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年級字:平(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尖、凹、凸「平」平緩的樂聲,部首從「一」,顯示聲氣之平穩、公正、均等。
氣之平舒。
古同「評」,評議。
【形狀】
物體平面的描逑: 無凹凸、平地、平路、平面、水平、平原、平坦、平滑、平房、平方、平台。
不傾斜: 四平八穩。
【標準/程度】
情感/景況: 平靜、平安、太平、平服、平定、平息、平穩、和平、平常、平常心、心平氣和、平心而論、平心靜氣、平心而論。
能力: 平庸、平凡。
均等:平均、平等、公平、平衡、平分、平列、平局、平行、抱打不平、公平合理、平起平坐。
一般市民:平民。
一生: 平生、平素。
價格: 平價。
完成建築階段: 平頂。
【時間】時間: 平日。
【輩份】身份: 平輩。
【名詞】
漢語四聲之一:平聲(平、上、去、入)、平仄。
姓氏: 漢代有平當。
日本文所用的草書字母: 平假名。
地方: 太平山、太平洋、北平。
節日: 平安夜。
宋.陸游〈初發夷陵〉詩:「山平水遠蒼茫外,地闢天開指顧中。」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píng fǎn
píng děng
píng rǎng
年級字:平(P1) 壤(P5)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市區人口200萬(1984)
běi píng
píng shí
píng yì
年級字:平(P1) 易(P2)
詞性:形容詞
夷易,
平和艱深1.[性情或態度] 謙遜和藹。
2.[文章]淺近易懂。
3.妥當簡易。
4.平坦寬廣。
píng dàn
píng zuò
年級字:平(P1) 坐(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
謂不分尊卑地就坐。
《穆天子傳》卷五:“天子賜許男駿馬十六, 許男降,再拜空首,乃昇平坐。” 唐劉肅《大唐新語·郊禪》:“ 景龍之季,有事圜丘,韋庶人為亞獻,皆受其咎,平坐齋郎及女人執祭者,亦多夭卒。”《太平廣記》卷九引《神仙傳·王烈》:“ 張子道者,年九十餘,拜烈, 烈平坐,收之座。”
2.古代建築名詞。即復道,閣道。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賊居平坐,顧視城中,無不委悉。” 宋李誡《營造法式,諸作異名·平坐》:“其名有五:一曰閣道,二曰墱道,三曰飛陛,四曰平坐,五曰鼓坐。” 梁思成《建築和建築藝術》:“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專門名詞叫平坐。”
piàn píng
hé píng
píngdì
年級字:平(P1) 地(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山地平坦的地面。
「平」平面形狀,無凹凸: 平面、水平、平原、平坦、平滑、平房、平方、平台。
「地」人立足的面: 地球、土地、地方、地區、地域、地點、目的地、地址。
宋朝王應麟(字伯厚)《三字經》: 「三才者,天地人」
指宇宙中三個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整個宇宙空間,其中的星際、天象的自然運行定律。
「地」是指地球上的地理、結構、和萬物生態的互動。
「人」是指人類是萬物之靈,以智慧去暸解和運用天地人的大自然關係,以愛心去保護天下的生命,孕育萬物,維護三體共融,生生不息。
píng miàn
年級字:平(P1) 面(P1)
詞性:名詞
立体最簡單的面。在一個面內任取兩點連成直線,如直線上所有的點都在這個面上,這個面就是平面。
píng xíng
年級字:平(P1) 行(P1)
詞性:形容詞
交叉1.向同一方向延伸而處處等距離的;在同一方向上形成一條線而不相交。
2.等級相同,沒有隸屬關係
例:平行機關
3.同時進行
平行作業
píng jiān
年級字:平(P1) 肩(P3)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指肩膀的斜度較為水平,不是向下成八字的斜線。
描逑平面的形狀或意會「不特別殊」: 平面、水平、平原、平坦、平滑、平房、平方、平台。
頸連接手臂之間的部份: 兩肩、肩頭、肩膀。
píng jiē
年級字:平(P1) 接(P2)
詞性:動詞
平接,就是寬1厘米左右的一條帶子然後將兩頭平行對接起來圍成一個圓周。
píng fán
píng píng
年級字:平(P1) 平(P1)
詞性:形容詞
疊詞中等,
平淡不高不低的平面或一般能力。
1. 指缺乏趣味: 平平無奇。
2. 出入安全: 平平安安。
píng tǎn
Píng làng
