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屈(P4) 大(P1) 夫(P2)
詞性:名詞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國貴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5月秦軍一舉攻破楚都郢,他懷著亡國的悲痛,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他一生寫下許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
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昏庸王室和腐敗貴族的無比憎恨和對楚國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體現了他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獻身精神。
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後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
年級字:打(P1) 功(P1) 夫(P2)
詞性:動詞
「打」是動作的行為。
「功夫」是中國傳統武術,能運動健身。多練習可能防禦被人襲擊的基本技能。
年級字:岑(P0) 夫(P2) 子(P1)
詞性:名詞
人名唐朝詩人李白
原名: 岑勳
生平不詳,曾多次在唐朝詩人李白的詩被提及,包括《送岑徵君歸鳴皋山》、《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將進酒》。
唐朝詩人李白《將進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年級字:千(P1) 夫(P2) 所(P2) 指(P2)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獨(P4) 夫(P2) 民(P1) 賊(P3)
獨夫:暴虐無道,衆叛親離的統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傢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治者。
《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年級字:貪(P3) 夫(P2) 徇(P0) 財(P3)
徇:通“殉”。徇財:不顧性命以求財。愛財的人願意爲了錢財而死。形容人愛財如命。
《史記·伯夷列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漢·賈誼《鵬鳥賦》:“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
年級字:灌(P4) 夫(P2) 罵(P3) 座(P2)
灌夫:西漢著名將領。指灌夫酒後罵人泄憤。形容爲人剛直敢言。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遂怒,劾灌夫罵座不敬,系居室。”
年級字:凡(P3) 夫(P2) 肉(P1) 眼(P1)
《法華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 唐·玄奘譯《贊彌勒四禮文》:“凡夫肉眼未曾識,爲現千尺一金軀。”
年級字:相(P1) 女(P1) 配(P3) 夫(P2)
明·周楫《西湖二集·月下老錯配本屬前緣》:“竊以因材而篤,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實人事之正。”
年級字:謀(P4) 夫(P2) 孔(P3) 多(P1)
年級字:逐(P4) 臭(P3) 之(P2) 夫(P2)
《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衆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年級字:匹(P2) 夫(P2) 之(P2) 勇(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年級字:三(P1) 夫(P2) 之(P2) 對(P1)
《晉書·王濬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內扇助,爲二五之應。”
年級字:不(P1) 亦(P2) 善(P2) 夫(P2)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爲官戒也。”
年級字:武(P2) 夫(P2)
赳赳:勇武矯健的樣子。武夫:武人,從軍之人。勇武矯健的軍人。後多含貶義,意指雖身強體壯,卻頭腦簡單的軍士。
年級字:夫(P2) 子(P1) 自(P1) 道(P1)
指本意是說別人好處,而事實上卻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別人,卻正指摘了自己。
《論語·憲問》:“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年級字:村(P1) 夫(P2) 俗(P2) 子(P1)
明·胡文煥《羣音類先〈賽四節記·踏雪尋梅〉》:“今朝樂事古應稀,數甌滿飲,休負明時,村夫俗子,枉營營豈知滋味。”
年級字:匹(P2) 夫(P2) 小(P1) 諒(P3)
語出《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後漢書·皇甫嵩硃俊傳論》:“故樑衍獻規,山東連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爲智士笑。”
年級字:匹(P2) 夫(P2) 有(P1) 責(P3)
清·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年級字:夫(P2) 妻(P3) 反(P1) 目(P1)
年級字:匹(P2) 夫(P2) 溝(P3) 瀆(P0)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年級字:愚(P3) 夫(P2) 蠢(P5) 婦(P2)
《淮南子·本經訓》:“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悽愴之志。”
年級字:村(P1) 野(P2) 匹(P2) 夫(P2)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舊指沒有知識、沒有地位的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年級字:萬(P2) 夫(P2) 不(P1) 當(P2)
夫:人。當:抵擋。上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萬夫莫當”。
年級字:匹(P2) 夫(P2) 無(P2) 罪(P4)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沒有罪過的。
年級字:凡(P3) 夫(P2) 俗(P2) 子(P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強鬥勇,皆非仙體。”
年級字:販(P4) 夫(P2) 走(P1) 卒(P3)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通國無不識字的百姓,即販夫走卒,也都通曉天下大勢,民智日進,國力自然日大了。”
年級字:肉(P1) 眼(P1) 凡(P3) 夫(P2)
肉眼:佛經中說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爲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塵世平常的人。
元·範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年級字:販(P4) 夫(P2) 卒(P3)
清·龔自珍《王仲瞿墓表銘》:“以故大江之南,大河之北,南至閩粵、熱河,販夫騶卒,皆知王舉人。”
年級字:妻(P3) 榮(P2) 夫(P2) 貴(P3)
榮:榮耀。貴:顯貴。指因妻子的顯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處。參見“夫貴妻榮”。
年級字:馬(P1) 爾(P6) 代(P2) 夫(P2)
詞性:名詞
