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嘴(P2) 弄(P2) 脣(P3)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吃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脣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年級字:抱(P1) 子(P1) 弄(P2) 孫(P2)
《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爲樂耳。”
年級字:弄(P2) 管(P2) 調(P4) 絃(P6+)
年級字:傳(P2) 杯(P1) 弄(P2) 盞(P2)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兩傍列坐,傳杯弄盞,花簇錦攢。”
年級字:弄(P2) 虛(P4) 作(P2) 假(P1)
年級字:弄(P2) 假(P1) 成(P1) 真(P1)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年級字:吟(P5) 風(P1) 弄(P2) 月(P1)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爲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唐·範傳正《李翰林白墓誌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年級字:嘴(P2) 弄(P2) 舌(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着,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
年級字:池(P2) 弄(P2) 兵(P3)
潢池:積水塘;弄兵:玩弄兵器。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
《漢書·龔遂傳》:“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年級字:說(P1) 是(P1) 弄(P2) 非(P2)
年級字:弄(P2) 法(P1) 舞(P3) 文(P1)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條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以達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僞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也。”
年級字:顧(P3) 影(P2) 弄(P2) 姿(P3)
顧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爲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年級字:裝(P1) 神(P1) 弄(P2) 鬼(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你們別和我裝神弄鬼的,什麼事我不知道?”
年級字:出(P1) 乖(P3) 弄(P2) 醜(P3)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醜,潑水再難收。”
年級字:弄(P2) 兵(P3) 池(P2)
《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年級字:嘲(P4) 風(P1) 弄(P2) 月(P1)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娛(P4) 妻(P3) 弄(P2) 子(P1)
《西遊補》第九回:“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
年級字:丟(P1) 眉(P3) 弄(P2) 色(P1)
年級字:弄(P2) 月(P1) 吟(P5) 風(P1)
年級字:拿(P2) 刀(P1) 弄(P2) 杖(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年級字:花(P1) 弄(P2) 月(P1)
明·周履靖《錦箋記·遊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年級字:弄(P2) 巧(P2) 成(P1) 拙(P5)
年級字:弄(P2) 鬼(P2) 掉(P2) 猴(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年級字:插(P2) 圈(P2) 弄(P2) 套(P3)
劉紹棠《狼煙》二十二:“糟老頭子齊柏年,黃口小兒俞菖蒲,花言巧語,插圈弄套,哄騙我跟他們合夥打日本,我纔不中他們的借刀殺人之計。”
年級字:賣(P3) 乖(P3) 弄(P2) 俏(P5)
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對於德國軍國主義的勝利,不是聯合國的勝利,更不是我國徒事內爭託名參戰的軍人和那投機取巧、賣乖弄俏的政客的勝利。”
年級字:騎(P2) 龍(P2) 弄(P2) 鳳(P4)
年級字:弄(P2) 性(P3) 尚(P2) 氣(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
年級字:天(P1) 意(P1) 弄(P2) 人(P1)
年級字:弄(P2) 月(P1) 嘲(P4) 風(P1)
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鼓(P2) 脣(P3) 弄(P2) 舌(P2)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脣,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遊說。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而胥吏衙役輩鼓脣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賊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年級字:首(P1) 弄(P2) 姿(P3)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年級字:調(P4) 墨(P2) 弄(P2) 筆(P1)
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爲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
年級字:弄(P2) 鬼(P2) 弄(P2) 神(P1)
假裝鬼神矇騙或恐嚇他人。也比喻暗中搗鬼作弊,玩弄花招。亦作“弄神弄鬼”。
年級字:班(P2) 門(P1) 弄(P2) 斧(P3)
詞性:形容詞
三國成語弄斧班門般門弄斧比喻不自量力。
班: 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魯班師袓,當時建築行業的工匠師袓。
門: 師門、門徒。
弄: 玩弄、作弄。
斧: 斧頭、利斧。
在魯班師袓面前舞弄刀斧。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今搦吾鬥陣法,乃『班門弄斧』耳!」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班門弄斧,不知分量。」
《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等聽得他們那般高論,已經拜服到地,如何還敢班門弄斧?」
年級字:舞(P3) 詞(P1) 弄(P2)
猶言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年級字:弄(P2) 影(P2) 團(P3) 風(P1)
年級字:弄(P2) 斤(P1) 操(P2) 斧(P3)
年級字:擠(P2) 眉(P3) 弄(P2) 眼(P1)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回:“武松又見這兩個公人,與那兩個提朴刀的擠眉弄眼,打些暗號。”
年級字:瞞(P5) 神(P1) 弄(P2) 鬼(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又護着他了!你們瞞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年級字:鼓(P2) 吻(P4) 弄(P2) 舌(P2)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個梟鳥,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腳毛髮森豎!”