年級字:平(P1) 浪(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浪平靜。用於風平浪靜: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裡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閒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復沉靜。2.平浪(1918~1991),原名吳明玉,四川大竹縣永興鎮河家溝村人。平浪初中畢業後曾任小學教員,後考進川東師範學校就讀,又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9年6月進入福建,分配到龍溪專署任文教科科長。 10月初,平浪被任為中共華安縣工委(後改縣委)書記兼人民政府縣長,執行和平解放華安的任務。
píng jūn
píng huá
píng tái
年級字:平(P1) 台(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互聯網常用語平臺供休憩、眺望、工作的平面。
1. 古代地方名字。在 河南 商丘縣 東北。
2. 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3. 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為進行某種操作而設置的工作台,有的能移動和升降。
4. 電子科技應用的工作台。
chí píng
sì píng
年級字:四(P1) 平(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四處平坦而無險阻。
2.指平東、平南、平西、平北四將軍。
tài píng
píng sù
bǎi píng
píngdǐ
年級字:平(P1) 底(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底部是平的。
平底鞋。
「平」平坦、不凹凸的。
「底」底部的位置。
指底部是平的。
yí píng
yīpíng
年級字:一(P1) 平(P1)
詞性:量詞
常見詞組量詞單位。
Píng xiàn
年級字:平(P1) 線(P2)
在股票綜合指數日線圖表中股指長期停留在同一個指數區域範圍內,既不做上長也不做下跌動作,在一段時間內買多和賣空的交易量相當,即俗稱為caiven平線. caiven平線的出現一般表示著投資市場的疲軟和觀望. #caiven平線只出現於綜合指數#caiven平線波動範圍界定為1/10000即一點
píng tiān
年級字:平(P1) 添(P3)
詞性:動詞
平白或自然而然地增添
例:這悲傷的音樂,給人平添了幾分哀愁
píng mǐ
jiào píng
píng fāng
年級字:平(P1) 方(P1)
詞性:數詞
常見詞組面積的計算標準。
píng fàng
chū píng
年級字:初(P2) 平(P1)
詞性:名詞
傳說中的仙人。
初平(190年-193年)是東漢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第一個年號,依據歷史記載此年號用了4年的時間。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晉葛洪《神仙傳》記載: 丹溪人皇初平,十五歲時牧羊山中,被道士引進金華山石室,後得道成仙,能起石為羊。
píng jià
zhǎn píng
píng zhěng
年級字:平(P1) 整(P2)
詞性:形容詞
1.主要面明顯大於各次要面
例:一塊平整的木頭
2.安排或構成簡單或對稱
例:平整的接縫
píng jiě
píng chuān
píng tǎng
cháng píng
年級字:常(P1) 平(P1)
詞性:名詞
1.古代一種調節米價的方法。築倉儲谷,穀賤時增價而糴,谷貴時減價而糶2.即常平倉
píng shí
píng bái
年級字:平(P1) 白(P1)
詞性:形容詞
1.清白無罪;沒有原因地。
2.平坦潔白;憑空,無緣無故;平易明白。
píng xī
年級字:平(P1) 息(P1)
詞性:動詞
停息,
平定,
暫息紛亂,
紛爭1.以作出讓步來平靖騷亂或強烈的要求。
2.使平靜,使安定。
3.以武力鎮壓暴亂。
píng hú
píng hé
Mù píng
年級字:穆(P6) 平(P1)
詞性:名詞
穆平,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從事植物遺傳學植物基因組學與分子標記研究。
píng tóu
年級字:平(P1) 頭(P1)
詞性:名詞
1.普通;平常(人)
例:平頭百姓
2.用在數字前面,表示整數
例:平頭二十歲
3.一種髮式
例:梳個平頭裝
píng yōng
píng bǎn
年級字:平(P1) 板(P2)
詞性:形容詞
枯燥生動1.平淡死板,缺少變化
例:文章寫得太平板
2.平板電腦
gōng píng
píng huǎn
píng yuán
shuǐ píng
年級字:水(P1) 平(P1)
詞性:名詞
水準水的平面。
應用的意思是借用大自然的「水平」作為量度高低標準。
Mǎ píng
年級字:馬(P1) 平(P1)
詞性:名詞
馬平,男,回族,江蘇蘇州人,1953年7月生於山東省青島市。 1986年畢業於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回族研究》雜誌副主編,2002年晉升為研究員。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其他解釋,遼河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原總工程師、安徽省公證處主任、黨支部書記、礦業大學教師。
