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設(P3) 心(P1) 處(P2) 慮(P4)
年級字:遠(P1) 愁(P3) 近(P2) 慮(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
年級字:計(P2) 深(P2) 慮(P4) 遠(P1)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首也。”
年級字:志(P2) 慮(P4) 忠(P2) 純(P4)
年級字:長(P1) 慮(P4) 後(P1) 顧(P3)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方今公卿大夫,莫肯爲陛下長慮後顧,爲宗廟萬世計。”
年級字:焦(P2) 思(P2) 苦(P1) 慮(P4)
年級字:困(P2) 心(P1) 橫(P2) 慮(P4)
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朱熹集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橫於慮,然後能奮發而興起。”
年級字:慮(P4) 周(P2) 藻(P4) 密(P2)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十三冊)第二節:“元詩矯宋流弊,而失於多學晚唐,……然其佳者則婉轉惆悵,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麗,慮周藻密而不涉於粗疏,意深韻遠而不失之徑直”。
年級字:遠(P1) 慮(P4) 深(P2) 謀(P4)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此兩人者,本無遠慮深謀,意在邀功求賞。”
年級字:遷(P5) 思(P2) 迴(P3) 慮(P4)
漢·司馬相如《封禪文》:“乃遷思迴慮,總公卿之議,詢封禪之事。”
年級字:澄(P4) 思(P2) 渺(P5) 慮(P4)
清·宗稷辰《姚適庵怡柯草堂詩賦抄序》:“然而澄思渺慮,順事婉陳,雖處危急煩擾之地,而所宣不失其和平。”
年級字:池(P2) 魚(P1) 之(P2) 慮(P4)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羅店鎮志》:“訛傳丁國恩率大兵會剿羅店,蓋以吾鎮賊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半皆露宿。”
年級字:無(P2) 慮(P4) 無(P2) 思(P2)
年級字:殫(P0) 思(P2) 極(P2) 慮(P4)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
年級字:措(P5) 心(P1) 積(P3) 慮(P4)
宋·何坦《西疇常言》:“逮跡其自爲,則因循惰弛,罕克自強,措心積慮,甘心爲小人,而不以爲病。”
年級字:天(P1) 之(P2) 慮(P4)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亦省作“杞慮”。
年級字:沉(P2) 思(P2) 熟(P2) 慮(P4)
茅盾《虹》:“像受了什麼刺戟似的,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慮的面孔。”
年級字:困(P2) 心(P1) 衡(P4) 慮(P4)
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年級字:多(P1) 謀(P4) 善(P2) 慮(P4)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年級字:計(P2) 窮(P3) 慮(P4) 極(P2)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備遂割湘水爲界,於是罷軍”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衆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
年級字:深(P2) 謀(P4) 遠(P1) 慮(P4)
漢·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年級字:存(P3) 心(P1) 積(P3) 慮(P4)
宋·蘇轍《進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廟,郡縣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職,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積慮,皆以爲當然,是以寇至而不懼,難生而無變。”
年級字:長(P1) 慮(P4) 卻(P2) 顧(P3)
宋·李綱《與宰相論捍賊札子》:“綱竊觀自古人主,必有親兵,所以制障表裏,爲長慮卻顧之術也。”
年級字:無(P2) 憂(P3) 無(P2) 慮(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無慮無憂安心心驚膽戰安心,沒有憂愁和顧慮。
無 : 沒有、
憂 : 憂心、煩憂。
慮 : 考慮、顧慮。
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我做了個草菴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孤本元明雜劇.群仙朝聖.第三折》:「俺出家兒無憂無慮樂醄醄,到處隨緣任逍遙。」
年級字:無(P2) 慮(P4) 無(P2) 憂(P3)
年級字:不(P1) 足(P1) 爲(P2) 慮(P4)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衛臻傳》:“且合肥城固,不足爲慮。”
年級字:心(P1) 煩(P4) 慮(P4) 亂(P2)
年級字:設(P3) 心(P1) 積(P3) 慮(P4)
年級字:顧(P3) 慮(P4) 重(P1) 重(P1)
