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o
年級字:好(P1)
詞性:形容詞,助詞
文言文字詞壞甲金文從「女」從「子」,象婦女對着孩子,相親相愛。
親愛。
完善的關係: 友好、交好、好朋友、好同學。
素質: 好人、好東西、好景不常、花好月圓、做好了、寫好了、穿好了、想好了、好轉、好了、好看。喜愛、喜歡: 好哭、好客、好大喜功、好逸惡勞、好學不倦、投其所好。
表示稱讚、或鼓勵語氣:「好!就這麼辦。」、「好!這正合我意。」
沒有困難: 這事好辦! 好解決! 正好試試 、 只好如此 。
非常、十分: 好開心、好有趣、好準、好久、好冷、好快、好厲害、好面善。
可以: 「快準備行李,好早點上路。」 、「請告知住址,我好去找你。」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高適〈贈別晉三處士〉詩:「知己從來不易知,慕君為人與君好。」
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唐.王維〈終南別業〉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漢.鄭玄.注:「好,璧孔也。」
唐.韓愈〈師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gǎo hǎo
年級字:搞(P2) 好(P1)
1. 通過友好的獻殷勤及禮物使順從、使樂於助人;使軟化
gèng hǎo
年級字:更(P1) 好(P1)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
比原來的、 比其他的、 比想像中中、 比預期中好。
zuò hǎo
hǎo rě
zhàn hǎo
hǎo jǐ
ài hào
gài hǎo
hé hǎo
年級字:和(P1) 好(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和解和平共處的意思。
「和」溫和、和善、和平。
「好」友好、良好、好心、好感。
《三國演義.第七五回》:「陸將軍呈書備禮,一來與君侯作賀,二來求兩家和好,幸乞笑留。」
tǎo hǎo
年級字:討(P2) 好(P1)
湊趣兒1.奉承拍馬,獻殷勤,以求得他人好感2.取得好效果
Tǐng hǎo
hǎo xiǎng
hǎo yán
hǎo hǎo
年級字:好(P1) 好(P1)
詞性:形容詞
1. 喜悅。如:《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毛 傳:“好好,喜也。”
2. 猶認真,努力。如:《水滸傳》第三七回:“那梢公喝道:‘你三個好好商量,快回我話。’” 又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 形容很好,完好。如: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把好好東西都丟一地,可惜,可惜!”
4. 平白無故,無端。 如: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雙喜 也是大人了,怎麼好好的會失足落下河去的呢?”
5. 形容大大。多用來形容程度深。如:好好的透了一口氣。又如: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果然今朝弄出事情來了!你這次是好好的要吃點苦頭的了。”
wèn hǎo
zhǔ hǎo
hǎo jiāo
gāng hǎo
jiǎn hǎo
hǎo hàn
zhēn hǎo
hào qí
年級字:好(P1) 奇(P2)
詞性:形容詞
1.流露或顯示出好奇的(尤指對他人之事)。2.對還不了解的新鮮事物有興趣。
nǐ hǎo
zuì hǎo
hǎo chù
hǎo liáo
tián hǎo
年級字:填(P6) 好(P1)
詞性:助詞
填:
1.把空缺的地方塞滿或補滿。填塞,填補,填充。
2.在空白表格上按項目寫。填表。
hǎo wán
hǎokàn
年級字:好(P1) 看(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不好看、難看雅麗的,具有吸引力。
1.有體面、光采的 。
2.優美的 。
3.具吸引力。
hǎo jǐng
pǐ hào
年級字:好(P1)
詞性:名詞
嗜好,
愛好1.對某種事物的特別愛好
例:他的癖好少
2.積久成習的愛好;特殊的愛好
例:種花是他的癖好
zào hǎo
hào qiáng
liáng hǎo
xuǎn hǎo
