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
年級字:居(P2)
詞性:名詞,副詞
姓氏金文從「尸」,「古」聲。
住所: 居住、居留、世居、居無定所、新居、故居、安樂居業。
身處的環境: 居於劣勢、居安思危。
身處的環境,含擔當、擔任的意思: 官居一品。
生活: 起居飲食。
泛指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 樂陶居、東坡居。
心懷意圖:居心何在、居心叵測。
積存物品: 奇貨可居。
出乎意料之外的:居然。
信奉佛教或道教的人的別名: 居士。
【姓氏】明代:居節。
《孟子.離婁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
《論語.陽貨》:「居,吾語汝。」
《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
《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
唐.劉禹錫〈詠史〉詩二首之二:「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晉書.卷三四.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誰居?其孟椒乎!」
《禮記.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lín jū
年級字:鄰(P3) 居(P2)
詞性:名詞
街坊,
鄰人家或住處與另一人的家或住處靠緊或鄰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dìng jū
mín jū
yí jū
qǐ jū
xīn jū
年級字:新(P1) 居(P2)
詞性:名詞
新宅故宅,
故居,
舊居,
故園1.剛建好或剛搬去住的房子2.新的住所,新家,新的住宅
jū rán
jū mín
jiā jū
jū jiǎn
jū shì
suǒ jū
tuì jū
年級字:退(P2) 居(P2)
詞性:動詞
引退閒居;從原來的地位、等次後退到較低的地位、等次。
jū shì
jì jū
zì jū
shēn jū
jū lǐ
年級字:居(P2) 裡(P3)
詞性:名詞
1.居住的鄉里2.物質的放射性強度的單位,一居里等於一克鐳衰變成氡的放射強度。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而定的
jū duō
Wǒ jū
jū zhù
年級字:居(P2) 住(P1)
寓居,
棲身出奔1. 謂較長期地住在一地。
2. 宋 時官吏降職並調往邊遠地區,稱“居住”。
gù jū
lǐ jū
dú jū
年級字:獨(P4) 居(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煢居雜居長期的、獨身一人居留
例:在靠近極地積冰地帶的五個月獨居
yǐn jū
年級字:隱(P4) 居(P2)
詞性:動詞
幽居,
豹隱,
遁世退居鄉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隱居之室。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ān jū
Jū zài
tóng jū
年級字:同(P1) 居(P2)
詞性:形容詞
分居1. 同住一處。2. 指夫妻一起生活。
3. 常指未經履行法定結婚儀式而共同生活。
jū xīn
jū gāo
fēn jū
年級字:分(P2) 居(P2)
詞性:名詞
同居,
並處1.一家人分開生活2.現多指保留夫妻關係而不共同生活
shēn jū
wèi jū
年級字:功(P1) 成(P1) 弗(P0) 居(P2)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功成弗居,賢將所難。”
年級字:居(P2) 利(P2) 思(P2) 義(P3)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義,在約思純,有守心而無淫行。”
年級字:大(P1) 名(P2) 難(P2) 居(P2)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爲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
年級字:居(P2) 心(P1) 叵(P6+) 測(P4)
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清·洪楝園《縣嶴猿·歸神》:“都是這一個狗才設計騙將出來,以爲自己富貴之地,是以吾閣部爲奇貨,居心叵測,天理不容。”
年級字:鵲(P0) 巢(P4) 鳩(P0) 居(P2)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後比喻強佔別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朱熹集傳:“鵲善爲巢,其巢最爲完固。鳩性拙不能爲巢,或有居鵲之成巢者。”
年級字:盪(P5) 析(P4) 離(P2) 居(P2)
《尚書·盤庚下》:“今我民用盪析離居,罔有定極。”
年級字:居(P2) 官(P2) 守(P2) 法(P1)
《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
年級字:安(P1) 樂(P2) 窩(P2) 居(P2)
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年級字:離(P2) 羣(P6) 索(P3) 居(P2)
年級字:久(P1) 居(P2) 人(P1) 下(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隱士聽了,大叫:‘妙極!弟每時謂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
年級字:安(P1) 土(P1) 重(P1) 居(P2)
《後漢書·楊終傳》:“傳曰:‘安土重居,謂之衆庶。’”
年級字:居(P2) 家(P1) 隔(P3) 離(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居住在家中,保持分隔,距離。
「居家」居住在家中。
「隔離」分隔,保持距離。
指患有每染病的患者,或當社會有傳染病時,人們要留在家中,大家保持距離,避免病毒擴散。