重重:一層又一層。一層又一層的顧慮。形容顧慮極多,難於放手行事。
年級字:居(P2) 安(P1) 慮(P4) 危(P3)
年級字:百(P1) 慮(P4) 一(P1) 致(P3)
語出《易·繫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年級字:遷(P5) 思(P2) 回(P1) 慮(P4)
漢·司馬相如《封禪文》:“乃遷思回慮,總公卿之議,詢封禪之事。”
年級字:千(P1) 慮(P4) 一(P1) 得(P1)
詞性:副詞
成語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慮中也總會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來表示自謙。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年級字:長(P1) 念(P1) 卻(P2) 慮(P4)
《史記·秦始皇本記》:“人小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於戶牖之間,況誅猾臣,爲君討賊。”
年級字:潛(P4) 心(P1) 慮(P4)
梁啓超《天演學初祖爾文之學說及其略傳》:“[達爾文]千百四十二年,遂去倫敦,卜居於京特省附近之一村落,屏絕塵俗,潛心滌慮,將航海五年內所搜之材料,所悟之新說,整齊之,鍛鍊之。”
年級字:衡(P4) 慮(P4) 困(P2) 心(P1)
語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年級字:無(P2) 思(P2) 無(P2) 慮(P4)
沒有什麼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開闊,也形容無所用心。
《周易·繫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莊子·天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年級字:盛(P2) 必(P2) 慮(P4) 衰(P4)
年級字:沉(P2) 謀(P4) 研(P3) 慮(P4)
宋·蘇舜欽《復辨》:“不親煩務,而專以沉謀研慮,將以鼓舞天下之民,以行乎事業也。”
年級字:一(P1) 致(P3) 百(P1) 慮(P4)
一致:趨向相同;百慮:各種考慮。趨向雖然相同,卻有各種考慮。儒家指慮雖種種,理歸於一。
《周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年級字:沉(P2) 謀(P4) 重(P1) 慮(P4)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阮文達公擬疏》:“是沉謀重慮,制勝萬里,師徒不勞,兵矢未折,功莫偉焉。”
年級字:長(P1) 計(P2) 遠(P1) 慮(P4)
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爲子孫長計遠慮者,類皆如此。”
年級字:防(P3) 微(P2) 慮(P4) 遠(P1)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並考慮長遠的計策。
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啓宸衷,大破羣議,運籌制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年級字:革(P2) 圖(P2) 易(P2) 慮(P4)
《後漢書·袁紹傳》:“若乃天啓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將軍匍匐悲號於將軍股掌之上。”
年級字:謹(P5) 始(P2) 慮(P4) 終(P2)
年級字:處(P2) 心(P1) 積(P3) 慮(P4)
處心:存心;積慮:經過長時間的老虎。形容蓄謀已久。
《穀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年級字:計(P2) 窮(P3) 慮(P4) 盡(P3)
三國·魏·繆襲《定武功》詩:“計窮慮盡,求來連和,和不時,心中憂戚。”
年級字:深(P2) 見(P1) 遠(P1) 慮(P4)
年級字:輕(P2) 慮(P4) 淺(P3) 謀(P4)
《資治通鑑·秦紀·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虛遠謀,挑怨速禍。”
年級字:深(P2) 惟(P0) 重(P1) 慮(P4)
猶深思熟慮。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年級字:變(P2) 心(P1) 易(P2) 慮(P4)
《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莫不變心易慮以化順之。”
年級字:適(P3) 性(P3) 忘(P2) 慮(P4)
年級字:百(P1) 慮(P4) 攢(P0) 心(P1)
年級字:齋(P5) 心(P1) 慮(P4)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覆詰難,庶幾竭盡愚衷。”
年級字:涸(P6+) 思(P2) 幹(P2) 慮(P4)
明·王志堅《表異錄·藝文》:“極思爲文,曰涸思幹慮。”
年級字:苦(P1) 心(P1) 積(P3) 慮(P4)
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奇逢謂其苦心積慮,閱歷深而動忍孰。《清史稿·文苑傳·申涵光》
年級字:計(P2) 行(P1) 慮(P4) 義(P3)
計:計策。行:實施。慮:考慮。義:道義。實施計策前要考慮到是否合乎道義。
年級字:殫(P0) 精(P2) 竭(P6) 慮(P4)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頭》:“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
年級字:殫(P0) 誠(P2) 畢(P3) 慮(P4)
《清史稿·后妃傳·太祖高皇后》:“不預外事,殫誠畢慮以事上。”