bǎi hǎo
hǎo mài
hǎo xiāng
nòng hǎo
hǎo hē
hǎo huò
年級字:好(P1) 貨(P2)
詞性:名詞,動詞
妙品劣貨1.古代在飲宴時,為表示友好而贈送給客人的禮品。
例:《左傳·昭公五年》:“宴有好貨,飧有陪鼎。” 孔穎達疏:“謂主國宴賓以貨財為恩好,謂衣服車馬在客所無者與之也。” 《國語·週語二》:“使郤至告慶於週。未將事, 王叔簡公飲之酒,交酬好貨皆厚。”
2.貪愛財物。
例:《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讀子桓'客子常畏人',及答吳朝歌、 鐘大理書,似少年美資負才性,而好貨好色,且當不得恆享者。”
3.指貪財的人。
例:《書·盤庚下》:“朕不肩好貨。” 孔 傳:“我不任貪貨之人。”
bù hǎo
xìng hǎo
xí hǎo
shì hào
jiǎng hǎo
Hǎo chá
hǎo yuǎn
hǎo lèi
hǎo hěn
年級字:好(P1) 狠(P3)
詞性:形容詞
1.好兇惡,殘忍
2.好嚴厲地(批評)
3.好有狠勁,全力以赴
Zhì hǎo
wāi hǎo
年級字:歪(P3) 好(P1)
詞性:介詞
無論如何,不管怎樣;好壞,探詢情况之詞,猶言怎麼樣;謂不問好壞,將就地做某件事。
hǎo xiàng
hǎo zhǔn
hǎo shī
hái hǎo
年級字:還(P1) 好(P1)
詞性:形容詞,連詞,形容詞,連詞
1. 尚可,過得去。
2. 幸好。有僥倖或慶幸的意味。
péng hǎo
bàn hǎo
tài hǎo
suǒ hǎo
hǎo duō
hǎo shì
年級字:好(P1) 事(P1)
善事壞事1. 佛事或道場。特指為死事所做的超度儀式2. 有益的事情
3. 舊時指慈善的事情
zhèng hǎo
hào shèng
jiāo hǎo
xǐ hào
年級字:喜(P1) 好(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愛好喜愛、嗜好、嗜愛、興趣厭惡喜歡做的事。
「喜」喜歡、嗜愛。
「好」愛做的事。
喜歡做的事,興趣。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序》:「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莊子.說劍》:「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
hǎo guāi
hào chī
hǎo cǎi
年級字:好(P1) 彩(P1)
詞性:形容詞,形容詞
1.亦作"好採"。
2.指賭博手氣好。
3.好運氣;幸運。
hǎo niàn
hǎo dú
hǎo xiàng
hǎo jiǔ
qià hǎo
kàn hǎo
Hǎo shuì
年級字:好(P1) 睡(P2)
詞性:名詞
《好睡》是2006年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健康今典。
hǎo la
年級字:好(P1) 啦(P2)
詞性:助詞
常用口語好的、Okay好啦!我答應您到時會出席你的演奏會。
好啦!我已經在此逗留了一小時,我先回去,我們下次再約吧!
「好」美好、很好。
「啊」常用助語詞。
含「答應」的意思。
也可以比喻「到此為止」、「夠了」。
hǎo xīn
shāo hǎo
yǒu hǎo
zhǐ hǎo
měi hǎo
hǎo píng
hǎo wén
hǎo dǎi
年級字:好(P1) 歹(P2)
詞性:形容詞
1.不知道輕重,不論好壞。
2.不問條件好壞,將就地、隨便地做某件事。
3.不管怎樣,總要發生某種行為。
hǎo qī
hǎo xiào
Hǎo zhǎo
shànghǎo
hǎo yùn
hǎo de
年級字:好(P1) 的(P1)
詞性:助詞
常用口語1. 表示應允:「你可以幫我帶孩子前來嗎?」回答:「好的。」
2. 問候:「早晨!今天好嗎?」回答:「好的!您呢?」
3. 關係: 「你們之間還好嗎?」回答: 「好的!很開心。」
4. 他是一位很好的人。句子是: 很好「的」 人,不是「好的」。
1. 表示應允、贊成,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
2. 問候,身體康健,疾病消失,
3. 關係,生活幸福,友愛,和睦。
4. 用於「指定」或幫助「定義」的作用。
「的」幫助語氣比較肯定,多用於簡短的問題。
hào wù
年級字:好(P1) 惡(P3)
詞性:形容詞,助詞
年級字:好(P1) 不(P1) 好(P1)
好嗎,
同意嗎問題句:
1. 同意嗎?
2. 美不美?
3. 舒服不舒服?
