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毫(P4) 釐(P6) 絲(P2) 忽(P2)
古代“分”以下四個微小長度單位的並稱。喻指極微細的事物。
《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我來時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個性命是毫釐絲忽上掙來的。”
年級字:倏(P0) 忽(P2) 之(P2) 間(P1)
年級字:忽(P2) 冷(P2) 忽(P2) 熱(P2)
魯迅《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靜的,而創作須情感,至少總得發點熱,於是忽冷忽熱,弄得頭昏。”
年級字:屎(P1) 忽(P2) 生(P1) 瘡(P6)
年級字:精(P2) 神(P1) 恍(P4) 忽(P2)
《文選·宋玉〈神女賦〉》:“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年級字:忽(P2) 忽(P2) 不(P1) 樂(P2)
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史記·樑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年級字:玩(P1) 忽(P2) 職(P4) 守(P2)
年級字:悠(P4) 悠(P4) 忽(P2) 忽(P2)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