年級字:居(P2) 安(P1) 資(P2) 深(P2)
《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年級字:巢(P4) 居(P2) 穴(P1) 處(P2)
後魏·盧之明《劇鼠賦》:“跖實排虛,巢居穴處,皆飲噬于山澤。”
年級字:屍(P4) 居(P2) 餘(P4) 氣(P1)
餘氣:最後一口氣。象屍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年級字:居(P2) 之(P2) 不(P1) 疑(P3)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說秦鳳梧跟了張露竹洋行裏那班人,天天鬧在一起,吃喝頑笑,大家知道他是個有錢的財主,恭維他觀察長,觀察短,秦鳳梧也居之不疑。”
年級字:蠹(P0) 居(P2) 棋(P2) 處(P2)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孽臣奸隸,居棋處。”
年級字:分(P2) 別(P1) 部(P2) 居(P2)
漢·史游《急就篇》卷一:“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
年級字:擇(P5) 鄰(P3) 而(P1) 居(P2)
年級字:歲(P2) 月(P1) 不(P1) 居(P2)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年級字:別(P1) 財(P3) 異(P3) 居(P2)
《宋史·太祖紀二》:“癸亥,詔:荊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孫不得別財異居。”
年級字:辨(P5) 物(P1) 居(P2) 方(P1)
《易·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孔穎達疏:“辨別衆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
年級字:辭(P5) 富(P3) 居(P2) 貧(P3)
辭:推辭,推卻。原指拒絕厚祿,只受薄俸。現形容拋棄優厚待遇,甘於清貧的生活。
《孟子·萬章下》:“仕非爲貧也,而有時乎爲貧;娶妻非爲養也,而有時乎爲養。爲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
年級字:推(P2) 燥(P4) 居(P2) 溼(P3)
把乾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溼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溼,絕少分甘也。”
年級字:日(P1) 月(P1) 不(P1) 居(P2)
年級字:辭(P5) 尊(P3) 居(P2) 卑(P3)
《孟子·萬章下》:“爲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
年級字:居(P2) 不(P1) 重(P1) 席(P4)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
年級字:兩(P1) 腳(P2) 居(P2) 間(P1)
年級字:居(P2) 功(P1) 自(P1) 傲(P4)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異常謙遜地說:這算什麼功。”
年級字:卷(P2) 席(P4) 而(P1) 居(P2)
唐·沈亞之《萬勝崗新城錄》:“冬,縱兵臨壽春,屠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駭,民人卷席而居。”
年級字:燕(P2) 雀(P3) 之(P2) 居(P2)
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蒙還燕雀之居,當盡犬鷹之力。茲且相別,後或再逢。”
年級字:變(P2) 動(P1) 不(P1) 居(P2)
《易繫辭下》:“《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恆居一體也。”
年級字:樂(P2) 業(P2) 安(P1) 居(P2)
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過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定正常。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見如今四海無虞,八方黎庶皆豐富,樂業安居。”
年級字:居(P2) 食(P1)
鷇:待母哺食的幼鳥,它不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象幼雛一樣飢不擇食。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
《莊子·天地》:“夫聖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年級字:安(P1) 居(P2) 樂(P2) 業(P2)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年級字:推(P2) 燥(P4) 居(P2) 濕(P4)
把乾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濕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絕少分甘也。”
年級字:深(P2) 居(P2) 簡(P2) 出(P1)
簡:簡省。原指野獸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現。後指常呆在家裏,很少出門。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爲己害也,猶且不脫焉。”
年級字:尸(P4) 居(P2) 龍(P2) 見(P1)
《莊子·在宥》:“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年級字:蠹(P0) 居(P2) 處(P2)
蠹居:像蛀蟲一樣,深居在蛀壞的器物裏。棊:同“棋”。像蛀蟲一樣深居,像棋子一樣密佈。形容壞人隱蔽很深,散佈在各個要害地方。
年級字:高(P1) 居(P2) 深(P2) 拱(P4)
《新唐書·張玄素傳》:“若上賢右能,使百司善職,則高居深拱,疇敢犯之?”
