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qiáng
jiào qiáng
年級字:較(P2) 強(P2)
詞性:形容詞
比較強大,強壯,強力
例:兩隊同級的球隊比賽,很難說哪一隊實力較強
qiáng jiàn
qiáng guó
年級字:強(P2) 國(P1)
1. 在國際關係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國家,它具有巨大的政治影響,擁有巨大的資源和軍事力量
2. 強大的國家
qiáng jiān
年級字:姦(P5)
詞性:動詞
違背對方意願使用暴力與其性交, 屬於違法犯罪行為。
qiáng jiàn
年級字:強(P2) 見(P1)
詞性:動詞
強使之相見。
例:《左傳·成公十四年》:“ 衞侯 如 晉 , 晉侯 強見 孫林父 焉。” 楊伯峻 注:“強 衛定公 與 林父 相見。”
shēn qiáng
qiáng yìng
qiángxiàng
年級字:強(P2) 項(P3)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優點某種出色的能力。
強: 強大、強壯。
項: 項目。
qiáng hěn
年級字:強(P2) 很(P1)
詞性:形容詞
亦作“強佷”。亦作“強狠”。亦作“彊狠”。亦作“彊很”。
強橫凶狠;剛愎自用。
例:三國蜀諸葛亮《將苑·西戎》:“諸戎種繁,地廣形險,俗負彊很,人多不臣。”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且郭槐彊狠,豈能就李而為之拜乎?”《宋書·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藻雖復強佷,頗經學涉,戲笑之事,遂為寃魂。” 宋蘇軾《與章子厚書》:“而某強狠自用,不以為然。”《明史·佞幸傳·江彬》:“ 彬狡黠強很,貌魁碩有力,善騎射。”
jiā qiáng
qiáng liè
qiáng yòu
qiáng shǒu
jiānq iáng
年級字:堅(P3) 強(P2)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
堅毅常用於描寫一種性格,堅定、意志剛強。不容易被改變。
miǎn qiǎng
年級字:勉(P3) 強(P2)
詞性:形容詞
牽強樂意,
情願,
自願,
自然1.能力不足而強為之。
2.強迫,使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
3.心中不願而強為之。
4.牽強,不令人信服。
5.不心甘情願。
6.將就或湊合。
jì qiáng
qiáng zuò
年級字:強(P2) 作(P2)
詞性:動詞
1.勉力而做。
例:《孔叢子·執節》:“ 魏安釐王問天下之高士, 子順曰:'世無其人也。抑可以為次,其魯仲連乎?'王曰:' 魯仲連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2.勉強裝作。
例:宋蘇軾《題<文選>》:“ 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七章:“他臉色蒼白,強作鎮靜地站在鄧軍面前。”
qiáng zhì
míng qiáng
yú qiáng
年級字:于(P2) 強(P2)
詞性:名詞
於強,男 、1944 生,漢族,江蘇南通人。中共黨員。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歷任馬鋼耐火材料廠教師、宣傳幹事,中共馬鞍山市委秘書、市政府辦公室科長及市外事辦公室主任、市旅遊局局長、市政協常委,1995年調上海市,現為上海市現代管理研究中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 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qiáng jìng
zhēng qiáng
年級字:爭(P2) 強(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lì qiáng
年級字:力(P1) 強(P2)
詞性:名詞
力弱,
力衰亦作“ 力彊 ”。勉強。
例: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三國志·蜀志·孟光傳》:“今天下未定,智意為先,智意雖有自然,然亦可力彊致也。”
qiáng lì
qiáng xiē
fù qiáng
qiáng gàn
qiáng zhě
Jí qiáng
年級字:極(P2) 強(P2)
詞性:形容詞
1.非常健壯,有力。
2.使用強力,硬性地。
3.程度高。
qiáng quán
qiáng zhuàng
qiáng dà
qiáng jiā
bié qiáng
qiáng diǎn
gāo qiáng
zì qiáng
qiáng dù
年級字:強(P2) 度(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説明能量的級別。
例句:
1. 這一台最新的工業用洗衣機的電力強度可以推動一個盛載 80kg 重量的渦輪。
2. 今次地震的強度是里克 3.2 級,是這個地區最高的紀錄。
説明能量的級別。
可以應用於能源、輻射、放射性及震動的強弱程度。
gāng qiáng
qiáng dào
qiáng hàn
qiáng xíng
qiáng duì
qiáng jiàng
年級字:強(P2) 將(P3)
詞性:名詞,形容詞
1.才能超群的將帥
例:強將手下無弱兵
2.勉強將
例:為了讓男女子組人數相等然後作比賽,大家強將蓄了短髮的美美編進了男子組
hào qiáng
qiáng jìng
zēng qiáng
qiáng guāng
年級字:強(P2) 光(P1)
詞性:名詞
强光是電腦圖形圖像軟件Adobe photoshop中的一種混合模式,存在於顏色混合模式、通道混合模式、圖層混合模式的“疊加”模式組中。
qiáng rěn
qiáng shèng
qiáng huà
qiáng bào
年級字:強(P2) 暴(P4)
詞性:形容詞
凶橫1. 殘忍和野蠻的勢力
不畏強暴2. 強橫兇暴
強暴的手段
fù qiáng
qiáng diào
jiān qiáng
qiáng chēng
jué jiàng
wán qiáng
qiáng gēn
wèi qiáng
qiáng tīng
年級字:強(P2) 聽(P1)
詞性:動詞
亦作“彊聽”。勉強聽從。
例:《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 不得已,彊聽而食。”
qiáng lǎo
qiáng jūn
qiǎng qiú
qiǎng pò
年級字:貌(P2) 似(P3) 強(P2) 大(P1)
年級字:強(P2) 變(P2) 鶴(P2)
語出《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年級字:兵(P3) 強(P2) 馬(P1) 壯(P1)
《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爲之爾。’”
年級字:強(P2) 不(P1) 捨(P3)
