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慚(P4) 企(P4) 鶴(P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若夫器分有限,智用無涯,或慚鳧企鶴,瀝辭鐫思。”
年級字:大(P1) 言(P1) 不(P1) 慚(P4)
《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爲之也難。’”宋·朱熹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爲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踐其言,其不難哉!”
年級字:顧(P3) 景(P2) 慚(P4) 形(P2)
看着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景,同“影”
三國·魏·曹植《封二子爲公謝恩章》:“天時運幸,得生貴門。遇以親戚,少荷光寵。竊位列侯,榮曜當世。顧景慚形,流汗反側。”
年級字:衾(P6+) 影(P2) 無(P2) 慚(P4)
南朝齊·劉晝《新論·慎獨》:“故身恆居善,則內無憂慮,外無畏懼,獨立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宋史·蔡元定傳》:“貽書訓諸子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
年級字:自(P1) 慚(P4) 形(P2) 穢(P4)
形穢:形態醜陋,引伸爲缺點。因爲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漸愧。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年級字:顧(P3) 影(P2) 慚(P4) 形(P2)
看着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晉·傅鹹《申懷賦》:“芬芳併發,我穢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聲;豈伊不愧,顧影慚形。”
年級字:燕(P2) 妒(P4) 鶯(P4) 慚(P4)
《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裏秀帶飄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年級字:魂(P4) 慚(P4) 色(P1) 褫(P0)
年級字:面(P1) 無(P2) 慚(P4) 色(P1)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若以愛民惜庫物,遭大王殺死,僕見先王於地下,面無慚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