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 」
刷新
繁體:夏
國語:xià
粵語:haa6
簡體:夏
筆畫:10
部首:夂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倉頡:MUHE
年級:1
  異體字:  昰、夓、廈

校正
shèng xià

年級字:盛(P2) 夏(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仲夏

反義詞:
嚴冬窮冬隆冬

釋義:
    夏天最炎熱的時候。
校正
zhòng xià

年級字:仲(P4) 夏(P1)

詞性:名詞

釋義: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校正
Lìxià

年級字:立(P1) 夏(P1)

詞性:名詞

關鍵含義:
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節氣。

釋義:
    立夏是中國傳統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七個: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校正
xià wá

年級字:夏(P1) 娃(P2)

詞性:名詞

釋義:
    希伯來文的音譯,一譯厄娃。
校正
Zhōngxià

年級字:中(P1) 夏(P1)

釋義:
    中國;華夏。
校正
Níng Xià

年級字:夏(P1)

釋義: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陝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南北相距約456公里,東西相距約250公里,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自治區首府銀川。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校正
xià jì

年級字:夏(P1) 季(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夏令夏天夏日

反義詞:
冬季

釋義:
    夏天。
校正
xià zhī

年級字:夏(P1) 之(P2)

詞性:名詞

釋義:
    夏天的
校正
xià zhèn

年級字:夏(P1) 鎮(P4)

詞性:名詞

釋義:
    夏鎮為微山縣政府所在地。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濱湖鎮。夏鎮原為古城,由廣戚、部城(西城)和夏鎮寨(東城)三部分組成。
校正
chū xià

年級字:初(P2) 夏(P1)

詞性:名詞

釋義:
    夏季的第一月,即農曆四月
校正
jiàn xià

年級字:見(P1) 夏(P1)

詞性:助詞

釋義:
    夏天到了。
校正
huá xià

年級字:華(P2) 夏(P1)

近義詞:
中國

釋義:
    中國的古稱;古代漢族的自稱。
校正
sān-xià

年級字:三(P1) 夏(P1)

釋義:
    1.指夏種、夏收和夏管。 2.指夏季的三個月。 3.夏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六月。
校正
xià lìng

年級字:夏(P1) 令(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夏日夏季

釋義:
    夏季的節令、氣候。
校正
xià qiū

年級字:夏(P1) 秋(P1)

詞性:名詞

釋義:
    夏季與秋季;關於或見於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種類型的瘧疾。
校正
Xiàlín

年級字:夏(P1) 琳(P2)

詞性:名詞

釋義:
    夏琳是電視劇《奮鬥》的女主角,作品將其設定為一個性格極具個性、極有才華、極度瘋狂的正面角色。
校正
xià bù

年級字:夏(P1) 布(P1)

詞性:名詞

釋義:
    用苧麻織的麻布。
校正
xià rì

年級字:夏(P1) 日(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夏令夏季

反義詞:
冬天

釋義:

    1.夏天
    2.夏季的太陽
校正
xià tiān

年級字:夏(P1) 天(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夏季

反義詞:
冬天

釋義:
    夏季
校正
xià wǎn

年級字:夏(P1) 晚(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夏天的晚上。
校正
Xiàzhì

年級字:夏(P1) 至(P1)

詞性:名詞

關鍵含義:
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節氣。

釋義:
    夏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個: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