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mí
年級字:執(P4) 迷(P2)
詞性:動詞
沉迷固執不悟。
例:《舊唐書·王世充傳》:“四海之內,皆奉正朔,惟公執迷,獨阻聲教。”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我員外好是執迷也,將親兄弟教他另住,受著飢寒,今日上墳也不等他一等。”《封神演義》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討而誅獨夫,公何得尚執迷如此,以逆天時哉!” 孫中山《民報週年紀念演說詞》:“如果滿人始終執迷,仍然把持政權,制馭漢族,那就漢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視的。”參見“ 執迷不悟” 。
執著;著迷。
魯迅《墳·燈下漫筆》:“聽說連一向執迷於現銀的鄉下人,也知道這既便當,又可靠。”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為什麼這樣任性、這樣幼稚地執迷於某種不可能達到的理想呢?”
zhí niù
zhēng zhí
gù zhí
zhí zhèng
zhí shi
年級字:執(P4) 事(P1)
詞性:名詞
從事工作,首長其事;有職守之人,官員;差事,工作;基督教會的低級聖職人員;擔任工作、職務,特指舉行典禮時擔任專職的人;.先生,兄台--舊時的書信中用以稱對方,表示對人的敬稱,不直指其人之意;舊指儀仗;指在左右侍從的人。
zhí yì
piān zhí
年級字:偏(P4) 執(P4)
詞性:形容詞
片面而固執
例:偏執狂
不想那大尹性是偏執的,那里肯信。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zhí xíng
zhí bǐ
qù zhí
年級字:去(P1) 執(P4)
詞性:介詞
1.拿著: 執筆。
2.掌握:執政,執教。
3.實行:執行。
zhí zhào
年級字:執(P4) 照(P2)
詞性:名詞
牌照1. 由政府主管部門正式簽發的許可證件或牌照。2. 證據;證明。
yào zhí
zhí zhuó
年級字:執(P4)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固執,
執拗,
頑固放棄,
捨棄-「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即執著。佛教指專心注意人世間事物而不能超脫,後來泛指固執或拘泥
zhí fǎ
年級字:執(P4) 法(P1)
1. 執行或執掌法令。
2. 執法的官吏。
3. 星名。
年級字:抱(P1) 關(P2) 執(P4) 鑰(P0)
漢·蔡邕《巴郡太守謝版》:“知納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聞,乞頭冗抱關執鑰,不意錄符很青,授任千里。”
年級字:執(P4) 迷(P2) 不(P1) 返(P2)
《秦並六國平話》捲上:“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
年級字:攫(P0) 戾(P0) 執(P4) 猛(P3)
攫:捉取。戾:暴戾。執:抓住。猛:兇猛。能夠捕獲擒拿暴戾、兇猛的敵人。形容勇猛無敵。
年級字:被(P2) 堅(P3) 執(P4) 銳(P4)
詞性:形容詞
成語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鬥或作好戰鬥準備。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漢·班固《漢書·高帝紀》:“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
年級字:明(P1) 火(P1) 執(P4) 仗(P3)
明: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無非赤手求財。”
年級字:執(P4) 粗(P2) 井(P2)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中》:“女笑曰:‘身既無託,願執粗井竈。’王申即日賃衣貰禮爲新婦。”
年級字:允(P5) 執(P4) 厥(P0) 中(P1)
《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年級字:執(P4) 文(P1) 害(P1) 意(P1)
宋·蘇軾《應詔論四事狀》:“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文害意,謂非貧乏不在此數。”
年級字:執(P4) 意(P1) 不(P1) 從(P1)
執:堅持;意:意見;從:依從。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別人的意見。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你若執意不從,惹他性起,一時翻過臉來,罵一頓,打一頓,你待走上天去。”
年級字:執(P4) 迷(P2) 不(P1) 誤(P5)
年級字:執(P4) 迷(P2) 不(P1) 悟(P4)
執:固執,堅持;迷:迷惑;悟:覺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唐·姚思廉《梁書·武帝紀》:“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郝,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
年級字:執(P4) 鞭(P2) 隨(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8回:“願將軍不棄,收爲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
年級字:堅(P3) 執(P4) 不(P1) 從(P1)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年級字:執(P4) 法(P1) 不(P1) 阿(P2)
年級字:執(P4) 法(P1) 如(P2) 山(P1)
年級字:固(P1) 執(P4) 己(P1) 見(P1)
年級字:被(P2) 甲(P1) 執(P4) 兵(P3)
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吾見今非昔比世士大夫,纔有氣幹,便倚賴之,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但微行險服,逞弄拳腕。”
年級字:執(P4) 柯(P1) 作(P2) 伐(P5)
執:拿着;柯:斧頭柄;伐:採伐。手執斧頭去採伐。指給人做媒。
《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年級字:執(P4) 行(P1) 董(P0) 事(P1)
詞性:名詞
在企業或機構內負責整體營運最高的職位,同時也是一位在董事局委任的董事。
年級字:侍(P4) 執(P4) 巾(P1) 節(P1)
年級字:明(P1) 火(P1) 執(P4) 械(P3)
年級字:執(P4) 銳(P4) 披(P2) 堅(P3)
執:拿着;銳:銳利,鋒利,指兵器;堅:指鎧甲,古代軍人護身的戰衣。身穿鎧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戰鬥或作好戰鬥準備。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佈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佔東吳數百城。”
年級字:執(P4) 鞭(P2) 隨(P3)
手裏拿着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隨在左右。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
年級字:仗(P3) 義(P3) 執(P4) 言(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範名汝爲,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年級字:各(P1) 執(P4) 己(P1) 見(P1)
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年級字:甲(P1) 執(P4) 兵(P3)
擐:穿;兵:武器。身披鎧甲,手拿武器。指準備戰鬥。
《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年級字:執(P4) 兩(P1) 用(P1) 中(P1)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
年級字:執(P4) 經(P1) 問(P1) 難(P2)
《後漢書·儒林傳序》:“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年級字:披(P2) 堅(P3) 執(P4) 銳(P4)
《戰國策·楚策一》:“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史記·項羽本紀》:“夫被(披)堅執銳,義不如公。”
年級字:允(P5) 執(P4) 其(P2) 中(P1)
允:誠信;執:持;其:代詞,那個;中:不偏不倚。真誠地堅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處。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論語·堯曰》:“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年級字:固(P1) 執(P4) 成(P1) 見(P1)
茅盾《子夜》九:“如果蓀甫一定要固執成見,那就拉倒。”
年級字:執(P4) 鞭(P2) 墜(P5)
亦作“執鞭隨鐙”。謂服侍別人乘騎,多表示傾心追隨。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願爲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爲萬幸。”
年級字:抱(P1) 關(P2) 執(P4)
漢·蔡邕《巴郡太守謝版》:“知納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聞,乞頭冗抱關執籥,不意錄符很青,授任千里。”
年級字:執(P4) 迷(P2) 不(P1) 醒(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淚。”
年級字:倒(P2) 執(P4) 手(P1) 版(P4)
《晉書·謝安傳》:“[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於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溫,坦之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
年級字:明(P1) 火(P1) 執(P4) 杖(P2)
點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後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幹壞事。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年級字:秉(P5) 要(P1) 執(P4) 本(P2)
秉:執,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年級字:執(P4) 迷(P2) 不(P1) 反(P1)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年級字:執(P4) 而(P1) 不(P1) 化(P1)
《莊子·人世間》:“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年級字:各(P1) 執(P4) 一(P1) 詞(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