聒:聲音吵鬧;舍:捨棄。形容別人不願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莊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捨者也。”
年級字:國(P1) 富(P3) 兵(P3) 強(P2)
《戰國策·齊策四》:“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
年級字:發(P1) 憤(P4) 圖(P2) 強(P2)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年級字:強(P2) 弩(P0) 之(P2) 末(P3)
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
《史記·韓安國列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年級字:強(P2) 枝(P1) 弱(P3) 本(P2)
年級字:自(P1) 強(P2) 不(P1) 息(P1)
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年級字:外(P1) 強(P2) 中(P1) 乾(P1)
《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年級字:民(P1) 富(P3) 國(P1) 強(P2)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強,衆安道泰。”
年級字:綠(P1) 林(P1) 強(P2) 盜(P3)
魯迅《書信集·致趙家璧》:“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
年級字:強(P2) 詞(P1) 奪(P3) 正(P1)
年級字:國(P1) 富(P3) 民(P1) 強(P2)
年級字:博(P4) 聞(P2) 強(P2) 志(P2)
年級字:博(P4) 聞(P2) 強(P2) 識(P2)
《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年級字:濟(P4) 弱(P3) 鋤(P4) 強(P2)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八回:“這不平之氣,個個有的,若沒個濟弱鋤強的手段,也只幹着惱一番。”
年級字:強(P2) 幹(P2) 弱(P3) 枝(P1)
加強樹幹,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厄塞地利,強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年級字:發(P1) 奮(P2) 圖(P2) 強(P2)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年級字:牽(P3) 強(P2) 附(P2) 會(P1)
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魯迅《墳·人之歷史》:“揣古希臘哲人,似不無微知此意者,而厥後則牽強附會之說大行。”
年級字:鋤(P4) 強(P2) 扶(P3) 弱(P3)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年級字:強(P2) 嘴(P2) 硬(P2) 牙(P1)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花永喜娘們,膽大心尖,強嘴硬牙,老花說不過她,幹仗總是吃敗仗。”
年級字:避(P4) 強(P2) 打(P1) 弱(P3)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年級字:強(P2) 人(P1) 所(P2) 難(P2)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強人所難。”
年級字:富(P3) 國(P1) 強(P2) 兵(P3)
《商君書·壹言》:“故治國者,其專力也,以富國強兵也。”
年級字:兵(P3) 強(P2) 則(P3) 滅(P3)
《列子·黃帝》:“老聃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年級字:強(P2) 詞(P1) 奪(P3) 理(P2)
強詞:強辯;奪:爭。指無理強辯,明明沒理硬說有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日:‘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年級字:多(P1) 聞(P2) 強(P2) 記(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台韶國師法嗣》:“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餘杭人也,辯才冠衆,多聞強記,時天台人推爲傑出。”
年級字:弱(P3) 肉(P1) 強(P2) 食(P1)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弱之肉,強之食。”明·劉基《秦女體行》:“有生不幸遭亂世,弱肉強食官無誅。”
年級字:強(P2) 本(P2) 節(P1) 用(P1)
年級字:強(P2) 自(P1) 取(P2) 折(P2)
年級字:馬(P1) 壯(P1) 人(P1) 強(P2)
年級字:精(P2) 明(P1) 強(P2) 幹(P2)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六回:“承輝這個人,甚是精明強幹。”
年級字:誇(P3) 強(P2) 道(P1) 會(P1)
會:能。誇耀自己能力強、本事大。亦作“誇強說會”。
年級字:外(P1) 強(P2) 中(P1) 瘠(P0)
年級字:牽(P3) 強(P2) 附(P2) 合(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博(P4) 聞(P2) 強(P2) 記(P1)
《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年級字:強(P2) 弩(P0) 末(P3) 矢(P0)
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同“強弩之末”。
年級字:奮(P2) 發(P1) 圖(P2) 強(P2)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峯。”
年級字:強(P2) 兵(P3) 富(P3) 國(P1)
清·王韜《上當路論時務書》;“西國之所以講強兵富國者,率以尚器爲先。”
年級字:強(P2) 奸(P3) 民(P1) 意(P1)
年級字:抑(P6) 強(P2) 扶(P3) 弱(P3)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本事》:“勾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於是勾踐抑強扶弱。”《漢書·刑罰志》:“而政在抑強扶弱。”
