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
刷新
繁體:地
國語:dì
粵語:dei6
簡體:地
HK EDB English : suffix for indicating an adverb; land
筆畫:6
部首:土
字形結構:左右
字元部件:土, 也
倉頡:GPD
年級:1

校正

年級字:地(P1)

詞性:名詞助詞

字形含義:
部首從「土」,「也」是蛇,地上最多的動物。

本義:
大地。

應用例子: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星球: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
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方、地區、地域、地點、目的地、地址。
地球的地質:地質、地殼、陸地。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面、地下。

建築材料鋪在地面:地板、地毯。

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易地以處。

【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後,修飾後面的謂語,一般是【動詞】。
例如: 大家看完電影之後慢慢地離開。

如果隨後的詞組是【名詞】,一般用「的」。
例如: 爬行慢慢的小龜。

釋義:
    土地 - 人立足的面。

參考資料:
    宋朝王應麟(字伯厚)《三字經》: 「三才者,天地人」
    指宇宙中三個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整個宇宙空間,其中的星際、天象的自然運行定律。
    「地」是指地球上的地理、結構、和萬物生態的互動。
    「人」是指人類是萬物之靈,以智慧去暸解和運用天地人的大自然關係,以愛心去保護天下的生命,孕育萬物,維護三體共融,生生不息。
校正
Qiú de

年級字:求(P2)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1.懇請,乞助。
    2.設法得到。
校正
Pēng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心跳。
校正
Yǎ de

年級字:啞(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不能說話。
    2.嗓子乾澀發音困難或不清楚。
校正
dì shù

年級字:地(P1) 數(P2)

詞性:名詞

釋義:
    指二、四、六、八、十諸偶數。此五數相加為三十。
    《易·繫辭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宋楊杰《五六天地之中合賦》:“地數雜而不純,天數純而不雜。”
校正
suān de

年級字:酸(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酸:
    1.像醋的氣味或味道。
    2.悲痛,傷心,心酸,酸楚,辛酸。
校正
Jié de

年級字:竭(P6)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盡,用盡,竭盡。
校正
dì pǐ

年級字: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無賴潑皮流氓混混

釋義:
    地方上的流氓、無賴
校正
de huán

年級字:地(P1) 環(P2)

詞性:名詞

釋義:
    地環,又稱甘露、地蔞,栝蔞根。味甜,乾脆,似地瓜寒,無毒。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乾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生弘農川谷及山陰地。雖有益,但入土深者良,生鹵地者有毒。二月、八月採根曝幹,三十日成。
校正
dìqín

年級字:地(P1) 勤(P2)

詞性:名詞

釋義:
    地面的工作,一般應用於有工作分配到飛行的小組和非飛行的小組,後者便稱為地勤小組或地勤人員。
校正
dì zhì

年級字:地(P1) 質(P4)

詞性:名詞

釋義:
    地質學的簡稱。
校正
Bèi de

年級字:憊(P6+)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極度疲乏地。
校正
Yàn de

年級字:咽(P4)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1.使嘴裡的食物或別的東西通過咽頭到食道裡去。
    2.阻塞,聲音因阻塞而低沉。
校正
hòu dì

年級字:厚(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指大地
校正
Guǐ de

年級字:鬼(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鬼地》是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一部靈异怪談類小說,作者是白骨騎士。
校正
yíng dì

年級字:營(P4)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軍隊駐紮的地方

    2.指團體、組織等在野外設置的短期活動、休憩的地方。如:夏令營營地

校正
De dàn

年級字:地(P1) 彈(P4)

詞性:名詞

釋義:
    “地彈”,是指芯片內部“地”電平相對於電路板“地”電平的變化現象。以電路板“地”為參考,就像是芯片內部的“地”電平不斷的跳動,因此形象的稱之為地彈(ground bounce)。
校正
zé de

年級字:澤(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水積聚的地方,沼澤。
校正
de cān

年級字:地(P1) 參(P3)

詞性:助詞

釋義:
    熱心地參與: 熱誠地參加。
校正
gǔ dì

年級字:谷(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地面低窪並向某一方向傾斜的山谷、河谷等。
校正
qiāo dì

年級字:悄(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暗地裡。
校正
jìn dì

年級字:禁(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不許一般人進入的地區。
校正
dì shuì

年級字:地(P1) 稅(P4)

詞性:名詞

釋義:
    土地税
校正
suí dì

年級字:隨(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任何地點
    例:隨地吐痰,罰款二千
校正
dié dì

年級字:迭(P0) 地(P1)

