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憑 」
刷新
繁體:憑
國語:píng
粵語:pang4
簡體:凭
筆畫:16
部首:心
字形結構:上下
倉頡:IFP
年級:4
  異體字:  倗,凭,慿,馮,凴

校正
píng

年級字:憑(P4)

詞性:名詞介詞連詞

語法:
文言文字詞

字形含義:
凴,從幾,從任。

幾: 矮而小的桌子。
任: 憑借。
本義: 倚靠的意思。

應用例子:
【名詞】
證書 :文憑、憑票、憑據、憑證、憑證、憑限。

【動詞】
依托,倚賴 : 憑附、憑空。

根據 :憑藉、依憑、憑靠

【連詞】
不論,不管 : 任憑。

釋義:
    指有力的證據而可以依靠的。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
校正
guāng píng

年級字:光(P1) 憑(P4)

詞性:助詞

釋義:
    只依靠,根據。
校正
Píng zì

年級字:憑(P4) 自(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靠自己。
校正
píng kōng

年級字:憑(P4) 空(P1)

詞性:副詞

反義詞:
據實

釋義:
    沒有證據地;在空中,淩空。
校正
píng wǒ

年級字:憑(P4) 我(P1)

詞性:名詞

釋義:
    憑著我
校正
píng jù

年級字:憑(P4) 據(P4)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依據筆據根據證據憑證佐證字據

釋義:
    證據,根據,憑證。
校正
tīng píng

年級字:聽(P1) 憑(P4)

詞性:動詞

近義詞:
任憑聽任

釋義:
    聽任;任憑
    例:聽憑別人的擺佈
校正
píng běn

年級字:憑(P4) 本(P2)

詞性:助詞

釋義:
    根據原本,本身。
校正
píng shū

年級字:憑(P4) 書(P1)

詞性:介詞

釋義:
    根據書本,書信上。
校正
píng diào

年級字:憑(P4) 吊(P2)

詞性:名詞

釋義:
    1.面對遺跡、墳墓等懷念[古人或舊事]

    2.巴丘終命處,憑弔欲傷情。 --《三國演義》

校正
wén píng

年級字:文(P1) 憑(P4)

詞性:名詞

釋義:
    學位證書。
校正
píng zhe

年級字:憑(P4) 着(P2)

詞性:助詞

語法:
常見詞組

同義詞:
憑著

近義詞:
憑藉

關鍵含義:
指有力的證據而使用或倚靠着。

字形和寫法參考: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釋義:
    「憑」可以證明,倚靠的。
    「著」「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校正
wú píng

年級字:無(P2) 憑(P4)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無所倚仗。
    例: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 王洙 集注:“不挾貴也。”
    2.沒有憑據。
    例:口講無憑。
    唐 韓偓 《幽窗》詩:“無憑諳鵲語,猶得暫心寬。”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
校正
rèn píng

年級字:任(P3) 憑(P4)

詞性:副詞

近義詞:
聽任聽憑

釋義:
    1.聽憑。
    2.無論,不管。
校正
píng zhèng

年級字:憑(P4) 證(P4)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憑單憑據字據證據

釋義:
    各種用作證明的證件
校正
yào píng

年級字:要(P1) 憑(P4)

詞性:助詞

釋義:
    需要根據,證據。
校正
píng jiè

年級字:憑(P4) 借(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仰仗依據依靠憑仗

釋義:
    依恃,用的手段。
校正
jǐn píng

年級字:僅(P4) 憑(P4)

詞性:動詞

釋義:
    只憑藉。
校正
píngzhe

年級字:憑(P4) 著(P2)

詞性:助詞

語法:
常見詞組

同義詞:
憑着

近義詞:
憑藉

關鍵含義:
指有力的證據而使用或倚靠著。

字形和寫法參考: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釋義:
    「憑」可以證明,倚靠的。
    「著」「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