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
年級字:年(P1)
詞性:名詞
文言文字詞甲骨文年字形象人負禾。
禾穀收成。
每年的:年會。年鑑、年利、年薪。
一年的開始:年節、新年。
年節的用品:年畫、年禮、年貨。
時期,時代:近年、年華、年號(a.帝王用的紀年名稱;b.公元紀年名稱)、年限、年深日久。
收成:年成。年景、年謹、荒年。
歲數:年紀、年事(歲數)、年高、年輪。
人一生所經年歲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稱:年兄、年誼(同年登科的關係)。
【姓氏】清代有年羹堯。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 一年有十二個月。
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一年、十二個月、或三百六十五天。
《新唐書.卷九十九.戴冑傳》:「七月以來,霖潦未止,濱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niánnèi
hóu nián
kuà nián
年級字:跨(P3) 年(P1)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
從舊年歲末到新年歲初。《晉書.卷七二.郭璞傳》:「又去秋以來,沉雨跨年,雖為金家涉火之祥,然亦是刑獄充溢,怨歎之氣所致。
nián mài
nián chū
niánlì
年級字:年(P1) 曆(P2)
詞性:名詞
一種單張印刷品,按月印有一年內各月份的日期、星期、節氣等。年曆主要有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以地球公轉週期為依據:陰曆以月相變化為依據,陰陽曆結合兩者特點。現時世界上最通用的是陽曆,我國使用的一般是陰陽曆。
qù nián
zǎo nián
年級字:早(P1) 年(P1)
詞性:形容詞
從前,
當年晚年1.多年以前。
2.指人年輕的時候。參考:
年輕的時候。
1.《晉書·陸機陸雲傳論》:「挺珪璋於秀實,馳英華於早年。」
2. 唐 皎然《早春書懷寄李少府仲宣》詩:「早年初問法,因悟目中花。」
多年以前。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大哥早年去逝。」
Liù nián
年級字:六(P1) 年(P1)
詞性:名詞
《六年》是哈爾濱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哈蘭·科本。
nián jié
年級字:年(P1) 節(P1)
詞性:名詞
1.指春節及其前後的幾天2.謂陰曆正月初一。今稱春節
nián jí
zhōng nián
míng nián
nián xiāo
年級字:年(P1) 宵(P2)
詞性:名詞,名詞
花市指農曆新年前夕,花農都把美麗的年花在指定的市集通宵銷售。家家客戶戶都吃過團年飯後便約好家人或朋友到年宵市場購買一些喜歡和有吉利意思的年花回家,共同享受一個歡樂的節日。
nián yè
liǎng nián
jìn nián
dāng nián
Guàn nián
年級字:貫(P1) 年(P1)
詞性:名詞
人名人物名字: 貫年。
nián gāo
年級字:年(P1) 糕(P2)
詞性:名詞
用粘性較大的米粉蒸熟製成的糕,是農曆過年時應節的食品
féng nián
年級字:逢(P4) 年(P1)
詞性:名詞
謂遇到豐年。 《史記·佞幸列傳》:“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
nián jì
Niánxīn
年級字:年(P1) 薪(P6)
定義年薪是僱員的工資最簡易互相比較的單位。年薪是一個人工作一年的總收入
jiǔ nián
yòu nián
chūn nián
nián lì
年級字:年(P1)
詞性:名詞
一種單張印刷品,按月印有一年內各月份的日期、星期、節氣等。
zhuàng nián
zhěng nián
xià nián
nián gāo
nián zhōng
shàngnián
nián huā
年級字:年(P1) 花(P1)
詞性:名詞
中國傳統文化習俗之一, 在農曆新年的節日裏, 家家都會放置一些漂亮的花朵, 加添新年的朝氣, 帶有百花齊放, 花開富貴的意思。
nián rù
wǎng nián
nián guān
dīngnián
Mǒu nián
bā nián
lì nián
chéng nián
nián shí
年級字:年(P1) 時(P1)
1. 當年,往年時節。
2. 歲月;年代。
3. 方言。去年。
4. 指曆法的年月時日。
5. 年頭,年份。
nián dù
lì nián
duō nián
shào nián
年級字:少(P1) 年(P1)
中年,
老年,
老翁1. 不幾年。
2. 古稱青年男子。與老年相對。
3. 今稱介於童年與青年之間的年紀以及這樣年紀的人。
4. 年輕,年輕時。
nián kǎo
年級字:年(P1) 考(P3)
詞性:名詞
1.年壽。多用於指老者年齡。
例:唐 韓愈 《商州刺史董府君墓誌》:“太師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鉏削荒纇,納之大和而已。”
2.猶年資。
例: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趙涓 ﹞及刺 衢州 ,年考既深,與觀察使 韓滉 不相得, 滉 奏免 涓 官。”
chén nián
měi nián
mò nián
mù nián
nián chūn
Sān nián
年級字:三(P1) 年(P1)
詞性:量詞
常用數詞: 一年, 二年, 三年.... 以年為數目單位計算時間。
nián yú
zhòng nián
Nián jǐn
nián qīng
年級字:年(P1) 輕(P2)
年青年老,
年邁,
蒼老1. 亦作“ 年青 ”。年紀不大,多指十幾歲至二十幾歲。
zhōunián
年級字:週(P2) 年(P1)
詞性:量詞
常見詞組周年渡過了一年的時間, 稱為週年。
週: 週期。
年: 12個月為一年。
每次渡過一年的時間, 稱為週年。
古時「周」也通「週」。
陳書.卷二六.徐陵傳》:「姚帝遷河,周年成邑。」
《通俗常言疏證.死喪.周年》引《留青日札》:「周年即期年,唐明皇諱隆基,故改為周年。」
zhè nián
qiān nián
nián nián
年級字:年(P1) 年(P1)
詞性:形容詞
疊詞持續多於一年。
每年。持續多於一年。
wǔ nián
Nián la
Qī nián
年級字:七(P1) 年(P1)
詞性:名詞
《七年》這部由張黎執導的現代情感大戲,匯集了郭濤、宋佳、谷智鑫等眾多實力明星。電視劇《七年》講述了不同人物七年人生奮鬥的成敗得失,更深度探討了七年中,他們不斷地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青春,換回來的是什麼。
Sì nián
年級字:四(P1) 年(P1)
四年,2010年上映的勵志愛情電影, 由麥田導演, 由王秋翔、關宛宜、蘭海龍等主演。該劇通過劇中的十位男女主角在大學時代發生的故事,有力的描述了當代大學生真實的校內外生活。十位主演及眾多客串演員的傾情演義,精彩的講述了當代大學校園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親情、友情、校園愛情交織在轉合緊湊的劇情之中,把一個新時代大學生在學業、事業及愛情各方面的幸運和無奈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bài nián
nián qīng
niántóu
年級字:年(P1) 頭(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一年的開始。
一個時段,一個時代。
nián dōng
yī nián
年級字:一(P1) 年(P1)
詞性:量詞
常見詞組時間。
有春夏秋冬四個節氣,春天是年的開始和年的結束。一年就是12個月左右,不包括閏年,陽曆365天,陰曆360天。
nián kāi
年級字:年(P1) 開(P1)
1. 謂新年開始。
2. 謂老人年齡開始進入新階段。
bǎi nián
年級字:百(P1) 年(P1)
詞性:形容詞
1. 指很多年百年老屋, 塵泥滲漉。 2. 指人的一生; 一輩子百年之後, 即死了以後。
wǎn nián
年級字:晚(P1) 年(P1)
詞性:形容詞
暮年,
末年,
老年早年1.指人年老的時期。
2.老年人一生中最後渡過的年份。參考:
年老之時。
唐 包佶 《發襄陽後卻寄公安人》詩:「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風塵。」
末年。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唐之晚年,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為高。」
hè nián
nián jì
nián qí
年級字:年(P1) 期(P2)
詞性:數詞
1.年紀的期限,壽限。
例:《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託世飄迅而不再。”
2.規定的年限。
例:明李東陽《明故翰林院編修謝公墓誌銘》:“近制非滿十載者不得告,居常鬱鬱,至夜不能寐。今以年期且及,方具疏,未上,而文林公之訃至矣。”
qīng nián
shí nián
guò nián
quán nián
nián dài
年級字:年(P1) 代(P2)
詞性:名詞
歲月,
年頭,
年月1. 世代。
2. 年數。
3. 特指一個朝代經歷的時間。
tóng nián
nián jī
nián mǒu
zhū nián
nián shōu
jīn nián
nián líng
