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粉(P2) 墨(P2) 登(P1) 場(P2)
粉、墨: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比喻壞人經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臧懋循《元曲選後序》:“而關漢卿輩至躬踐排場,而傅粉墨。”
年級字:斷(P3) 紙(P2) 餘(P4) 墨(P2)
《宣和書·詹鸞》:“綵鸞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寶之。”
年級字:墨(P2) 守(P2) 成(P1) 規(P4)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規矩不肯改變。
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爲準的也。”
年級字:舞(P3) 弄(P2) 文(P1) 墨(P2)
①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辭;耍筆桿子。亦作“舞文弄墨”。
年級字:惜(P2) 墨(P2) 如(P2) 金(P1)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年級字:黑(P1) 天(P1) 墨(P2) 地(P1)
《西湖二集·天台匠誤招樂趣》:“張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張道:‘不知是恁緣故,叫我到此?’”
年級字:筆(P1) 誅(P5) 墨(P2) 伐(P5)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年級字:筆(P1) 墨(P2) 之(P2) 林(P1)
漢·王充《論衡·對作》:“漢家極筆墨之林,書論之造,漢家尤多。”
年級字:胸(P3) 無(P2) 點(P1) 墨(P2)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捲上:“某家本殷實,父母以獨子故,甚愛之,讀書十年,胸無點墨。”
年級字:畫(P1) 疆(P5) 墨(P2) 守(P2)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唐初比偶……繼以李杜代興,杯酒論文,雅稱同調,而李不襲杜,杜不謀李,未嘗黨同伐異,畫疆墨守。”
年級字:筆(P1) 老(P1) 墨(P2) 秀(P2)
明·宋濂《跋東坡書〈乳泉賦〉後》:“李侍郎微之,謂筆老墨秀,挾海上風濤之氣,當爲海內蘇書第一,誠知言也。”
年級字:金(P1) 壺(P3) 墨(P2) 汁(P1)
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浮提之國獻通善書二人,乍老乍少,隱形則出聲,聞聲則隱形,出肘間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壺中有墨汁如淳漆,灑地及石,皆成篆隸科斗之字。”
年級字:文(P1) 人(P1) 墨(P2) 客(P2)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而那些封建舊文化培養出來的文人墨客、風流雅士,置國事於不問,整天吃花酒,作豔詩。”
年級字:筆(P1) 歌(P1) 墨(P2) 舞(P3)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只見當朝聖人出的是三個富麗堂皇的題目,想着自然要取幾篇筆歌墨舞的文章。”
年級字:濃(P3) 墨(P2) 重(P1) 彩(P1)
年級字:大(P1) 處(P2) 著(P2) 墨(P2)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年級字:屠(P5) 毒(P4) 筆(P1) 墨(P2)
年級字:大(P1) 處(P2) 落(P2) 墨(P2)
落墨:落筆。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着眼。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年級字:遊(P2) 戲(P2) 筆(P1) 墨(P2)
年級字:尋(P3) 行(P1) 數(P2) 墨(P2)
尋行:一行行地讀;數墨: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口內誦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墨。”
年級字:粉(P2) 白(P1) 墨(P2) 黑(P1)
以粉傅面、以黛畫眉。謂女子修飾容顏。同“粉白黛黑”。
《戰國策·楚策三》:“彼鄭周之女,粉白墨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見之者,以爲神。”
年級字:文(P1) 人(P1) 墨(P2) 士(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紅亭的碑記付給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這碑記日日尋訪,何能湊巧?”
年級字:筆(P1) 酣(P0) 墨(P2) 飽(P1)
秦牧《藝海拾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年級字:規(P4) 矩(P4) 繩(P2) 墨(P2)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
年級字:形(P2) 諸(P4) 筆(P1) 墨(P2)
但若~,昭示讀者,自以爲得了這作品的魂靈,,卻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媽媽。 ★魯迅《〈出關〉的“關”》
年級字:才(P1) 墨(P2) 之(P2)
清·龔自珍《書金伶》:“噫!江東才墨之藪,樓池船楫之觀,燈灑之娛,春晨秋夕之遊,美人公子,憐纔好色,姚冶跌逿之樂,當我生之初,頗有存焉者矣。”
年級字:遊(P2) 戲(P2) 翰(P0) 墨(P2)
年級字:墨(P2) 汁(P1) 未(P1) 乾(P1)
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幹。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於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可是墨汁未乾,將軍們即奉命作成消滅邊區的軍事計劃。”
年級字:規(P4) 繩(P2) 矩(P4) 墨(P2)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
年級字:騷(P5) 人(P1) 墨(P2) 客(P2)
騷人:屈原作《離騷》,因此稱屈原或《楚辭》的作者爲騷人。墨客:文人。指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
唐·李白《古風》詩:“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漢·揚雄《長楊賦》:“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年級字:墨(P2) 守(P2) 成(P1) 法(P1)
年級字:浮(P3) 筆(P1) 浪(P1) 墨(P2)
清·惲敬《答來卿》:“禹之功德從何處讚揚?故止此數言唱嘆之。知此,雖著述汗牛充棟,豈有浮筆浪墨耶?”
