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ū
年級字:孤(P3)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金文從「瓜」從「子」從「甘」。倚靠或睡在瓜田長大的孩子。
無父的孩子: 孤兒、孤子、孤女、託孤。
老年男性,無兒女,喪妻或無妻: 孤寡鰥獨。
古代王帝的自稱: 孤家、孤王。
性格: 孤僻、孤傲。
感覺: 孤單、孤獨、孤寂、孤零零、孤掌難鳴、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孤雲野鶴。
古同「辜」。背棄、辜負。
《三國演義.第三○回》:「一則不孤他仰望之心,二來也不負我遠來之意。」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中華姓氏】明代: 孤啟。
《說文》:「孤,無父也。從子,瓜聲。」
《禮記.王制》:「少而無父者謂之孤。」
《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十六.南朝宋.鮑照.東武吟行》:「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
唐.王維〈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妓樂》:「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或添一人,名曰『裝孤』。」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之罪也。』」
《禮記.曲禮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自稱曰孤。」
gū péng
年級字:孤(P3) 蓬(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分離後,孤單地漂泊、遠行。
孤 : 孤獨、孤單。
蓬 : 蓬草、飛蓬。
蓬草在秋天乾沽之後被風吹起在空中。
朋友分別後,孤單地漂泊。
唐.李白〈送友人〉詩:「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gū dēng
Gū zhù
gū ào
年級字:孤(P3) 傲(P4)
詞性:形容詞
冷傲,
傲慢,
高傲謙和孤僻高傲,超然,指對他人的情感、意見或利益的冷漠。
gū kǔ
gū dān
gū xíng
年級字:孤(P3) 行(P1)
詞性:形容詞
1.獨自行路;單獨行動。
2.單獨流傳;單獨刊行。多指著作。
3.不顧別人反對而按其願望獨自行事。
gū jì
gū hún
me gū
Wǒ gū
gū líng
Rén gū
gū dú
gū jūn
年級字:孤(P3) 軍(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gū lì
年級字:孤(P3) 立(P1)
詞性:形容詞
聯合,
聯繫,
多助1. 獨立,無所依傍和聯繫。2. 使孤獨無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gū ér
dé gū
gū líng
gū pì
gū yàn
gū dǎo
年級字:孤(P3) 島(P2)
詞性:名詞
群島1. 遠離陸地的孤立島嶼。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詩:“鄉樹 扶桑 外,主人孤島中。” 唐 趙冬曦 《陪張燕公登樓》詩:“孤島輕霧裡,行舟白波上。”2. 比喻周圍被敵占區所包圍的地方。多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發生前的 上海 租界。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一:“ 上海成了孤島之後,在抗戰初期的宣傳工作上起過很大作用的《救亡日報》,首先被迫停刊。” 巴金《<巴金文集>序》: “我居然在'孤島'上強為歡笑地度過了這些苦悶的日子。”原註:“指當時的上海租界。”
Gū shān
年級字:孤(P3) 山(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孤山是位於中國淅江省杭州的西湖的北面,因為它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被稱為孤山。
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北宋.蘇東坡作《孤山二詠》。
gū shēn
年級字:孤(P3) 身(P1)
詞性:名詞
獨身一人(多指無親屬或親屬不在身邊)
例:他孤身一人闖蕩江湖
年級字:孤(P3) 山(P1) 寺(P1)
詞性:名詞
建設名孤山是位於中國淅江省杭州的西湖的北面,因為它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被稱為孤山。
孤山寺是在孤山上,建於南北朝時期陳文帝天嘉元年(522~565),又名永福寺,宋時改名廣化寺。
孤: 孤獨、單獨。
山: 高山、山崗、山頭。
寺: 寺院。
唐代.白居易建竹閣,作《錢塘湖春行》、《孤山寺遇雨》等詩文。
北宋.蘇東坡作《孤山二詠》。
年級字:孽(P0) 子(P1) 孤(P3) 臣(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夫節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
年級字:孤(P3) 芳(P2) 自(P1) 賞(P4)
孤芳:獨秀一時的香花。把自己比做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應念嶺表經年,孤芳自賞,肝膽皆冰雪。”
年級字:孤(P3) 家(P1) 寡(P4) 人(P1)
《禮記·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年級字:孤(P3) 陋(P5) 寡(P4) 聞(P2)
年級字:孤(P3) 懸(P5) 客(P2) 寄(P3)
清·曾國藩《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彼學政者,孤懸客寄於一行省之中,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
年級字:遺(P3) 老(P1) 孤(P3) 臣(P2)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昔者改姓易代,興亡倏忽,一二遺老孤臣,不忍見宗社之傾,君父之辱,猶或黃冠草履,歌哭空山,亂礁窮島,相望飲泣。”
年級字:斷(P3) 雁(P3) 孤(P3) 鴻(P6+)
鴻:鴻雁。離了羣的孤獨大雁。比喻孤身獨處,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明·張鳳翼《紅拂記·楊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斷雁孤鴻,可曾尋偶否?”