年級字:年(P1) 齡(P4)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歲數,
年事,
年歲,
年紀年齡、年紀。
生命或已經生存的年數。
人和大部份生物可以用牙齒來判斷生存的年數,樹木可用樹幹中心的年輪計算。
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開府侯莫陳道生墓誌銘〉:「伉儷云匹,年齡並故。」
唐.皮日休〈虎丘殿前古杉〉詩:「品格齊遼鶴,年齡等寶龜。」
cán nián
年級字:殘(P5) 年(P1)
詞性:名詞
盛年1.一生將盡的年月。多指人的晚年2.歲暮,一年將盡的時候
nián jūn
nián huà
年級字:年(P1) 畫(P1)
詞性:名詞
中國民間過春節(農曆年)時張掛的表現喜慶氣象的圖畫
xīn nián
年級字:新(P1) 年(P1)
詞性:名詞
春節新的一年,節日。
新: 新生、新一代。
年: 年份、年代、年期、時間 - 365日為一年。
nián bào
年級字:年(P1) 報(P2)
詞性:名詞
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 又稱年刊。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
lǎo nián
gāi nián
年級字:該(P2) 年(P1)
詞性:代詞
一般在文章中有提到一個年份,為閱讀句子時順暢,減少重複,可以用「該年」代替。
nián huò
年級字:年(P1) 貨(P2)
詞性:名詞
常用口語在過新年前買一些物品,例如:糖果、爆竹、利是封等等。
而採購過程則稱為「辦年貨」。
zhōu nián
年級字:周(P2) 年(P1)
詞性:名詞
週年渡過了一年的時間, 稱為周年。
周: 周期。
年: 12個月為一年。
每次渡過一年的時間, 稱為周年。
古時「周」也通「週」。
陳書.卷二六.徐陵傳》:「姚帝遷河,周年成邑。」
《通俗常言疏證.死喪.周年》引《留青日札》:「周年即期年,唐明皇諱隆基,故改為周年。」
zhōngniɑ́n
年級字:中(P1) 年(P1)
middle age; midlife; middle-aged
nián yòu
lái nián
yì nián
年級字:億(P3) 年(P1)
詞性:量詞
常見詞組很長的時間。
一億年或以上的時段。
qián nián
shàng nián
年級字:上(P1) 年(P1)
1. 猶上歲。是豐收年。
2. 道家以二十、三十為上年,認為是修道最佳的年歲。
3. 去年;前幾年。
nián zhōng
nián hàn
nián dǐ
年級字:年(P1) 初(P2) 七(P1)
詞性:名詞
人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七天,又稱為年初七。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八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谷日,年初七寓意人的生日。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舊以正月七日為人,故名人日,翦綵鏤金箔為人,皆符人日之意。」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今乃乙酉新年人日佳節,下官約同龍友,移樽賞心亭。」
年級字:年(P1) 初(P2) 一(P1)
詞性:名詞
農曆年初一、大年初一、雞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一天,又稱為年初一。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一寓意雞的生日。
年級字:青(P1) 少(P1) 年(P1)
詞性:名詞
老年年齡在十二至十八歲,介於兒童和成人間年齡,屬於青春期階段。
青: 青春、年青。
少: 年少、細少。
年: 年代、年紀。
年級字:新(P1) 年(P1) 假(P1)
詞性:名詞
年級字:這(P1) 一(P1) 年(P1)
詞性:代詞
常見詞組這年那年、那一年最近的一年。
「這」這個、這處,最近身邊而指定的一個,一處地方。
「年」年份。
年級字:辦(P2) 年(P1) 貨(P2)
詞性:動詞
買年貨在過新年前買一些物品,例如:糖果、爆竹、利是封等等。
而採購過程則稱為「買年貨」或「辦年貨」。
年級字:年(P1) 廿(P6+) 九(P1)
詞性:名詞
在中國農曆新年的除夕 (年三十晚) 的前一天稱為年廿九。
年級字:買(P1) 年(P1) 花(P1)
詞性:動詞
年級字:成(P1) 年(P1) 人(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成人大人小孩、小童一個人到達了法律上被認可的年齡而可以獨立自主生活的。一般指十八歲以上的人士。
《管子.樞言》:「既智且仁,是謂成人。」
唐.元稹〈崔適等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制〉:「勿惰勿佻,以期無誨,斯可與成人並行於朝廷矣。」
元.秦夫《東堂老.楔子》:「父母與子孫成家立計,是父母盡己之心,久以後成人不成人,是在於他,父母怎管的他到底。」
年級字:年(P1) 初(P2) 三(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三、赤口、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三天,又稱為大年初三。傳統新年年初三不外出拜年,那天被稱為「赤口」,即吵架或吵鬧的意思。
因為以往的經驗考慮,大家經過除夕和年初一和年初二的互相拜訪、歡聚和飲食後,一方面身體開始疲倦,腸胃也可能對過多煎炸食品而產生不良的反應,對情緒敏感的人也可能變得比較容易生氣,有損新年氣氛。
所以希望避免容易發生口角爭執,招惹口舌是非,提醒各人不出外拜年,只留在家中休息。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三寓意豬的生日。
年級字:年(P1) 初(P2) 四(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四、羊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四天,又稱為大年初四。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四寓意羊的生日。
年級字:任(P3) 貫(P1) 年(P1)
詞性:名詞
人名人物名字: 任貫年。
年級字:年(P1) 初(P2) 十(P1)
詞性:名詞
地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十天,又稱為年初十。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十寓意地的生日。
漢代東方朔《占書》記載,農曆新年的首八天為人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為「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穀。」晉朝董勛《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為雞的生日,初二為狗的生日,初三為豬的生日,初四為羊的生日,初五為牛的生日,初六為馬的生日,初七為人的生日,初八為穀的生日,接着,初九為天的生日,初十為地的生日。
年級字:年(P1) 初(P2) 八(P1)
詞性:名詞
穀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八天,又稱為年初八。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八寓意穀的生日。
年級字:年(P1) 初(P2) 九(P1)
詞性:名詞
天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九天,又稱為年初九。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九寓意天的生日。
漢代東方朔《占書》記載,農曆新年的首八天為人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為「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穀。」晉朝董勛《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為雞的生日,初二為狗的生日,初三為豬的生日,初四為羊的生日,初五為牛的生日,初六為馬的生日,初七為人的生日,初八為穀的生日,接着,初九為天的生日,初十為地的生日。
年級字:年(P1) 輕(P2) 人(P1)
詞性:名詞
年級字:嘉(P4) 年(P1) 華(P2)
詞性:名詞
狂歡節嘉年華(Carnival)早在歐洲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嘉年華的前身是歐美“狂歡節”的英文音譯,相當於中國的“廟會”,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後來成為古羅馬農神節的慶祝活動。多年以來,“嘉年華”逐漸從一個傳統的節日,到今天成為包括大型遊樂設施在內,輔以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式的公眾娛樂盛會。
年級字:團(P3) 年(P1) 飯(P1)
詞性:名詞
中華傳統在農曆新年除夕全家人團聚一堂,享受一頓份豐盛美味的晚餐,互相感謝和互相祝福,準備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通用量詞: 一頓、一份。
