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年級字:夜(P2)
詞性:名詞
姓氏金文從「亦」從「夕」或「月」,「亦」是聲符,古文字「月」、「夕」相通,「夕」是傍晚,後來兼指晚上。
晚上,從天黑到天亮的時間: 午夜、子夜、夜間、夜晚、深夜、夜不閉戶、夜闌人靜、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夙興夜寐、漫漫長夜。。
【姓氏】漢代:夜龍。
《左傳.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yè bàn
xiāo yè
wǔ yè
sān yè
yè shēn
yuè yè
áo yè
yè zhàn
Yǔyè
年級字:雨(P1) 夜(P2)
詞性:名詞
《雨夜》,是聞一多先生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雨夜》寫詩人的失眠,表達了對生存的基本態度。
yè jiān
年級字:夜(P2) 間(P1)
詞性:形容詞
夜晚,
晚上白天,
白晝,
日間指從黃昏到黎明的那段時間,夜裡。參考:
1. 宋 沈作喆 《寓簡》卷十:「其意必待夜間出來胡行亂走耳。」
2.《水滸傳》第六六回:「且說 時遷 是個飛簷走壁的人,不從正路入城,夜間越墻而過。」
3.《紅樓夢》第二七回:「如今且說 黛玉 因夜間失寢,次日起來遲了。」
4. 沙汀 《丁跛公》:「這時已是夜間,有幾家人已經關上大門了。」
yè xiāo
年級字:夜(P2) 宵(P2)
詞性:名詞
早茶常指夜間另加而吃得很少的一頓晚餐
例:看完劇以後吃夜宵
yè chē
Dōng yè
shǒu yè
年級字:守(P2) 夜(P2)
詞性:動詞
1.夜間擔任守衛
例:巡更守夜
2.喪葬儀式的一環
例:子孫都在靈堂守夜
xiàyè
yè xí
yè xiào
rù yè
yè wǎn
yè shì
zuó yè
年級字:昨(P2) 夜(P2)
詞性:形容詞
昨晚昨天的晚上。
昨: 上一天,昨天,昨日。
夜: 晚上,夜晚、黑夜。
伕名·南北朝· 《木蘭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yè xǐng
zhòu yè
年級字:晝(P4) 夜(P2)
詞性:名詞
日夜1.白日和黑夜
2.指代一切事物的兩種相互對立、消長的力量,或陰陽兩個方面
hēi yè
cháng yè
yè jǐng
yè gōng
qián yè
yè fēng
yè jìng
yè lǐ
yè lǐ
yè kōng
yè mù
bàn yè
yè bān
àn yè
lián yè
zhú yè
年級字:燭(P4) 夜(P2)
詞性:名詞,動詞
照亮黑夜;雞的別名;神話中的花名,參見“燭夜花”。
nián yè
yè shí
Měi yè
shēn yè
rì yè
chū yè
yè sè
yè zhōng
年級字:夜(P2) 中(P1)
詞性:名詞
夜間,夜裡
例:方夜中。 --清. 方苞《獄中雜記》
Qiū yè
chè yè
bǐngyè
Yè shuì
yè qì
年級字:夜(P2) 氣(P1)
詞性:名詞
儒家謂晚上靜思所產生的良知善念;夜間的清凉之氣;黑暗、陰森的氣氛。
yè qǔ
yè lù
liǎng yè
yè yè
zhí yè
shàngyè
Jīnyè
年級字:今(P1) 夜(P2)
詞性:名詞
《今夜》是由許巍作詞、作曲,由許巍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那一年》中。這首歌是一首流行風格的歌曲。歌曲展現了許巍高超的唱功及創作功力
gé yè
年級字:暮(P5) 夜(P2) 無(P2) 知(P1)
《後漢書·楊震傳》:“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年級字:牛(P1) 衣(P1) 夜(P2) 哭(P1)
唐·溫庭筠《上裴舍人啓》:“今則阮路興悲,商歌結恨;牛衣夜哭,馬柱晨吟。”
年級字:門(P1) 不(P1) 夜(P2) 扃(P0)
年級字:連(P1) 日(P1) 帶(P1) 夜(P2)
年級字:黑(P1) 天(P1) 半(P1) 夜(P2)
馬烽《三年早知道》:“一個老漢說:‘黑天半夜怕什麼!紅星社不會有人來。’”
年級字:晝(P4) 陰(P2) 夜(P2) 陽(P1)
依我國古代陰陽之說,晝屬陽,夜屬陰。“晝陰夜陽”表示天道反常,將有災異。
《後漢書·王允傳》:“月犯執法,彗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
年級字:以(P1) 日(P1) 繼(P3) 夜(P2)
《陳書·鄭灼傳》:“灼家貧,抄義疏以日繼夜,筆毫盡,每削用之。”
年級字:更(P1) 深(P2) 夜(P2) 靜(P2)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一點聲響。形容夜深處於一片寂靜之中。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年級字:夙(P0) 夜(P2) 在(P1) 公(P1)
年級字:晝(P4) 日(P1) 晝(P4) 夜(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都要我寫字、做詩,還有那分了題、限了韻來要求教的。晝日晝夜打發不清。”
年級字:三(P1) 更(P1) 半(P1) 夜(P2)
《宋史·趙昌言傳》:“四人者(陳象輿、胡旦、董儼、樑灝)日夕會昌言第。京師爲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年級字:晝(P4) 伏(P4) 夜(P2) 動(P1)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晝伏夜動,不穴於寢廟,畏人故也。”