年級字:孤(P3) 雌(P5) 寡(P4) 鶴(P2)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羣嬉,翱翔乎其顛。”
年級字:南(P1) 面(P1) 稱(P2) 孤(P3)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謙稱。朝南坐着,自稱孤家。指統治一方,稱帝稱王。
《莊子·盜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
年級字:孤(P3) 雛(P6) 腐(P3) 鼠(P4)
孤獨的鳥雛,腐爛的老鼠。比喻微賤而不值得一說的人或事物。
《莊子·秋水》:“於是鴟得腐鼠,剜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後漢書·竇憲傳》:“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
年級字:道(P1) 寡(P4) 稱(P2) 孤(P3)
明·無名氏《陳倉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尋戰討,相攻拒,出來的道寡稱孤。”
年級字:孤(P3) 學(P1) 墜(P5) 緒(P4)
清·龔自珍《語錄·書戴氏定本〈水經〉》:“是本孔氏繼涵刻入《微波榭叢書》中,不爲矣孤學墜緒。”
年級字:寡(P4) 鵠(P0) 孤(P3) 鸞(P0)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年級字:孤(P3) 軍(P2) 作(P2) 戰(P4)
孤立無援的軍隊單獨奮戰。比喻單獨辦事,沒有人支援。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年級字:孤(P3) 履(P6) 危(P3) 行(P1)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若明仲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爲狂,志高遠慮而人不以爲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爲異。”
年級字:孤(P3) 行(P1) 一(P1) 意(P1)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衆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年級字:八(P1) 百(P1) 孤(P3) 寒(P2)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
清·黃景仁《兩當軒集·十四·歲暮懷人》:“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年級字:孤(P3) 傲(P4) 不(P1) 羣(P6)
年級字:鸞(P0) 孤(P3) 鳳(P4) 寡(P4)
年級字:孤(P3) 儔(P0) 寡(P4) 匹(P2)
明·沈鯨《雙珠記·從軍別意》:“懇乞恁途中同情體恤;念背井離鄉,孤儔寡匹。”
年級字:隻(P1) 身(P1) 孤(P3) 影(P2)
只:單獨的。指孤單一人。亦作“隻影孤形”、“隻影單形”。
年級字:孤(P3) 注(P2) 一(P1) 擲(P4)
把所有的錢一次押上去,決一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作最後一次冒險。
《宋史·寇準傳》:“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晉書·何無忌傳》:“劉毅家無擔石之儲,樗蒲一擲百萬。”
年級字:孤(P3) 魂(P4) 野(P2) 鬼(P2)
錢鍾書《圍城》:“人家哪裏有工夫夢見我們這種孤魂野鬼。”
年級字:識(P2) 孤(P3) 懷(P3)
清·曾國藩《聖哲畫像記》:“班氏閎識孤懷,不逮子長遠甚。”
年級字:孤(P3) 軍(P2) 奮(P2) 戰(P4)
奮戰:盡全力地戰鬥。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鬥爭。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年級字:孤(P3) 立(P1) 寡(P4) 與(P2)
清·侯方域《朋黨論下》:“豈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與者哉!”
年級字:孤(P3) 獨(P4) 鰥(P0) 寡(P4)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年級字:心(P1) 孤(P3) 意(P1) 怯(P4)
年級字:鰥(P0) 寡(P4) 孤(P3)
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唐·陸贄《賜京畿及同華等州百姓種子賑給貧人詔》:“賑賜貧人,先盡鰥寡孤煢目下不濟者。”
年級字:鳳(P4) 只(P1) 鸞(P0) 孤(P3)
只:單獨。鸞:傳說是鳳凰一類的鳥。鳳和鸞比喻夫妻。單隻的鳳,孤獨的鸞。比喻夫妻離散。
年級字:孤(P3) 臣(P2) 孽(P0) 子(P1)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年級字:孤(P3) 舟(P2) 獨(P4) 槳(P4)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怎能夠光憑這一家仇恨,個人勇敢、孤舟獨槳、匹馬單槍?”