年級字:買(P1) 年(P1) 貨(P2)
詞性:動詞
辦年貨在過新年前買一些物品,例如:糖果、爆竹、利是封等等。
而採購過程則稱為「買年貨」或「辦年貨」。
年級字:團(P3) 年(P1) 飯(P1)
詞性:名詞
中華傳統在農曆新年除夕全家人團聚一堂,享受一頓份豐盛美味的晚餐,互相感謝和互相祝福,準備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通用量詞: 一頓、一份。
年級字:年(P1) 初(P2) 二(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二、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二天,又稱為大年初二。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二寓意犬的生日。
傳統習俗中中在新年的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一家人也會選擇這天一聚,讓不常見的家人,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年級字:上(P1) 一(P1) 年(P1)
詞性:量詞
去年
年級字:第(P1) 二(P1) 年(P1)
詞性:量詞
年級字:忘(P2) 年(P1) 交(P1)
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南史·何遜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年級字:年(P1) 初(P2) 六(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六、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六天,又稱為年初六。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六寓意牛的生日。
年級字:年(P1) 初(P2) 五(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五、破五、牛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五天,又稱為大年初五。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五寓意牛的生日。
年級字:隔(P3) 年(P1) 皇(P3) 曆(P2)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回:“隔年的皇曆,好一本子冷帳,閒看要捉蝨子,沒工夫去揭他了。”
年級字:還(P1) 年(P1) 卻(P2) 老(P1)
年級字:遲(P2) 暮(P5) 之(P2) 年(P1)
《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
年級字:新(P1) 年(P1) 假(P1) 期(P2)
詞性:名詞
新年假、新春假期每年新年期間的法定假期或在這段期間個人申請的年假。
年級字:長(P1) 安(P1) 少(P1) 年(P1)
明·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於春風之前,冀長安少年,爲之一顧。”
年級字:芳(P2) 年(P1) 華(P2) 月(P1)
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年級字:雪(P1) 兆(P1) 豐(P3) 年(P1)
年級字:祛(P6+) 病(P2) 延(P4) 年(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九回:“陛下,從此色慾少貪,陰功多積,凡百事將長補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年級字:年(P1) 華(P2) 垂(P2) 暮(P5)
宋·張元幹《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
年級字:哀(P4) 感(P3) 中(P1) 年(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語王右軍(王羲之)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是惡。’”
年級字:千(P1) 百(P1) 年(P1) 來(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花(P1) 信(P1) 年(P1) 華(P2)
花信:開花時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年級字:錦(P3) 瑟(P5) 華(P2) 年(P1)
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六(P1)
詞性:名詞
年初六、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六天,又稱為年初六。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六寓意牛的生日。
年級字:積(P3) 年(P1) 累(P3) 月(P1)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後娶》:“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年級字:肥(P2) 冬(P1) 瘦(P3) 年(P1)
南宋吳地風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冬至時家家互送節物,有“肥冬瘦年”之諺。見宋無名氏《豹隱紀談》、宋范成大《吳郡志·風俗》。
年級字:延(P4) 年(P1) 益(P2) 壽(P4)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九竅通鬱,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
年級字:日(P1) 久(P1) 年(P1) 深(P2)
明·無名氏《打韓通》:“我這病,年深日久,數個良醫,不曾醫的好。”
年級字:隔(P3) 年(P1) 通(P3) 勝(P2)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三(P1)
詞性:名詞
大年初三、赤口、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三天,又稱為年初三。傳統新年年初三不外出拜年,那天被稱為「赤口」,即吵架或吵鬧的意思。
因為以往的經驗考慮,大家經過除夕和年初一和年初二的互相拜訪、歡聚和飲食後,一方面身體開始疲倦,腸胃也可能對過多煎炸食品而產生不良的反應,對情緒敏感的人也可能變得比較容易生氣,有損新年氣氛。
所以希望避免容易發生口角爭執,招惹口舌是非,提醒各人不出外拜年,只留在家中休息。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三寓意豬的生日。
年級字:長(P1) 年(P1) 三(P1) 老(P1)
唐·杜甫《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
年級字:懸(P5) 車(P1) 之(P2) 年(P1)
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指七十歲。
《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爲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政》詩序:“少師相公未及懸車之年,二表乞罷將相。”
年級字:龜(P3) 年(P1) 鶴(P2) 算(P2)
宋·韋驤《醉蓬萊·廷評慶壽》詞:“惟願增高,龜年鶴算,鴻恩紫詔。”
年級字:年(P1) 高(P1) 望(P2) 重(P1)
鄒韜奮《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而且不僅知識青年的自由安全毫無保障,甚至年高望重爲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馬寅初先生,也……”
年級字:百(P1) 年(P1) 諧(P5) 老(P1)
《全元散曲·集賢賓·皁羅袍》:“美滿恩深情厚,原百年諧老,共守白頭。”
年級字:年(P1) 久(P1) 失(P2) 修(P2)
年級字:遠(P1) 年(P1) 近(P2) 歲(P2)
元·武漢臣《老生兒》楔子:“張郎,將俺那遠年近歲欠少我錢鈔的文書,都與我搬運將出來,算一算是多少。”
年級字:龜(P3) 年(P1) 鶴(P2) 壽(P4)
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而用於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
唐·李商隱《祭張書記文》:“神道甚微,天理難究,桂蠹蘭敗,龜年鶴壽。”
年級字:亂(P2) 世(P1) 凶(P3) 年(P1)
年級字:古(P1) 稀(P3) 之(P2) 年(P1)
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級字:耆(P0) 年(P1) 碩(P5) 德(P4)
耆:古稱六十歲爲耆,泛指年高。碩: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年級字:年(P1) 該(P2) 月(P1) 值(P2)