lù píng
píng jìng
píng wěn
píng tái
年級字:平(P1) 臺(P0)
詞性:名詞
1. 古代地方名字。在 河南 商丘縣 東北。
2. 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臺榭。
3. 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為進行某種操作而設置的工作臺,有的能移動和升降。
4. 電子科技應用的工作臺。
bùpíng
年級字:不(P1) 平(P1)
不公平 ;不公平的事;因不平的事而激動,憤怒或不滿。
píng zhǎn
年級字:平(P1) 展(P2)
詞性:形容詞
平坦1.平坦寬闊
2.平整舒展
例:穿一身平展的外衣,顯得很瀟灑
píng pù
年級字:平(P1) 鋪(P3)
詞性:動詞
1.平著鋪展開。
例: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詩:“亂點碎紅山杏發,平舖新緑水蘋生。” 宋陸游《晨起坐南堂書觸目》詩:“奇峰角立千螺曉,遠水平鋪匹練秋。” 魯迅《書信集·致顏黎民》:“ 北京的房屋是平舖的,院子大, 上海的房屋卻是直迭的,連泥土也不容易看見。”
2.謂說話或寫文章平直地敘述出來。
例:《朱子全書》卷十:“聖賢言語平鋪地説在那裡,如夫子説'學而時習之',自家是學何事,便須著時習。” 明李東陽《雜記·詩話》:“長篇中須有節奏,有操有縱,有正有變,若平鋪穩布,雖多無益。” 明朱國禎《高先生墓誌銘》:“工夫喫緊沉著,豈可平鋪輕説。”
píng kōng
píng mín
年級字:平(P1) 民(P1)
詞性:代詞
常見詞組子民,
布衣,
百姓貴族普通老百姓。
平 : 平凡、平等。
民 : 人民、民眾。
社會平凡等人民、市民。
píng héng
bù píng
年級字:不(P1) 平(P1)
詞性:形容詞
高低不平,
凹凸不平,
不公平,
不平等,
路見不平,
憤憤不平公平,
平等,
工整常用形容詞:
1. 不公平的事或對不平的事的反應。例如:憤憤不平
2. 高低不平的平面或路面。例如:高低不平參考:
不均平;不公正:
1.《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
2. 鄭玄《箋》:「責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為也。」
3.《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不平。」
4.《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仙芝妄號‘大將軍’,檄諸道,言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
5.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先生不平,具狀其囊狼憐惜之意。」
指不公正的事或人:
1. 唐 司空圖 《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已為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
2. 陳志歲《題岷崗旗窟》詩:「做人先做好兒郎,恐吏恐他肥膩腸。氓積不平鳴未得,溪山嘯聚樹刀槍。」
憤慨,不滿:
1.《楚辭·九辯》:「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2. 唐 盧照鄰 《劉生》詩:「劉生氣不平,抱劍欲專徵。」
3.《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卻其銀釵,受其紈扇。婦人欣然而去。 莊子心下不平。」
4.《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世子忽率領眾官員出郭迎接,問其歸國之故。莊公將桓王不用之語,述了一遍,人人俱有不平之意。」
5. 柳亞子 《嵐山渡月橋有感》詩:「何緣渡月橋邊水,長向人間訴不平。」
不適,欠安:
1.《漢書·王嘉傳》:「今聖體久不平,此臣嘉所內懼也。」
2.《北史·藝術傳下·徐謇》:「孝文遷洛 ,稍加眷待,體小不平,及所寵馮昭儀有病,皆令處療。」
不和;不睦:
1.《後漢書·龐參傳》:「參素與洛陽令祝良不平。」
2.《隋書·滕穆王瓚傳》:「瓚妃宇文氏,先時與獨狐皇后不平。」
3.《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西秦涼州牧軻彈與秦州牧益州牧不平,軻彈奔涼。」
píng rì
年級字:平(P1) 日(P1)
常日,
平常,
平時,
平素,
日常,
素日,
通常1.平時;平常的日子(區別於特殊的日子 ,如:節日、假日)2.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tián píng
shēng píng
chén píng
