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嫋 」
年級字:餘(P4) 音(P1)
嫋嫋:宛轉悠揚。餘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束後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迴響在耳邊。同“餘音嫋嫋”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諸君聽小子講書,不必就散,尚有一回嫋嫋餘音哩。”
年級字:婷(P0) 娜(P4)
明·徐復祚《紅梨記·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雖多,端沒有這妮子娉婷嫋娜。”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齊齊整整,嫋嫋婷婷,姐姐鶯鶯。”
年級字:婷(P0) 婷(P0)
《隋唐演義》第六七回:“剛到山門,只見嫋嫋婷婷一行婦女,在巷道中走將進來。”
年級字:餘(P4) 音(P1)
宋·蘇軾《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年級字:娜(P4) 婷(P0)
清·煙水散人《合浦珠》第三回:“這趙友梅年方二八,巧慧絕倫,言不盡嫋娜娉婷,真乃是天姿國色。”
年級字:娜(P4) 娜(P4)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一回:“那簇人歇下轎,養娘扶女子出了轎,徑望艮嶽門內,嫋嫋娜娜,妖妖嬈嬈走進去。”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回:“正自沒個消息,忽見鬆陰下,有一女子,手摺了一枝香蘭,嫋嫋娜娜而來。”
年級字:亭(P1) 亭(P1)
元·張可久《折桂令·酒邊分得卿字韻》曲:“風風韻韻,嫋嫋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