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鶴(P2) 骨(P2) 松(P1) 姿(P3)
金·元好問《普照範鍊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
年級字:仙(P2) 姿(P3) 玉(P1) 質(P4)
年級字:多(P1) 姿(P3) 多(P1) 采(P1)
詞性:形容詞
多彩多姿形容姿態和色彩變化多端。
多 : 多數、眾多。
姿 : 姿態、姿勢。
彩 : 色彩、五彩繽紛。
年級字:龍(P2) 姿(P3) 鳳(P4) 採(P2)
年級字:鸞(P0) 姿(P3) 鳳(P4) 態(P2)
《雲笈七籤》卷五:“弟子十八人,並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雲鬆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年級字:千(P1) 姿(P3) 萬(P2) 態(P2)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盡,千姿萬態獨秀峯。”
年級字:鶴(P2) 發(P1) 鬆(P4) 姿(P3)
金·元好問《紫微劉丈山水爲濟川賦》詩:“千章古木散巖谷,鶴發鬆姿餘典刑。”
年級字:雄(P1) 姿(P3) 英(P1) 發(P1)
宋·蘇軾《念媽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
年級字:天(P1) 姿(P3) 國(P1) 色(P1)
天姿:天生的姿色;國色:女子美色冠絕全國。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顏夫人者,嫗盈女也,國色也。”《漢武帝內傳》:“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
年級字:仙(P2) 姿(P3) 玉(P1) 色(P1)
明·謝讜《四喜記·巧夕宮筵》:“宮中鄭娘娘,乃是鄭參政之女,數月前選入宮中,仙姿玉色,世上無雙。”
年級字:妍(P0) 姿(P3) 豔(P3) 質(P4)
年級字:國(P1) 色(P1) 天(P1) 姿(P3)
《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顏夫人者,嫗盈女也,國色也。”《漢武帝內傳》:“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
年級字:綽(P5) 約(P2) 多(P1) 姿(P3)
《莊子·逍遙遊》:“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唐·蔣防《霍小玉傳》:“年可四十餘,綽約多姿,談笑甚媚。”
年級字:娜(P4) 多(P1) 姿(P3)
古樂府《孔雀東南飛》:“四角龍幡,婀娜多姿隨風傳。”
年級字:千(P1) 姿(P3) 百(P1) 態(P2)
蔣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千姿百態,論膚色黃白都有。”
年級字:龍(P2) 章(P3) 鳳(P4) 姿(P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孝標註:“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年級字:仙(P2) 姿(P3) 貌(P2)
仙子的姿質,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年級字:丰(P3) 姿(P3) 綽(P5) 約(P2)
丰姿:風姿,風度姿態。綽約:柔美的樣子。形容女子體態柔美,神采飄逸。同“丰神綽約”。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 :“一回頭時,卻見那轎子裏坐着個十四五歲的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的女郎,面如瓜子,臉若桃花,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似曾相識,莫道無情,正是說不盡的體態風流,丰姿綽約。”
年級字:多(P1) 彩(P1) 多(P1) 姿(P3)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多姿多彩形容色彩和姿態變化多端。
多 : 多數、眾多。
彩 : 色彩、五彩繽紛。
姿 : 姿態、姿勢。
年級字:龍(P2) 顏(P2) 鳳(P4) 姿(P3)
年級字:英(P1) 姿(P3) 爽(P4)
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態;颯爽:豪邁矯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煥發的樣子。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年級字:妍(P0) 姿(P3) 艷(P1) 質(P4)
年級字:鳳(P4) 表(P2) 龍(P2) 姿(P3)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傑知時》:“瞥然一見,鳳表龍姿自出羣,雌雄勝負隱然分。”
年級字:顧(P3) 盼(P4) 生(P1) 姿(P3)
姿:姿色,姿態。回首擡眼之間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傳神,姿態動人。
三國·魏·嵇康《贈秀才入軍》:“風馳電逝,躡景追風;凌歷中原,顧盼生姿。”
年級字:顧(P3) 盼(P4) 多(P1) 姿(P3)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王昭君,十九歲……一雙秋水似的眼睛,神采清明,顧盼多姿。”
年級字:鳳(P4) 骨(P2) 龍(P2) 姿(P3)
《雲笈七籤》卷四:“今視子之質,實霄景高煥,圓精重照,鳳骨龍姿,腦色寶曜。”
年級字:英(P1) 姿(P3) 勃(P4) 勃(P4)
劉白羽《火》:“這時,我看見躺在病牀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頰燒黑了,頭發燒焦了,可是從他向上揚着的短短眉毛上,還顯露出一種英姿勃勃的神氣。”
年級字:英(P1) 姿(P3) 煥(P5) 發(P1)
英姿:英勇威武姿態;煥發: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樣子。
宋·蘇軾《念媽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
年級字:首(P1) 弄(P2) 姿(P3)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年級字:郎(P2) 才(P1) 女(P1) 姿(P3)
明·張鳳翼《紅拂記·擲家圖國》:“爲郎才女姿,非是雲邀雨期,這情蹤傍人怎知?”
年級字:爽(P4) 英(P1) 姿(P3)
颯爽:豪邁矯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態。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煥發的樣子。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年級字:蒲(P6+) 柳(P3) 之(P2) 姿(P3)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爲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年級字:霞(P3) 姿(P3) 月(P1) 韻(P3)
年級字:仙(P2) 姿(P3) 玉(P1) 貌(P2)
唐·鄭《津陽門》詩:“鳴鞭後騎何躞蹀,宮妝禁袖皆仙姿。”《樂府詩集·宮怨》:“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釵獨相問。”
年級字:丰(P3) 姿(P3) 冶(P4) 麗(P2)
年級字:濁(P4) 質(P4) 凡(P3) 姿(P3)
清·洪昇《長生殿·聞樂》:“想我濁質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僥倖也。”
年級字:風(P1) 姿(P3) 綽(P5) 約(P2)
風:風度;綽約:女子姿態柔美。形容女子風韻姿態柔美動人。
年級字:顧(P3) 影(P2) 弄(P2) 姿(P3)
顧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爲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年級字:姿(P3) 意(P1) 妄(P4) 爲(P2)
任意胡作非爲,常指極端地固執己見和偏愛自己的習慣,常含有一種幾乎難以抑制的反覆無常的意味。
毛澤東《陝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佈告》:“察其原因,不外有少數頑固分子,不顧民族國家利益,姿意妄爲。”
年級字:筆(P1) 墨(P2) 橫(P2) 姿(P3)
清·伍崇曜《〈陶庵夢憶〉跋》:“雖間涉遊戲三昧,而奇情壯採,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