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chéng
年級字:南(P1) 城(P2)
詞性:名詞
南城縣位於江西省東部,撫州市中部,居盱江下游。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縣,迄今2215年,是江西省建縣最早的18個古縣之一,素有“贛地名府、撫郡望縣”之稱。縣域面積169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2.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2萬公傾,有林面積9.3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2.5%,城區綠化率45.6%。轄9鎮3鄉150個村。有蒙古、壯、回、苗、滿等5個少數民族。
chéng huáng
年級字:城(P2)
詞性:名詞
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yáng chéng
shān chéng
年級字:山(P1) 城(P2)
詞性:形容詞
1.進縣依山而築的城市。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
chéng fǔ
年級字:城(P2) 府(P2)
詞性:名詞
城內官府所在地。比喻待人處事的心機
例子: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晉書.愍帝紀論》
為人心無城府
chéng xī
yān chéng
年級字:淹(P3) 城(P2)
詞性:名詞
春秋戰國時期三城三河地面城池,現為中國古代春秋淹城遺址,在春秋淹城遺址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
chéng jiāo
dū chéng
jīng chéng
Xiǎochéng
年級字:小(P1) 城(P2)
《小城 》是 2010年02月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勞倫斯·布洛克
chéng chí
dìng chéng
年級字:定(P1) 城(P2)
詞性:名詞
定城是定遠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居全縣中部略偏北,東距江蘇省南京市142公里、滁州市78公里,南距省會合肥市95公里,定城是江淮之間的古老重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稱,在中國幾次南北大分裂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定城歷史悠久。
bái chéng
年級字:白(P1) 城(P2)
白城市是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總人口203.2萬人。白城市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範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chéng hé
Xīn chéng
年級字:新(P1) 城(P2)
詞性:形容詞
1.新建的城區。
2.新城是原高碑店市政府的所在地, 所以新城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首都南大門----高碑店,位於北京南郊,緊鄰房山區。
lǎo chéng
Xiāo chéng
gǔ chéng
Tóng chéng
年級字:銅(P2) 城(P2)
詞性:名詞
白銀市 新中國成立初期被稱為“中國銅城”的白銀市,一座依托銅硫資源開發而興起的資源型城市。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官方設置採煉機構“白銀廠”,城市因此得名,曾有“日出斗金,積銷金城”之記載。
chéng zhèn
年級字:城(P2) 鎮(P4)
城市和集鎮, 也單指集鎮。集鎮一般比較小, 主要為周圍的農村地區服務。
chéng shì
年級字:城(P2) 市(P2)
詞性:名詞
都市,
都邑鄉下,
鄉村,
農村,
郊區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通常是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chéng gēn
Hàn Chéng
年級字:漢(P4) 城(P2)
首爾,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
chéng bǎo
chéng běi
chéng qiáng
qīng chéng
年級字:傾(P4) 城(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1,全城,滿城。
2.形容女子艷麗,貌壓全城。
3.傾覆國家。
wǎng chéng
chéng lǐ
chéng xiāng
chéng lóu
lián chéng
年級字:連(P1) 城(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指毗鄰的諸城。
例:戰國 時, 趙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書 趙王 ,願以十五城易璧。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後以“連城”指 和氏 璧或珍貴之物。
chéng nèi
zhōu chéng
年級字:州(P3) 城(P2)
詞性:名詞
舊時州署所在城邑。
例:宋王偁《東都事略·太宗紀》:“乃者,盜興畎畝,連陷州城。”《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現小女竟送到尊舟,如今若等尊舟到州城,水路難行,定不能勾。”《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古怪再古怪不過我們州城裡的這位新城隍爺咧!”
