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奧(P4) 妙(P2) 無(P2) 窮(P3)
孫犁《小說雜談·談比》:“但文章一事,涉及意識形態,奧妙無窮,千變萬化,衆口紛紜,莫衷一是,要想比出個結果,使觀衆心服,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年級字:妙(P2) 手(P1) 偶(P3) 得(P1)
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很深的人,出於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
宋·陸游《文章》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爲。”
年級字:妙(P2) 手(P1) 回(P1) 春(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但是藥鋪門裏門外,足足掛着二三十塊匾額:什麼‘功同良相’,什麼‘扁鵲復生’,什麼‘妙手回春’……”
年級字:神(P1) 機(P2) 妙(P2) 算(P2)
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複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後漢書·王渙傳》:“又能以譎數發擿奸伏,京師稱歎,以爲渙有神算。”李賢注:“智算若神也。”
年級字:莫(P2) 明(P1) 其(P2) 妙(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魏翩仞莫明其妙,陶子堯卻不免心上一呆。”
年級字:妙(P2) 語(P1) 驚(P2) 人(P1)
妙語:有深意或動聽的語言。絕妙動聽的語言令人吃驚。
年級字:窮(P3) 極(P2) 要(P1) 妙(P2)
形容精妙到極點,多形容音樂。亦作“窮極其妙”、“窮妙極巧”。
年級字:造(P1) 微(P2) 入(P1) 妙(P2)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賀方回‘淡黃楊柳帶棲鴉’、秦處度“藕葉清香勝花氣”二句,寫景詠物,可爲造微入妙。”
年級字:意(P1) 妙(P2) 指(P2)
清·龔自珍《六經正名》:“《孝經》者,曾子以後,支流苗裔之書,平易氾濫,無大疵,無閎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錄中,與《坊記》、《緇衣》、《孔子閒居》、《曾子天圓》比,非《中庸》、《祭義》、《禮運》之倫也。”
年級字:妙(P2) 語(P1) 解(P2) 頤(P0)
《漢書·匡衡傳》:“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年級字:妙(P2) 言(P1) 要(P1) 道(P1)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
年級字:精(P2) 妙(P2) 絕(P4) 倫(P5)
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燈只至多。蘇、福爲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年級字:妙(P2) 不(P1) 可(P1) 言(P1)
晉·郭璞《江賦》:“經紀天地,錯綜人術,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筆。”
年級字:餘(P4) 妙(P2) 繞(P3) 樑(P5)
南朝·樑·蕭統《七契》:“初音魚踊,餘妙饒樑,何止田文慨慷,劉靖心傷而已哉!”
年級字:清(P1) 歌(P1) 妙(P2) 舞(P3)
唐·宋之問《有所思》:“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年級字:玄(P3) 妙(P2) 入(P1) 神(P1)
年級字:要(P1) 言(P1) 妙(P2) 道(P1)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
年級字:見(P1) 勢(P3) 不(P1) 妙(P2)
年級字:妙(P2) 算(P2) 神(P1) 機(P2)
年級字:箇(P1) 中(P1) 妙(P2) 趣(P3)
箇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奧妙之處和情趣。
宋·陸游《劍南詩稿·十一·對酒二首》:“箇中妙趣誰堪語,最是初醮未醉時。”
年級字:語(P1) 妙(P2) 天(P1) 下(P1)
年級字:匠(P3) 心(P1) 獨(P4) 妙(P2)
匠心:精巧的構思。獨妙:獨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獨具一格的藝術構思。亦作“匠心獨出”、“匠心獨運”。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年級字:神(P1) 術(P2) 妙(P2) 計(P2)
年級字:才(P1) 角(P2) 妙(P2)
漢·傅毅《舞賦》:“合場遞進,按次而俟,埒才角妙,夸容乃理。”
年級字:語(P1) 妙(P2) 絕(P4) 倫(P5)
年級字:慧(P3) 心(P1) 妙(P2) 舌(P2)
年級字:惟(P0) 肖(P1) 惟(P0) 妙(P2)
年級字:絕(P4) 妙(P2) 好(P1) 辭(P5)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爲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年級字:個(P1) 中(P1) 妙(P2) 趣(P3)
個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奧妙之處和情趣。