年級字:恥(P5) 居(P2) 人(P1) 下(P1)
宋陳亮《謝曾察院啓》:“伏念某本無他長,恥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墮乃塵凡;頗知聖賢之用心,雜之泥滓。”
年級字:窮(P3) 大(P1) 失(P2) 居(P2)
年級字:居(P2) 不(P1) 重(P1) 茵(P0)
坐臥處不鋪兩重墊子。比喻生活非常的節儉。同“居不重席”。
晉·陳元達《諫起儀樓》:“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
年級字:枕(P5) 善(P2) 而(P1) 居(P2)
北齊·劉晝《新論·慎獨》:“故蘧璦不以昏行變節,顏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隱微,枕善而居,不以視之不見而移其心,聽之不聞而變其情也。”
年級字:惡(P3) 濕(P4) 居(P2) 下(P1)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窪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願望相違背。
《孟子·公孫醜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住。”
年級字:羣(P6) 居(P2) 穴(P1) 處(P2)
原始人類聚羣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無知,見聞淺陋。
年級字:鼎(P5) 足(P1) 而(P1) 居(P2)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年級字:積(P3) 居(P2) 奇(P2)
囤、居:積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貨物儲藏起來。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出賣,牟取暴利。
貧農把地主富農的穀米阻止出境,並禁止高擡谷價和~。(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年級字:巖(P0) 居(P2) 川(P2) 觀(P2)
居於巖穴而觀賞川流。形容隱居生活悠閒自適,超然世外。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而授之,退而巖居川觀。”
年級字:屍(P4) 居(P2) 龍(P2) 見(P1)
《莊子·在宥》:“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年級字:別(P1) 籍(P4) 異(P3) 居(P2)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法律禁止兄弟在父母生存時別籍異居……朝廷寧願放免丁役,不許無故析戶分居。”
年級字:分(P2) 居(P2) 異(P3) 爨(P0)
年級字:居(P2) 安(P1) 思(P2) 危(P3)
詞性:形容詞
成語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裏,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年級字:居(P2) 心(P1) 險(P3) 惡(P3)
年級字:日(P1) 居(P2) 月(P1) 諸(P4)
居:音“積”,語助詞,同“乎”;諸:語助詞。指光陰的流逝。
《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晉·陶潛《命子》詩:“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年級字:居(P2) 心(P1) 不(P1) 良(P1)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內心存在着惡意或陰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卿居心不淨,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
年級字:奇(P2) 貨(P2) 可(P1) 居(P2)
指把少有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也比喻拿某種專長或獨佔的東西作爲資本,等待時機,以撈取名利地位。
《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年級字:居(P2) 停(P1) 主(P1) 人(P1)
《宋史·丁謂傳》:“帝意欲謫(寇)準江淮間,謂退,除道州司馬。同列不敢言,獨王曾以帝語質之。謂顧曰:‘居停主人勿復言。’蓋指曾以第舍假準也。”
年級字:居(P2) 下(P1) 上(P1)
語出《論語·陽貨》:“子曰:‘有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
年級字:處(P2) 尊(P3) 居(P2) 顯(P4)
顯:顯要,顯赫。指有聲望有地位。形容職位高,權勢大。
年級字:遁(P0) 世(P1) 隱(P4) 居(P2)
漢·焦贛《易林·革之旅》:“遁世隱居,竟不逢時。”
年級字:起(P1) 居(P2) 無(P2) 時(P1)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年級字:蕩(P3) 析(P4) 離(P2) 居(P2)
《尚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
年級字:來(P1) 者(P1) 居(P2) 上(P1)
後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後亦用以稱讚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遁(P0) 世(P1) 幽(P4) 居(P2)
北齊·劉晝《新論·遇不遇》:“齊之華士,棲志丘壑,而太公誅之之;魏之幹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年級字:惡(P3) 居(P2) 下(P1) 流(P1)
