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懸(P5) 崖(P5) 絕(P4) 壁(P2)
方紀《三峽之秋》:“爬上懸崖絕壁,聽見虎豹的叫聲。”
年級字:天(P1) 崖(P5) 海(P1) 角(P2)
詞性:形容詞
山長路遠近在咫尺字面比喻相距非常遙遠的地方。遠遠到天的崖邊和海洋的角落,並且沒法指出真正目的地是在那裏,是非常困難才可以到達。關鍵的含義是具有極大的決心去克服任何困難,得以見一個人或處理一件事。
例子: 無論是天崖海角,我都會找出我們失散了的妹妹。
年級字:自(P1) 崖(P5) 而(P1) 反(P1)
《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
年級字:破(P2) 崖(P5) 絕(P4) 角(P2)
年級字:懸(P5) 崖(P5) 轉(P2) 石(P1)
年級字:陡(P4) 壁(P2) 懸(P5) 崖(P5)
年級字:懸(P5) 崖(P5) 撒(P4) 手(P1)
①比喻人至絕境,只能另作選擇,義無反顧。②指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
年級字:懸(P5) 崖(P5) 峭(P4) 壁(P2)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六回:“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只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
年級字:懸(P5) 崖(P5) 勒(P6) 馬(P1)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繮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年級字:臨(P3) 崖(P5) 勒(P6) 馬(P1)
走到懸崖邊緣勒住了奔馬。①比喻到了危險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②比喻運用筆墨,當意境入近高潮時,突然煞住筆鋒。亦作“懸崖勒馬”、“勒馬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