年級字:孤(P3) 犢(P0) 觸(P6) 乳(P3)
原意是獨生子因溺愛,助長了驕氣,父母反受其害。後比喻無依無靠的人請求別人的援助。
《後漢書·仇覽傳》注引謝丞《後漢書》:“孤獨觸乳,驕子罵母。”
年級字:單(P2) 兵(P3) 孤(P3) 城(P2)
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後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對數萬之衆。”
年級字:白(P1) 雲(P1) 孤(P3) 飛(P1)
《新唐書·狄仁傑傳》:“薦授幷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杰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年級字:託(P4) 孤(P3) 寄(P3) 命(P3)
指受遺命託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託以常之重任。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託六尺之孤者,謂可委託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
年級字:孤(P3) 形(P2) 吊(P2) 影(P2)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權翰林身居客邸,孤形吊影;想着‘牛女銀河’之事,好生無聊。”
年級字:孤(P3) 立(P1) 無(P2) 助(P1)
《後漢書·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年級字:別(P1) 鶴(P2) 孤(P3) 鸞(P0)
別:離別;鸞:鳳凰一類的鳥。離別的鶴,孤單的鸞。比喻遠離的夫妻。
三國魏·稽康《琴賦》:“王昭、楚妃,千里別鶴。”晉·陶潛《擬古》詩:“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年級字:孤(P3) 文(P1) 只(P1) 義(P3)
清·龔自珍《〈春秋決事比〉自序》:“斯時通古今者起,以世運如是其殊科,王與霸如是其殊統;考之孤文只義之僅存,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竹帛爛,師友斷,疑信半;爲立德、適道、達權之君子,若此其難也。”
年級字:孤(P3) 行(P1) 己(P1) 見(P1)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過去和現在都有這樣的人,企圖孤行己見,不尊重我們的意見,但是結果都不通。”
年級字:孤(P3) 鸞(P0) 照(P2) 鏡(P2)
南朝宋範泰《鸞鳥詩》序:“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
年級字:閒(P3) 雲(P1) 孤(P3) 鶴(P2)
宋·文瑩《續湘山野錄》:“州亦難添,詩亦不改,然閒雲野鶴何天而不可飛邪?”
年級字:鰥(P0) 寡(P4) 孤(P3)
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惸,無兄弟。同“鰥寡孤獨”。
年級字:孤(P3) 軍(P2) 深(P2) 入(P1)
《周書·賀若敦傳》:“瑱等以敦孤軍深入,規欲取之。”
年級字:根(P1) 孤(P3) 薄(P4)
南朝·宋·鮑照《侍郎報滿辭閣疏》:“日晏途繞,塊然自喪,加以無良,根孤伎薄,既同馮衍負困之累,復抱相如痟渴之疾。”
年級字:幺(P0) 弦(P4) 孤(P3) 韻(P3)
年級字:孤(P3) 立(P1) 無(P2) 援(P5)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莊公既礙姜氏之面,又度公孫滑孤立無援,不能有爲。”
年級字:野(P2) 鶴(P2) 孤(P3) 雲(P1)
年級字:負(P3) 德(P4) 孤(P3) 恩(P2)
宋·李覯《閔雨詩》:“安知愚下鬼,負德孤恩難制指,弄天之權侮人命。”
年級字:苦(P1) 心(P1) 孤(P3) 詣(P0)
指苦心鑽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爲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年級字:孤(P3) 文(P1) 斷(P3) 句(P2)
魯迅《〈古小說鉤沉〉序》:“《莊子》舉宋鈃之言,孤文斷句,更不能推見其旨。”
年級字:六(P1) 尺(P1) 之(P2) 孤(P3)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年級字:孤(P3) 標(P2) 傲(P4) 世(P1)
孤:孤單;標:標準高。孤高自賞,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獨立的形態。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羣和不與俗流。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
年級字:孤(P3) 鸞(P0) 寡(P4) 鵠(P0)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年級字:勢(P3) 孤(P3) 力(P1) 薄(P4)
年級字:孤(P3) 鴻(P6+) 寡(P4) 鵠(P0)
孤:孤單;鴻:鴻雁;寡:失偶的婦人;鵠:天鵝。孤獨失伴的天鵝。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慰夏孤》:“向日蠶桑動,忽相逢孤鴻寡鵠,無門投控,飛鳥依人情可憫。”
年級字:孤(P3) 恩(P2) 負(P3) 義(P3)