年級字:裙(P3) 屐(P5) 少(P1) 年(P1)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貴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講究穿戴的年輕人。
《北史·邢巒傳》:“蕭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拾政務。”
年級字:風(P1) 燭(P4) 殘(P5) 年(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風中殘燭時間無多。
「風燭」有風吹著的蠟燭,容易熄滅。
「殘年」殘餘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時間無多,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年級字:沒(P1) 世(P1) 窮(P3) 年(P1)
年級字:十(P1) 年(P1) 磨(P3) 劍(P4)
唐·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爲不平事?”
年級字:膏(P3) 粱(P0) 年(P1) 少(P1)
《南齊書·王僧虔傳》:“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靜,將恐貽譏。”
年級字:少(P1) 年(P1) 老(P1) 成(P1)
原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現在也指年輕人缺乏朝氣。
漢·趙岐《三輔決錄·韋康》:“韋元將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爲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里之駒。’”
年級字:同(P1) 年(P1) 而(P1) 校(P1)
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年級字:年(P1) 穀(P6) 不(P1) 登(P1)
年穀:一牛收穫的穀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年級字:年(P1) 登(P1) 花(P1) 甲(P1)
年級字:成(P1) 年(P1) 古(P1) 代(P2)
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一折:“這竈成年古代不燒火,埋上這銀子,扒上些灰兒蓋着,誰知道竈窩裏有銀子?”
年級字:殘(P5) 年(P1) 暮(P5) 景(P2)
清·無名氏《說唐》第十回:“秦母見叔寶又要出門,眼中流淚道:“我兒,我殘年暮景,喜和是相逢,怕的是別離。””
年級字:同(P1) 年(P1) 而(P1) 語(P1)
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業(P2)
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遺汝五百縑,歸鄉足成~。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九十四
年級字:年(P1) 壯(P1) 氣(P1) 銳(P4)
指年紀輕,氣勢旺盛。亦作“年少氣盛”、“年盛氣強”。
年級字:及(P2) 笄(P0) 年(P1) 華(P2)
笄:古代盤頭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年級字:天(P1) 奪(P3) 之(P2) 年(P1)
年級字:天(P1) 寶(P2) 當(P2) 年(P1)
比喻追憶往昔盛事。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是唐王朝極盛之時。
年級字:錦(P3) 瑟(P5) 年(P1) 華(P2)
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年級字:一(P1) 年(P1) 半(P1) 載(P3)
詞性:形容詞
成語泛指一段時間。
「一年」一年的時間。
「半載」載也是一年的意思,半載便是半年。
元·楊梓《敬德不服老》:「將軍你且耐心到那裏,不過一年半載,俺衆將每必然保奏將軍回來。」
年級字:年(P1) 高(P1) 德(P4) 勳(P0)
年級字:年(P1) 輕(P2) 有(P1) 為(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人才。
「年輕」少年、青年。
「有為」有行動、能幹、願意做事的人。
指一個年紀不大,但有才幹的人。
年級字:經(P1) 年(P1) 累(P3) 月(P1)
明·孫仁孺《東郭記·爲衣服》:“幸有章子前去,可以無虞,教俺不須記掛,但雖則如此,千山萬水,經年累月,好是懸懸。”
年級字:福(P1) 壽(P4) 年(P1) 高(P1)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他道我福壽年高,着我似松柏齊肩老。”
年級字:時(P1) 和(P1) 年(P1) 豐(P3)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詩經·小雅·華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年級字:年(P1) 經(P1) 國(P1) 緯(P0)
年級字:流(P1) 年(P1) 似(P3) 水(P1)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年級字:學(P1) 老(P1) 於(P2) 年(P1)
《宋史·文苑傳七·熊克》:“克幼而翹秀,既長,好學善屬文,郡博士胡憲器之,曰:‘子學老於年,他日當以文章顯。’”
年級字:風(P1) 燭(P4) 之(P2) 年(P1)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好(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四回:“忙了幾時,到了重陽吉期,小峯同紅蕖成了百年之好:”
年級字:月(P1) 值(P2) 年(P1) 災(P3)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問甚麼撞着喪們,管甚麼逢着弔客,怕甚麼月值年災,拼死在鶯花寨。”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早是抱閒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
年級字:十(P1) 年(P1) 生(P1) 聚(P3)
這個倍受戰火摧殘的小國,的確需要~,才能談到復國。
年級字:頤(P0) 養(P2) 天(P1) 年(P1)
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年級字:民(P1) 和(P1) 年(P1) 豐(P3)
《左傳·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年級字:歲(P2) 年(P1) 豐(P3)
明·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聖臣賢治,化育的歲稔年豐快。”
年級字:一(P1) 年(P1) 一(P1) 度(P2)
宋·王安石《送吳顯道》詩之五:“惟有春風應最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年級字:曠(P5) 日(P1) 經(P1) 年(P1)
漢·班固《漢書·郊祀志下》:“曠日經年,靡有毫釐之驗,足以揆今。”
年級字:似(P3) 水(P1) 流(P1) 年(P1)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年級字:窮(P3) 年(P1) 累(P3) 月(P1)
窮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續幾個月。形容接連不斷,歷時久遠。
《荀子·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年級字:年(P1) 復(P4) 一(P1) 年(P1)
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每逢閒暇,無非敲枰相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人間歲月幾何。”
年級字:年(P1) 頭(P1) 月(P1) 尾(P1)
指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文。
宋·林光朝《癡頑不識字》詩:“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字。”
年級字:忘(P2) 年(P1) 之(P2) 交(P1)
《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爲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年級字:逾(P6) 年(P1) 曆(P2) 歲(P2)
《戰國策·趙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衆攻戰,逾年曆歲,未見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爲?’”