年級字:強(P2) 死(P3) 強(P2) 活(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探春哪裏肯飲?卻被湘雲、香菱、李紈等三四個人,強死強活,灌了一鍾才罷。”
年級字:強(P2) 直(P1) 自(P1) 遂(P0)
年級字:扶(P3) 弱(P3) 抑(P6) 強(P2)
《水滸》這本書中,描述了衆多殺富濟貧,扶弱抑強的英雄豪傑。
年級字:足(P1) 高(P1) 氣(P1) 強(P2)
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伐衛》:“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氣強,有伐國之志也。”
年級字:差(P2) 強(P2) 人(P1) 意(P1)
《後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爲,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年級字:恃(P0) 強(P2) 凌(P5) 弱(P3)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年級字:年(P1) 富(P3) 力(P1) 強(P2)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年級字:強(P2) 而(P1) 後(P1) 可(P1)
《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請復之。’強而後可,一朝而獲十禽。”
年級字:目(P1) 瞪(P4) 舌(P2) 強(P2)
年級字:強(P2) 弩(P0) 之(P2) 極(P2)
猶強弩之末。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
年級字:人(P1) 強(P2) 馬(P1) 壯(P1)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使不着人強馬壯,端的是鬼使神差。”
年級字:強(P2) 倨(P0) 傲(P4)
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倔強而倨敖,自稱老夫。”
年級字:強(P2) 食(P1) 弱(P3) 肉(P1)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末(P3)
年級字:頭(P1) 強(P2) 腦(P2)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當時我就覺得其中兩個,一男一女,倔頭強腦,大不順眼。”
年級字:逞(P4) 強(P2) 好(P1) 勝(P2)
楊朔《北線》十五:“自從那天訴苦以後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變成機警,但總有點逞強好勝,不大服人。”
年級字:強(P2) 姦(P5) 民(P1) 意(P1)
一九一五年底袁世凱玩弄公民投票,~,公然稱帝。(吳玉章《回憶“五四”前後我的思想轉變》)
年級字:強(P2) 得(P1) 易(P2) 貧(P3)
年級字:強(P2) 顏(P2) 歡(P1) 笑(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爲?’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爲笑。”
年級字:強(P2) 脣(P3) 劣(P5) 嘴(P2)
年級字:以(P1) 弱(P3) 制(P2) 強(P2)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年級字:強(P2) 識(P2) 博(P4) 聞(P2)
年級字:爭(P2) 強(P2) 鬥(P2) 勝(P2)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定要喪了那羞惡的良心,戴了鬼臉,千方百計,爭強鬥勝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年級字:爭(P2) 強(P2) 顯(P4) 勝(P2)
猶爭強好勝。爭爲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羣音類選·北腔類·海神記·王魁訴神》:“恐怕他褒貶村,爭強顯勝各撾俊,惟求鴇兒心內喜。”
年級字:強(P2) 食(P1) 靡(P0) 角(P2)
《列子·說符》:“強食靡角,勝者爲制,是禽獸也。”殷敬順釋文:“《韓詩外傳》雲:‘靡,共也。’《呂氏春秋》雲:‘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說,靡讀爲摩,謂以角相摩。見俞樾《諸子平
年級字:摧(P4) 折(P2) 豪(P5) 強(P2)
《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摧折豪強,扶助貧弱。”
年級字:弱(P3) 本(P2) 強(P2) 末(P3)
太平天國·洪仁玕《資政新篇》:“倘有結盟聯黨之事,是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倚之端,外爲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本強末之弊。”
年級字:強(P2) 自(P1) 取(P2) 柱(P2)
年級字:精(P2) 兵(P3) 強(P2) 將(P3)
《晉書·郗鑑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年級字:逞(P4) 強(P2) 稱(P2) 能(P1)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三章:“今年內後千萬不可逞強稱能,何況你既未讀過多少詩書,更談不上才氣。”
年級字:強(P2) 文(P1) 假(P1) 醋(P5)
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二折:“有一等寒儉的泛泛之徒,他出來的不誠心,無實行,一個個強文假醋。”
年級字:兵(P3) 強(P2) 將(P3) 勇(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將勇兵強,打破了宛州、山南兩座城池。”
年級字:違(P6) 強(P2) 陵(P2) 弱(P3)
年級字:人(P1) 強(P2) 勝(P2) 天(P1)
年級字:以(P1) 強(P2) 凌(P5) 弱(P3)
《莊子·盜跖》:“自是之後,以強凌弱,以衆暴寡。”
年級字:惡(P3) 醉(P4) 強(P2) 酒(P4)
《孟子·離婁上》:“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年級字:洽(P6) 聞(P2) 強(P2) 記(P1)
《孔叢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謙讓,洽聞強記。”