年級字:仲(P4) 好(P1) 講(P3)
詞性:形容詞
常用口語錯過了一個機會的含意。
口語: 「仲好講,我已經吃過飯,不次請客早一點通知嗎!」
書面語: 「講得太遲了,我已經吃過飯,不次請客早一點通知嗎!」
「仲」常用於比較時的廣東地方口語。
「好講」講出、告訴、通知。
時間上比較遲了。
指某件事情被通知得太遲,真相已經被公開了或已經發生了。
年級字:好(P1) 萊(P0) 塢(P0)
詞性:名詞
外來翻譯語地方。
好萊塢: 美國電影著名拍攝場地。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西北部郊外。
年級字:太(P1) 好(P1) 了(P1)
詞性:形容詞,助詞
感嘆情況或感覺很好。
年級字:遊(P2) 手(P1) 好(P1) 閒(P3)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與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我打你個遊手好閒,不務生理的弟子孩兒。
年級字:說(P1) 好(P1) 嫌(P4) 歹(P2)
年級字:好(P1) 問(P1) 則(P3) 裕(P6)
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
年級字:好(P1) 說(P1) 歹(P2) 說(P1)
《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櫃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鄰,你們也犯不着來害我。”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事(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我與你姐姐百年好事,千金重擔只在此兩件上面了!萬望龍香姐竭力周全,討個迴音則個。”
年級字:娟(P3) 好(P1) 靜(P2) 秀(P2)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芽,稱其家兒也。”
年級字:絕(P4) 妙(P2) 好(P1) 辭(P5)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爲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年級字:不(P1) 懷(P3) 好(P1) 意(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裏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年級字:勤(P2) 學(P1) 好(P1) 問(P1)
年級字:好(P1) 壞(P2) 參(P3) 半(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好(P1) 好(P1) 先(P2) 生(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劉孝標註引《司馬徽別傳》
年級字:好(P1) 謀(P4) 善(P2) 斷(P3)
年級字:行(P1) 俠(P4) 好(P1) 義(P3)
年級字:花(P1) 好(P1) 月(P1) 圓(P1)
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宋·晁端禮《行香子》詞:“莫思身外,且鬥樽前,原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年級字:天(P1) 道(P1) 好(P1) 還(P1)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年級字:好(P1) 為(P2) 事(P1) 端(P2)
《晉書·文明王皇后傳》:“會見則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年級字:不(P1) 知(P1) 好(P1) 歹(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六回:“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
年級字:百(P1) 年(P1) 之(P2) 好(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四回:“忙了幾時,到了重陽吉期,小峯同紅蕖成了百年之好:”
年級字:好(P1) 奇(P2) 尚(P2) 異(P3)
好:喜歡。尚:注重,喜愛。喜歡和注重奇怪特別的事物。
年級字:一(P1) 雙(P2) 兩(P1) 好(P1)
宋·曾糙《高齋漫錄》記載:夫成郎中相貌醜陋,岳母很厭惡他。新婚之夜,成寫了一首詩:“一牀兩好世間無,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簾明點燭,試教菩薩看麻胡。”
年級字:嫌(P4) 好(P1) 道(P1) 歹(P2)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四:“逐日送些茶飯,嫌好道歹,且是得人憎。”
年級字:昆(P4) 弟(P1) 之(P2) 好(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傳》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婦,結昆弟之好,三晉莫不悚懼,爭獻地以事秦。”
年級字:好(P1) 善(P2) 嫉(P4) 惡(P3)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好善嫉惡,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年級字:好(P1) 大(P1) 喜(P1) 功(P1)
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誇的作風。
宋·羅泌《路史·前紀》卷四:“昔者漢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書·太宗紀贊》:“至其牽於多愛,復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爲。”
年級字:說(P1) 好(P1) 說(P1) 歹(P2)
年級字:好(P1) 行(P1) 小(P1) 惠(P2)
好:喜歡;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歡給人小恩小惠。
《晉書·殷仲堪傳》:“及在州,綱目不舉,而好行小惠,夷夏頗安附之。”
年級字:好(P1) 戴(P3) 高(P1) 帽(P1)
年級字:綠(P1) 林(P1) 好(P1) 漢(P4)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人們。舊時也指聚衆行劫的羣盜股匪。
《後漢書·劉玄傳》:“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羣入野澤,掘鳧芘而食之,更相侵奪。……於是諸亡命馬武、王常、成丹等往從之;共攻離鄉聚,臧於綠林中,數月間至七八千人。”