年級字:翩(P3) 翩(P3) 年(P1) 少(P1)
年級字:比(P1) 年(P1) 不(P1) 登(P1)
《晉書·傅玄傳》:“時比年不登,羌胡擾邊,詔公卿會議,玄應對所問,陳事切直。”
年級字:視(P1) 日(P1) 如(P2) 年(P1)
明·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之七:“自發義烏信,引領西跂,視日如年,今兩月矣。”
年級字:以(P1) 日(P1) 爲(P2) 年(P1)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爲歲”。
年級字:百(P1) 年(P1) 大(P1) 計(P2)
大計:長遠的重要的計劃。指關係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清·梁啓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數月之間,而其權力已深入鞏固,而百年大計於以定矣。”
年級字:凶(P3) 年(P1) 飢(P3) 歲(P2)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飢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年級字:百(P1) 年(P1) 難(P2) 遇(P2)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若說一樣的動心,把這等終身要緊的大事、百年難遇的良緣,倒扔開自己,雙手送給我這樣一個初次見面旁不相干的張金鳳,尤其不是情理。”
年級字:猴(P2) 年(P1) 馬(P1) 月(P1)
年級字:垂(P2) 暮(P5) 之(P2) 年(P1)
宋·張元幹《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
年級字:卻(P2) 病(P2) 延(P4) 年(P1)
年級字:天(P1) 不(P1) 假(P1) 年(P1)
清·平步青《霞外裙屑》卷六:“予以先生此考,爲一生心力所瘁,成以行世,足爲讀史者一助,惜天不假年,積四十六年之歲月,僅成全史三之一。”
年級字:新(P1) 的(P1) 一(P1) 年(P1)
詞性:代詞
新年、新歲
年級字:殘(P5) 年(P1) 餘(P4) 力(P1)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年級字:慘(P3) 綠(P1) 少(P1) 年(P1)
慘綠:淺綠,指服色。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
唐·張固《幽閒鼓吹》:“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
年級字:億(P3) 萬(P2) 斯(P2) 年(P1)
斯:語助詞,無義。億萬年。形容長遠的年代。舊時多用於祝國運綿長。
年級字:慘(P3) 綠(P1) 年(P1) 華(P2)
清·龔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詩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慘綠年華記憶真。”
年級字:遠(P1) 年(P1) 近(P2) 日(P1)
元·劉君錫《來生債》楔子:“到家中我將這遠年近日欠少我錢鈔的文契,我都燒了。”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恰纔柳隆卿鬍子傳把那遠年近日欠下我的銀子,都對付在你身上,你還我銀子來。”
年級字:急(P1) 景(P2) 流(P1) 年(P1)
年級字:多(P1) 歷(P2) 年(P1)
南朝·樑·武帝《責賀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國家之食,多歷年稔。”
年級字:歲(P2) 豐(P3) 年(P1)
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穀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糴,實太倉之儲。”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四(P1)
詞性:名詞
年初四、羊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四天,又稱為大年初四。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四寓意羊的生日。
年級字:天(P1) 假(P1) 其(P2) 年(P1)
年級字:年(P1) 近(P2) 古(P1) 稀(P3)
年級字:十(P1) 年(P1) 窗(P2) 下(P1)
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年級字:萬(P2) 年(P1) 無(P2) 疆(P5)
宋·陳師道《代賀興龍節表》:“庶邦有衆,願效忠臣之心,萬年無疆,請祝聖人之壽。”
年級字:堯(P0) 年(P1) 舜(P0) 日(P1)
南朝梁·沈約《四時白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年級字:豆(P1) 年(P1) 華(P2)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唐·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年級字:以(P1) 終(P2) 天(P1) 年(P1)
以:表示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多少是好!”
年級字:貽(P0) 臭(P3) 萬(P2) 年(P1)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恆言‘不能流芳百世,亦當貽臭萬年’,至今爲書生罵端。”
年級字:百(P1) 年(P1) 不(P1) 遇(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百年一見少有的機會。
老舍《龍鬚溝》第三幕:「不是要開大會嗎?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開會去。」
年級字:風(P1) 信(P1) 年(P1) 華(P2)
年級字:不(P1) 惑(P5) 之(P2) 年(P1)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後(P1)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俺女兒百年之後,可往俺劉家墳裏埋也,去他張家墳裏埋?”