詞性:副詞

關鍵含義:
於兩片土地移換泥土。

本義:
迭 : 交換、疊起。
地: 土地。
從一幅土地的土層挖來,然後堆積到另一片土地。
校正
dì wèi

年級字:地(P1) 位(P1)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位子位置名望身分

關鍵含義:
人或團體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位置。

釋義:
    1. 人或團體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位置。

    2. 人或物所佔的地方。

    3. 程度;地步。

校正
Dàng de

年級字:蕩(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積水長草的窪地。又稱盪田。
校正
dì shěn

年級字:地(P1) 審(P3)

詞性:助詞

釋義:
    訊問案件:審理,審問,審判,審訊。
校正
xiōng dì

年級字:兇(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不吉之地。
校正
fù dì

年級字:腹(P4)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內地內陸要地

釋義:
    中心一帶的地區,內地;港口集散物資的地域叫做這個港口的腹地。
校正
de yìng

年級字:地(P1) 映(P3)

詞性:助詞

釋義:
    1.照射,映射,映照。
    2.反照,照射而顯示,反映。
校正
qióng dì

年級字:窮(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荒僻貧瘠之地
校正
lài dì

年級字:賴(P3)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躺在地上耍賴

    2.指貧瘠的土地

校正
sù de

年級字:肅(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恭敬地。
    2.嚴正,認真地。
校正
lì de

年級字:例(P2)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破例地: 突破常例,例外地。
校正
dì liè

年級字:地(P1) 裂(P3)

詞性:名詞

釋義:
    1.由於地殼變動而土地開裂

    2.土地的裂縫

校正
héng dì

年級字:橫(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橫亙或橫陳地上。
校正
zhàn dì

年級字:戰(P4)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戰場沙場疆場

釋義:
    作戰的地區;戰場。
校正
sǎo dì

年級字:掃(P1)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指用掃帚等工具清掃地面;比喻名譽,威信等全部喪失。語出「孔子家語·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享享祭。
校正
luò dì

年級字:落(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物體落在地上。
    2.割下頭顱或頸部。
    3.嬰兒出生。
校正
De yùn

年級字:地(P1) 運(P3)

詞性:名詞

釋義:
    是根據玄空飛星中三元九運入中的情況來計算的。地運的長短,是以中星和向星的關係來決定。在二十四山嚮中;每一山嚮都有特定的中星與向星的關係。比如,子山午向,一運一白水星入中,向星為五,中隔一運、二運、三運、四運,每運二十年,合八十年。往後不管何星入中,地運都是八十年。
校正
dì tú

年級字:地(P1) 圖(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輿圖

釋義:
    按一定比例運用符號、顏色、文字註記等描繪顯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的圖。
校正
de lóng

年級字:地(P1) 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地籠網適合江河、湖泊、池塘、水庫、小溪、淺海水域等使用;主要捕撈小魚、龍蝦、黃鱔、泥鰍、螃蟹等魚類的一種工具。
校正
xiào dì

年級字:效(P3)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獻地
校正
kuǎn de

年級字:款(P5)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誠懇,款留,款待。
校正
Mù de

年級字:慕(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慕:
    1.嚮往,敬仰:羨慕,仰慕。
    2.思念,依戀:思慕。

校正
dào dì

年級字:道(P1) 地(P1)

詞性:助詞

校正
Pēng de

年級字:砰(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撞擊或重物落地的聲音。
校正
Duǎn de

年級字:短(P2)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短:
    1.長度小的,與“長”相對。
    2.缺少的,欠。
校正
dú de

年級字:毒(P4) 地(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1.毒地,是指曾從事生產、儲存、堆放過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因其遷移、突發事故等,造成土壤、地下水、空氣污染,並產生人體健康、生態風險或危害的地塊。

    2.毒:凶狠,猛烈,狠毒,惡毒。

校正
xí dì

年級字:席(P4)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鋪席於地

    2.古人鋪席於地以為座,後坐在地上或以地為席稱“席地”。

校正
de yán

年級字:地(P1) 研(P3)

詞性:助詞

釋義:
    深入地探求。
校正
de cè

年級字:地(P1) 側(P3)

詞性:副詞

釋義:
    地的旁邊。
校正
dān de

年級字:眈(P0)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注視:虎視眈眈(凶狠貪婪地看著)。
校正
miào de

年級字:妙(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奇巧,神奇地。
校正
xiē de

年級字:歇(P4)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盡最大力量。歇力,猛力。
    2.聲嘶力竭地: 嘶:啞;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校正
yǒng de

年級字:湧(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水由下向上冒出來。
    2.像水湧出,湧現。
校正
zhù dì

年級字:駐(P6)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 軍隊或外勤人員駐紮的地方

    2. 機關、團體、行政部門所在地

校正
tōu de

年級字:偷(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瞞著別人做事,不敢讓別人知道。
校正
xī de