年級字:佳(P4) 詞(P1) 好(P1) 句(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年級字:大(P1) 好(P1) 河(P1) 山(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大好山河讚美國家的吸引的景觀。
大: 廣大闊大。
好: 良好美好。
河: 河川。
山: 山勢。
年級字:輕(P2) 好(P1) 施(P2)
《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年級字:三(P1) 好(P1) 二(P1) 怯(P4)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娘子與馮官人相見之後,至今三好二怯。”
年級字:好(P1) 色(P1) 之(P2) 徒(P3)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無知骨子裏是個好色之徒,怎敖得住!家裏不能做手腳,便在外面尋花問柳。”
年級字:不(P1) 好(P1) 意(P1) 思(P2)
①表示礙於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②害羞;難爲情。
年級字:好(P1) 自(P1) 為(P2) 之(P2)
清·王韜《淞隱漫錄·五·四奇人合傳》:“此時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秋,原勿以兒女子為念。行矣李君,好自為之。”
年級字:沾(P3) 沾(P3) 自(P1) 好(P1)
明·袁宗道《讀〈孟子〉》:“好善與強知慮多聞識正相違,強知多聞必沾沾自好。”
年級字:妍(P0) 蚩(P0) 好(P1) 惡(P3)
妍:美麗。蚩:通“媸”,醜陋,醜惡。美麗、醜陋、好與壞。原指寫作的得失。
年級字:上(P1) 好(P1) 下(P1) 甚(P4)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年級字:好(P1) 生(P1) 之(P2) 德(P4)
《尚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
年級字:好(P1) 行(P1) 小(P1) 慧(P3)
《論語·衛靈公》:“子曰:‘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何晏集解引鄭玄曰:“小慧,謂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年級字:好(P1) 惡(P3) 勞(P2)
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係》:“要而論之,此三類者,均由學士大夫,好佚惡勞,憚著書之苦,復欲博著書之名,故單辭只義,軼事遺聞,鹹筆之於書,以冀流傳久遠。”
年級字:各(P1) 有(P1) 所(P2) 好(P1)
詞性:形容詞
「各」眾多。
「好」:愛好。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可以順其自然。
唐·蕭穎士《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緬懷雲巖路,欲往無由緣;物各有所好,違之傷自然。」
年級字:來(P1) 好(P1) 息(P1) 師(P1)
年級字:作(P2) 好(P1) 作(P2) 歹(P2)
年級字:臂(P2) 之(P2) 好(P1)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修月生與文香甚昵,素有齧臂之好。”
年級字:好(P1) 爲(P2) 事(P1) 端(P2)
《晉書·文明王皇後傳》:“會見則忘義,好爲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年級字:束(P2) 脩(P0) 自(P1) 好(P1)
年級字:好(P1) 惡(P3) 不(P1) 同(P1)
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年級字:敏(P3) 而(P1) 好(P1) 學(P1)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年級字:好(P1) 模(P2) 好(P1) 樣(P1)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第一件,要一個人才出衆,好模好樣的。”
年級字:好(P1) 天(P1) 良(P1) 夜(P2)
宋·柳永《女冠子》詞:“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成緒。”
年級字:好(P1) 吃(P1) 懶(P3) 做(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這樣好吃懶做的淫婦,睡到這等日高纔起來。”
年級字:好(P1) 酒(P4) 貪(P3) 杯(P1)
沙汀《酒後》:“保長王大廷只有一宗缺點:有點好酒貪杯。一喝醉了又會變得十足膿包,失掉了他那分堅韌的好性格。”
年級字:言(P1) 歸(P3) 於(P2) 好(P1)
《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年級字:好(P1) 事(P1) 多(P1) 磨(P3)
磨:阻礙,困難。好事情在實現、成功前,常常會遇到許多波折。
金·董解元《西廂》一:“真所謂佳期難得,好事多磨。”
年級字:琴(P2) 瑟(P5) 和(P1) 好(P1)
比喻夫婦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靜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
年級字:好(P1) 語(P1) 如(P2) 珠(P1)
宋·蘇軾《次韻答子由》詩:“好語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年級字:好(P1) 夢(P3) 不(P1) 長(P1)
指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不能實現的,只能存在於夢幻之中。
年級字:百(P1) 歲(P2) 之(P2) 好(P1)
明·屠隆《曇花記·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將圖百歲之好,非僅邀一夕之歡。”
年級字:多(P1) 快(P1) 好(P1) 省(P2)
年級字:束(P2) 身(P1) 自(P1) 好(P1)
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年級字:好(P1) 景(P2) 不(P1) 長(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世事都有變化的週期。
「好景」美好的時光、順景、景況。
「不長」長期、長久、長遠。
美好、順利的時光不會長久。
年級字:信(P1) 而(P1) 好(P1) 古(P1)
年級字:嫌(P4) 好(P1) 道(P1) 歉(P4)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五卷:“這些殺才,劫掠良家婦女,在此歌曲,還有許多嫌好道歉。”
年級字:樂(P2) 善(P2) 好(P1) 義(P3)
年級字:好(P1) 言(P1) 好(P1) 語(P1)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曉得鄉下人是刁惡不過,好言好語不肯聽的!”
