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 」
刷新
繁體:島
國語:dǎo
粵語:dou2
簡體:岛
HK EDB English : island
筆畫:10
部首:山
字形結構:右上包圍結構
倉頡:HAYU
年級:2
  異體字:  岛、嶋、嶌、嶹、隝、隯、鳥

校正
Shàng dǎo

年級字:上(P1) 島(P2)

詞性:介詞

釋義:
    1.去島嶼。
    2.上島位於鴨綠江下游的島嶼,靠近黃金坪島和綢緞島,與下島距離也很近。歷史上屬於中國管轄,中朝劃界時,劃給了朝鮮。 
校正
dǎo shàng

年級字:島(P2) 上(P1)

詞性:助詞

釋義:
    島嶼上面。
校正
shān dǎo

年級字:山(P1)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海島。舊稱島為海中之山,故云。
    例: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校正
nán dǎo

年級字:南(P1)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南島是組成紐西蘭的主要兩個海島之一,與北島被庫克海峽隔斷。
校正
dǎo yǔ

年級字:島(P2) 嶼(P3)

釋義:
    島的總稱(島大,嶼小)
校正
gū dǎo

年級字:孤(P3) 島(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群島

釋義:
    1. 遠離陸地的孤立島嶼。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詩:“鄉樹 扶桑 外,主人孤島中。” 唐 趙冬曦 《陪張燕公登樓》詩:“孤島輕霧裡,行舟白波上。”

    2. 比喻周圍被敵占區所包圍的地方。多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發生前的 上海 租界。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一:“ 上海成了孤島之後,在抗戰初期的宣傳工作上起過很大作用的《救亡日報》,首先被迫停刊。” 巴金《<巴金文集>序》: “我居然在'孤島'上強為歡笑地度過了這些苦悶的日子。”原註:“指當時的上海租界。”

校正
qīng dǎo

年級字:青(P1) 島(P2)

釋義:
    1. 草木青翠的島嶼。
校正
Mǎdǎo

年級字:馬(P1)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馬爾維納斯群島又稱福克蘭群島,是一個位於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亞大陸架上的群島。主島地處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里,南緯52°左右海域。整個群島包括索萊達島、大馬爾維納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00平方公里。福克蘭群島是英國海外領土,擁有內部自治權,英國負責其國防和外交事務。群島首府是斯坦利,位於索萊達島。福克蘭群島的發現及其後歐洲人殖民統治的歷史均存在爭議。法國、英國、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島上設立定居點。英國於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統治,但阿根廷仍宣稱擁有島上主權。 1982年,阿根廷對島上實施軍事佔領,馬島戰爭由此爆發,之後阿根廷戰敗撤軍,英國再次擁有群島主權…
校正
bàn dǎo

年級字:半(P1) 島(P2)

釋義:
    只有一面與大陸相連,而另三面均臨水的陸地
校正
gè dǎo

年級字:個(P1) 島(P2)

詞性:量詞代詞

釋義:
    島:江海或湖泊裏四面被水圍著的陸地。

    一個島嶼,海島。

校正
qún dǎo

年級字:群(P6) 島(P2)

詞性:形容詞

反義詞:
孤島

釋義:
    海洋中相互距離較近的一組島嶼,如西沙群島、不列巔群島等。
校正
dǎo zǐ

年級字:島(P2) 子(P1)

詞性:名詞

釋義:
    〈方〉∶島
校正
hǎi dǎo

年級字:海(P1)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被海水環繞的小片陸地
校正
Dǎo chuān

年級字:島(P2) 川(P2)

詞性:名詞

釋義:
    島: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圍著的陸地。
    川:河流,平原,平地。

    被水圍著的陸地和河流,平原。

校正
wù dǎo

年級字:霧(P3) 島(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霧島市

釋義:
    地理位置 :霧島或霧島市是位於日本鹿兒島縣,鹿兒島灣北側的城市。由於位於薩摩半島和大隅半島相接之處,又接鄰宮崎縣,以此成為鹿兒島縣的交通中心,許多國道和鐵路接通過此地,九州南部最大的機場鹿兒島機場也設於此。

    歷史簡介: 成立於2005年11月7日,由舊國分市與姶良郡溝邊町、橫川町、牧園町、霧島町、隼人町、福山町合併而成,現為鹿兒島縣內人口規模第二的城市。

校正
yīng dǎo

年級字:櫻(P4)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英語名稱: Sakurajima

    地理位置: 位於日本南九州基地城市鹿兒島市僅4公里的海上火山島。

    特色: 海拔1,117公尺,方圓50公里,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活火山。櫻島是出現於姶良破火山口南部邊緣上的火山,由北嶽和南嶽2座疊層火山組成,山腰上建有可眺望山頂的展望台,可近距離感受偶爾噴煙的活火山之活力,是鹿兒島的象徵。

    歷史:曾多次出現大的噴發。其中,大正大噴發(1914年),掩埋了寬400公尺的海峽,與對岸的大隅半島陸地連接到了一起。流失的熔巖約100億噸,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數量。。

校正
xiǎo dǎo

年級字:小(P1) 島(P2)

詞性:名詞

釋義:
    細小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