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寂(P3) 天(P1) 寞(P4) 地(P1)
明·徐愛《傳習錄》下:“未扣時,原是驚天動地;既扣時,也只是寂天寞地。”
年級字:寂(P3) 若(P3) 無(P2) 人(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箋本·德行下》:“傅茂遠泊然靜處,不妄交遊民,袁司徒第經其戶,輒嘆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得非名賢。’”
年級字:萬(P2) 念(P1) 俱(P6) 寂(P3)
年級字:清(P1) 淨(P2) 寂(P3) 滅(P3)
年級字:不(P1) 甘(P2) 寂(P3) 寞(P4)
清·呂留良《晚村文集·與高旦中書》卷二:“念頭淡薄,自然刪落,若不甘寂寞,雖外事清高,正是以退爲進。”
年級字:寂(P3) 然(P2) 無(P2) 聲(P1)
《淮南子·泰族訓》:“高宗諒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內寂然無聲;一言聲然,大動天下。”
年級字:寂(P3) 然(P2) 不(P1) 動(P1)
《周易·繫辭下》:“《易》無思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年級字:寂(P3) 寂(P3) 無(P2) 聞(P2)
清·錢學倫《語新》上卷:“雖與予居不遠,幾年來寂寂無聞。”
年級字:萬(P2) 賴(P3) 俱(P6) 寂(P3)
唐朝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年級字:萬(P2) 籟(P0) 俱(P6) 寂(P3)
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