年級字:愁(P3) 多(P1) 夜(P2) 長(P1)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慓!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宋·華嶽《翠微南征錄·秋意次項子禮韻》:“詩盡時尤闊,愁多夜更長。”
年級字:晝(P4) 度(P2) 夜(P2) 思(P2)
《新唐書·李絳傳》:“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將晝度夜思,始欲陳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將以聞,則有憚而削其半,故上達者財十二。”
年級字:夜(P2) 雨(P1) 對(P1) 床(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年級字:清(P1) 夜(P2) 心(P1)
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明·茅維《鬧門神》:“倘清夜捫心,原無芥蒂。”
年級字:夜(P2) 不(P1) 成(P1) 寐(P3)
宋·洪邁《夷堅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樓》:“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聞抱關老卒雲,樓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見者。是日徒於孤獨,竟夜不能寐。”
年級字:夜(P2) 郎(P2) 自(P1) 大(P1)
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爲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年級字:秉(P5) 燭(P4) 夜(P2) 遊(P2)
年級字:晝(P4) 伏(P4) 夜(P2) 行(P1)
伏:躲藏;行:趕路。白天躲藏,夜間趕路。指爲避免被敵人發現所採取的祕密活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蓤夫。”
年級字:俾(P0) 夜(P2) 作(P2) 晝(P4)
唐·白行簡《李娃傳》:“四令生斥棄百慮以志學,俾夜作晝,孜孜矻矻。”
年級字:門(P1) 不(P1) 夜(P2) 關(P2)
年級字:連(P1) 明(P1) 徹(P4) 夜(P2)
姚雪垠《長夜》二:“離開信陽的時侯,平漢線南段的客車已經不通,所有的車輛都是連明徹夜地運輸軍隊。”
年級字:夜(P2) 長(P1) 夢(P3) 短(P2)
年級字:夜(P2) 雨(P1) 對(P1) 牀(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年級字:衣(P1) 錦(P3) 夜(P2) 游(P1)
穿了錦繡衣裳在夜間出行。比喻雖居官位,卻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榮耀顯貴。同“衣繡夜行”。
年級字:連(P1) 更(P1) 曉(P4) 夜(P2)
年級字:暮(P5) 夜(P2) 先(P2) 容(P2)
年級字:卜(P1) 夜(P2) 卜(P1) 晝(P4)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年級字:晝(P4) 想(P1) 夜(P2) 夢(P3)
《列子·周穆王》:“神遇爲夢,形接爲事,晝想夜夢,神行所遇。”
年級字:雄(P1) 雞(P1) 夜(P2) 鳴(P4)
年級字:山(P1) 陰(P2) 夜(P2) 雪(P1)
年級字:日(P1) 夜(P2) 兼(P3) 程(P2)
年級字:衣(P1) 繡(P4) 夜(P2) 遊(P2)
比喻雖居官位,卻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榮耀顯貴。同“衣繡夜行”。
漢·焦贛《易林·小過之否》:“衣繡夜遊,與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憂。”
年級字:衣(P1) 繡(P4) 夜(P2) 行(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衣:穿。繡:錦繡。穿着精美鮮豔的錦繡衣服夜間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貴以後不爲人知。亦作“衣錦夜游”、“衣錦夜行”。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年級字:夙(P0) 夜(P2) 憂(P3) 勤(P2)
年級字:花(P1) 朝(P3) 月(P1) 夜(P2)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南朝·梁元帝《春別應令詩》:“動春心花朝月夜,誰忍相思今不見。”
年級字:笑(P1) 面(P1) 夜(P2) 叉(P4)
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爲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年級字:移(P2) 日(P1) 卜(P1) 夜(P2)
清·錢謙益《黃埔及六十壽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年級字:日(P1) 日(P1) 夜(P2) 夜(P2)
詞性:形容詞
疊詞日日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裏,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年級字:通(P3) 宵(P2) 徹(P4) 夜(P2)
明·無心子《金雀記·守貞》:“他愛我……通宵徹夜之妙。你與姐姐說,不要輕慢人。”
年級字:夜(P2) 長(P1) 夢(P3) 多(P1)
清·呂留良《家訓真跡》:“薦舉事近復紛紜,夜長夢多,鞏將來有意外,奈何?”