年級字:陳(P2) 平(P1)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1943年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 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 1981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píng ān
zhòng píng
年級字:仲(P4) 平(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口語價格更比其他或過去更低廉。
口語:她今天買的蘋果價格比昨天仲平。
書面語:她今天買的蘋果價格比昨天更便宜。
「仲」常用於比較時的廣東地方口語。
「平」平價、便宜。
píng cháng
xiàng píng
年級字:向(P1) 平(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東漢 高士 向長 字 子平 ,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遊五嶽名山,後不知所終。見《後漢書·逸民傳·向長》。
後以“向平”為子女嫁娶既畢者之典。
例:唐白居易《閒吟贈親家翁》:“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向平身。” 明何景明《東昌公哀詞》之三:“ 向平婚未畢, 卓宰宦初成。”清周亮工《旅壁步王西樵韻》:“《三都》豈必煩玄晏,五嶽無心待向平。”
年級字:正(P1) 理(P2) 平(P1) 治(P2)
《荀子·性惡》:“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年級字:忿(P0) 忿(P0) 不(P1) 平(P1)
《禪真逸史》第一回:“此時過往人衆,見齊德受虧,俱忿忿不平。”
年級字:阿(P2) 平(P1) 絕(P4) 倒(P2)
以之比喻對對方的言論極爲佩服。亦用爲譏諷言論極爲乖謬,常貽笑大方。
據《晉書·衛玠傳》及《王澄傳》載: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稱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許,每聞玠言,輒嘆息絕倒。故時爲之語曰:“衛玠談道,平子絕倒。”
年級字:向(P1) 平(P1) 之(P2) 願(P3)
向平:即東漢時向長,字子平。向平的心願。指子女婚嫁之事。
《後漢書·向長傳》:“建武中,男女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遊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年級字:二(P1) 滿(P2) 三(P1) 平(P1)
宋·陳亮《三部樂·七月送丘宗卿使虜》詞:“小屈穹廬,膽二滿三平,共勞均佚。”
年級字:持(P4) 平(P1) 之(P2) 論(P2)
持平:主持公道,沒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見。也指折中、調和的話。
年級字:平(P1) 易(P2) 近(P2) 人(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和藹可親平: 平靜、平常心。
易: 容易、簡易。
近: 接近、靠近。
人: 人物、人性。
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形容文字淺顯,容易瞭解。
唐.白居易〈策林一.十二政化速成由不變禮不易俗〉:「故周公嘆曰:『夫平易近人,人必歸之。魯後代其北面事齊矣!』」
《四庫總目提要.卷四.經部.易類四.周易參義》:「其詮釋經義,平易近人,言理而不涉虛無,言象而不涉附會。」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三.韓昌黎詩》:「凡昌黎與東野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與他人聯句,則平易近人。」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陸放翁詩》:「此古體之工力,更深於近體也。或者以其平易近人,疑其少鍊。」
清.龔自珍〈雜詩〉一四首之一四:「欲為平易近人詩,下筆清深不自持。洗盡狂名消盡想,本無一字是吾師。」
年級字:如(P2) 履(P6) 平(P1) 地(P1)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十分順利。
唐·裴鉶《周邯》:“因夷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年級字:平(P1) 鋪(P3) 直(P1) 序(P2)
鋪:鋪陳。序:敘述。形容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地敘述。也形容說話或寫文章平淡乏味,重點不突出。亦作“平鋪直敘”。
年級字:平(P1) 白(P1) 無(P2) 故(P1)
樑斌《紅旗譜》三十二:“眼看平白無故被他們拿去。不,這等於是他們砸明火、路劫!”
