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ng
年級字:想(P1)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腦中進行信息組合的活動:思想、思索、感想、想法、想像。
假設:想必、想見、想來、想當然。
希望:理想、夢想、休想、妄想。
懷念:想念、朝思暮想。
關心:設想、不堪設想。
構建新意: 幻想、異想天開、想入非非、雲想衣裳花想容。
「想」想念、想法、構想。
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到了一定的階段,腦海中積累了一些信息,便能經常進行知識編排,這是一種知識組合的活動。
它的來源是從以往累積的知識、體驗、和五官在平日接收到的信息。
它的結果能影響隨著的行為、決定和下一步的思想。
xiǎng ná
hěn xiǎng
xiǎng zhuàn
年級字:想(P1) 賺(P3)
詞性:動詞
通過付出時間和努力想獲得、贏得、賺取回報 - 可以是金錢、友誼、工作或信任。
Xiǎng zhuī
xiǎng dào
hǎo xiǎng
huàn xiǎng
xiǎng xiǎng
mù xiǎng
年級字:暮(P5) 想(P1)
詞性:形容詞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béng xiǎng
xiǎng děng
mò xiǎng
年級字:默(P3) 想(P1)
詞性:動詞
默默思考。
許地山《換巢鸞鳳》:“ 和鸞和鳴鷟都高興得很,她們低著頭在那裡默想。” 陳毅《莫干山紀遊詞》:“憑欄默想透山海,靜寂時有草蟲鳴。心境平更平。”
xiá xiǎng
lián xiǎng
年級字:聯(P3) 想(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想像從一件事物而推想起其他相關連的事物。
「聯」關聯。
「想」思想。從一件事物而推想起其他相關連的事物。
xiǎng chuān
xiǎng jì
shì xiǎng
Wǒ xiǎng
Yì xiǎng
年級字:異(P3) 想(P1)
詞性:名詞
《異想》是一款格鬥、射擊類的連線競技遊戲。是一款把射擊迷和格鬥迷的玩家聚集在一起競技的精彩遊戲。本作的遊戲性和互動性是該遊戲的亮點
Xiǎng zhuā
xiǎng xiàng
年級字:想(P1) 像(P1)
詞性:動詞
聯想、遐想、設想心想、 影像。含思念的意思。
參考:
《楚辭.屈原.遠遊》:「思舊故以想像兮,長太息而掩涕。」
Wèi xiǎng
年級字:未(P1) 想(P1)
詞性:名詞
《未想》是軒轅君凜創作的網絡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xiǎng yào
qí xiǎng
bù xiǎng
wàng xiǎng
xiǎng chū
zhèng xiǎng
yáo xiǎng
dǎo xiǎng
xiǎng lián
xīn xiǎng
xiǎng bà
Xiǎng tiào
cāi xiǎng
yì xiǎng
míng xiǎng
yù xiǎng
xiǎng jià
Xiǎng nòng
Xiǎng tǔ
年級字:想(P1) 吐(P2)
詞性:動詞
想要嘔吐
例:剛剛懷有孩子時,孕婦如果有想吐的感覺,是很普遍的
xiǎngzhe
年級字:想(P1) 著(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心中正在想的事物。
tuī xiǎng
xiǎng qǐ
chuǎi xiǎng
xiǎng kào
gǎn xiǎng
年級字:感(P3) 想(P1)
詞性:名詞
文言文字詞感覺、感觸「感」感覺、感受、感情。
「想」思想、想法。
指一些體驗的事情或情境的感受和想法。
《晉書.卷四○.賈充傳》:「女大感想,發於寤寐。」
jìng xiǎng
xiǎng xún
xiǎng bì
年級字:想(P1) 必(P2)
詞性:副詞
表示比較肯定的判斷、猜測。
以己意推測而知必然如此。
如:院子裡花草如此茂盛,想必主人費了不少心思栽培。
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況且前日一人,尚不敵,今人多如此,想必個個一般英雄,如何是了?」
gòu xiǎng
Xiǎng táo
huí xiǎng
lǐ xiǎng
mèng xiǎng
xiǎng tōu
xiǎng xiàng
xiǎng rù
年級字:想(P1) 入(P1)
詞性:名詞
一般與非非連在一起成為四字詞語。想入非非的意思是: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
sī xiǎng
年級字:思(P2) 想(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思維、想法基本知識的初步的組合。
他的思想很成熟。
她一生致力於研究儒家思想。
「思」思念、思考、思維。
「想」想念、想法、構想。
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到了一定的階段,腦海中能經常進行知識編排,這是一種知識組合的活動。
它的來源是從以往累積的知識、體驗、和五官在平日接收到的信息。
它的結果能影響隨著的行為、決定和下一步的思想。
三國魏.曹植〈盤石篇〉:「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邦。」
shè xiǎng
lián xiǎng
年級字:連(P1) 想(P1)
詞性:動詞
猶聯想。
例:許地山 《危巢墜簡·在費總理底客廳裡》:“鄉下人看見當中二塊匾,就連想到他們底大宗祠裡也懸著像旁邊兩塊一樣的東西。
kōng xiǎng
jiǎ xiǎng
xiǎng pǎo
yù xiǎng
xiǎng fǎ
xiǎng niàn
fú xiǎng
年級字:浮(P3) 想(P1)
詞性:名詞
不斷湧現的想像。
例:宋蘇軾《寒熱偈》:“客塵浮想,以此為達。”《雲笈七籤》卷六十:“然後平枕正臥,絶一切浮想。” 葉聖陶《火災·被忘卻的》:“她躺在床上,盡做一些茫漠的浮想。”
年級字:沉(P2) 思(P2) 默(P3) 想(P1)
魏巍《路標》:“在沉思默想的時候,我彷彿聽到一種深沉有力的呼喊。”
年級字:謬(P6) 想(P1) 天(P1) 開(P1)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而況梁氏之地租地價論,謬想天開,得未曾有。”
年級字:海(P1) 懷(P3) 霞(P3) 想(P1)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遊赤城。”
年級字:妙(P2) 想(P1) 天(P1) 開(P1)
年級字:眠(P3) 思(P2) 夢(P3) 想(P1)
《醒世悟言·李玉英獄中訟冤》:“且說那禁子貪愛玉英容貌,眠思夢想,要去奸他。”
年級字:千(P1) 思(P2) 萬(P2) 想(P1)
明·袁宏道《去吳七牘·乞歸稿一》:“千思萬想,惟有乞休歸田一節,可以慰此朝夕懸望之情而已耳。”
年級字:不(P1) 堪(P6) 設(P3) 想(P1)
詞性:形容詞
未來情況不能想象。指預料事情會發展到很壞的地步。