年級字:深(P2) 更(P1) 半(P1) 夜(P2)
《宋史·趙昌言傳》:“時鹽城副使陳象輿與昌言善,知制誥胡旦、度支副使董儼皆昌言同年,四人者,旦夕會昌年之第。京師爲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年級字:好(P1) 天(P1) 良(P1) 夜(P2)
宋·柳永《女冠子》詞:“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成緒。”
年級字:科(P1) 研(P3) 之(P2) 夜(P2)
詞性:名詞
年級字:黑(P1) 更(P1) 半(P1) 夜(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就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年級字:風(P1) 花(P1) 雪(P1) 夜(P2)
原指舊時詩文裏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
我們對過去那些描寫~的作品,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分析。
年級字:半(P1) 夜(P2) 三(P1) 更(P1)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麼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年級字:夜(P2) 闌(P0) 人(P1) 靜(P2)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這早晚玉繩高、銀河淺,恰正是夜闌人靜。”
年級字:連(P1) 日(P1) 繼(P3) 夜(P2)
《後漢書·班固傳下》:“及肅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數入讀書禁中,或連日繼夜。”
年級字:夜(P2) 以(P1) 繼(P3) 晝(P4)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郅惲傳》:“昔文王不敢槃遊于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
年級字:連(P1) 更(P1) 徹(P4) 夜(P2)
年級字:晝(P4) 夜(P2) 兼(P3) 程(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墳了,諸事停妥,賈璉方進京的。本該出月到家,因聞得元春喜信,遂晝夜兼程而進,一路俱各平安。”
年級字:夙(P0) 興(P2) 夜(P2) 處(P2)
年級字:夙(P0) 夜(P2) 不(P1) 解(P2)
年級字:巴(P1) 山(P1) 夜(P2) 雨(P1)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說巴山夜雨時。”
年級字:長(P1) 夜(P2) 漫(P3) 漫(P3)
漫漫:無邊際的樣子。漫長的黑夜無邊無際。多用來比喻社會的黑暗。
《淮南子·甯戚〈飯牛歌〉》:“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才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年級字:晝(P4) 夜(P2) 兼(P3) 行(P1)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趕路。亦作“晝夜兼程”。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卻說劉崇敗走,與白從輝收集敗殘人馬,只百十騎,晝夜兼行。”
年級字:長(P1) 夜(P2) 難(P2) 明(P1)
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詞:“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年級字:夜(P2) 深(P2) 人(P1) 靜(P2)
漢·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期。”
年級字:月(P1) 夜(P2) 花(P1) 朝(P3)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年級字:卻(P2) 金(P1) 暮(P5) 夜(P2)
東漢楊震爲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縣令王密求見。至晚,以十金奉楊曰:“暮夜無知者。”楊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見《後漢書·楊震傳》。
年級字:不(P1) 分(P2) 晝(P4) 夜(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廢寢忘餐指持續不停。
「晝」白晝,白天。
「夜」晚上,黑夜。
指不分早晚,持續不停。
年級字:晝(P4) 伏(P4) 夜(P2) 游(P1)
《隋書·高祖紀下》:“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剝吏人,晝伏夜游,鼠竊狗盜。”
年級字:夙(P0) 興(P2) 夜(P2) 寐(P3)
年級字:夙(P0) 夜(P2) 匪(P6) 懈(P5)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
《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年級字:無(P2) 晝(P4) 無(P2) 夜(P2)
年級字:以(P1) 夜(P2) 繼(P3) 日(P1)
《呂氏春秋·先識》:“中山之俗,以晝爲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
年級字:對(P1) 牀(P1) 夜(P2) 語(P1)
宋·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詞:“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牀夜語。”
年級字:夜(P2) 行(P1) 被(P2) 繡(P4)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年級字:連(P1) 明(P1) 連(P1) 夜(P2)
唐·白居易《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詩:“那似此堂簾幕底,連明連夜碧潺湲?”
