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屠(P5) 毒(P4) 筆(P1) 墨(P2)
年級字:屠(P5) 龍(P2) 之(P2) 技(P2)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年級字:屠(P5) 門(P1) 大(P1) 嚼(P5)
屠門:肉店。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三國魏·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年級字:諫(P0) 屍(P4) 謗(P0) 屠(P5)
向屍體勸諫,向屠伯指責殺牲的過失。比喻勸諫無濟於事。
唐·柳宗元《天對》:“幽禍挐以誇,憚褒以漁。淫嗜筏殺,諫屍謗屠。”
年級字:過(P1) 屠(P5) 大(P1) 嚼(P5)
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同“過屠門而大嚼”。
梁啓超《復劉古愚山長書》:“然則居東南而譚富強,其猶過屠大嚼。”
年級字:椎(P0) 埋(P2) 屠(P5) 狗(P2)
宋·蘇洵《權書下·高祖》:“誰謂百歲之後,椎埋屠狗之人見其親戚乘勢爲帝王,而不欣然而從之邪!”
年級字:屠(P5) 所(P2) 牛(P1) 羊(P1)
《大涅磐經·迦葉品》:“如囚趨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年級字:飯(P1) 牛(P1) 屠(P5) 狗(P2)
明·陳子龍《酬吳次尾》詩:“別來落魄吳楚間,飯牛屠狗俱無顏。”
年級字:過(P1) 屠(P5) 門(P1) 而(P1) 大(P1) 嚼(P5)
屠門:肉店。比喻心裏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三國魏·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年級字:放(P1) 下(P1) 屠(P5) 刀(P1) ,(P1) 立(P1) 地(P1) 成(P1) 佛(P3)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jiù rén yī mìng 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年級字:救(P3) 人(P1) 一(P1) 命(P3) 勝(P2) ,(P1) 造(P1) 七(P1) 級(P2) 浮(P3) 屠(P5)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說報答,就是爲利了,豈是老漢的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