年級字:悉(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知道,洞悉。
校正
děng dì

年級字:等(P2) 地(P1)

釋義:
    1. 亦作等的-偌大
    2. 當地
校正
lǎn de

年級字:懶(P3) 地(P1)

詞性:副詞

近義詞:
乏地

反義詞:
勤地

釋義:
    怠惰地,與“勤”相對的;疲倦地,沒力氣地。
校正
nóng dì

年級字:農(P2)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田地農田

釋義:
    農用地。
校正
gù de

年級字:固(P1)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穩固,堅定,不變動。
校正
shì de

年級字:似(P3)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好像
校正
mò dì

年級字:驀(P0) 地(P1)

近義詞:
乍然倏忽卒然忽地忽然猛然突然驀然遽然頓然驟然

釋義:
    1.陡然地

    2.讓人感到意外

校正
dùn dì

年級字:頓(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住宿的地方
校正
shàn dì

年級字:善(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好地方
校正
shí dì

年級字:實(P1)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1.在事情發生或出現的地方; 在現場。 2.實實在在地。
校正
De bāng

年級字:地(P1) 幫(P1)

詞性:副詞

釋義:
    幫助。
校正
shèng dì

年級字:勝(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例: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避暑勝地
校正
dì miàn

年級字:地(P1) 面(P1)

近義詞:
大地

反義詞:
天空空中高空

釋義:
    1. 地球的表面
    2. 地區(多指行政區域)
    3. 當地
    4 建築物內房屋的底部結構

校正
dì zhǐ

年級字:地(P1) 址(P5)

近義詞:
住址地方地點所在

釋義:
    個人居住或通信地點;團體所在或通信地點
校正
měng dì

年級字:猛(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突然,忽然。
    力量大。
校正
fān dì

年級字:翻(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用犁、鍁等翻鬆田地
校正
kòng dì

年級字:空(P1)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沒有加以利用或空無所有的土地。
校正
tiē dì

年級字:貼(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謂貼近地面
校正
hōng dì

年級字:轟(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巨聲震地。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探子報導:‘西角上金鼓大鳴,車聲轟地,繡旗上大書“秦”字。’”
校正
jiù dì

年級字:就(P1) 地(P1)

詞性:副詞副詞

釋義:
    1. 就在原處;在當地。
    2. 順勢,隨口。
校正
jìng de

年級字:靜(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不作聲。
校正
Hū de

年級字:惚(P6)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1.忽然地。
    2.彷彿地。
校正
cù de

年級字:促(P4)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急迫地,短促地。
校正
chuǎn de

年級字:喘(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喘:急促地呼吸。

    喘氣。

校正
lí dì

年級字: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用人,畜,或農用機械來耕地。
校正
Xiōng de

年級字:洶(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洶:
    1.形容聲勢很大(含貶義),如“氣勢洶洶”,“來勢洶洶”。
    2.水勢很大,向上湧。
校正
de kàng

年級字:地(P1) 抗(P3)

詞性:助詞

釋義:
    1.抵禦:抗擊,抗爭,抗拒,抵抗,頑抗。
    2.拒絕:抗議,抗命。
    3.對等: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對抗)。
校正
De tàn

年級字:地(P1) 嘆(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地叹》是云中书城连载的小说,作者是海晏
校正
dì qiú

年級字:地(P1) 球(P2)

詞性:名詞

釋義:
    人類所居住的這個行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里,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校正
dāng dì

年級字:當(P2) 地(P1)

詞性:代詞

近義詞:
本地

反義詞:
異地

釋義:
    指某人所在或某事發生的地方。
校正
màn de

年級字:慢(P2)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緩慢
校正
yīng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輕聲叫喚或哭泣。
    2.形容鳥叫或低而細微的聲音。
校正
fá dì

年級字:乏(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貧瘠的土地。
校正
wū de

年級字:嗚(P3)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象聲詞。
校正
shú dì

年級字:熟(P2) 地(P1)

詞性:名詞

反義詞:
生地荒地

釋義:
    1.指經過多年耕種的土地
    2.中藥名,經過蒸曬的地黃,又叫熟地黃
校正
dì chǎn

年級字:地(P1) 產(P2)

釋義:
    1. 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2. 租出的財產,租給租佃者的財產
    3. 不動產
校正
zhǎ de

年級字:眨(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眨: 眼睛很快地一閉一開。眨眼,一眨眼(形容時間短)。

    眼睛很快地一閉一開。

校正
Xǐng de

年級字:醒(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
    2.酒醉、麻醉或昏迷後神誌恢復正常狀態。
    3.頭腦由迷糊而清楚。
校正
xī de

