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戰(P4) 戰(P4) 惶(P6) 惶(P6)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年級字:惶(P6) 恐(P2) 不(P1) 安(P1)
《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年級字:張(P2) 惶(P6) 失(P2) 措(P5)
張惶:慌張;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清·採蘅子《蟲鳴漫錄》:“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遠近尋覓,廩生與表妹亦張惶失措。”
年級字:驚(P2) 惶(P6) 失(P2) 措(P5)
《北齊書·元暉業傳》:“(元)孝友臨刑,驚慌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年級字:人(P1) 心(P1) 惶(P6) 惶(P6)
惶惶:也作“皇皇”,驚惶不安的樣子。人們心中驚惶不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見太叔勢大力強,盡懷觀望。”
年級字:惶(P6) 惶(P6) 不(P1) 安(P1)
《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年級字:誠(P2) 惶(P6) 誠(P2) 恐(P2)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漢·杜詩《乞退郡疏》:“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年級字:驚(P2) 惶(P6) 無(P2) 措(P5)
《北齊書·元暉業傳》:“(元)孝友臨刑,驚慌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年級字:驚(P2) 惶(P6) 萬(P2) 狀(P2)
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宋·陳亮《謝楊解元啓》:“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年級字:驚(P2) 惶(P6) 失(P2) 色(P1)
元·孔齊《至正直記·羅太無高節》:“司徒稱名大呼,以手觸扃。從官偕至者,動以百騎,驚惶失色”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年級字:惶(P6) 惶(P6) 不(P1) 可(P1) 終(P2) 日(P1)
郭沫若《我怎樣寫〈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在這桂柳相繼淪陷,敵人還有西進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