《後漢書·張俊傳》:“臣孤恩負義,自陷重刑,情斷意訖,無所復望。”
年級字:孤(P3) 行(P1) 己(P1) 意(P1)
魯迅《集外集·記“楊樹達”君的襲來》:“我想,原來是一個孤行己意,隨隨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樣如此傲慢。”
年級字:影(P2) 只(P1) 形(P2) 孤(P3)
猶形單影隻。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明·陳汝元《金蓮記捷報》:“膝下紅顏,須代冬溫夏清;眼前白髮,況兼影只形孤。”
年級字:孤(P3) 懸(P5) 浮(P3) 寄(P3)
清·馮桂芬《公啓曾協揆》:“[上海]勢居下游,無險可扼。蕞爾區,孤懸浮寄,數十裏外皆賊兵。”
年級字:零(P3) 丁(P1) 孤(P3) 苦(P1)
晉·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年級字:孤(P3) 身(P1) 隻(P1) 影(P2)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隻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年級字:孤(P3) 身(P1) 只(P1) 影(P2)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年級字:一(P1) 意(P1) 孤(P3) 行(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
「一意」意向決定了,沒有三心兩意。
「孤行」孤獨行動。
《史記·酷吏列傳》:「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年級字:孤(P3) 獨(P4) 矜(P6+) 寡(P4)
年級字:孤(P3) 豚(P5) 腐(P3) 鼠(P4)
清·錢謙益《春秋論二》:“成濟,奴隸小人,昭視之,孤豚腐鼠耳。”
年級字:孤(P3) 寡(P4) 鰥(P0) 獨(P4)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年級字:孤(P3) 兒(P1) 寡(P4) 婦(P2)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年級字:形(P2) 孤(P3) 影(P2) 寡(P4)
年級字:孤(P3) 雲(P1) 野(P2) 鶴(P2)
唐·劉方平《送方外上人》詩:“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年級字:難(P2) 鳴(P4) 孤(P3) 掌(P3)
年級字:孤(P3) 苦(P1) 伶(P4)
晉·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年級字:孤(P3) 苦(P1)
明·湯顯祖《牡丹亭·詰病》:“今生怎生?偏則是紅顏薄命,眼見的孤苦仃俜。”
年級字:稱(P2) 孤(P3) 道(P1) 寡(P4)
孤、寡:古代帝王自稱。指自封爲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領自居。
元·關漢卿《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三折:“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我關某疋馬單刀鎮荊襄。”
年級字:鸞(P0) 孤(P3) 鳳(P4) 只(P1)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二十九出:“從來我意,鎮有心,便欲求伊姻契,誰知到此,情一似鳳孤鸞只。”
年級字:孤(P3) 標(P2) 獨(P4) 步(P1)
孤標:獨特的標格;獨步:超羣出衆,獨一無二。形容品格極其清高。
年級字:孤(P3) 掌(P3) 難(P2) 鳴(P4)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年級字:曙(P6) 後(P1) 星(P1) 孤(P3)
唐·孟棨《本事計·徵咎》:“崔曙進士作《明堂火珠詩試帖》曰:‘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當時以爲警句。及來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讖也。”
年級字:鰥(P0) 寡(P4) 孤(P3) 獨(P4)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年級字:人(P1) 單(P2) 勢(P3) 孤(P3)
京劇《獵虎記》第十場:“劫牢之後,倘若登州兵馬殺來,我等人單勢孤,只怕寡不敵眾。”
年級字:形(P2) 孤(P3) 影(P2) 隻(P1)
年級字:孤(P3) 苦(P1) 零(P3) 丁(P1)
年級字:孤(P3) 傲(P4) 不(P1) 群(P6)
年級字:單(P2) 文(P1) 孤(P3) 證(P4)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賢於杜氏單文孤證矣。”
年級字:孤(P3) 木(P1) 不(P1) 成(P1) 林(P1)
年級字:雙(P2) 斧(P3) 伐(P5) 孤(P3) 樹(P1)
《元史·阿沙不花傳》:“而惟麴櫱是耽,妃姬是好,是猶雙斧伐孤樹,未有不顛仆者。”
年級字:平(P1) 地(P1) 起(P1) 孤(P3) 丁(P1)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休怪我村沙樣勢,平地上起孤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