年級字:晰(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明白,清楚。
校正
dì tǎn

年級字:地(P1) 毯(P3)

釋義:
    常由羊毛織成的一種重厚的機織或氈合織物,鋪於地面
校正
xiàdì

年級字:下(P1) 地(P1)

釋義:
    1.犹下土,天下 。2.瘠地;下等的土地 。3.孩子出生 。4.到田地里去 。5.下病床 。
校正
dì yù

年級字:地(P1) 獄(P4)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反義詞:
人間天堂

釋義:
    1.某些宗教的說法,指人死後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對。
    2.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3.黑暗、喧鬧、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
校正
dì yuán

年級字:地(P1) 緣(P4)

詞性:名詞

釋義:
    “地緣”即“地理緣由”。分析某地的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時,常須考慮地理緣由,所以常見“地緣”與其他詞彙聯用,如“地緣政治”,即有地理因素參與作用下形成的政治狀況。
校正
dì lì

年級字:地(P1) 利(P2)

反義詞:
天時

釋義:
    1.地理的優勢
    2.土地有利於種植作物的條件
校正
dì xià

年級字:地(P1) 下(P1)

反義詞:
公開天上

釋義:
    1. 地面以下;地層內部。
    2. 謂政黨、團體等處於非法、秘密活動狀態。
    3. 指陰間。
    4. 地面上。
校正
lǐng dì

年級字:領(P2) 地(P1)

詞性:名詞名詞

近義詞:
領域領土

釋義:
    1.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領主所佔有的土地。
    2. 領土。
    3. 同“ 領域 ”。指學術思想或社會活動的範圍。
校正
Wù de

年級字:誤(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錯,不正確。
    2.耽擱。
    3.因自己做錯而使受損害。
    4.不是故意而有害於人。
校正
zhèn dì

年級字:陣(P2) 地(P1)

釋義:
    1.作戰時佔據的地方,通常修有工事
    2.比喻在不利條件下必須堅守的地方
校正
jí dì

年級字:極(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極圈以內的區域
校正
gān dì

年級字:甘(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甘地,全名是: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1948年1月30日下午5點17分,甘地被反對分子刺殺,享年78歲。
校正
shū dì

年級字:倏(P0) 地(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突然

釋義:
    極快地;疾速地
校正
Hūn dì

年級字:昏(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天剛黑的時候。
    2.暗而無光。
    3.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
校正
mèi de

年級字:昧(P6)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糊塗,不明白,愚昧。
    2.隱藏,隱瞞,曖昧,昧心(違背良心做壞事)。
    3.冒犯,冒昧(多作謙辭)。
校正
fáng dì

年級字:防(P3)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防線

釋義:
    防守的區域或地段。
校正
Shàn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譏笑。
    2.不好意思,難為情的樣子。
    3.搭訕(為把尷尬局面敷衍過去而找話說)。
校正
běn dì

年級字:本(P2) 地(P1)

近義詞:
當地

反義詞:
外地外埠外來

釋義:
    1. 說話人所在地區
    2. 當地。對異地而言
校正
dì biāo

年級字:地(P1) 標(P2)

詞性:名詞

釋義:
    每個都市的標誌性區域或地點,或者能够充分體現該都市(地區)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
校正
de háo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大聲叫或哭喊。
校正
tǔ dì

年級字:土(P1) 地(P1)

近義詞:
地皮地盤

釋義:
    1. 田地;土壤。
    2. 領土;疆域。
    3. 泛指地區,地方。
    4. 測量地形。
    5. 神名。指掌管、守護某個地方的神。
校正
zào de

年級字:躁(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性急,不冷靜。
校正
Wǎn de

年級字:婉(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婉轉,有禮貌地。
校正
pū dì

年級字:撲(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擲地

    2.指跌倒於地方

    3.臉朝下倒在地上

校正
jiāo dì

年級字:澆(P2) 地(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灌溉澆漓

釋義:
    用水灌溉土地。
校正
dì jiè

年級字:地(P1) 界(P2)

詞性:名詞

釋義:
    1.領土的邊界

    2.田地的邊界

校正
suō dì

年級字:縮(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傳說中化遠為近的神仙之術
校正
kěn de

年級字:懇(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真誠地。
    2.請求。
校正
de fàn

年級字:地(P1) 泛(P5)

詞性:助詞

釋義:
    泛:
    1.漂浮:泛舟。
    2.水向四處漫流:泛溢。
校正
Hàn de

年級字:憾(P5)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失望,遺憾,心中感到不滿足。
    2.怨恨。
校正
náo de

年級字:撓(P6)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擾亂,阻止。
    2.攪,攪動。
    3.搔,輕輕抓。
校正
dì fǔ