惡:討厭,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爲卑下的地位。憎恨處於下游。原指君子不願居於卑下的地位。現也指不甘居下游。
《論語·子張》:“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年級字:居(P2) 雁(P3) 聚(P3)
宋·王安石《上五事書》:“然而天下之人,鳧居雁聚,散而之四方而無禁也者,數千百年矣。”
年級字:居(P2) 安(P1) 慮(P4) 危(P3)
年級字:後(P1) 來(P1) 居(P2) 上(P1)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鳩(P0) 居(P2) 鵲(P0) 巢(P4)
《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毛傳:“鳲鳩不自爲巢,居鵲之成巢。”
年級字:穴(P1) 居(P2) 野(P2) 處(P2)
穴:洞;處:居住。居住在洞裏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狀況。
《易·繫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年級字:居(P2) 仁(P3) 由(P1) 義(P3)
年級字:恥(P5) 居(P2) 王(P1) 後(P1)
《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號‘四傑’。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
年級字:居(P2) 無(P2) 求(P2) 安(P1)
年級字:樊(P6+) 川(P2) 居(P2) 士(P1)
詞性:名詞
杜牧,
牧之,
小杜,
杜樊川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 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 小李杜。
年級字:離(P2) 群(P6) 索(P3) 居(P2)
年級字:飲(P2) 食(P1) 起(P1) 居(P2)
年級字:別(P1) 居(P2) 異(P3) 財(P3)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婦,與父母別居異財,甚者不相聞問。”
年級字:居(P2) 無(P2) 定(P1) 所(P2)
年級字:送(P1) 往(P1) 視(P1) 居(P2)
年級字:居(P2) 高(P1) 臨(P3) 下(P1)
年級字:尸(P4) 居(P2) 餘(P4) 氣(P1)
餘氣:最後一口氣。象屍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爲。
《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年級字:屯(P6+) 積(P3) 居(P2) 奇(P2)
年級字:隱(P4) 居(P2) 求(P2) 志(P2)
年級字:功(P1) 成(P1) 不(P1) 居(P2)
居:承當,佔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佔爲己有。後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
《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年級字:甘(P2) 居(P2) 人(P1) 後(P1)
甘:自願;居:在(某種位置)。指甘心落在他人之後。
明·張岱《自爲墓誌銘》:“奪利爭名,甘居人後,觀場遊戲,肯讓人先。”
年級字:然(P2) 居(P2) 首(P1)
清·王韜《徵設香山南屏鄉義學府》:“太守少嘗讀書於米利堅者十年,兩試太學,褎然居首。”
年級字:適(P3) 居(P2) 其(P2) 反(P1)
李大釗《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這都是大錯特錯,唯物史觀及於人生的影響乃適居其反。”
年級字:居(P2) 大(P1) 不(P1) 易(P2)
本爲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唐·張固《幽閒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年級字:送(P1) 往(P1) 事(P1) 居(P2)
《左傳·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年級字:惡(P3) 溼(P3) 居(P2) 下(P1)
厭惡潮溼卻住在低窪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願望相違背。
《孟子·公孫丑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住。”
年級字:巖(P0) 居(P2) 穴(P1) 處(P2)
語出《韓非子·詭使》:“而士有二心私學,巖居穴處,託伏深慮,大者非世,細者惑下。”
年級字:居(P2) 軸(P4) 處(P2) 中(P1)
年級字:後(P1) 來(P1) 者(P1) 居(P2) 上(P1)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長(P1) 安(P1) 居(P2) 大(P1) 不(P1) 易(P2)
本爲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唐·張固《幽閒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年級字:居(P2) 移(P2) 氣(P1) 養(P2) 移(P2) 體(P2)
指地位和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奉養可以改變人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