年級字:通(P3) 家(P1) 之(P2) 好(P1)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有西鄰趙國器,是這揚州奴父親,與老夫三十載通家之好。”
年級字:二(P1) 姓(P3) 之(P2) 好(P1)
《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濟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年級字:篤(P6+) 學(P1) 好(P1) 古(P1)
《三國志·吳志·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年級字:樂(P2) 道(P1) 好(P1) 古(P1)
年級字:愛(P1) 人(P1) 好(P1) 士(P1)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年級字:好(P1) 為(P2) 人(P1) 師(P1)
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年級字:好(P1) 事(P1) 天(P1) 慳(P0)
元·關漢卿《青杏子·離情》曲:“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
年級字:秦(P6+) 晉(P5) 之(P2) 好(P1)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年級字:好(P1) 夢(P3) 難(P2) 圓(P1)
明·湯顯祖《紫釵記·劍合釵圓》:“彩雲輕散,好夢難圓。”
年級字:不(P1) 好(P1) 不(P1) 壞(P2)
既不值得稱贊,也不值得責備的∶過得去的,中等的,不突出的。
年級字:仲(P4) 好(P1) 意(P1) 思(P2)
詞性:形容詞
常用口語做錯了事不但沒有悔意,仍然態度依舊,若無其事。
口語: 他吃多了兩份餐,仲好意思不付餐費。
書面語: 他吃多了兩份餐,還好意思不付餐費。
「仲」常用於比較時的廣東地方口語。
「意思」意向和思維,指態度。
這是一句暗喻的評語,指做錯了事不但沒有悔意,仍然態度依舊,若無其事,甚至更要爭取額外的權益。
年級字:至(P1) 親(P1) 好(P1) 友(P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就中有引禮贊禮的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親好友中間,有禮度熟閒,儀容出衆,聲音響亮的,衆人就推舉他做了。”
年級字:好(P1) 自(P1) 爲(P2) 之(P2)
清·王韜《淞隱漫錄·五·四奇人合傳》:“此時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秋,原勿以兒女子爲念。行矣李君,好自爲之。”
年級字:評(P4) 功(P1) 擺(P2) 好(P1)
年級字:好(P1) 勇(P2) 鬥(P2) 狠(P3)
狠:暴戾,兇惡,殘忍。愛逞威風,喜歡鬥歐。形容人兇強好鬥。
《孟子·離婁下》:“好勇鬥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年級字:愛(P1) 素(P4) 好(P1) 古(P1)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年級字:好(P1) 語(P1) 似(P3) 珠(P1)
宋·蘇軾《次韻答子由》:“好語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年級字:衆(P3) 好(P1) 衆(P3) 惡(P3)
《論語·衛靈公》:“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年級字:葉(P1) 公(P1) 好(P1) 龍(P2)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着龍,房屋上也畫着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年級字:樂(P2) 善(P2) 好(P1) 施(P2)
《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年級字:一(P1) 牀(P1) 兩(P1) 好(P1)
宋·曾慥《高齋漫錄》:“毗陵有成郎中,宣和中爲省官,貌不揚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菩薩乃嫁一麻胡!’命成作詩。成乃操筆大書雲:‘一牀兩好世間無,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簾明點燭,試教菩薩看麻胡。’”
年級字:爲(P2) 好(P1) 成(P1) 歉(P4)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不能報恩人之德,反累恩人的清名,爲好成歉,皆奴之罪。”
年級字:奪(P3) 人(P1) 所(P2) 好(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恁須不奪人所好。”
年級字:逞(P4) 強(P2) 好(P1) 勝(P2)
楊朔《北線》十五:“自從那天訴苦以後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變成機警,但總有點逞強好勝,不大服人。”
年級字:一(P1) 床(P1) 兩(P1) 好(P1)
年級字:朱(P1) 陳(P2) 之(P2) 好(P1)
唐·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爲婚姻。”
年級字:為(P2) 好(P1) 成(P1) 歉(P4)
年級字:棄(P4) 好(P1) 背(P1) 盟(P5)
年級字:司(P1) 馬(P1) 稱(P2) 好(P1)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註:“(後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年級字:月(P1) 圓(P1) 花(P1) 好(P1)
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宋·晁補之《御街行》詞:“幽期莫誤香閨恨,羅帶今朝褪。月圓花好一般春,觸處總堪乘興。”
年級字:篤(P6+) 志(P2) 好(P1) 學(P1)
