4)
《敦煌變言集·難陀出家緣起》:“怕怖莫知爲計,魂飛膽戰心惟。”
年級字:股(P3) 戰(P4) 而(P1) 栗(P6)
戰:怕;栗:發抖。兩腿發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懼異常。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恐不能言者,終無它語。”
年級字:屢(P4) 戰(P4) 屢(P4) 敗(P2)
《晉書·桓溫傳》:“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屢敗,器械都盡。”
年級字:戰(P4) 天(P1) 鬥(P2) 地(P1)
戰、鬥:泛指鬥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災區人民以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慨,克服洪水帶來的困難,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年級字:兵(P3) 兇(P3) 戰(P4) 危(P3)
漢·晁錯《言兵事疏》:“雖然,兵,兇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爲小,以彊爲弱,在俛卬之間耳。”
年級字:戰(P4) 戰(P4)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着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着個天大悶葫蘆”。
年級字:速(P3) 戰(P4) 速(P3) 決(P2)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戰爭已拖了一年多,而一點看不出速戰速決的希望。”
年級字:人(P1) 自(P1) 爲(P2) 戰(P4)
《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爲戰。”
年級字:心(P1) 驚(P2) 肉(P1) 戰(P4)
年級字:孤(P3) 軍(P2) 奮(P2) 戰(P4)
奮戰:盡全力地戰鬥。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鬥爭。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年級字:戰(P4) 國(P1) 七(P1) 雄(P1)
詞性:形容詞,代詞
常見詞組包括秦、齊、楚、燕、韓、趙、魏,(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爲蛇足也。”
年級字:勇(P2) 善(P2) 戰(P4)
《南齊書·戴僧靜傳》:“其黨輔國將軍孫曇瓘驍勇善戰,每蕩一合,輒大殺傷,官軍死者百於人。”
年級字:南(P1) 征(P3) 北(P1) 戰(P4)
唐·柳宗元《封建論》:“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年級字:各(P1) 自(P1) 爲(P2) 戰(P4)
詞性:副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爲戰,則楚易敗也。”
年級字:心(P1) 寒(P2) 膽(P3) 戰(P4)
年級字:各(P1) 自(P1) 為(P2) 戰(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年級字:心(P1) 驚(P2) 膽(P3) 戰(P4)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着笑臉兒褪後趨前。”
年級字:膽(P3) 戰(P4) 心(P1) 搖(P2)
清·洪昇《長生殿·驚變》:“呀,你道失機的哥舒翰,稱兵的安祿山,赤緊的離了漁陽,陷了東京,破了潼關,唬得人膽戰心搖。”
年級字:百(P1) 戰(P4) 百(P1) 勝(P2)
詞性:副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年級字:怯(P4) 防(P3) 勇(P2) 戰(P4)
年級字:連(P1) 戰(P4) 皆(P3) 捷(P5)
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年級字:明(P1) 恥(P5) 教(P1) 戰(P4)
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年級字:四(P1) 戰(P4) 之(P2) 地(P1)
《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地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後漢書·荀彧傳》:“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爲兵衝。”
年級字:武(P2) 漢(P4) 戰(P4) 疫(P5) 紀(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紀錄片。
就2019年12月在武漢出現冠狀病疫之後,為紀錄當地應對疫情而製作的專集。
年級字:春(P1) 秋(P1) 無(P2) 義(P3) 戰(P4)
gōng wú bù kè zhàn wú bù shèng
年級字:攻(P3) 無(P2) 不(P1) 克(P4) ,(P1) 戰(P4) 無(P2) 不(P1) 勝(P2)