百科解釋東平州城位於縣境西南部、東平湖東畔,始建於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時因黃河決口,水淹鄆州城(今東平湖埠子坡),知州姚鉉奉旨移建於今址。這里地處古濟水、汶水和運河交流的地區,是歷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是山東南北驛道的樞紐,北通燕趙、南控江淮,風物繁華,商賈雲集,為齊魯一大都會和軍事重鎮。宋、金先後為鄆州、東平府及須城縣城,元為東平路城,明、清為東平州城,民國至1982年為東平縣城,歷經近千年。
fán chéng
年級字:樊(P6+) 城(P2)
詞性:名詞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地理坐標東經111°45′—113°47′,北緯31°13′—32°35′,東面和北面與襄州區接壤,南面以漢江為界與襄城區接壤,西面與穀城縣、老河口市接壤。樊城區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的中心城區,是襄陽市的經濟、交通、信息、物流中心,自古商賈雲集,市場繁榮,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美譽。樊城區基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區下轄8個街道、2個鎮,面積56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0萬,佔襄陽市區人口的70%。
Lin Cheng
年級字:臨(P3) 城(P2)
臨城,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是邢台市19個縣市區之一。地處太行山東麓,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今轄4鎮4鄉和220個行政村,總面積797平方千米,人口20.4萬人。縣政府駐臨城鎮,北鄰石家莊市,距首都北京350公里。臨城縣歷史悠久,西周屬邢國,戰國設臨邑。西漢置房子縣,唐朝天寶元年,更名為臨城縣。臨城縣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平原呈階梯狀分佈,境內交通便利,107國道、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京廣高鐵切境而過。臨城縣礦產資源豐富,是著名的干鮮果品基地,是中國核桃之鄉。臨城工業發展迅速,形成建材業和農副產品加工兩大龍型產業鏈。臨城縣是邢台市四個山區旅遊重點縣之一,旅游資源豐富,名勝眾多…
shěng chéng
chéng nán
chéng wài
Wèi chéng
年級字:渭(P0) 城(P2)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中國城都名稱。
渭城: 原為秦都咸陽,位於渭河北岸,漢武帝時復置,命名「渭城」,於現代陝西咸陽東北。
唐.王維〈送人使安西〉七言絕句:「渭城朝雨浥輕塵。」
gōng chéng
年級字:宮(P2) 城(P2)
詞性:名詞
宮城,指築有城牆的皇宮;亦指圍繞帝王宮室院落的城垣,一般被皇城所包圍,或在皇城之北。如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紫微宮,紫禁城等。
chéng dōng
年級字:城(P2) 東(P1)
詞性:名詞
城東原名炎龍,屬於陸豐市,漯河下游東岸,南頻南海,1986年冬撤區建鎮,該鎮位於縣城偏東方位,改名城東鎮。全鎮現有總人口約6萬人,總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380畝。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48個村民小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介於廣汕公路(324國道)與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其中,且深汕高速公路一個出入口處在該鎮轄區內,是粵東的交通樞紐,是陸豐市主糧產區。
chéng qū
chéng fēng
年級字:城(P2) 風(P1)
詞性:名詞
《城風》是連載於紅袖添香網的一部網絡小說,作者是包棗。
shǒu chéng
Chéng jiē
年級字:城(P2) 街(P2)
詞性:名詞
城街,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20公里,距離鎮0.20公里, 國土面積1.76平方公里,海拔1280.00米,年平均氣溫18.12℃,年降水量7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544.00畝,其中人均耕地0.68畝;有林地844.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9戶,有鄉村人口828人,其中農業人口796人,勞動力4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42人。 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2.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xiàn chéng
Chéng biān
jiāng chéng
年級字:江(P2) 城(P2)
詞性:名詞
臨江之城市、城郭。
例:唐崔湜《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元黃庚《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明王錂《春蕪記·候約》:“只聽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黃景仁《舟中再迭前韻》:“江城雁帶邊聲苦,澤國秋蒸海氣腥。”
lí chéng
年級字:離(P2) 城(P2)
詞性:名詞
1.猶言離宮別館。
例: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古城者, 吳王闔廬所置美人離城也。去縣七十里。”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巫欐城者, 闔廬所置諸侯遠客離城也,去縣十五里。”
2.古地名。
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舒鳩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城, 吳人救之。” 楊伯峻注:“ 杜《注》,' 離城、 舒鳩城',則當在今舒城縣之西,為楚軍至舒鳩所經之邑。 洪亮吉《詁》謂即鍾離,不知鍾離在今安徽鳳陽縣東北二十里,遠在舒鳩城東北, 楚伐舒鳩,斷不至行軍至此。”
cháng chéng
年級字:長(P1) 城(P2)
詞性:名詞
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在14世紀為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侵襲而建設的圍城,長城東西綿延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各類長城遺存地段共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有185處。
長城是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等。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包含有八達嶺長城、山海關、嘉峪關3個區域,共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英文名稱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法文名稱 - La Grande Muraille de Chine
Hù chéng
chū chéng
jìn chéng
Chéng hòu
ān chéng
年級字:安(P1) 城(P2)
詞性:名詞
安城同時也是日本一個稀有姓氏(日本姓氏大部分都是地名)。
mài chéng
年級字:麥(P2) 城(P2)
詞性:名詞
古城名,相傳為楚昭王所築,故址在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漳兩水間。
年級字:管(P2) 城(P2) 毛(P1) 穎(P4)