南亞群島國家。在印度洋上,跨赤道南北,首都馬累。由珊瑚礁組成。其中有許多島嶼被開闢為觀光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由於海平面上升,已有許多島嶼遭到海水氾濫和海岸侵蝕,造成極大威脅。
年級字:販(P4) 夫(P2) 俗(P2) 子(P1)
明·顧大典《青衫記·茶客娶興》:“況且劉員外是個爲客的人,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年級字:夫(P2) 榮(P2) 妻(P3) 顯(P4)
年級字:羅(P3) 敷(P4) 有(P1) 夫(P2)
漢·無名氏《陌上桑》詩:“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年級字:枉(P6) 費(P3) 工(P1) 夫(P2)
年級字:怨(P3) 女(P1) 曠(P5) 夫(P2)
年級字:匹(P2) 夫(P2) 匹(P2) 婦(P2)
《尚書·鹹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知之也。”
年級字:民(P1) 賊(P3) 獨(P4) 夫(P2)
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傢伙;獨夫:暴虐無道、衆叛親離的統治者。指殘害人民衆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年級字:村(P1) 夫(P2) 野(P2) 老(P1)
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支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
年級字:夫(P2) 負(P3) 妻(P3) 戴(P3)
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爲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爲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
年級字:水(P1) 磨(P3) 工(P1) 夫(P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並不曾遇得個可意人兒。不想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須用些水磨工夫撩撥他,不怕不上我的鉤兒。”
年級字:患(P3) 難(P2) 夫(P2) 妻(P3)
患難:憂慮和災難。指經受過困苦考驗,能夠同甘共苦的夫妻。
唐·元稹《遣悲懷·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年級字:匹(P2) 夫(P2) 懷(P3) 璧(P6)
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年級字:十(P1) 夫(P2) 椎(P0)
指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
年級字:草(P1) 木(P1) 愚(P3) 夫(P2)
舊時農民的謙稱。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麼天時人事。”
年級字:曠(P5) 夫(P2) 怨(P3) 女(P1)
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年級字:作(P2) 夫(P2) 人(P1)
婢:侍女;夫人:主婦。舊時指在文藝方面雖刻意模仿別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規模總趕不上。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羊欣書如大家婢爲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
年級字:一(P1) 夫(P2) 之(P2) 用(P1)
年級字:田(P1) 夫(P2) 野(P2) 老(P1)
年級字:匹(P2) 夫(P2) 之(P2) 諒(P3)
年級字:一(P1) 夫(P2) 之(P2) 勇(P2)
《三國志·魏志·荀彧傳》:“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年級字:三(P1) 夫(P2) 之(P2) 言(P1)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
年級字:夫(P2) 榮(P2) 妻(P3) 貴(P3)
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光榮,妻子也隨之尊貴。
年級字:夫(P2) 貴(P3) 妻(P3) 榮(P2)
唐·唐正辭《太子賓客趙夫人夏侯氏墓誌》:“魚軒象服,夫貴妻榮。”
年級字:夫(P2) 人(P1) 裙(P3) 帶(P1)
宋·周煇《清波雜誌》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張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
年級字:灌(P4) 夫(P2) 罵(P3) 坐(P1)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爲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後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爲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
年級字:販(P4) 夫(P2) 販(P4) 婦(P2)
《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年級字:夫(P2) 倡(P4) 婦(P2) 隨(P3)
原指封建社會認爲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後比喻夫妻和好相處。同“夫唱婦隨”。
語出《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唱,一本作“倡”。
年級字:童(P1) 鈍(P4) 夫(P2)
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志銘》:“又善於誘掖,其言披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鹹如夢寐驚覺。”
年級字:巾(P1) 幗(P0) 丈(P2) 夫(P2)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髮飾,後借指婦女。有大丈夫氣慨的女子。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你要算個智、仁勇三者兼備的巾幗丈夫。”
年級字:柴(P2) 米(P1) 夫(P2) 妻(P3)
爲柴米的需要而結合的夫妻。指物質生活條件低微的貧賤夫妻。
年級字:一(P1) 夫(P2) 當(P2) 關(P2)
《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忠州左右烏、竹兩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關’之險。”
年級字:心(P1) 雄(P1) 萬(P2) 夫(P2)
雄:雄於,在雄心方面超過。雄心勝過一萬個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極大。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年級字:五(P1) 大(P1) 夫(P2)
《史記·秦本紀》:“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早曰‘五羖大夫’。”
年級字:貪(P3) 夫(P2) 殉(P0) 利(P2)
年級字:愚(P3) 夫(P2) 愚(P3) 婦(P2)
《尚書·五子之歌》:“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
年級字:夫(P2) 唱(P1) 婦(P2) 隨(P3)
隨:附和。原指封建社會認爲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後比喻夫妻和好相處。