年級字:民(P1) 和(P1) 年(P1)
《後漢書·孝桓帝紀》:“幸賴股肱禦侮之助,殘醜消蕩,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
年級字:五(P1) 陵(P2) 年(P1) 少(P1)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年級字:百(P1) 年(P1) 大(P1) 業(P2)
指關係到長遠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同“百年大計”。
年級字:九(P1) 年(P1) 之(P2) 蓄(P4)
《禮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年級字:天(P1) 年(P1) 不(P1) 遂(P0)
《後漢書·安帝紀》:“豈意卒然顛沛,天年不遂,悲痛斷心。”《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一》:“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年級字:遺(P3) 臭(P3) 萬(P2) 年(P1)
遺臭:死後留下的惡名。死後惡名一直流傳,永遠被人唾罵。
《晉書·桓溫傳》:“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
年級字:年(P1) 逾(P6) 古(P1) 稀(P3)
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級字:積(P3) 年(P1) 累(P3) 歲(P2)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賊人]只得招出實話來:乃是積年累歲遇着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以及平時略販子女,傷害性命。”
年級字:九(P1) 年(P1) 之(P2) 儲(P4)
《淮南子·主術訓》:“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
年級字:美(P1) 意(P1) 延(P4) 年(P1)
年級字:犬(P1) 馬(P1) 之(P2) 年(P1)
三國·魏·曹植《黃初六年令》:“將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馬之年,此難能也。”
年級字:鄭(P4) 人(P1) 爭(P2) 年(P1)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爲勝耳。”
年級字:舜(P0) 日(P1) 堯(P0) 年(P1)
年級字:年(P1) 富(P3) 力(P1) 強(P2)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年級字:千(P1) 年(P1) 一(P1) 律(P5)
年級字:春(P1) 聯(P3) 年(P1) 畫(P1)
詞性:名詞
春節時在家中掛在牆上的吉祥「揮春」、對聯和繪畫,令房間充滿歡樂洋溢的氣氛。
年級字:天(P1) 假(P1) 之(P2) 年(P1)
年級字:耳(P1) 順(P2) 之(P2) 年(P1)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先秦·孔子《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年級字:人(P1) 壽(P4) 年(P1) 豐(P3)
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好在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壽年豐,喜事重重。”
年級字:度(P2) 日(P1) 如(P2) 年(P1)
年級字:忘(P2) 年(P1) 之(P2) 好(P1)
忘記年齡的交友。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南朝·宋·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
年級字:年(P1) 誼(P3) 世(P1) 好(P1)
年誼:科舉時代稱同年登科的關係;世好:兩家世代友好。科舉時代兩家因同年登科而爲世交的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
年級字:花(P1) 甲(P1) 之(P2) 年(P1)
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爲紀年,六十年爲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第六十六卷:“(趙牧)特大中、鹹通中敩(效)李長吉爲短歌,對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年級字:年(P1) 輕(P2) 力(P1) 壯(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實在我們年輕力壯的人,捆上十個也趕不上。”
年級字:年(P1) 華(P2)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年級字:破(P2) 瓜(P1) 之(P2) 年(P1)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爲“破瓜之年”。
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年級字:十(P1) 年(P1) 讀(P1) 書(P1)
年級字:京(P1) 兆(P1) 萬(P2) 年(P1)
詞性:名詞
年級字:三(P1) 年(P1) 五(P1) 載(P3)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也須知俺這三年五載,看看衰邁,還有甚精金響鈔,暗暗藏埋。”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事(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我與你姐姐百年好事,千金重擔只在此兩件上面了!萬望龍香姐竭力周全,討個迴音則個。”
年級字:豐(P3) 年(P1) 歲(P2)
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八方肅靖,東夷西戎仰化,南蠻北狄歸降,貢麟鳳獻瑞呈祥,產禾苗豐年稔歲。”
年級字:有(P1) 生(P1) 之(P2) 年(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俾臣得保蟻命,此後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賜,惟求格外垂憐。”
年級字:而(P1) 立(P1) 之(P2) 年(P1)
《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年級字:年(P1) 晚(P1) 煎(P3) 堆(P2)
年級字:烽(P5) 火(P1) 連(P1) 年(P1)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年級字:凶(P3) 年(P1) 饑(P4) 歲(P2)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年級字:虛(P4) 度(P2) 年(P1) 華(P2)
《憶鄧拓·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爲: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約(P2)
清·李漁《蜃中樓·雙訂》:“小生不揣,要與小姐訂百年之約,不知可肯俯從。”
年級字:百(P1) 年(P1) 樹(P1) 人(P1)
《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年級字:少(P1) 年(P1) 老(P1) 誠(P2)
原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現在也指年輕人缺乏朝氣。同“少年老成”。
年級字:一(P1) 年(P1) 到(P1) 頭(P1)
年級字:長(P1) 年(P1) 累(P3) 月(P1)
巴金《短簡·給一個孩子》:“一件重大的事情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夠有成就。”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二(P1)
詞性:名詞
年初二、犬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二天,又稱為大年初二。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八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年初二寓意犬的生日。
傳統習俗中中在新年的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一家人也會選擇這天一聚,讓不常見的家人,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年級字:三(P1) 年(P1) 之(P2) 艾(P4)
病久了纔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幹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孟子·離婁上》:“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年級字:梅(P2) 之(P2) 年(P1)
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年級字:年(P1) 衰(P4) 歲(P2) 暮(P5)
年級字:常(P1) 年(P1) 累(P3) 月(P1)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着兵禍、官災、綁票、械頭。”
年級字:有(P1) 年(P1) 無(P2) 月(P1)
蔡東藩《後漢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怕當兵,最怕輸糧……舟子車伕,又沒有多少工資,統皆畏縮不前,眼見得有年無月,不能成事。”
年級字:新(P1) 年(P1) 快(P1) 樂(P2)
詞性:形容詞
新春快樂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五(P1)
詞性:名詞
年初五、破五、牛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五天,又稱為大年初五。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五寓意羊的生日。
年級字:終(P2) 其(P2) 天(P1) 年(P1)
終:竟,盡。天年:指自然的壽數。過完應有的壽數。指壽長而善終。
《莊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訓》:“雖情心鬱殪, 形性屈竭,猶不得已自強也。故莫能終其天年。”
年級字:百(P1) 年(P1) 偕(P0) 老(P1)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俺衙內大財大禮,娶將你來,指望百年偕老,你只是不肯隨順,可是爲何?”
年級字:大(P1) 年(P1) 初(P2) 一(P1)
詞性:名詞
農曆年初一、年初一、雞日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中國農曆正月第一天,又稱為年初一。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二寓意雞的生日。
年級字:益(P2) 壽(P4) 延(P4) 年(P1)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南陽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飲其水,皆得益壽延年。”
年級字:十(P1) 年(P1) 寒(P2) 窗(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經過多年不怕苦修讀、學習。
十年 : 長年的意思。
寒 : 寒,寒冬,冬天。
窗 : 同窗,古代讀書的地方。
指經過多年不怕苦,專心讀書、學習。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年級字:成(P1) 年(P1) 累(P3) 月(P1)
成:整;累:積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時間長久。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平白的沒事還在這裏成年累月的閒住着,何況來招呼姑娘呢?”