年級字:好(P1) 聲(P1) 好(P1) 氣(P1)
年級字:琴(P2) 瑟(P5) 之(P2) 好(P1)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年級字:弱(P3) 不(P1) 好(P1) 弄(P2)
《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
年級字:君(P2) 子(P1) 好(P1)
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後遂用爲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語。
語出《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間貞專之善女,宜爲君子之好匹。”
年級字:阿(P2) 其(P2) 所(P2) 好(P1)
阿:曲從;其:他的;好:愛好。指爲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愛好。
《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年級字:諸(P4) 親(P1) 好(P1) 友(P1)
《蘇州的傳說·雙塔的傳說》:“等到張書生和李相公臨走時,街坊鄉鄰、諸親好友來送行,姑嫂兩人就借這個機會表明心跡。”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永結同心,
白頭偕老婚姻美滿,夫妻關係持久和好。
百年: 永久的含義。
好合: 和好、合作的相處。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年級字:好(P1) 事(P1) 多(P1) 慳(P0)
元·貫雲石《一枝花·離悶》套曲:“常言道好事多慳,陡恁的千難萬難。”
年級字:爭(P2) 強(P2) 好(P1) 勝(P2)
爭:爭奪;強:優勝;好:喜愛。爭為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任是爭強好勝的,偏逢用違所長。”
年級字:好(P1) 善(P2) 樂(P2) 施(P2)
好:喜歡;善:親善,善事;樂:樂意;施:施捨。指喜歡做善事,樂意施捨。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二》:“聞徽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年級字:拿(P2) 手(P1) 好(P1) 戲(P2)
峻青《壯志錄》:“最後,當老場長的拿手好戲《借東風》收場的時候,三星高高地升起,天已經是在半夜了。”
年級字:急(P1) 功(P1) 好(P1) 利(P2)
年級字:好(P1) 景(P2) 不(P1) 常(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好景不長世事都有變化的週期。
「好景」美好的時光、順景、景況。
「不常」常見、常態。
美好、順利的時光不會期常在。
唐·王勃《滕王閣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宋·晁補之《梁州令疊韻》:「好景難常在,過眼韶華如箭。」
年級字:良(P1) 宵(P2) 好(P1) 景(P2)
明·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折:“我與你捧瑤殤酒滿傾,今日個堪賞玩在公廳,休辜負良宵好景。”
年級字:總(P2) 角(P2) 之(P2) 好(P1)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年級字:好(P1) 騎(P2) 者(P1) 墮(P5)
慣於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爲禍。”
年級字:篤(P6+) 實(P1) 好(P1) 學(P1)
年級字:三(P1) 好(P1) 兩(P1) 歹(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時三好兩歹的,虧的太平府陳四老爺照顧他。’”
年級字:大(P1) 好(P1) 山(P1) 河(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大好河山讚美國家的吸引的景觀。
大: 廣大闊大。
好: 良好美好。
山: 山勢。
河: 河川。
年級字:好(P1) 高(P1) 騖(P0) 遠(P1)
好:喜歡;騖:追求。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宋史·道學傳一·程灝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年級字:貪(P3) 財(P3) 好(P1) 色(P1)
年級字:急(P1) 公(P1) 好(P1) 義(P3)
漢·劉向《新序·節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爲人也,公正而好義。”
年級字:投(P3) 其(P2) 所(P2) 好(P1)
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
《莊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年級字:重(P1) 修(P2) 舊(P2) 好(P1)
年級字:忘(P2) 年(P1) 之(P2) 好(P1)
忘記年齡的交友。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南朝·宋·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義(P3)
漢·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爲後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年級字:好(P1) 爲(P2) 人(P1) 師(P1)
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爲是,愛擺老資格。
年級字:好(P1) 心(P1) 好(P1) 意(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好心、善心,
仁心,
愛心善意。
老舍《茶館》第三幕:我好心好意來告訴你,你可不能賣了我呀!