《宣和畫譜·墨竹》:“平居之時無所嗜好,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
年級字:金(P1) 城(P2) 湯(P2) 池(P2)
金屬的城牆,滾水的護城河。比喻堅固無比、防守嚴密的城市或工事。
《漢書·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爲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年級字:城(P2) 門(P1) 魚(P1) 殃(P0)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明·李東陽《尹公墓誌銘》:“城門魚殃,昆崗玉碎。”
年級字:單(P2) 兵(P3) 孤(P3) 城(P2)
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後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對數萬之衆。”
年級字:城(P2) 下(P1) 之(P2) 盟(P5)
《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爲城下之盟而還。”
年級字:金(P1) 城(P2) 千(P1) 里(P1)
《史記·留侯世家》:“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唐·王勃《上劉右相書》:“雖復舳艫沸海,旌旗觸天,鐵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爲敵人計矣。”
年級字:衆(P3) 心(P1) 如(P2) 城(P2)
萬衆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年級字:城(P2) 北(P1) 徐(P4) 公(P1)
《戰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年級字:城(P2) 狐(P3) 社(P2) 鼠(P4)
社:土地廟。城牆上的狐狸,社廟裏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託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鯤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年級字:龍(P2) 樓(P2) 鳳(P4) 城(P2)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論文章圍棘堪馳騁,願藏身龍樓鳳城。”
年級字:價(P5) 值(P2) 連(P1) 城(P2)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年級字:社(P2) 鼠(P4) 城(P2) 狐(P3)
社:土地廟。城牆上的狐狸,社廟裏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託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鯤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年級字:傾(P4) 國(P1) 傾(P4) 城(P2)
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年級字:擁(P3) 書(P1) 百(P1) 城(P2)
魏書·逸士傳·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年級字:自(P1) 毀(P3) 長(P1) 城(P2)
年級字:湯(P2) 池(P2) 鐵(P3) 城(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雖思慮通長,然於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湯池鐵城,無可攻之勢。”
年級字:石(P1) 城(P2) 湯(P2) 池(P2)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年級字:防(P3) 意(P1) 如(P2) 城(P2)
意:心思,指私慾。指嚴格遏止私心雜念,象守城防敵一樣。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年級字:價(P5) 等(P2) 連(P1) 城(P2)
年級字:胸(P3) 有(P1) 城(P2) 府(P2)
《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嘗以愛憎見於容色。”
年級字:一(P1) 顧(P3) 傾(P4) 城(P2)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年級字:國(P1) 之(P2) 干(P1) 城(P2)
干城:批禦敵的武器和工具,這裏比喻捍衛者。國家主權的捍衛者。
《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穎達疏:“言以武夫自固,爲捍蔽如盾,爲防守如城然。”
年級字:麗(P2) 江(P2) 古(P1) 城(P2)
詞性:名詞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西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黑龍潭、文昌宮、王丕震紀念館、雪山書院、王家莊基督教堂、方國瑜故居、白馬龍潭寺、顧彼得舊居、淨蓮寺、普賢寺等景點。麗江為第二批被準予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麗江古城有著多彩的地方民族習俗和娛樂活動,納西古樂、東巴儀式、占卜文化、古鎮酒吧以及納西族火把節等,別具一格。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年級字:一(P1) 字(P1) 長(P1) 城(P2)
明·湯顯祖《牡丹亭·折寇》:“仗恩臺一字長城,借寒儒八面威風。”
年級字:南(P1) 面(P1) 百(P1) 城(P2)
年級字:圍(P3) 城(P2) 打(P1) 援(P5)
指一種戰術。進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據守城鎮之敵,誘使敵人從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後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年級字:赤(P3) 舌(P2) 燒(P2) 城(P2)
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年級字:百(P1) 城(P2) 之(P2) 富(P3)
語出《魏書·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年級字:成(P1) 城(P2) 斷(P3) 金(P1)
成城,團結得像城堡一樣堅固;斷金,力量大得能折斷金屬。指萬衆一心,力量無比強大。
語出《國語·周語下》:“故諺曰:‘衆心成城,衆口鑠金。’”又《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年級字:人(P1) 民(P1) 城(P2) 郭(P0)
城郭:城牆。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年級字:軍(P2) 臨(P3) 城(P2) 下(P1)
《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樑,樑、齊之兵連於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年級字:衆(P3) 志(P2) 成(P1) 城(P2)
萬衆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年級字:攻(P3) 城(P2) 掠(P5) 地(P1)
年級字:鐵(P3) 郭(P0) 金(P1) 城(P2)
清·馮桂芬《公啓曾協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
年級字:兵(P3) 臨(P3) 城(P2) 下(P1)
元·無名氏《 範書》第一折:“有一日兵臨城下,將至濠邊,四下裏安環,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馬踐了你庭堂。”
年級字:富(P3) 面(P1) 百(P1) 城(P2)
