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年級字:懲(P6)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從「心」,「徵」聲。
懲罰: 嚴懲、懲辦。
制止、警戒: 懲前毖後、懲忿窒欲、懲戒、懲一警百。
恐懼: 懲治。
悔恨。
《說文》:「㣻也。從心,徵聲。」
毛傳:「懲,止也。」
《韓非子.難二》:「不誅過,則民不懲而易為非。」
宋.陸游《入蜀記.第一》:「九日,晴而風。舟人懲昨夕狼狽,不敢解舟,日高方行。」
《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
《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太夫人與竇太后有親,懲山東之寇,求留京師,詔許之。」
《楚辭.屈原.九歌.國殤》:「身首離兮心不懲。」
yán chéng
chéng chǔ
chéng fá
chéng zhì
年級字:懲(P6) 羹(P4) 吹(P1)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湯;齏:細切的冷食肉菜。被熱湯燙過嘴,吃冷食時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過教訓,遇事過分小心。
戰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懲於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年級字:懲(P6) 忿(P0) 窒(P4) 慾(P5)
懲:懲戒;忿: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憤怒,抑制嗜欲。
年級字:懲(P6) 一(P1) 警(P2) 百(P1)
語出《漢書·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年級字:進(P1) 善(P2) 懲(P6) 奸(P3)
唐·周曇《詠史詩·虞舜》:“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年級字:懲(P6) 一(P1) 戒(P3) 百(P1)
明·沈釆《千金記》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問,懲一戒百難容忍。”
年級字:懲(P6) 忿(P0) 窒(P4) 欲(P5)
懲:懲戒;忿:憤怒;窒:抑止;欲:嗜慾。剋制憤怒,抑制嗜慾。
年級字:除(P2) 邪(P4) 懲(P6) 惡(P3)
魯迅《集個集·編校後記》:“他愛看俠士小說,固此發了遊俠狂,硬要到各處去除邪懲惡,碰了種種釘子。”
年級字:嚴(P4) 懲(P6) 不(P1) 貸(P5)
年級字:小(P1) 懲(P6) 大(P1) 誡(P0)
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年級字:勸(P4) 善(P2) 懲(P6) 惡(P3)
《左傳·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年級字:懲(P6) 一(P1) 百(P1)
《漢書·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年級字:懲(P6) 惡(P3) 勸(P4) 善(P2)
《左傳·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年級字:進(P1) 善(P2) 懲(P6) 惡(P3)
年級字:懲(P6) 前(P1) 後(P1)
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後謹慎些,不致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