年級字:平(P1) 白(P1) 無(P2) 辜(P6)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一回:“這樣說,你竟是個平白無辜人了。”
年級字:心(P1) 平(P1) 氣(P1) 定(P1)
年級字:平(P1) 地(P1) 起(P1) 家(P1)
他~,卻能在數年間建立如此龐大的基業,人們莫不嘖嘖稱奇。
年級字:學(P1) 問(P1) 水(P1) 平(P1)
詞性:名詞
「學問」通過不斷學習與查問而積累成的知識。
「水平」水的平面。應用的意思是借用大自然的「水平」作為量度高低標準。
指一個人的知識資歷高低或多少。
年級字:歡(P1) 若(P3) 平(P1) 生(P1)
清·張元賡《張氏卮言·陳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罷對奕,歡若平生。”
年級字:修(P2) 齊(P2) 治(P2) 平(P1)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年級字:凹(P5) 凸(P5) 不(P1) 平(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平(P1) 心(P1) 易(P2) 氣(P1)
年級字:連(P1) 車(P1) 平(P1) 鬥(P2)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四卷:“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年級字:坎(P0) 不(P1) 平(P1)
坎坷:道路坑坑窪窪。道路坑坑窪窪不平坦。形容前進道路上有許多困難民,不是一帆風順的。
漢·揚雄《河樂賦》:“穢南巢之坎坷兮,易幽岐之麥平。”
年級字:秋(P1) 色(P1) 平(P1) 分(P2)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年級字:天(P1) 下(P1) 太(P1) 平(P1)
年級字:粉(P2) 飾(P3) 太(P1) 平(P1)
粉飾:塗飾表面。把社會黑暗混亂的狀況掩飾成太平的景象。
宋·蘇軾《再上皇帝書》:“豈有別生義理,曲加粉飾而能欺天下哉。”
年級字:平(P1) 分(P2) 秋(P1) 色(P1)
《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年級字:向(P1) 平(P1) 之(P2) 原(P1)
稱子女婚嫁事爲“向平之願”,子女婚嫁事畢爲“向平願了”。
年級字:溝(P3) 滿(P2) 濠(P1) 平(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見他們一個個蹲在地下,吃了個狼餐虎嚥,溝滿壕平。”
年級字:水(P1) 面(P1) 初(P2) 平(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形容湖水在開始潮漲到堤岸的高度。
水面: 湖水的面層。
初: 開初、初期。
平: 水平線、齊平。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年級字:四(P1) 平(P1) 八(P1) 穩(P4)
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實。後常形容說話做事穩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年級字:秤(P2) 平(P1) 鬥(P2) 滿(P2)
年級字:不(P1) 平(P1) 則(P3) 鳴(P4)
鳴:發出聲音,指有所抒發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壓迫就要發出不滿和反抗的呼聲。
年級字:平(P1) 流(P1) 緩(P4) 進(P1)
唐·白居易《泛小輪》詩:“船緩進,水平流,一莖竹篙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
年級字:平(P1) 易(P2) 近(P2) 民(P1)
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瞭解。同“平易近人”。
年級字:溝(P3) 滿(P2) 壕(P0) 平(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見他們一個個蹲在地下,吃了個狼餐虎嚥,溝滿壕平。”
年級字:三(P1) 平(P1) 二(P1) 滿(P2)
宋·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妨,老即休。”
年級字:平(P1) 安(P1) 無(P2) 事(P1)
元·無名氏《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二折:“哥哥將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無事,回哥哥的話來。”
年級字:依(P2) 流(P1) 平(P1) 進(P1)
流:品級;依流:依照品級;平進:循序漸進。指做官按照資歷一步步提升。
《南史·王騫傳》:“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進,不須苟求也。”
年級字:公(P1) 平(P1) 交(P1) 易(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68回:“公平交易,又不化他,又不搶他,何罪之有!”
年級字:平(P1) 地(P1) 風(P1) 波(P1)
唐·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年級字:平(P1) 步(P1) 青(P1) 霄(P0)
年級字:太(P1) 平(P1) 無(P2) 事(P1)
明·焦竑《玉堂叢語·方正》:“惟高堂厚祿身享太平無事之日者,見月則樂也。”
年級字:抱(P1) 打(P1) 不(P1) 平(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年級字:心(P1) 平(P1) 氣(P1) 和(P1)
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年級字:一(P1) 馬(P1) 平(P1) 川(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能夠縱馬疾馳的一片廣闊平地。指廣闊的平原。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敵人圍得甚緊,村外又是一馬平川,敵人展開重火力,我們幾次衝鋒都被敵人壓回來了。”
年級字:太(P1) 平(P1) 盛(P2) 世(P1)
魯迅《墳·燈下漫筆》:“復古的,避難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於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了。”