年級字:貪(P3) 墨(P2) 成(P1) 風(P1)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年級字:枉(P6) 墨(P2) 矯(P4) 繩(P2)
年級字:墨(P2) 西(P1) 哥(P1) 灣(P2)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
年級字:斷(P3) 墨(P2) 殘(P5)
明·王世貞《題俞紫芝急救章》:“子中獨能尋考遺則於斷墨殘楮,遂與仲溫並驅。”
年級字:蹈(P3) 矩(P4) 踐(P4) 墨(P2)
明·唐順之《與嚴介溪相公書》:“其如某最迂闊樗散,徒有蹈矩踐墨之小節,本無經時理物之長才。”
年級字:引(P2) 繩(P2) 切(P2) 墨(P2)
年級字:大(P1) 處(P2) 着(P2) 墨(P2)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着眼。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年級字:筆(P1) 墨(P2) 橫(P2) 姿(P3)
清·伍崇曜《〈陶庵夢憶〉跋》:“雖間涉遊戲三昧,而奇情壯採,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
年級字:筆(P1) 飽(P1) 墨(P2) 酣(P0)
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張孝祥《六州歌頭》,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
年級字:舞(P3) 文(P1) 弄(P2) 墨(P2)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隋書·王充傳》:“明習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年級字:墨(P2) 突(P3) 不(P1) 黔(P0)
原指墨翟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燻黑,又到別處去了。後用其事爲典。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睱暖。
年級字:筆(P1) 墨(P2) 官(P2) 司(P1)
詞性:形容詞
「官司」:有法律規程處理的糾紛。事件中有原告和被告,互相通過律師逞交證據、辯論,並由法庭裁定判決和賠償。
「筆墨」:比喻用文字進行的辯論、爭執。
清·許葉芬《紅樓夢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非僅爲懵懂輩饒舌,打無謂筆墨官司也。”
年級字:調(P4) 墨(P2) 弄(P2) 筆(P1)
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爲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
年級字:騷(P5) 人(P1) 墨(P2) 士(P1)
年級字:墨(P2) 子(P1) 泣(P4) 絲(P2)
《淮南子·說林訓》:“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爲其可以黃可以黑。”
年級字:粗(P2) 通(P3) 文(P1) 墨(P2)
粗:略微;通:通曉。文墨:指寫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寫作方面的學問。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長安人氏,略知書史,粗通文墨。”
年級字:騷(P5) 翁(P4) 墨(P2) 客(P2)
年級字:繩(P2) 墨(P2) 之(P2) 言(P1)
年級字:嚼(P5) 墨(P2) 噴(P3) 紙(P2)
晉·葛洪《神仙傳·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許人……又能吞墨,舒紙著前,嚼墨噴之,皆成文字,滿紙各有意義。”
年級字:孔(P3) 席(P4) 墨(P2) 突(P3)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燻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年級字:近(P2) 墨(P2) 者(P1) 黑(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諺語近朱者赤指結識朋友的智慧。
近: 接近、近似。
墨: 黑色、墨色、墨汁。
者: 人士。
黑: 黑色、黑暗、黑道、黑市。
黑引伸是壞的含意。
比喻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年級字:墨(P2) 跡(P2) 未(P1) 乾(P1)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幹。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於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童小鵬《毛主席到重慶》:“《雙十協定》的墨跡未乾,國民黨軍隊就大舉進犯我晉冀魯豫解放區和中原解放區。”
jìn zhū zhě chì jìn mò zhě hēi
年級字:近(P2) 朱(P1) 者(P1) 赤(P3) ,(P1) 近(P2) 墨(P2) 者(P1) 黑(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指結識朋友的智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着硃砂的變紅,靠着墨的變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