年級字:地(P1) 府(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九泉

反義詞:
天堂

釋義:
    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迷信)。
校正
Hēi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表示驚異或讚歎。
校正
Dā de

年級字:嗒(P0)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形容懊喪的樣子。
    2.象聲詞,形容馬蹄聲、鐘錶聲等。
校正
de pīn

年級字:地(P1) 拼(P3)

詞性:助詞

釋義:
    拼: 不顧一切地奮鬥,豁出去,拼搏。
校正
dì jiào

年級字:地(P1)

釋義:
    貯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校正
dì dài

年級字:地(P1) 帶(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往往具有獨特的天然邊界的區域, 在其生物物種與形態上有其獨特的表現。
校正
①dìxiɑ ②dìxiɑ̀

年級字:地(P1) 下(P1)

釋義:
    on the ground; underground; below ground
校正
de mǐn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刷,抹。
    2.稍稍合攏:抿嘴。
校正
hěn de

年級字:狠(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猛烈地。

    2.很大力。

校正
jiāo de

年級字:嬌(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嬌嗲,含羞的樣子。
校正
Xiū de

年級字:休(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歇息,停止,完結。
校正
de cuān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向上跳。
校正
lǜ dì

年級字:綠(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城市中綠化植被的空地。
校正
de rì

年級字:地(P1) 日(P1)

詞性:名詞

同義詞:
年初十

關鍵含義:
人類傳統文化,中國農曆新年的節日。

釋義:
    中國農曆正月第十天,又稱為年初十。
    中國傳統習俗,春節從初一至十分別定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穀日、天日、地日,年初十寓意地的生日。

書籍或典故來源:
    漢代東方朔《占書》記載,農曆新年的首八天為人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為「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穀。」

    晉朝董勛《答問禮俗說》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為雞的生日,初二為狗的生日,初三為豬的生日,初四為羊的生日,初五為牛的生日,初六為馬的生日,初七為人的生日,初八為穀的生日,接着,初九為天的生日,初十為地的生日。

校正
tóu dì

年級字:投(P3)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僕倒於地;擲物於地。
校正
de píng

年級字:地(P1) 評(P4)

詞性:助詞

釋義:
    1.議論,評論,評述。
    2.判出高下。評比,評定,評理,評判。
校正
jī dì

年級字:基(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武裝部隊賴以保障給養或遊之發動軍事行動的地點或設施, 武裝部隊賴以保障給養或由之發動軍事行動的地點或設施。
校正
De pī

年級字:地(P1) 披(P2)

詞性:助詞

釋義:
    披:
    1.覆蓋在肩背上。
    2.穿戴。
校正
jù dì

年級字:劇(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險阻之地。
    例:《三國志·吳志·呂據傳》:“數討山賊,諸深惡劇地,所擊皆破。”《晉書·賀循傳》:“以循所聞, 江中劇地惟有闔廬一處,地勢險奧,亡逃所聚。”
    2.繁雜難治之地。
    例:唐權德輿《送建州趙使君序》:“是邦為東閩劇地,故相安平穆公嘗理焉。” 宋蘇舜欽《答範資政書》:“況某性疎且拙……苟致之劇地,責其功績,徒自勞困,而無補於時也。”
校正
fén dì

年級字:墳(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埋葬死人的地方;墳墓所在地。
    2.供埋葬或建墳墓的地方。
校正
de rú

年級字:地(P1) 蠕(P0)

詞性:助詞

釋義:
    蠕: 像蚯蚓那樣慢慢地爬動。蠕動。
校正
dì bǎn

年級字:地(P1) 板(P2)

詞性:名詞名詞

釋義:
    鋪在地面的木板、地磚或塑膠板。後泛指地面。
    【例】客廳的地板是用雲石鋪成的。
校正
pū dì

年級字:鋪(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中國傳統園林往往在遊人活動較為頻繁的地方都要對地面予以鋪妝處理,這就是所謂的鋪地。
校正
dì tiě

年級字:地(P1) 鐵(P3)

詞性:名詞

釋義:
    香港地下鐵路的簡稱。
    在中國國內,同類型的車被稱為「地下铁」。
校正
sàn dì

年級字:散(P2) 地(P1)

釋義:
    1.閒散之地。多指閒散的官職。
    2.兵家謂諸侯在自己領地內作戰,其士卒在危急時容易逃亡離散,故名。
校正
liàng dì

年級字:量(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丈量土地。
校正
cōng de

年級字:匆(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急促地。
校正
fú dì

年級字:福(P1)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幸福安樂的處所

    2.指神仙的住地

校正
kān de

年級字:堪(P6)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堪:
    1.能,可以,足以。
    2.忍受,能支持:難堪。
校正
dì léi