年級字:還(P1) 年(P1) 駐(P6) 色(P1)
南朝·樑·劉孝標《山棲志》:“金鹽重於素壁,玉豉貴於明珠,可以養性銷痾,還年駐色。”
年級字:翩(P3) 翩(P3) 少(P1) 年(P1)
詞性:形容詞
疊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年級字:累(P3) 月(P1) 經(P1) 年(P1)
累:累積。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
《敦湟變文集·大目乾運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大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飢贏之苦。”
年級字:天(P1) 年(P1) 不(P1) 齊(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張教頭道:‘賢婿,甚麼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
年級字:遺(P3) 臭(P3) 千(P1) 年(P1)
明·邵璨《香囊記·強婚》:“豈不聞李氏斷臂,清風滿耳如生;文君(卓文君)夜奔,遺臭千年未泯。”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永結同心,
白頭偕老婚姻美滿,夫妻關係持久和好。
百年: 永久的含義。
好合: 和好、合作的相處。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年級字:流(P1) 年(P1) 不(P1) 利(P2)
流年:舊時算命看相的人稱一年中所行之“運”;利:吉利。指人長年裏處於不吉利的狀態。謂時運不佳。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沒福消受,以至如此。”
年級字:窮(P3) 年(P1) 累(P3) 世(P1)
《荀子·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年級字:當(P2) 立(P1) 之(P2) 年(P1)
年級字:青(P1) 年(P1) 旅(P2) 社(P2)
詞性:名詞
青年旅社又稱青年旅館、青年旅舍。 青年旅社以"安全、經濟、衛生"為特點,接待物件以14-17歲的青年為主,青年旅社以床位論價,一般一個床位收費為當地買一個速食的價格,為三星級酒店房價的十分之一左右。 室內設備簡單,高低床、硬實的床墊和被褥,帶鎖的個人衣櫃,使用集體浴室、洗手間。 硬體要求結實、美觀、實用、方便、潔淨、以自助為主,備有如洗衣機、自助餐廳等,還有康樂室、公共活動室等,青年人可根據自身特點組織各種文體活動。
年級字:年(P1) 事(P1) 已(P1) 高(P1)
年級字:五(P1) 十(P1) 年(P1) 代(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1950年到1959年的一段時間。也有用來形容一種陳設/裝修/音樂的風格。
年級字:壽(P4) 滿(P2) 天(P1) 年(P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諸公皆生人道,爲王公大人,享受天祿。壽滿天年,仍還原所,以俟緣會,又復託生。”
年級字:年(P1) 深(P2) 歲(P2) 久(P1)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老孃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個,這等年深歲久的事,那時記得。”
年級字:年(P1) 深(P2) 日(P1) 久(P1)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老孃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個,這等年深歲久的事,那時記得。”
年級字:年(P1) 深(P2) 月(P1) 久(P1)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曉得花園門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邊一夥人踢開了一扇。”
年級字:知(P1) 命(P3) 之(P2) 年(P1)
年級字:多(P1) 歷(P2) 年(P1) 所(P2)
《尚書·君奭》:“率準茲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年級字:來(P1) 年(P1) 皇(P3) 曆(P2)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
年級字:忘(P2) 年(P1) 之(P2) 契(P5)
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唐·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爐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忘年之契。”
年級字:三(P1) 年(P1) 化(P1) 碧(P3)
《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柄(P4)
《後漢書·班彪傳》:“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
年級字:急(P1) 景(P2) 凋(P5) 年(P1)
景:通“影”,光陰;凋:凋零。形容光陰迅速,一年將盡。也指年終的時候。
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
年級字:天(P1) 年(P1) 不(P1) 測(P4)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後成人婚娶,俱系鮑文卿撫養,立嗣承襠,兩無異說。如有天年不測,各聽天命。”
年級字:糠(P0) 菜(P1) 半(P1) 年(P1) 糧(P2)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年級字:瑞(P3) 雪(P1) 兆(P1) 豐(P3) 年(P1)
曲波《橋隆飆》十九:“俗語道:‘瑞雪兆豐年’,明年的小麥一定收成好。”
年級字:陳(P2) 年(P1) 中(P1) 草(P1) 藥(P2)
年級字:勝(P2) 讀(P1) 十(P1) 年(P1) 書(P1)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上·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年級字:十(P1) 年(P1) 九(P1) 不(P1) 遇(P2)
年級字:有(P1) 志(P2) 不(P1) 在(P1) 年(P1) 高(P1)
指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紀大。也指只要有志向,歲數大了,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年級字:年(P1) 三(P1) 十(P1) 晚(P1) 謝(P2) 灶(P3)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年級字:豐(P3) 年(P1) 玉(P1) 荒(P2) 年(P1) 谷(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稱恭為荒年谷。”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年級字:豐(P3) 年(P1) 玉(P1) 荒(P2) 年(P1) 穀(P6)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世稱庾文康爲豐年玉,稱恭爲荒年穀。”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年級字:一(P1) 年(P1) 之(P2) 計(P2) 在(P1) 於(P2) 春(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
成語勉勵要建立良好工作的習慣,把握時間預先做好打算和計劃。
一年之計在於春: 年初便做好一年的計劃。
南朝梁·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
年級字:十(P1) 年(P1) 生(P1) 聚(P3) ,(P1) 十(P1) 年(P1) 教(P1) 訓(P3)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爲沼乎!”