年級字:結(P1) 髮(P2) 夫(P2) 妻(P3)
結髮:束髮,意即年輕時。年輕時結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年級字:萬(P2) 夫(P2) 莫(P2) 當(P2)
《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吾聞公子慶忌,筋骨如鐵,萬夫莫當。”
年級字:女(P1) 中(P1) 丈(P2) 夫(P2)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你是個女中丈夫,是你去畢竟停當。只是萬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年級字:露(P2) 水(P1) 夫(P2) 妻(P3)
年級字:亡(P2) 國(P1) 大(P1) 夫(P2)
《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爲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孔穎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
年級字:三(P1) 夫(P2) 成(P1) 市(P2) 虎(P1)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年級字:無(P2) 毒(P4) 不(P1) 丈(P2) 夫(P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辯賢愚,無毒不丈夫。”
年級字:萬(P2) 夫(P2) 不(P1) 當(P2) 之(P2) 勇(P2)
元·施君美《幽閨記·罔害璠良》:“此子六韜三略皆能,有萬夫不當之勇。”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年級字:賠(P3) 了(P1) 夫(P2) 人(P1) 又(P1) 折(P2) 兵(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zhòng shǎng zhī xià bì yǒu sǐ fū
年級字:重(P1) 賞(P4) 之(P2) 下(P1) ,(P1) 必(P2) 有(P1) 死(P3) 夫(P2)
《後漢書·耿純傳》:“重賞甘餌,可以聚人者也。”李賢注引《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年級字:匹(P2) 夫(P2) 無(P2) 罪(P4) ,(P1) 懷(P3) 璧(P6) 其(P2) 罪(P4)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tiān xià xīng wáng pǐ fū yǒu zé
年級字:天(P1) 下(P1) 興(P2) 亡(P2) ,(P1) 匹(P2) 夫(P2) 有(P1) 責(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指國家的興盛或衰亡,人人都有一份責任,鼓勵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倡導愛國的心意和。
天下: 全遍大地、全國、國家。
興亡: 興盛、衰亡。
匹夫: 常人、平民、百姓。
有責: 應有、責任。
《書經.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yī fū dāng guān wàn fū mò kāi
年級字:一(P1) 夫(P2) 當(P2) 關(P2) ,(P1) 萬(P2) 夫(P2) 莫(P2) 開(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地形險要,很難攻破。
一夫: 一人。
當關: 守衛著一個門關。
萬夫: 萬人,人數眾多。
莫開: 莫,否定語,不能開。
指因為地勢險要,就是只有一人守關,也不是人多便可以打開關門。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着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唐.李白〈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淮南子·兵略訓》:「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晉·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
zhòng shǎng zhī xià bì yǒu yǒng fū
年級字:重(P1) 賞(P4) 之(P2) 下(P1) ,(P1) 必(P2) 有(P1) 勇(P2) 夫(P2)
元·王實甫《西廂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
yī rén shàn shè bǎi fū jué shí
年級字:一(P1) 人(P1) 善(P2) 射(P2) ,(P1) 百(P1) 夫(P2) 決(P2) 拾(P2)
古諺語,意思是爲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爲首者倡導於前,則其衆必起而效之。
《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志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韋昭注:“決,勾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衆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
Zhàng fū zhì sì hǎi, wàn lǐ yóu bì lín
年級字:丈(P2) 夫(P2) 志(P2) 四(P1) 海(P1) ,(P1) 萬(P2) 里(P1) 猶(P5) 比(P1) 鄰(P3)
文言文字詞志在四方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年級字:只(P1) 要(P1) 功(P1) 夫(P2) 深(P2) ,(P1) 鐵(P3) 磨(P3) 成(P1) 針(P2)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只要工夫深,
鐵杵磨成針、鐵杵磨成針勉勵工作只要有決心,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肯下功夫、用心、加上毅力,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功夫: 專心、用心而出的力。
鐵杵: 粗糙的鐵棍。
傳李白少時讀書感到困難,後來遇到一位老太太向他解釋如何將鐵棍磨成成細細的繡花針的故事。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qiān fū nuò nuò bù rú yī shì è è
年級字:千(P1) 夫(P2) 諾(P4) 諾(P4) 不(P1) ,(P1) 如(P2) 一(P1) 士(P1)
指衆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同“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年級字:只(P1) 要(P1) 工(P1) 夫(P2) 深(P2) ,(P1) 鐵(P3) 磨(P3) 成(P1) 針(P2)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鐵杵磨成針勉勵工作只要有決心,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肯下功夫、用心、加上毅力,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工夫: 專心、用心而出的力。古通「功」。
鐵杵: 粗糙的鐵棍。
傳李白少時讀書感到困難,後來遇到一位老太太向他解釋如何將鐵棍磨成成細細的繡花針的故事。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功(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工(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