年級字:地(P1) 雷(P3)

詞性:名詞

釋義:
    一種爆炸性武器,一般多埋入地下,裝有特種引火裝置
校正
chú dì

年級字:鋤(P4)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以鋤頭進行中耕、除草等的田間管理。
校正
de shè

年級字:地(P1) 射(P2)

詞性:助詞

釋義:
    射擊,噴射。
校正
kǎ dì

年級字:咯(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用力使東西從食道或氣管裡出來
校正
duàn de

年級字:斷(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斷絕地。
校正
mò de

年級字:默(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默:是不說話,不出聲的意思。
校正
de bá

年級字:地(P1) 拔(P4)

詞性:助詞

釋義:
    使勁地拔出: 用力提拔使脫出。
校正
de pái

年級字:地(P1) 徘(P5)

詞性:助詞

釋義:
    徘徊,來回地走。
校正
de chuí

年級字: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捶:敲打。
校正
dì shàng

年級字:地(P1) 上(P1)

詞性:助詞

釋義:
    1. 陸地上
    2. 指人間,陽世
校正
Ba de

年級字:叭(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形容拍擊聲。
    2.形容雙唇開合發聲。
校正
dì cǎi

年級字:地(P1) 踩(P2)

詞性:助詞

釋義:
    用力地踩: 猛力用腳踩踏。
校正
dì xiàn

年級字:地(P1) 陷(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地面沉降又稱為地面下沉或地陷。
校正
bān de

年級字:般(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比喻是一樣東西比作另一樣東西。
校正
lù dì

年級字:陸(P3)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大陸

反義詞:
海洋

釋義:
    地球表面的固體部分,與海洋的水域形成對照。
校正
dì yù

年級字:地(P1) 域(P5)

近義詞:
區域地區

釋義:
    面積相當大的一塊地方。
校正
shī dì

年級字:濕(P4) 地(P1)

釋義:
    富含土壤水分的土地(如沼澤、泥炭地)
校正
xiǎn dì

年級字:險(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險要的地方
    2.危險的境地
校正
de jū

年級字:地(P1) 鞠(P3)

詞性:助詞

釋義:
    鞠躬,告誡。
校正
zhàn dì

年級字:佔(P3)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形容一個地方的面積
    例:農場佔地一萬餘畝
校正
Dì āi

年級字:地(P1) 哀(P4)

詞性:助詞

釋義:
    哀:悲痛,悲哀,哀求。
校正
shèng dì

年級字:聖(P4)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宗教徒稱與教主生平事蹟有重大關係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稱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徒稱麥加

    2.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義和作用的地方

    3.被當作或引人感興趣的中心或一項活動的目標地

校正
wā dì

年級字:窪(P6)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高地環抱的低地;表面的窪處或低處
    2.低凹的沼澤濕地
校正
Mài dì

年級字:麥(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麥地》是海子比較著名的作品之一,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和諧的鄉村世界。看似對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憶,恰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他熱烈地愛著生養他性命的麥地,被稱為“麥子詩人”。他虔敬的歌頌“麥子”的同時,深情地描述辛苦勞作的父親,折射的是中國千千萬萬的農民的形象,樸實無華,歌頌創造的巨大財富和對勞動人民的敬仰,也顯示了詩人自己的博愛精神。
校正
dì cáng

年級字:地(P1) 藏(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1.埋葬於地。
    2.地下藏物之處;地窖。
    3.即地藏菩薩。
校正
dì qū

年級字:地(P1) 區(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區域地域

釋義:
    較大的地方,行政劃分單位。
校正
De jué

年級字:地(P1) 嚼(P5)

詞性:助詞

釋義:
    嚼:用牙齒咬碎。
校正
wài dì

年級字:外(P1) 地(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反義詞:
本地

釋義:
    本地以外的地方。例子:外地人。
校正
lüè dì

年級字:略(P3)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巡視邊境。
    2.佔領土地;侵占土地。
校正
dì fāng

年級字:地(P1) 方(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位置住址地址地點場合場所處所

釋義:
    地面的某一個特定地區;一個特定的所在地點。
校正
Liáo de

年級字:聊(P4)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閒談。
校正
zhuó dì

年級字:灼(P5) 地(P1)

詞性:名詞形容詞助詞

釋義:
    1.烘烤大地。
    2.燒,炙。
校正
cùn dì

年級字:寸(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猶寸土。
校正
huā de

年級字:嘩(P2)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象聲詞。
校正
dì zhèn

年級字:地(P1) 震(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釋義:
    地球局部的震動或顫動, 伴有造山運動或其他地殼運動。
校正
de tuō

年級字:地(P1) 拖(P3)