年級字:地(P1) 平(P1) 天(P1) 成(P1)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後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尚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年級字:平(P1) 風(P1) 靜(P2) 浪(P1)
年級字:公(P1) 平(P1) 無(P2) 私(P3)
年級字:餘(P4) 波(P1) 未(P1) 平(P1)
年級字:歌(P1) 舞(P3) 昇(P3) 平(P1)
昇平:太平。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誦而歌舞之。”漢·張衡《東京賦》:“躬自菲薄,治致昇平之德。”
年級字:竹(P1) 報(P2) 平(P1) 安(P1)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年級字:教(P1) 育(P2) 平(P1) 台(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教育專用的地方。
年級字:平(P1) 頭(P1) 正(P1) 臉(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平頭整臉、平頭大臉容貌端正。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年級字:虎(P1) 落(P2) 平(P1) 陽(P1)
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裡受困。比喻失勢。
年級字:虎(P1) 落(P2) 平(P1) 川(P2)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
年級字:平(P1) 地(P1) 風(P1) 雷(P3)
年級字:世(P1) 界(P2) 和(P1) 平(P1)
詞性:形容詞
和平共處世界未日、世界戰亂各國和諧共處,沒有戰爭。
世: 世間、世代。
界: 國界、邊界。
和: 和諧、和睦。
平: 平安、太平。
全世界各國和諧共處,沒有戰爭。
年級字:平(P1) 地(P1) 樓(P2) 臺(P0)
年級字:風(P1) 平(P1) 浪(P1) 靜(P2)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僧問:‘風恬浪靜時如何?’師曰:‘吹倒南牆。’”
年級字:平(P1) 心(P1) 而(P1) 論(P2)
平心:心情平和,不動感情;論:評論。平心靜氣地給予客觀評價。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平心而論,王弻始變舊說,爲宋學之萌芽。”
年級字:一(P1) 路(P1) 平(P1) 安(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十九:“一路平安,行了一月有餘,來到舊日泊船之處。”
年級字:無(P2) 平(P1) 不(P1) 頗(P6)
年級字:天(P1) 平(P1) 地(P1) 成(P1)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稱也。”
年級字:七(P1) 滿(P2) 八(P1) 平(P1)
年級字:打(P1) 抱(P1) 不(P1) 平(P1)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瞞兩位說,老漢平生,最喜歡劫副教授濟貧抑強扶弱抱打不平。”
年級字:承(P4) 平(P1) 盛(P2) 世(P1)
《漢書·食貨志》:“王莽因漢承平之業,匈奴稱藩,百蠻賓服。”
年級字:憤(P4) 憤(P4) 不(P1) 平(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諸人,俱憤憤不平,請於桓公,欲劫魯侯,以報曹沫之辱。”
年級字:平(P1) 鋪(P3) 直(P1) 敘(P3)
鋪:鋪陳;敘:敘述。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清·錢謙益《初學集》卷八十三:“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敘),以爲古今未有此體。”
年級字:素(P4) 昧(P6) 生(P1) 平(P1)
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同“素昧平生”。
《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也樂得裝作不知,以免拖累。”
年級字:通(P3) 訊(P3) 平(P1) 臺(P0)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電子科技應用的工作臺。
「通訊」以科學技術結構而成的通訊方法。
例如近代利用數碼互聯網的電子通訊系統。「平臺」電子科技應用的工作臺。
指一個多人羣組共同使用的電子通訊系統。
年級字:平(P1) 淡(P2) 無(P2) 奇(P2)
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詩文平平常常,沒有吸引人的地方。
郭沫若《塗家埠》八:“江西境內的風物,太平淡無奇了,這兒和長江沿岸所見到的別無二致。”
年級字:尸(P4) 鳩(P0) 之(P2) 平(P1)
尸鳩:亦作“鳲鳩”,即布穀鳥,傳說它哺育羣雛時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視同仁。亦作“尸鳩之仁”。
年級字:平(P1) 地(P1) 青(P1) 雲(P1)
平:平穩;青雲:高空。比喻境遇突然變好,順利無阻地一下子達到很高的地位。
金·元好問《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別,平地青雲萬里程。”
年級字:平(P1) 步(P1) 登(P1) 天(P1)
年級字:平(P1) 原(P1) 督(P5) 郵(P2)
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嚐,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年級字:平(P1) 心(P1) 靜(P2) 氣(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年級字:平(P1) 地(P1) 起(P1) 雷(P3)
猶言平地一聲雷。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年級字:四(P1) 海(P1) 昇(P3) 平(P1)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寡人御極以來,幸喜四海昇平,八方寧靖。”
年級字:平(P1) 澹(P0) 無(P2) 奇(P2)
指事物或詩文平平常常,沒有吸引人的地方。同“平淡無奇”。
年級字:太(P1) 平(P1) 無(P2) 象(P1)