清·曾國藩《復吳南屏書》:“縱使十次速滅,而設一次遷延,則桑梓之患,不堪設想。”
年級字:遊(P2) 思(P2) 妄(P4) 想(P1)
年級字:霞(P3) 思(P2) 雲(P1) 想(P1)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年級字:異(P3) 想(P1) 天(P1) 開(P1)
異:奇異;天開:比喻憑空的、根本沒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實際,非常奇怪。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一回:“這可謂異想天開了。”
年級字:未(P1) 如(P2) 理(P2) 想(P1)
詞性:副詞
年級字:瞑(P0) 思(P2) 苦(P1) 想(P1)
《十月》1981年第2期:“這會兒你在這兒瞑思苦想,腦子裏一定在盤算:怎麼樣再幹?——我能夠猜得出。”
年級字:暮(P5) 想(P1) 朝(P3) 思(P2)
年級字:晝(P4) 想(P1) 夜(P2) 夢(P3)
《列子·周穆王》:“神遇爲夢,形接爲事,晝想夜夢,神行所遇。”
年級字:冥(P6) 思(P2) 苦(P1) 想(P1)
年級字:胡(P1) 猜(P2) 亂(P2) 想(P1)
年級字:意(P1) 想(P1) 不(P1) 到(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今日這般寒冷,滿天雪片飄揚,仙姑忽來下顧,真是意想不到。”
年級字:奇(P2) 想(P1) 天(P1) 開(P1)
年級字:魂(P4) 馳(P5) 夢(P3) 想(P1)
年級字:夢(P3) 想(P1) 顛(P4) 倒(P2)
《西遊補》第一回:“卷做一團,塞在豬八戒耳朵裏,口裏亂嚷道:‘悟能,休得夢想顛倒。’”
年級字:前(P1) 思(P2) 後(P1) 想(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後想。”
年級字:霞(P3) 思(P2) 天(P1) 想(P1)
年級字:心(P1) 存(P3) 目(P1) 想(P1)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記》:“楊君緘書齎圖請予爲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覼縷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年級字:想(P1) 入(P1) 非(P2) 非(P2)
非非:原爲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
《楞嚴經》:“如存不存,若盡不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
年級字:行(P1) 思(P2) 坐(P1) 想(P1)
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年級字:胡(P1) 思(P2) 亂(P2) 想(P1)
《朱子全書·學》:“宜於日用之間,稍立課程,不要如此胡思亂量,過卻子也。”
年級字:心(P1) 妄(P4) 想(P1)
癡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癡心妄想,時刻難過。”
年級字:想(P1) 方(P1) 設(P3) 法(P1)
葉聖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話,看來看去差不多沒有幾句需要說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設法,把五十分鐘敷衍過去。”
年級字:想(P1) 望(P2) 丰(P3) 采(P1)
年級字:思(P2) 前(P1) 想(P1) 後(P1)
思:考慮;前:前因;後:後果。對事情發生的緣由,發展後果,作再三考慮。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且聞太師見後無襲兵,領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餘慶,辛環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後。”
年級字:想(P1) 望(P2) 風(P1) 褱(P0)
年級字:非(P2) 分(P2) 之(P2) 想(P1)
魯迅《花邊文學·運命》:“不信運命,學不能‘安分’,窮人買獎券,便是一種‘非分之想’。”
年級字:浮(P3) 想(P1) 聯(P3) 翩(P3)
浮想:飄浮不定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這幅畫飽含詩情,使人浮想聯翩,神遊畫外,得到美的享受。
年級字:晝(P4) 思(P2) 夜(P2) 想(P1)
年級字:想(P1) 望(P2) 風(P1) 采(P1)
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年級字:苦(P1) 思(P2) 冥(P6) 想(P1)
巴金《創作回憶錄·關於<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製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年級字:朝(P3) 思(P2) 暮(P5) 想(P1)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着某一件事。
明·馮夢龍《警世恆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
年級字:左(P1) 思(P2) 右(P1) 想(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脫之計。”
年級字:可(P1) 想(P1) 而(P1) 知(P1)
宋·王楙《野客叢書》:“……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壯,可想而知。”
年級字:痴(P3) 心(P1) 妄(P4) 想(P1)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時刻難過。”
年級字:心(P1) 想(P1) 事(P1) 成(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祝福有運氣,可以達成願望。
心: 內心。
想: 想像、希望。
事: 事情、事物。
成: 成功。
心裡想到的,都能成功。
lài há ma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年級字:想(P1) ,(P1) 吃(P1) 天(P1) 鵝(P3) 肉(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平兒說道:‘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