詞性:名詞

釋義:
    拖把,帶長木把的擦地器具
校正
liè de

年級字:烈(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猛烈地,劇烈地。
校正
dì láo

年級字:地(P1) 牢(P3)

釋義:
    構築於地下的監牢。
校正
liǎng dì

年級字:兩(P1)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 兩處;兩個地方。

    2. 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校正
yào de

年級字:耀(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耀:光線照射。耀眼,閃耀,照耀。
校正
shì de

年級字:適(P3)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合適,適中。
    2.舒服,舒適。
校正
guǎi de

年級字:拐(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拐:走路不穩,跛。
校正
mì de

年級字:蜜(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甜美。
校正
gēng dì

年級字:耕(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翻松田土

    2.種植作物的土地

校正
jǔ dì

年級字:舉(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猶略地
校正
píngdì

年級字:平(P1) 地(P1)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反義詞:
山地

關鍵含義:
平坦的地面。

釋義:
    「平」平面形狀,無凹凸: 平面、水平、平原、平坦、平滑、平房、平方、平台。
    「地」人立足的面: 地球、土地、地方、地區、地域、地點、目的地、地址。

參考資料:
    宋朝王應麟(字伯厚)《三字經》: 「三才者,天地人」
    指宇宙中三個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整個宇宙空間,其中的星際、天象的自然運行定律。
    「地」是指地球上的地理、結構、和萬物生態的互動。
    「人」是指人類是萬物之靈,以智慧去暸解和運用天地人的大自然關係,以愛心去保護天下的生命,孕育萬物,維護三體共融,生生不息。
校正
Dōng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形容重東西落下或擊鼓的聲音。
校正
Jì de

年級字:忌(P5)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小說類型奇幻魔法內容簡介穿不透的濃煙,看不透的黑暗。無法生根的悲哀,伴隨著一代代的血雨腥風。枷鎖,桎梏,禁令,死寂...傳說中的黑暗核心,如地獄一般冰冷。天空之國徘徊在復滅的邊緣,誰能拯救?
校正
dì dào

年級字:地(P1) 道(P1)

詞性:形容詞

近義詞:
純正純粹隧道

釋義:
    1. 地下的道路或坑道。
    2. 沒有異物;純正的,未攙雜的。
    3. 完全限於某一特定音樂風格之內的;未經潤色的。
    4. 真正是有名產地出產的。
    5. (工作、活兒等)實在;夠標準。
校正
mǎn dì

年級字:滿(P2) 地(P1)

詞性:副詞

釋義:
    整個地面帶著一種物品或氣氛,地面含有廣寬的意思。
    例如: 滿地姐花 - 指整片土地都生長了紅色的花朵。
校正
chī dì

年級字: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入迷,極度迷戀。例:~心。 ~情。
校正
nèi dì

年級字:內(P1) 地(P1)

詞性:代詞

語法:
常見詞組

近義詞:
內陸本地腹地

反義詞:
外地海外邊疆邊陲

應用例子:
香港特區民眾對中國的簡稱。

釋義:
    1. 一國或一地區的遠離大都市或文化中心的部分

    2. 距離邊疆或沿海較遠的地區

校正
shuā dì

年級字:刷(P4)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洗擦地板
    2.一下子,突然。
校正
mǒu dì

年級字:某(P3) 地(P1)

詞性:代詞

釋義:
    亦稱某處,一個不確定或沒指名的地方。
校正
zhuó dì

年級字:著(P2) 地(P1)

詞性:介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落地,降落,接觸到地面。

字形和寫法參考: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釋義:
    落地,降落,接觸到地面。
校正
tà dì

年級字:踏(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亦作“蹋地”。亦作“蹹地”。歌舞時以腳踩踏地面為節拍

    2.踩地,蹬腳。激憤時的動作

    3.席地而坐時兩膝拱起,以足著地

校正
dà dì

年級字:大(P1) 地(P1)

近義詞:
地面

反義詞:
天空蒼天

釋義:
    1.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2. 代指地球
校正
dì shàn

年級字:地(P1) 扇(P3)

詞性:名詞

釋義:
    坐地電風扇
校正
Chàn de

年級字:顫(P6)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振動。
校正
qīng de

年級字:輕(P2) 地(P1)

釋義:
    指進入敵人的領地較淺的地區。
校正
nuǎn dì

年級字:暖(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佛教語。指善根漸趨成熟而尚未斷絕煩惱的修行階段。佛教認為,智慧火能焚盡煩惱薪。煖為火之前兆,因以為喻。
    例:明 徐復祚 《一文錢》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歡喜地、離垢地、焰慧地、法雲地,地地相乘,囫囫圇圇,九仞難虧一簣。”
校正
jì dì