年級字:搬(P3) 口(P1) 弄(P2) 舌(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後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年級字:弱(P3) 不(P1) 好(P1) 弄(P2)
《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
年級字:抓(P1) 乖(P3) 弄(P2) 俏(P5)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爭講,這裏不是那抓乖弄俏之處,且進去!且進去!’”
年級字:踢(P3) 天(P1) 弄(P2) 井(P2)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術踢天弄井,項羽力拔山也那舉鼎。”
年級字:弄(P2) 玉(P1) 吹(P1)
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歡女悅,結成愛侶,共享幸福。
年級字:弄(P2) 神(P1) 弄(P2) 鬼(P2)
年級字:弄(P2) 口(P1) 鳴(P4) 舌(P2)
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南朝梁·任昉《奏彈範縝》:“弄口鳴舌,只足飾非。”
年級字:弄(P2) 之(P2) 喜(P1)
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牀,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年級字:調(P4) 脂(P4) 弄(P2) 粉(P2)
①指婦女塗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詩文的富麗香豔。
宋·李頎《古今詩話》:“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詩。徐詩富豔,李多用事。李謂徐曰:‘公詩如美女善調脂弄粉。’徐曰:‘公詩乃鬻冥器者,乃垛疊死人耳。’”
年級字:舞(P3) 文(P1) 弄(P2) 法(P1)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條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
《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僞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於賂遺也。”
年級字:瑟(P5) 調(P4) 琴(P2) 弄(P2)
年級字:鼓(P2) 唇(P3) 弄(P2) 舌(P2)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遊說。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而胥吏衙役輩鼓唇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賊非真,器械自所製也。”
年級字:調(P4) 脣(P3) 弄(P2) 舌(P2)
《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況在私衙中,料中外人來往,恣意調脣弄舌。”
年級字:弄(P2) 舌(P2)
鴟鴞:貓頭鷹一類的鳥,比喻小人。鴟鴞賣弄口舌。比喻小人撥弄是非,得以逞強。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你揚威耀武,盡忠竭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鴞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凰。”
年級字:播(P2) 弄(P2) 是(P1) 非(P2)
《兩晉演義》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處心積慮,徐圖報復。”
年級字:弄(P2) 嘴(P2) 弄(P2) 舌(P2)
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這個弼馬瘟着然會弄嘴弄舌。”
年級字:弄(P2) 斧(P3) 班(P2) 門(P1)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年級字:調(P4) 風(P1) 弄(P2) 月(P1)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風管絃,夜月鞦韆,調風弄月醉花前。”
年級字:搬(P3) 弄(P2) 是(P1) 非(P2)
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事非。”
年級字:故(P1) 弄(P2) 玄(P3) 虛(P4)
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韓非子·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年級字:挾(P4) 勢(P3) 弄(P2) 權(P5)
年級字:弄(P2) 竹(P1) 彈(P4) 絲(P2)
年級字:舞(P3) 弄(P2) 文(P1) 墨(P2)
①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辭;耍筆桿子。亦作“舞文弄墨”。
年級字:弄(P2) 鬼(P2) 妝(P4) 幺(P0)
年級字:故(P1) 弄(P2) 虛(P4) 玄(P3)
沙汀《困獸記》十一:“他既不滿意呂康的故弄虛玄,對於吳楣也有一點討厭,覺得他太張巴,太繁瑣。”
年級字:舞(P3) 筆(P1) 弄(P2) 文(P1)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
年級字:舞(P3) 文(P1) 弄(P2) 墨(P2)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隋書·王充傳》:“明習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年級字:調(P4) 朱(P1) 弄(P2) 粉(P2)
宋·朱淑真《恨別》詩:“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餘纏臂金。”
年級字:含(P4) 飴(P6+) 弄(P2) 孫(P2)
《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年級字:弄(P2) 瓦(P2) 之(P2) 喜(P1)
弄瓦:古人把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
《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年級字:弄(P2) 眉(P3) 擠(P2) 眼(P1)
年級字:搬(P3) 脣(P3) 弄(P2) 舌(P2)
①明·徐某《殺狗記·看書苦諫》:“搬脣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②許地山《海角底孤星》:“你們唸書人底能幹只會在女人面前搬脣弄舌罷。”
年級字:調(P4) 舌(P2) 弄(P2) 脣(P3)
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脣。對天修合方真藥聖,揭榜入宮庭。”
年級字:火(P1) 上(P1) 弄(P2) 冰(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35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老孫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年級字:瑟(P5) 弄(P2) 琴(P2) 調(P4)
年級字:使(P2) 乖(P3) 弄(P2) 巧(P2)
年級字:弄(P2) 粉(P2) 調(P4) 朱(P1)
年級字:調(P4) 嘴(P2) 弄(P2) 舌(P2)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年級字:池(P2) 盜(P3) 弄(P2)
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同“潢池弄兵”。
年級字:弄(P2) 巧(P2) 反(P1) 拙(P5)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
成語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年級字:丟(P1) 下(P1) 兒(P1) 弄(P2) 掃(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七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着,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