宋·陸游《劍南詩稿·十一·對酒二首》:“個中妙趣誰堪語,最是初醮未醉時。”
年級字:惟(P0) 妙(P2) 惟(P0) 肖(P1)
年級字:妙(P2) 手(P1) 丹(P4) 青(P1)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繪畫的顏料,比喻繪畫的藝術。指優秀的畫家。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莊濯江尋妙手丹青畫了一幅‘登高送別圖’,在會諸人,都做了詩。”
年級字:生(P1) 花(P1) 妙(P2) 筆(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妙(P2) 舞(P3) 清(P1) 歌(P1)
年級字:丹(P4) 青(P1) 妙(P2) 手(P1)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兩種作顏料的礦物,後泛指顏料。多指國畫大師。
唐·高蟾《金陵晚眺》:“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年級字:妙(P2) 語(P1) 連(P1) 珠(P1)
年級字:曲(P2) 盡(P3) 其(P2) 妙(P2)
曲:委婉,細緻;盡:全部表達。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緻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
晉·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年級字:妙(P2) 手(P1) 空(P1) 空(P1)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傳奇·聶隱娘》:“後夜當使妙手空空兒繼至。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
年級字:殊(P3) 形(P2) 妙(P2) 狀(P2)
年級字:靈(P4) 丹(P4) 妙(P2) 藥(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靈丹聖藥寓意非常有效而難得的解難方法。
靈: 靈驗、有效的。
丹: 古代紅色的顏料,道家煉製的長春不老的藥。
妙: 奇妙、奧妙的,妙手回春。
藥: 醫藥。
指能治百病,起死回生的藥物。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靈丹妙藥都不用,吃的是生薑辣蒜大憨蔥。」
年級字:玄(P3) 妙(P2) 莫(P2) 測(P4)
年級字:妙(P2) 想(P1) 天(P1) 開(P1)
年級字:神(P1) 妙(P2) 莫(P2) 測(P4)
劉白羽《長江三日》:“峽中,強烈的陽光與乳白色雲霧交織一處,數步之隔,這邊是陽光,那邊是雲霧,真是神妙莫測。”
年級字:曲(P2) 盡(P3) 奇(P2) 妙(P2)
年級字:維(P2) 妙(P2) 維(P2) 肖(P1)
維:語助詞;妙:手藝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年級字:妙(P2) 趣(P3) 橫(P2) 生(P1)
這番講話,既有好教訓又說得~,給我們官兵以極深刻的印象。(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七章)
年級字:唯(P4) 妙(P2) 唯(P4) 肖(P1)
年級字:錦(P3) 囊(P5) 妙(P2) 計(P2)
舊小說裏描寫足智多謀的人把對付敵方的計策寫在紙條上,放在錦囊裏,以便當事人在緊急時拆閱。比喻有準備的巧妙辦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吳,當領此三個錦囊。囊中有三條妙計,依次而行。”
年級字:妙(P2) 處(P2) 不(P1) 傳(P2)
宋·黃庭堅《戲題小雀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年級字:妙(P2) 絕(P4) 時(P1) 人(P1)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
年級字:體(P2) 貼(P2) 入(P1) 妙(P2)
年級字:妙(P2) 語(P1) 解(P2) 煩(P4)
《漢書·匡衡傳》:“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年級字:談(P2) 玄(P3) 說(P1) 妙(P2)
年級字:回(P1) 春(P1) 妙(P2) 手(P1)
年級字:莫(P2) 名(P2) 其(P2) 妙(P2)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實在是莫名其妙,我從那時得着這麼一個門生,連我也不知道。”
年級字:言(P1) 語(P1) 妙(P2) 天(P1) 下(P1)
yùn yòng zhī miào zài yú yī xīn
年級字:運(P3) 用(P1) 之(P2) 妙(P2) ,(P1) 在(P1) 於(P2) 一(P1) 心(P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yùn yòng zhī miào cún hū yī xīn
年級字:運(P3) 用(P1) 之(P2) 妙(P2) ,(P1) 存(P3) 乎(P2) 一(P1) 心(P1)
意思是擺好陣勢以後出戰,這是打仗的常規,但運用的巧妙靈活,全在於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揮作戰的藝術。
《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對宗澤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