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重(P1) 巖(P0) 迭(P0) 障(P4)
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迭嶂何孱顏。”
年級字:巖(P0) 棲(P3) 穴(P1) 處(P2)
語出《韓非子·詭使》:“而士有二心私學,巖居穴處,託伏深慮,大者非世,細者惑下。”
年級字:重(P1) 巖(P0) 疊(P4) 障(P4)
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年級字:千(P1) 巖(P0) 競(P3) 秀(P2)
巖: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年級字:枕(P5) 巖(P0) 漱(P3) 流(P1)
南朝·宋·謝靈運《遊名山志》:“俗議多雲,歡足本在華堂,枕巖漱流者乏於大志,故保其枯槁。餘謂不然。”
年級字:巖(P0) 棲(P3) 谷(P2) 隱(P4)
宋葉適《總幹黃公行狀》:“士不遇,巖棲谷隱,姓名淪滅,其常也。”
年級字:萬(P2) 壑(P0) 千(P1) 巖(P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唐·白居易《題歧王舊山池石壁》詩:“況當霽景涼風后,如在千巖萬壑間。”
年級字:重(P1) 巖(P0) 疊(P4)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年級字:搜(P3) 巖(P0) 採(P2) 幹(P2)
《魏書·段承根傳》:“剖蚌求珠,搜巖採幹,野無投綸,朝盈逸翰。”
年級字:巖(P0) 穴(P1) 之(P2) 士(P1)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其君見好巖穴之士,所傾蓋與車以見窮閭隘巷之士以十數,伉禮下布衣之士以百數矣。”
年級字:巖(P0) 居(P2) 穴(P1) 處(P2)
語出《韓非子·詭使》:“而士有二心私學,巖居穴處,託伏深慮,大者非世,細者惑下。”
年級字:千(P1) 巖(P0) 萬(P2) 壑(P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唐·白居易《題歧王舊山池石壁》詩:“況當霽景涼風后,如在千巖萬壑間。”
年級字:巖(P0) 居(P2) 川(P2) 觀(P2)
居於巖穴而觀賞川流。形容隱居生活悠閒自適,超然世外。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而授之,退而巖居川觀。”
年級字:巖(P0) 棲(P3) 谷(P2) 飲(P2)
明·張居正《得道長生頌》:“故巖棲谷飲、絕粒噏精者,守形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