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厲(P3) 奮(P2) 發(P1)
孫中山《中國革命史·革命之運動》:“其慷慨助餉,多爲華僑;熱心宣傳,多爲學界;衝鋒破敵,則在軍隊與會黨,踔厲奮發,各盡所能,有此成功。”
年級字:奮(P2) 發(P1) 有(P1) 爲(P2)
漢·王充《論衡·初稟篇》:“勇氣奮發,性自然也。”
年級字:奮(P2) 發(P1) 蹈(P3) 厲(P3)
奮:振作;發:激勵;蹈:踩,引伸爲做,實行;厲:猛烈,迅疾。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鄒韜奮《抗戰以來·自動奮發的千萬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奮發蹈厲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線,不讓男同胞專美。”
年級字:奮(P2) 發(P1) 有(P1) 為(P2)
年級字:奮(P2) 發(P1) 厲(P3)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
年級字:奮(P2) 發(P1) 圖(P2) 強(P2)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峯。”
年級字:蹈(P3) 厲(P3) 奮(P2) 發(P1)
蹈:踩,引伸爲做,實行;厲:猛烈,迅疾;奮:振作;發:激勵。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五九回:“吾父老子弟,尤當蹈厲奮發,爲民前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