年級字:好(P1) 逸(P6) 惡(P3) 勞(P2)
《後漢書·郭玉傳》:“其爲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年級字:好(P1) 丹(P4) 非(P2) 素(P4)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序》:“至於世之諸賢,各滯所速,莫不論甘則忌辛,好丹則非素。”
年級字:好(P1) 善(P2) 惡(P3) 惡(P3)
年級字:燕(P2) 昭(P2) 好(P1) 馬(P1)
《舊唐書·薛登傳》:“燕昭好馬,則駿馬來庭;葉公好龍,則真龍入室。”
年級字:好(P1) 夢(P3) 難(P2) 成(P1)
在睡眠時,要想做個好夢也是不輕而易舉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難以變成現實。
宋·聶勝瓊《鷓鴣天·寄李之問》:“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年級字:恰(P3) 到(P1) 好(P1) 處(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説話做事達到了最合適的成效。
朱自清《經典常談·春秋三傳第六》:「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鬆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
年級字:好(P1) 學(P1) 不(P1) 倦(P4)
《史記·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寵於獻公,好學不倦 。”
年級字:惜(P2) 客(P2) 好(P1) 義(P3)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義。”
年級字:好(P1) 事(P1) 之(P2) 徒(P3)
年級字:好(P1) 肉(P1) 瘡(P6)
《續傳燈錄》:“說佛說祖,正如好肉剜瘡;舉古舉今,猶若殘羹餿飯。”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施(P2)
年級字:好(P1) 整(P2) 以(P1) 暇(P6)
整:嚴整;暇:不急迫。形容既嚴整,又從容。也指事情雖多,仍舊從容不迫。
《左傳·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衆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
年級字:三(P1) 好(P1) 兩(P1) 歉(P4)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那女兒年方一十二歲,一貌如花,且是聰明,單只從小的三好兩歉,有些小病。”
年級字:輕(P2) 財(P3) 好(P1) 士(P1)
年級字:篤(P6+) 信(P1) 好(P1) 學(P1)
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年級字:好(P1) 不(P1) 容(P2) 易(P2)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言(P1) 歸(P3) 和(P1) 好(P1)
《清史稿·世祖紀一》:“昔之疆場用兵,本冀言歸和好。不幸寇兇極禍,明祚永終。”
年級字:不(P1) 識(P2) 好(P1) 歹(P2)
《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訴我許多話,說你不識好歹,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悅。”
年級字:潔(P2) 身(P1) 自(P1) 好(P1)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衆事情。
年級字:嫌(P4) 好(P1) 道(P1) 惡(P3)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歡養幾匹馬,他就嫌好道惡的,說着蹋了他的院子。”
年級字:好(P1) 問(P1) 決(P2) 疑(P3)
年級字:年(P1) 誼(P3) 世(P1) 好(P1)
年誼:科舉時代稱同年登科的關係;世好:兩家世代友好。科舉時代兩家因同年登科而爲世交的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
年級字:公(P1) 諸(P4) 同(P1) 好(P1)
公:公開;諸:之於;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清·胡鳳丹《〈龍川文集〉辨僞考異跋》:“雖經同人研究再三,餘心猶耿耿,未敢公諸同好。”
年級字:完(P1) 好(P1) 無(P2) 缺(P3)
年級字:急(P1) 公(P1) 好(P1) 施(P2)
年級字:緊(P2) 行(P1) 無(P2) 好(P1) 步(P1)
走得太急步子就邁不穩。比喻過於倉促,事情就做不好。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禁(于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年級字:吃(P1) 力(P1) 不(P1) 討(P2) 好(P1)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讚。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年級字:宰(P5) 相(P1) 肚(P2) 裡(P3) 好(P1) 撐(P5) 船(P2)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