年級字:研(P3) 精(P2) 竭(P6) 慮(P4)
宋·張淏《雲谷雜記·前輩讀書》:“司馬溫公酷好揚子云《太玄》……自雲:‘少好其書,研精竭慮,歷年已多,始敢爲注。’”
年級字:深(P2) 思(P2) 遠(P1) 慮(P4)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年級字:殫(P0) 精(P2) 極(P2) 慮(P4)
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訓誥典謨,聖人豈殫精極慮作意而爲之者哉。”
年級字:長(P1) 慮(P4) 顧(P3) 後(P1)
《荀子·榮辱》:“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
年級字:千(P1) 慮(P4) 一(P1) 失(P2)
《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年級字:千(P1) 思(P2) 萬(P2) 慮(P4)
年級字:洗(P2) 心(P1) 慮(P4)
宋·蘇軾《策略二》:“而天下皆洗心滌濾,以聽朝廷之所爲。”
年級字:朝(P3) 不(P1) 慮(P4) 夕(P1)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年級字:深(P2) 思(P2) 熟(P2) 慮(P4)
《楚辭·漁父》:“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史記·穰侯列傳》:“願君熟慮之。”
年級字:深(P2) 計(P2) 遠(P1) 慮(P4)
猶深思遠慮。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yú zhě qiān lǜ huò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或(P1) 有(P1) 一(P1) 得(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愚者千慮,
必或有一得比喻努力嘗試,也會有成功的機會。
「愚者」愚蠢、平凡知識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考慮。
「或有」可能。
「一得」一次的得著。
不管多愚蠢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成功的機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yú zhě qiān lǜ bì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必(P2) 有(P1) 一(P1) 得(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愚者千慮,
或有一得比喻努力嘗試,也會有成功的機會。
「愚者」愚蠢、平凡知識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考慮。
「必有」必定。
「一得」一次的得著。
不管多愚蠢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成功的機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rén wú yuǎn lǜ bì yǒu jìn yōu
年級字:人(P1) 無(P2) 遠(P1) 慮(P4) ,(P1) 必(P2) 有(P1) 近(P2) 憂(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表示人常常想不通或憂患許多琑碎的事情,倒不如將眼光集中在長遠和重要的事情,並進行周密的考慮和計劃。
《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權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yú zhě qiān lǜ yì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亦(P2) 有(P1) 一(P1) 得(P1)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漢書·韓信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zhì zhě qiān lǜ bì yǒu yī shī
年級字:智(P3) 者(P1) 千(P1) 慮(P4) ,(P1) 必(P2) 有(P1) 一(P1) 失(P2)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
成語愚者千慮,
必有一得,
智者千慮,
或有一失風險是潛在的。
「智者」有知識和思考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慮。
「必有」必定。
「一失」一次失誤。
不管多聰明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錯誤的機會。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zhì zhě qiān lǜ huò yǒu yī shī
年級字:智(P3) 者(P1) 千(P1) 慮(P4) ,(P1) 或(P1) 有(P1) 一(P1) 失(P2)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風險是潛在的。
「智者」有知識和思考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慮。
「或有」可能有。
「一失」一次失誤。
不管多聰明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錯誤的機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