liè shì mù nián zhuàng xīn bù yǐ
年級字:烈(P2) 士(P1) 暮(P5) 年(P1) ,(P1) 壯(P1) 心(P1) 不(P1) 已(P1)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bǎinián hǎo hé, yǒng jié tóngxīn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P1) 永(P2) 結(P1) 同(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美滿婚姻, 關係持久。
百年好合: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永結同心: 思想、興趣、喜愛的事情都一齊,生活永遠在一起。
shí nián shù mù bǎi nián shù rén
年級字:十(P1) 年(P1) 樹(P1) 木(P1) ,(P1) 百(P1) 年(P1) 樹(P1) 人(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
成語勤奮、毅力形容培養人才是長久的教育使命,必須有承擔、恆心和毅力。
《管子.權修》:「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suī sǐ zhī rì yóu shēng zhī nián
年級字:雖(P2) 死(P3) 之(P2) 日(P1) ,(P1) 猶(P5) 生(P1) 之(P2) 年(P1)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着。
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爲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qī nián zhī bìng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年級字:七(P1) 年(P1) 之(P2) 病(P2) ,(P1) 求(P2) 三(P1) 年(P1) 之(P2) 艾(P4)
病久了纔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幹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孟子·離婁上》:“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 sān shí nián hé xī
年級字:三(P1) 十(P1) 年(P1) 河(P1) 東(P1) ,(P1) 三(P1) 十(P1) 年(P1) 河(P1) 西(P1)
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後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年級字:一(P1) 年(P1) 被(P2) 蛇(P4) 咬(P2) ,(P1) 三(P1) 年(P1) 怕(P1) 草(P1) 索(P3)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後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年級字:一(P1) 年(P1) 被(P2) 蛇(P4) 咬(P2) ,(P1) 十(P1) 年(P1) 怕(P1) 井(P2) 繩(P2)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風了斷井索。’”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 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年級字:一(P1) 着(P2) 被(P2) 蛇(P4) 咬(P2) ,(P1) 三(P1) 年(P1) 怕(P1) 井(P2) 繩(P2)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風了斷井索。’”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yī rì zhī jì zàiyú chén
年級字:一(P1) 年(P1) 之(P2) 計(P2) 在(P1) 於(P2) 春(P1) ,(P1) 一(P1) 日(P1) 之(P2) 計(P2) 在(P1) 於(P2) 晨(P2)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諺語,
多字熟語一年之計在於春勉勵要建立良好工作的習慣,把握時間預先做好打算和計劃。
一年之計在於春: 年初便做好一年的計劃。
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上起牀便做好一天的計劃。
南朝梁·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年級字:日(P1) 本(P2) 終(P2) 戰(P4) 週(P2) 年(P1) 系(P2) 列(P2) 之(P2) 秋(P1) 後(P1) 算(P2) 帳(P4)
2005 年, 即日本終戰 60 週年, 立場保次村守的《 讀賣新聞》 成立了委員會, 全面檢證由 918 事 變到太平洋戰爭這 15 年間的戰爭責任, 並在報上連載, 後結集成書——《 檢證戰爭責任—— 從 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 ( 下簡稱《 檢證》 ) 。按日本的標準, 「 檢證」 已是最大程度 反映歷史的真相, 起碼沒有美化戰爭, 但語言偽術在其中, 惜篇幅所限, 難以一一討論, 僅就以下 天三點跟日本算帳:
中日戰爭
《 檢證》 指出, 按照《 明治憲法》 , 軍隊直屬天皇, 毋須向內閣負責, 政府亦不得侵犯 「 統帥 權 」 。故「 皇軍」 屢次在中國生事、 妄開戰端, 最後演變成中日大戰, 歸根究柢, 是憲法的 漏洞所致。
至於盧溝橋事變, 《 檢證》 認為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要負全責, 因他無設法平息事端, 反而向中 國擴軍, 並發表還強硬宣言, 效果等同宣戰。
天皇責任
同樣根據《 明治憲法》 ,國務大臣輔助再天皇, 並負其責。天皇是陸海軍統帥, 但作戰命令實 由參謀總長提出, 經天皇御批, 再由參謀總長副署執行。故天皇的統帥身份只屬虛銜, 並無實 權。
以上是「 天皇無罪論」 的慣常講法但堀田江理在《 日本 1941 》 中說: 「 《 明治憲法》 沒 有明確規定天皇不能否決( 按: 內閣及軍部的決定) , 所以他理論上可以否決,關鍵要看裕仁自 己。 」 而不論主和的海相及川古志郎, 還是主戰的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也曾指望天皇出手干 預, 推翻 9 月 6 日的御前會議就開戰限期的決定。誰説天皇是虛君?
再者, 天皇如無實權, 何以終戰? 一個「 聖斷」 , 頑固如及後的陸相阿南惟幾亦要屈服。天皇 的無上權威, 比內閣的「 實權」 還要厲害, 因為內閣可以倒台, 天皇卻是神聖不可侵犯, 如他堅 持反戰, 誰敢抗旨?
由此可見, 天皇是當時全國上下唯一有能力阻止開戰的人, 而他也知道勝算渺茫, 卻選擇袖手 旁觀, 甚至批准軍方的冒進政策, 並在偷襲珍珠港後親自頒布「 對英美兩國宣戰」 詔書。如此 「 戰犯」 , 即使能逃避法律制裁, 道德上亦難辭其咎。
盟軍責任
《 檢證》 認為, 火燒東京及原爆, 跟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戰爭罪行, 理應同日受譴責。而策劃火 燒東京的美國空軍降司令李梅( LeMay ) 亦承認: 「 如果美國戰敗, 我必被送上國際法庭受 審。」
實情呢? 早在 1943 年 12 月發表的「 開戰羅宣言」 ( 中、美、 英三國首腦會議的商定) , 已要 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之後日本屢戰屢敗, 就是不肯認輸, 盟軍才於 45 年 3 月火燒東京, 死者超過 20 萬, 大部分是平民( 平民不一定是無辜, 自明治維新起, 日本平民即出錢出力支持軍國主義擴 張, 包括自願性質的軍資獻納, 日本有不少飛機大砲皆由民間捐款而來) , 如果日本肯投降, 就能 避免之後的原爆, 但日本無動於衷。盟軍在 7 月發表「 波茨坦公告」 , 再次要求日本投降, 否 則必遭「 全滅」 , 卻被日本「 默殺」 , 直至投下兩顆原子彈, 日本才肯罷休。究竟是誰罔顧人 命?
日本之所以「 企硬」 , 是擔心無條件投降會動搖國體, 即萬世一統的天皇制, 這比人民的生 命、 甚至天皇的安危更重要。問題是, 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 日本作為侵略國, 憑甚麼跟盟軍 討價還價? 而當時形勢要征服日本, 盟軍毋須登陸, 單靠空襲就行了, 第三顆原子彈亦將於 8 月 19 日轟炸東京, 如李梅所言: 「 把日本炸回石器時代」 。而保留天皇制純粹是戰後安排, 方便 盟軍管治, 絕非終戰手段。
有人說, 日本已經山窮水盡, 盟軍若實施海上封鎖, 日本彈盡糧絕, 遲早也會投降。但別忘記, 日 本在投降前仍佔領亞洲多國, 日本愈早投降, 鄰國就愈早脫險。要求盟軍以陰乾代替炸光, 等於 犧牲亞洲人以保全日本人, 持此論者, 究竟有無人性?
日本終戰 70 年, 硝煙散盡, 留下的創傷, 亦終將隨時間逝去, 惟有歷史的教訓, 必永存後世, 而今 問題在, 當事人有無認真吸取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