《魏書·逸士傳·李謐》:“每曰:‘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絕跡下幃,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複者四千有餘矣。”
年級字:金(P1) 城(P2) 石(P1) 室(P1)
《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
年級字:一(P1) 字(P1) 連(P1) 城(P2)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羣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爲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年級字:攻(P3) 城(P2) 野(P2) 戰(P4)
年級字:眾(P3) 志(P2) 成(P1) 城(P2)
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年級字:五(P1) 言(P1) 長(P1) 城(P2)
《新唐書·秦系傳》:“長卿自以爲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
年級字:城(P2) 南(P1) 舊(P2) 事(P1)
詞性:名詞
林海音作品。
年級字:攻(P3) 城(P2) 略(P3) 地(P1)
年級字:城(P2) 樓(P2) 跑(P1) 馬(P1)
年級字:掠(P5) 地(P1) 攻(P3) 城(P2)
明·無名氏《精忠記·應詔》:“勤王報國應無憚,掠地攻城也畏難。”
年級字:滿(P2) 城(P2) 風(P1) 雨(P1)
城裏到處颳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年級字:一(P1) 笑(P1) 傾(P4) 城(P2)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年級字:自(P1) 壞(P2) 長(P1) 城(P2)
年級字:城(P2) 下(P1) 之(P2) 辱(P5)
梁啓超《知恥學會敘》:“越惟無恥,故安於城下之辱。”
年級字:日(P1) 坐(P1) 愁(P3) 城(P2)
宋·范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裏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年級字:連(P1) 城(P2) 之(P2) 璧(P6)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年級字:憑(P4) 城(P2) 借(P1) 一(P1)
《宋書·袁淑傳》:“負塞殘孽,阻山燼黨,收險竊命,憑城借一,則當因威席捲,乘機芟剿。”
年級字:銅(P2) 城(P2) 鐵(P3) 壁(P2)
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同“銅牆鐵壁”。
年級字:萬(P2) 里(P1) 長(P1) 城(P2)
詞性:名詞
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在14世紀為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侵襲而建設的圍城,長城東西綿延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各類長城遺存地段共43,721處(座/段),其中牆體10,051段,壕塹/界壕1,764段,單體建築29,510座,關、堡2,211座,其他遺存有185處。
長城是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等。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包含有八達嶺長城、山海關、嘉峪關3個區域,共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英文名稱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法文名稱 - La Grande Muraille de Chine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年級字:等(P2) 價(P5) 連(P1) 城(P2)
《梁書·儒林傳·範縝》:“晉棘、荊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年級字:背(P1) 城(P2) 一(P1) 戰(P4)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年級字:背(P1) 城(P2) 借(P1) 一(P1)
背:背向;借:憑藉;一:一戰。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年級字:衆(P3) 心(P1) 成(P1) 城(P2)
指萬衆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衆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國語·周語下》:“衆心成城,衆口鑠金。”韋昭注:“衆心所好,莫之能敗,其固如城也。”
年級字:高(P1) 城(P2) 深(P2) 池(P2)
漢·鼌錯《論貴粟疏》:“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史記·禮書一》:“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爲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爲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爲威。”
年級字:傾(P4) 城(P2) 傾(P4) 國(P1)
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年級字:胸(P3) 無(P2) 城(P2) 府(P2)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年級字:干(P1) 城(P2) 之(P2) 將(P3)
《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干城。”《孔叢子·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
年級字:坐(P1) 擁(P3) 百(P1) 城(P2)
有一萬卷書,勝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書極豐富。
《魏書·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年級字:獨(P4) 坐(P1) 愁(P3) 城(P2)
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爲憂愁所包圍。
年級字:攤(P4) 書(P1) 傲(P4) 百(P1) 城(P2)
北魏李謐博覽羣書,無意做官,將家產都花在收羅書籍上。經他細加審訂的書有四千卷之多。他有句名言:“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意即只要有萬卷書,又何必做管轄百城的官。事見《魏書·李謐傳》。
年級字:攤(P4) 書(P1) 擁(P3) 百(P1) 城(P2)
年級字:火(P1) 燒(P2) 城(P2) 廟(P3)
年級字:不(P1) 到(P1) 長(P1) 城(P2) 非(P2) 好(P1) 漢(P4)
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年級字:黑(P1) 雲(P1) 壓(P2) 城(P2) 城(P2) 欲(P5) 摧(P4)
摧:毀壞。黑雲密佈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牆壓塌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造成的緊張局面。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chéng mén shī huǒ yāng jí chí yú
年級字:城(P2) 門(P1) 失(P2) 火(P1) ,(P1) 殃(P0) 及(P2) 池(P2) 魚(P1)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北齊·杜弼《檄樑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