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
年級字:射(P2)
詞性:名詞,動詞
姓氏甲骨文从「弓」从「矢」,箭在弦上。
從「身」從「寸」。 「寸」是一隻手腕位置的長度,表達準確的意思。
用力彈出或推出弓箭、炮彈、液體或某種物體: 發射、噴射、射擊、注射、射箭、掃射。
發力彈出或推出的工具: 射鎗,射水槍。
彈出或推出的方向、路線、目標: 射程、射線、射中、射到。
光線映照: 反射、映射、折射、光芒四射。
借某些事物或人物來形容或描繪另一件事物或人物: 影射》
【中華文化 - 周禮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tóu shè
sǎo shè
年級字:掃(P1) 射(P2)
詞性:動詞
指集中兵力、火力對敵人實施急速而猛烈的打擊。有時也泛指强有力的攻擊性行動。
zhí shè
zhào shè
年級字:照(P2) 射(P2)
詞性:動詞
映照,
照耀1.光線射在物體上。
2.使暴露在射線(如X射線、鐳輻射線或紫外線)下。
xié shè
年級字:斜(P4) 射(P2)
詞性:形容詞
1.射擊方向與目標縱長成角度的射擊。
2.光線不垂直地照射到物體上。
shè jī
年級字:射(P2) 擊(P3)
詞性:動詞
1. 用槍砲等火器對著目標發射。2. 體育比賽項目之一, 在一定距離外用槍射靶。
sì shè
年級字:四(P1) 射(P2)
詞性:名詞
1. 古代四種射禮。即大射,賓射,燕射和鄉射。見《禮記·射義》 清 孫希旦 集解。2. 向四面發散、放射。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七·女俠》:“婦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駛。”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六:“ 王先生的眼光向全堂四射。” 權寬浮《牧場雪蓮花》:“在光潔四射的月亮下,我看見她一個人在羊圈跟前彎著腰不知作什麼。”
guāng shè
zhé shè
年級字:折(P2) 射(P2)
詞性:名詞,動詞
光線或能量波從一種介質(如空氣)斜射入其速度不同的另一種介質(如水,玻璃)時發生的對直線路徑的偏離。
shè chéng
年級字:射(P2) 程(P2)
詞性:形容詞
1. 快速粒子穿透物質的最大或平均路程。2. 射彈在擊中地面時的位移的水平分量。
fā shè
shè chū
年級字:射(P2) 出(P1)
詞性:動詞
1.用推力或彈力送出。
2.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
shè jīng
pēn shè
年級字:噴(P3) 射(P2)
詞性:動詞
液體、氣體或成顆粒狀的固體突然地或暴烈地迸出或放出;流體高速地從一個物體的噴嘴或孔口射出。
fàng shè
年級字:放(P1) 射(P2)
詞性:動詞
噴射由一點向四外射出(如臭氣,光,熱,氣體或帶電粒子)
fú shè
shì shè
shè zhòng
de shè
shèjiàn
年級字:射(P2) 箭(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把箭射出。
射: 射出、射擊。
箭: 利箭、竹箭。
古時戰爭武器之一,或用於狩獵的工具。
現代體育運動之一。
zhù shè
年級字:注(P2) 射(P2)
詞性:動詞
1.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體內
例: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人體內方法的統稱。常用 有皮內、皮下、肌肉、靜脈、動脈和鞘內註射六種
2.目光或意念等,集中於一處
例:把他的炯炯雙目注射至基礎理論上來了
3.噴射;傾瀉
fǎn shè
shǎn shè
bèng shè
tán shè
年級字:彈(P4) 射(P2)
詞性:動詞
利用彈力、壓力等射出或從斜軌、發射器或其他裝置放出或彈出;指責,抨擊。
年級字:一(P1) 射(P2) 之(P2) 地(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將軍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
年級字:邀(P4) 名(P2) 射(P2) 利(P2)
年級字:指(P2) 天(P1) 射(P2) 魚(P1)
漢·劉向《說苑·尊賢》:“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
年級字:射(P2) 利(P2) 沽(P6+) 名(P2)
年級字:附(P2) 耳(P1) 射(P2) 聲(P1)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遷移,忘注蕪沒,郢書燕說,附耳射聲。”
年級字:姑(P2) 射(P2) 神(P1) 人(P1)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後泛指美貌女子。
《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
年級字:閉(P2) 眼(P1) 射(P2) 靶(P0)
年級字:射(P2) 像(P1) 止(P1) 啼(P4)
《漢書·酷吏傳·郅都》:“匈奴至爲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爲射像事。”《新唐書·郝玼傳》:“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爲止啼事。後遂合用以爲典實。
年級字:射(P2) 影(P2) 含(P4) 沙(P2)
相傳江南水中有毒蟲名蜮,人在岸上,影見水中,即以氣爲矢,或含沙以射人。及着皮肌,其瘡如疥,中影者亦病。後因稱陰謀中傷他人爲“射影含沙”。
年級字:丙(P2) 種(P1) 射(P2) 線(P2)
鐳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線。也叫“伽馬射線”。通常寫作γ射線。
年級字:胡(P1) 服(P1) 騎(P2) 射(P2)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年級字:射(P2) 魚(P1) 指(P2) 天(P1)
年級字:射(P2) 石(P1) 飲(P2) 羽(P1)
飲:隱沒;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頭裏,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發箭的力量極強。後也形容武藝高強。
《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
年級字:含(P4) 沙(P2) 射(P2) 影(P2)
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南朝宋·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年級字:尿(P4) 射(P2) 竹(P1) 筒(P4)
年級字:東(P1) 風(P1) 射(P2) 馬(P1) 耳(P1)
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年級字:射(P2) 人(P1) 先(P2) 射(P2) 馬(P1)
唐·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yī rén shàn shè bǎi fū jué shí
年級字:一(P1) 人(P1) 善(P2) 射(P2) ,(P1) 百(P1) 夫(P2) 決(P2) 拾(P2)
古諺語,意思是爲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爲首者倡導於前,則其衆必起而效之。
《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志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韋昭注:“決,勾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衆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