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草(P1) 木(P1) 愚(P3) 夫(P2)
舊時農民的謙稱。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麼天時人事。”
年級字:之(P2) 愚(P3)
《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年級字:以(P1) 學(P1) 愈(P3) 愚(P3)
年級字:大(P1) 智(P3) 如(P2) 愚(P3)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啓》:“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年級字:非(P2) 愚(P3) 則(P3) 誣(P0)
《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呼?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捨,非愚則誣也。”
年級字:愚(P3) 眉(P3) 肉(P1) 眼(P1)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道童雲:‘魯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識貧道。’”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洗不淨愚眉肉眼。”
年級字:愚(P3) 夫(P2) 愚(P3) 婦(P2)
《尚書·五子之歌》:“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
年級字:梯(P2) 愚(P3) 入(P1) 聖(P4)
年級字:飾(P3) 智(P3) 矜(P6+) 愚(P3)
年級字:愚(P3) 昧(P6) 無(P2) 知(P1)
秦牧《天壇幻想錄》:“想到這些,不禁令人憬然於天下本無神祕的事物,神祕只是欺騙或者愚昧無知的代名詞而已。”
年級字:驚(P2) 愚(P3) 駭(P0) 俗(P2)
年級字:愚(P3) 夫(P2) 蠢(P5) 婦(P2)
《淮南子·本經訓》:“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悽愴之志。”
年級字:進(P1) 賢(P4) 退(P2) 愚(P3)
年級字:大(P1) 智(P3) 若(P3) 愚(P3)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啓》:“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年級字:下(P1) 愚(P3) 不(P1) 移(P2)
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年級字:愚(P3) 公(P1) 移(P2) 山(P1)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有志者事竟成、精衛填海、鐵杵磨針不畏艱難。
愚: 愚蠢、愚笨。
公: 公公。
移: 遷移、移動。
山: 山區、山地。
宋.張耒〈山海〉詩:「愚公移山寧不智,精衛填海未必癡。深谷為陵岸為谷,海水亦有揚塵時。」
《文史通義.內篇六.假年》:「不知專業名家,而泛然求聖人之所不能盡,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見也。」
清.黃宗羲〈兵部左侍郎蒼水張公墓誌銘〉:「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着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可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年級字:愚(P3) 不(P1) 可(P1) 及(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年級字:使(P2) 貪(P3) 使(P2) 愚(P3)
使:用;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爲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新唐書·侯君集傳》:“軍法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故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計其死。’是以前聖使人,必收所長而棄所短。”
年級字:使(P2) 愚(P3) 使(P2) 過(P1)
使:用;愚:笨。用人所短,爲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宋·范仲淹《讓觀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戰,大挫國威,朝廷有使愚使過之議,遂及於臣。”
年級字:一(P1) 得(P1) 之(P2) 愚(P3)
《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年級字:上(P1) 智(P3) 下(P1) 愚(P3)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爲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年級字:肉(P1) 眼(P1) 愚(P3) 眉(P3)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暢道天理難欺,人心怎昧,則他這肉眼愚眉,把一個黑旋風爹爹敢來也認不得。”
年級字:矜(P6+) 愚(P3) 飾(P3) 智(P3)
yú zhě qiān lǜ bì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必(P2) 有(P1) 一(P1) 得(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愚者千慮,
或有一得比喻努力嘗試,也會有成功的機會。
「愚者」愚蠢、平凡知識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考慮。
「必有」必定。
「一得」一次的得著。
不管多愚蠢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成功的機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yú zhě qiān lǜ yì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亦(P2) 有(P1) 一(P1) 得(P1)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漢書·韓信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yú zhě qiān lǜ huò yǒu yī dé
年級字:愚(P3) 者(P1) 千(P1) 慮(P4) ,(P1) 或(P1) 有(P1) 一(P1) 得(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愚者千慮,
必或有一得比喻努力嘗試,也會有成功的機會。
「愚者」愚蠢、平凡知識的人。
「千慮」比喻對遇到的問題多次的考慮。
「或有」可能。
「一得」一次的得著。
不管多愚蠢的人,經過多次的考慮後,也會出現個別成功的機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