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zhàn wú bù shèng gōng wú bù qǔ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P1) 攻(P3) 無(P2) 不(P1) 取(P2)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語本《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gōng wú bù qǔ zhàn wú bù shèng
年級字:攻(P3) 無(P2) 不(P1) 取(P2) ,(P1) 戰(P4) 無(P2) 不(P1) 勝(P2)
《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zhàn wú bù shèng gōng wú bù kè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P1) 攻(P3) 無(P2) 不(P1) 克(P4)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捲上:“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球至於今,邈不可得。”
年級字:日(P1) 本(P2) 終(P2) 戰(P4) 週(P2) 年(P1) 系(P2) 列(P2) 之(P2) 秋(P1) 後(P1) 算(P2) 帳(P4)
2005 年, 即日本終戰 60 週年, 立場保次村守的《 讀賣新聞》 成立了委員會, 全面檢證由 918 事 變到太平洋戰爭這 15 年間的戰爭責任, 並在報上連載, 後結集成書——《 檢證戰爭責任—— 從 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 ( 下簡稱《 檢證》 ) 。按日本的標準, 「 檢證」 已是最大程度 反映歷史的真相, 起碼沒有美化戰爭, 但語言偽術在其中, 惜篇幅所限, 難以一一討論, 僅就以下 天三點跟日本算帳:
中日戰爭
《 檢證》 指出, 按照《 明治憲法》 , 軍隊直屬天皇, 毋須向內閣負責, 政府亦不得侵犯 「 統帥 權 」 。故「 皇軍」 屢次在中國生事、 妄開戰端, 最後演變成中日大戰, 歸根究柢, 是憲法的 漏洞所致。
至於盧溝橋事變, 《 檢證》 認為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要負全責, 因他無設法平息事端, 反而向中 國擴軍, 並發表還強硬宣言, 效果等同宣戰。
天皇責任
同樣根據《 明治憲法》 ,國務大臣輔助再天皇, 並負其責。天皇是陸海軍統帥, 但作戰命令實 由參謀總長提出, 經天皇御批, 再由參謀總長副署執行。故天皇的統帥身份只屬虛銜, 並無實 權。
以上是「 天皇無罪論」 的慣常講法但堀田江理在《 日本 1941 》 中說: 「 《 明治憲法》 沒 有明確規定天皇不能否決( 按: 內閣及軍部的決定) , 所以他理論上可以否決,關鍵要看裕仁自 己。 」 而不論主和的海相及川古志郎, 還是主戰的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也曾指望天皇出手干 預, 推翻 9 月 6 日的御前會議就開戰限期的決定。誰説天皇是虛君?
再者, 天皇如無實權, 何以終戰? 一個「 聖斷」 , 頑固如及後的陸相阿南惟幾亦要屈服。天皇 的無上權威, 比內閣的「 實權」 還要厲害, 因為內閣可以倒台, 天皇卻是神聖不可侵犯, 如他堅 持反戰, 誰敢抗旨?
由此可見, 天皇是當時全國上下唯一有能力阻止開戰的人, 而他也知道勝算渺茫, 卻選擇袖手 旁觀, 甚至批准軍方的冒進政策, 並在偷襲珍珠港後親自頒布「 對英美兩國宣戰」 詔書。如此 「 戰犯」 , 即使能逃避法律制裁, 道德上亦難辭其咎。
盟軍責任
《 檢證》 認為, 火燒東京及原爆, 跟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戰爭罪行, 理應同日受譴責。而策劃火 燒東京的美國空軍降司令李梅( LeMay ) 亦承認: 「 如果美國戰敗, 我必被送上國際法庭受 審。」
實情呢? 早在 1943 年 12 月發表的「 開戰羅宣言」 ( 中、美、 英三國首腦會議的商定) , 已要 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之後日本屢戰屢敗, 就是不肯認輸, 盟軍才於 45 年 3 月火燒東京, 死者超過 20 萬, 大部分是平民( 平民不一定是無辜, 自明治維新起, 日本平民即出錢出力支持軍國主義擴 張, 包括自願性質的軍資獻納, 日本有不少飛機大砲皆由民間捐款而來) , 如果日本肯投降, 就能 避免之後的原爆, 但日本無動於衷。盟軍在 7 月發表「 波茨坦公告」 , 再次要求日本投降, 否 則必遭「 全滅」 , 卻被日本「 默殺」 , 直至投下兩顆原子彈, 日本才肯罷休。究竟是誰罔顧人 命?
日本之所以「 企硬」 , 是擔心無條件投降會動搖國體, 即萬世一統的天皇制, 這比人民的生 命、 甚至天皇的安危更重要。問題是, 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 日本作為侵略國, 憑甚麼跟盟軍 討價還價? 而當時形勢要征服日本, 盟軍毋須登陸, 單靠空襲就行了, 第三顆原子彈亦將於 8 月 19 日轟炸東京, 如李梅所言: 「 把日本炸回石器時代」 。而保留天皇制純粹是戰後安排, 方便 盟軍管治, 絕非終戰手段。
有人說, 日本已經山窮水盡, 盟軍若實施海上封鎖, 日本彈盡糧絕, 遲早也會投降。但別忘記, 日 本在投降前仍佔領亞洲多國, 日本愈早投降, 鄰國就愈早脫險。要求盟軍以陰乾代替炸光, 等於 犧牲亞洲人以保全日本人, 持此論者, 究竟有無人性?
日本終戰 70 年, 硝煙散盡, 留下的創傷, 亦終將隨時間逝去, 惟有歷史的教訓, 必永存後世, 而今 問題在, 當事人有無認真吸取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