年級字:沒(P1) 日(P1) 沒(P1) 夜(P2)
年級字:彌(P6) 日(P1) 累(P3) 夜(P2)
年級字:連(P1) 明(P1) 達(P1) 夜(P2)
《解放日報》1944.9.2:“沒有鞋面,就把沒有縫上袖子的一個襖襟子用了,連明達夜做了一雙。”
年級字:鶴(P2) 知(P1) 夜(P2) 半(P1)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
年級字:朝(P3) 歌(P1) 夜(P2) 弦(P4)
唐·杜牧《阿房宮賦》:“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爲秦宮人。”
年級字:暮(P5) 夜(P2) 懷(P3) 金(P1)
《後漢書·楊震傳》:“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年級字:夜(P2) 不(P1) 閉(P2) 戶(P1)
戶:門。夜裏睡覺不用閂上門。形容社會治安情況良好。
《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年級字:俾(P0) 晝(P4) 作(P2) 夜(P2)
年級字:對(P1) 牀(P1) 夜(P2) 雨(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年級字:日(P1) 以(P1) 繼(P3) 夜(P2)
年級字:以(P1) 夜(P2) 繼(P3) 晝(P4)
《東觀漢記·郅惲傳》:“陛下遠獵山林,以夜繼晝,其如社稷宗廟何!”
年級字:衣(P1) 錦(P3) 夜(P2) 行(P1)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夜裏穿着錦繡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顯示榮華富貴。
《史記·項羽本紀傳》:“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年級字:炳(P6+) 燭(P4) 夜(P2) 遊(P2)
三國魏·曹丕《又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年級字:連(P1) 更(P1) 星(P1) 夜(P2)
年級字:成(P1) 日(P1) 成(P1) 夜(P2)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聲不斷,好像這裏在進行一場決定人類命運的大戰。”
年級字:夜(P2) 靜(P2) 更(P1) 闌(P0)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着門兒立。”
年級字:鎮(P4) 日(P1) 鎮(P4) 夜(P2)
郁達夫《沉淪》:“他回家之後,便鎮日鎮夜的蟄居在他那小小的書齋裏。”
年級字:對(P1) 床(P1) 夜(P2) 雨(P1)
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年級字:不(P1) 捨(P3) 晝(P4) 夜(P2)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年級字:天(P1) 方(P1) 夜(P2) 譚(P0)
年級字:以(P1) 夜(P2) 繼(P3) 朝(P3)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爲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年級字:長(P1) 夜(P2) 之(P2) 飲(P2)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爲淫樂長夜之飲。”
年級字:晝(P4) 思(P2) 夜(P2) 想(P1)
年級字:卜(P1) 晝(P4) 卜(P1) 夜(P2)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
年級字:無(P2) 明(P1) 無(P2) 夜(P2)
《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所以一耽了這件的滋味,定是無明無夜,拋家失業,失魂落魄,忘飧廢寢的。”
年級字:曉(P4) 行(P1) 夜(P2) 住(P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行。於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年級字:以(P1) 夜(P2) 續(P3) 晝(P4)
《南史·謝靈運傳》:“靈運表陳疾,賜假東歸。將行,上書勸伐河北,而遊娛宴集,以夜續晝。”
年級字:夙(P0) 夜(P2) 匪(P6) 解(P2)
年級字:晨(P2) 興(P2) 夜(P2) 寐(P3)
《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故勉精歷操,晨興夜寐不遑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
年級字:熬(P4) 更(P1) 守(P2) 夜(P2)
《人民文學》1977年1第一期:“總理經常熬更守夜,廢寢忘食地工作。”
年級字:夜(P2) 靜(P2) 更(P1) 深(P2)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着門兒立。”
年級字:曉(P4) 行(P1) 夜(P2) 宿(P3)
曉:天明。一早起來趕路,到夜裏才住宿下來。形容旅途奔波勞苦。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願你曉行晚宿無辭憚。”
年級字:夜(P2) 以(P1) 繼(P3) 日(P1)
《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孟子·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年級字:連(P1) 日(P1) 連(P1) 夜(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7回:“如今竟成了癆病了,現在危急,專差一個人連日連夜趕來的。”
年級字:晝(P4) 耕(P2) 夜(P2) 誦(P4)
《魏書·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年級字:芸(P6+) 窗(P2) 夜(P2) 讀(P1)
詞性:名詞
作者林海音。
年級字:星(P1) 行(P1) 夜(P2) 歸(P3)
年級字:半(P1) 夜(P2) 食(P1) 黃(P1) 瓜(P1)
年級字:隔(P3) 夜(P2) 油(P2) 炸(P3) 鬼(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