指太平盛世並無一定標誌。後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昇平。
《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年級字:平(P1) 步(P1) 青(P1) 雲(P1)
平:平穩;步:行走;青雲: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
年級字:清(P1) 平(P1) 世(P1) 界(P2)
清平:安定,太平;世界:這裏是世道的意思。指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五卷:“你須不是史思明的賊黨,清平世界,誰敢調弄良家女子。”
年級字:移(P2) 風(P1) 平(P1) 俗(P2)
《呂氏春秋·侈樂》:“凡音樂通乎政,而移風平俗者也。”
年級字:平(P1) 起(P1) 平(P1) 坐(P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年級字:秤(P2) 平(P1) 斗(P1) 滿(P2)
年級字:素(P4) 昧(P6) 平(P1) 生(P1)
昧:不瞭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唐·李商隱《贈田叟》:“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年級字:平(P1) 地(P1) 樓(P2) 台(P2)
年級字:鑑(P0) 空(P1) 衡(P4) 平(P1)
年級字:七(P1) 平(P1) 八(P1) 穩(P4)
年級字:平(P1) 心(P1) 定(P1) 氣(P1)
宋·陸九淵《與劉深父書》:“開卷讀書時,整冠肅容,平心定氣。”
年級字:公(P1) 平(P1) 合(P1) 理(P2)
毛澤東《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只要美國政府願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
年級字:遇(P2) 物(P1) 持(P4) 平(P1)
宋·蘇舜欽《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王公行狀》:“苟遇物持平,輕重判然於中矣。”
年級字:平(P1) 平(P1) 安(P1) 安(P1)
曾樸《孽海花》第28回:“令兄還在丁公館裡,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來。”
年級字:天(P1) 成(P1) 地(P1) 平(P1)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後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尚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年級字:平(P1) 原(P1) 易(P2) 野(P2)
年級字:平(P1) 地(P1) 登(P1) 雲(P1)
比喻境遇突然變好,順利無阻地一下子達到很高的地位。同“平地青雲”。
年級字:路(P1) 見(P1) 不(P1) 平(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
年級字:平(P1) 治(P2) 天(P1) 下(P1)
《孟子·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年級字:公(P1) 平(P1) 正(P1) 直(P1)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體面,方纔得公平正直萬人傳。”
年級字:矜(P6+) 平(P1) 躁(P4) 釋(P4)
《負曝閒談》第十三回:“就以陳鐵血這樣的矜平躁釋,也要被他們鼓動起來,其餘初出茅廬的少年子弟,是更不用說了。”
年級字:風(P1) 平(P1) 波(P1) 息(P1)
《四海記·祖師復下凡間救苦》:“武當山祖師大顯威靈,逢難救難,遇危救危,四海風平波息,發感神威。”
年級字:一(P1) 碗(P2) 水(P1) 端(P2) 平(P1)
劉紹棠《劉家鍋伙》六:“妹子,你是過來人,可得一碗水端平。”
年級字:平(P1) 地(P1) 起(P1) 孤(P3) 丁(P1)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休怪我村沙樣勢,平地上起孤堆。”
年級字:平(P1) 地(P1) 一(P1) 聲(P1) 雷(P3)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五代·前蜀·韋莊《喜遷鶯》:“鳳銜金榜出門來,平地一聲雷。”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
年級字:萬(P2) 丈(P2) 高(P1) 樓(P2) 平(P1) 地(P1) 起(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我國飛機製造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都是~,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
lù jiàn bù píng bá dāo xiāng zhù
年級字:路(P1) 見(P1) 不(P1) 平(P1) ,(P1) 拔(P4) 刀(P1) 相(P1) 助(P1)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爲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爲。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yī bō wèi píng yī bō yòu qǐ
年級字:一(P1) 波(P1) 未(P1) 平(P1) ,(P1) 一(P1) 波(P1) 又(P1) 起(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諺語,
多字熟語一波三折比喻困難重重,通到很多波折,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感嘆不幸運的含意。
一波 : 一個風波、波浪。
未平 : 未平靜、未平和。
又起 : 又再起來、又再出現。
指一個波浪未平靜或未完,下一個馬上又來了。
唐·劉禹錫《浪淘沙》詞:「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年級字:平(P1) 時(P1) 不(P1) 燒(P2) 香(P1) ,(P1) 急(P1) 來(P1) 抱(P1) 佛(P3) 腳(P2)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纔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