年級字:好(P1) 心(P1) 做(P1) 了(P1) 肝(P4) 肺(P5)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八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年級字:好(P1) 漢(P4) 不(P1) 吃(P1) 眼(P1) 前(P1) 虧(P4)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好漢不吃眼前虧,且讓他一步,再作道理。”
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年級字:好(P1) 了(P1) 瘡(P6) 疤(P5) 忘(P2) 了(P1) 痛(P2)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年級字:宰(P5) 相(P1) 肚(P2) 裏(P1) 好(P1) 撐(P5) 船(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我不如你有擔待,你做中堂的是‘宰相肚裏好撐船’,我生來就是這個脾氣不好。”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年級字:好(P1) 女(P1) 不(P1) 穿(P1) 嫁(P3) 時(P1) 衣(P1)
dà shù dǐ xià hǎo chéng liàng
年級字:大(P1) 樹(P1) 底(P2) 下(P1) 好(P1) 乘(P2) 涼(P2)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則是吃他家的,便好道這大樹底下好乘涼。”
年級字:不(P1) 到(P1) 長(P1) 城(P2) 非(P2) 好(P1) 漢(P4)
年級字:上(P1) 好(P1) 沈(P2) 香(P1) 當(P2) 爛(P3) 柴(P2)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年級字:遠(P1) 來(P1) 和(P1) 尚(P2) 好(P1) 看(P1) 經(P1)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看經。”
míng qiāng hǎo duǒ àn jiàn nán fáng
年級字:明(P1) 槍(P2) 好(P1) 躲(P1) ,(P1) 暗(P2) 箭(P2) 難(P2) 防(P3)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亦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jiāng shān hǎo gǎi bǐng xìng nán yí
年級字:江(P2) 山(P1) 好(P1) 改(P2) ,(P1) 秉(P5) 性(P3) 難(P2) 移(P2)
魯迅《淮風月談·後記》:“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難移’,我知道自己終於不能安分守己。”
bǎinián hǎo hé, yǒng jié tóngxīn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P1) 永(P2) 結(P1) 同(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美滿婚姻, 關係持久。
百年好合: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永結同心: 思想、興趣、喜愛的事情都一齊,生活永遠在一起。
jiāng shān hǎo gǎi běn xìng nán yí
年級字:江(P2) 山(P1) 好(P1) 改(P2) ,(P1) 本(P2) 性(P3) 難(P2) 移(P2)
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後來還要開開口。”
hǎo shì bù chū mén 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年級字:好(P1) 事(P1) 不(P1) 出(P1) 門(P1) ,(P1) 惡(P3) 事(P1) 行(P1) 千(P1) 里(P1)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shān zhōng wú hǎo hàn hú sūn chēng bà wáng
年級字:山(P1) 中(P1) 無(P2) 好(P1) 漢(P4) ,(P1) 稱(P2) 霸(P5) 王(P1)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mǔ dān suī hǎo 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年級字:牡(P4) 丹(P4) 雖(P2) 好(P1) 全(P2) ,(P1) 仗(P3) 綠(P1) 葉(P1) 扶(P3) 持(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着嗎!”
mǔ dān suī hǎo 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年級字:牡(P4) 丹(P4) 雖(P2) 好(P1) 終(P2) ,(P1) 須(P4) 綠(P1) 葉(P1) 扶(P3) 持(P4)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mǔ dān suī hǎo 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年級字:牡(P4) 丹(P4) 雖(P2) 好(P1) 全(P2) ,(P1) 憑(P4) 綠(P1) 葉(P1) 扶(P3) 持(P4)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