年級字:強(P2) 弓(P1) 勁(P3) 弩(P0)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韓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然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年級字:以(P1) 弱(P3) 勝(P2) 強(P2)
年級字:爭(P2) 強(P2) 好(P1) 勝(P2)
爭:爭奪;強:優勝;好:喜愛。爭為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任是爭強好勝的,偏逢用違所長。”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枝(P1)
年級字:以(P1) 強(P2) 勝(P2) 弱(P3)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衆暴寡。”
年級字:多(P1) 文(P1) 強(P2) 記(P1)
《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台韶國師法嗣》:“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餘杭人也,辯才冠衆,多聞強記,時天台人推爲傑出。”
年級字:堅(P3) 強(P2) 不(P1) 屈(P4)
年級字:強(P2) 加(P1) 於(P2) 人(P1)
不論所談論的是政治、宗教或社會問題,均不應把自己的意見~,硬要別人接受。
年級字:倚(P5) 強(P2) 凌(P5) 弱(P3)
《莊子·盜跖》:“自是之後,以強凌弱,以衆暴寡。”
年級字:繁(P3) 榮(P2) 富(P3) 強(P2)
峻青《壯志錄》:“……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年級字:身(P1) 強(P2) 力(P1) 壯(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一回:“全憑着手疾眼快,必須要身強力壯。”
年級字:強(P2) 死(P3) 賴(P3) 活(P1)
年級字:強(P2) 作(P2) 解(P2) 人(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爲論以示謝。於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諮盡。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年級字:避(P4) 強(P2) 擊(P3) 弱(P3)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年級字:富(P3) 國(P1) 強(P2) 民(P1)
先秦·商鞅《商君書·壹言》:“故治國者,其摶力也,以富國強兵也。”
年級字:強(P2) 嘴(P2) 拗(P0) 舌(P2)
周立波《山鄉鉅變》下十一:“謝慶元倒了威了,但還是強嘴拗舌:‘我家裏的事,要你們管嗎?’”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支(P1)
年級字:爭(P2) 強(P2) 鬥(P2) 狠(P3)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愛爭強鬥狠,但是又愛貪懶好閒,在這兒便種下了墮落的種子。”
年級字:強(P2) 食(P1) 自(P1) 愛(P1)
年級字:避(P4) 強(P2) 擊(P3) 惰(P3)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唐·元稹《批劉悟謝上表》:“卿宜密運謨猷,明宣號令,避強擊惰,取暴撫羸。”
年級字:強(P2) 記(P1) 博(P4) 聞(P2)
年級字:先(P2) 下(P1) 手(P1) 為(P2) 強(P2)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比喻在比賽、競賽或戰鬥角力的時候,採取主動地位的戰略。
《隋書·元冑傳》:「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年級字:先(P2) 下(P1) 手(P1) 爲(P2) 強(P2)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比喻在比賽、競賽或戰鬥角力的時候,採取主動地位的戰略。
《隋書·元冑傳》:「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年級字:強(P2) 不(P1) 知(P1) 以(P1) 爲(P2) 知(P1)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爲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後面去。”
年級字:強(P2) 不(P1) 知(P1) 以(P1) 為(P2) 知(P1)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爲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後面去。”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年級字:強(P2) 龍(P2) 不(P1) 壓(P2) 地(P1) 頭(P1) 蛇(P4)
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年級字:強(P2) 中(P1) 更(P1) 有(P1) 強(P2) 中(P1) 手(P1)
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列位看官,你道強中更有強中手,丫環之中,尚有……頂天立地之人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年級字:強(P2) 中(P1) 自(P1) 有(P1) 強(P2) 中(P1) 手(P1)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年級字:牛(P1) 不(P1) 喝(P1) 水(P1) 強(P2) 按(P2) 頭(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鴛鴦道:‘家生女兒怎麼樣?“牛不吃水強按頭”嗎?我不願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年級字:強(P2) 將(P3) 手(P1) 下(P1) 無(P2) 弱(P3) 兵(P3)
英勇的將領部下沒有軟弱無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
宋·蘇軾《題連公壁》:“俗語去:‘強將手下無弱兵。’真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