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強(P2) 弩(P0) 末(P3) 矢(P0)
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同“強弩之末”。
年級字:劍(P4) 拔(P4) 弩(P0) 張(P2)
劍拔出來了,弓張開了。形容氣勢逼人,或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法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年級字:弩(P0) 張(P2) 劍(P4) 拔(P4)
明豐道生《真賞齋賦》:“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壇山,吉日癸巳,親題材石間,弩張劍拔,虎跳龍盤。”
年級字:棄(P4) 甲(P1) 負(P3) 弩(P0)
年級字:箭(P2) 拔(P4) 弩(P0) 張(P2)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第六章:“大部分的時候是含精養銳的,必要時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紅耳赤,箭拔弩張的。”
年級字:強(P2) 弓(P1) 勁(P3) 弩(P0)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韓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然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年級字:強(P2) 弩(P0) 之(P2) 極(P2)
猶強弩之末。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
年級字:負(P3) 弩(P0) 前(P1) 驅(P4)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蜀人以爲寵。”
年級字:弩(P0) 下(P1) 逃(P2) 箭(P2)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禍殃。因弩箭射遠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則脫汝輩數家之禍,然萬無搜近之理,所謂‘弩下逃箭’也。”
年級字:強(P2) 弩(P0) 之(P2) 末(P3)
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
《史記·韓安國列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