年級字:際(P3)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遭遇(多指好的):遭際,際遇。
校正
bá dì

年級字:拔(P4)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狠狠地

    2.在地面上陡然聳立

校正
dì xíng

年級字:地(P1) 形(P2)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2.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校正
mù dì

年級字:墓(P3) 地(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墳場

釋義:
    1.停放屍體的院子或圍場。
    2.埋葬死者的墳地。
    3.墓旁的空地;尤指舉行葬禮時送葬者在墓旁集聚的地方。
校正
wā dì

年級字:挖(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挖掘土地。
校正
de wǔ

年級字:地(P1) 摀(P1)

詞性:助詞

釋義:
    摀:嚴密地遮蓋住或封閉起來。
校正
De qīng

年級字:地(P1) 傾(P4)

詞性:副詞

釋義:
    1.斜,歪。
    2.趨向。
    3.用盡(力量)。
校正
Huá dì

年級字:劃(P4)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在一無所有的空地上,畫出界線,以分辨你我地域,目的是不容許超越界線。
校正
yàng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不服氣,不滿意。
校正
chán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1.貪吃,專愛吃好的。
    2.羨慕地。
校正
Líng de

年級字:零(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零地》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小說,作者是幻無。
校正
jiàn de

年級字:漸(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逐漸
校正
dì shì

年級字:地(P1) 勢(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
校正
shùn dì

年級字:順(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遵循地理之所宜
校正
chǎng dì

年級字:場(P2) 地(P1)

近義詞:
地方場合場所

釋義:
    供活動、施工、試驗等使用的地方
校正
bǎo dì

年級字:寶(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地理、氣候等條件優越而富庶之地;敬稱對方所在之地。
校正
wù dì

年級字:兀(P0)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
校正
huò dì

年級字:霍(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動作突然發生,形容很快
校正
pō dì

年級字:坡(P1)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山坡上傾斜的田地。
校正
dì diǎn

年級字:地(P1) 點(P1)

近義詞:
位置 地址地方場所處所所在

釋義:
    1. 所在的地方
    2. 適​​於建築的地面
校正
cǎo dì

年級字:草(P1) 地(P1)

釋義:
    1.長草的地方

    2.草原

    3.種植牧草的大片土地

校正
shā dì

年級字:沙(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 海濱河岸由泥沙淤積成的灘地。

    2. 含沙多的土地。

校正
gā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嘎地,《迪迦·奧特曼》中的登場角色,來自宇宙,潛藏在地球地底的怪獸。製作出透明的屏障來圈定自己的狩獵範圍,將小孩用爪子的觸手拖入地下,利用孩子的荷爾蒙孵化自己的卵。爪子中的鞭子具有攻擊和防禦的作用,進行近身戰時觸手收縮,以尖銳的爪子進行攻擊,靈活的尾巴末端如同鉗子一般有力。共有兩個個體,分別登場於第10話和第26話。是公認實力強於雙尾怪的怪獸。
校正
De kuáng

年級字:地(P1) 狂(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地狂是百田奧拉星10月25日登場的最新亞比,乃是地的進化版亞比,而下一級進化乃是地裂。形像是金黃和碧綠色的龍身,三爪,酷極的龍系亞比!
校正
qiàng dì

年級字: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以頭撞地。 《初學記》卷二九引 宋炳 《<獅子擊像圖>序》:“頃之,見百獸率走,蹌地足絕,而四巨像俄焉而至。”
校正
jìng de

年級字:淨(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淨地就是指完成了基礎設施配套及場地內部拆遷平整的土從目前招掛拍出讓實踐的角度看,紅線內場地平整,紅線外現狀基礎設施的宗地是淨地從物質的角度來講,淨地是指完成基礎設施配套,場地內達到開工條件的土地;從權屬的角度看,淨地是指沒有設定他項權利,土地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權力不受限制的土地。
校正
Yuàn dì

年級字:怨(P3) 地(P1)

詞性:動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釋義:
    1.埋怨。
    2.不滿意,責備。
校正
wèi de

年級字:謂(P4) 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告訴,稱呼,叫作。
校正
quān dì

年級字:圈(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1.指 清 初滿族統治階級圈佔指定的民地。系掠奪土地的一種方式。
    例:《清史稿·食貨志一》:“ 順治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明莊田無主者,撥給東來官兵,圈地議自此始……八年,帝以圈地妨民,諭令前圈佔者悉數退還。”
    2.指圈佔的土地。
    例:《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這項地,原是我家祖上從龍進 關 的時候佔的一塊老圈地,當日大得很呢。”
校正
wěn de

年級字:穩(P4)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安定,固定地。
校正
fáng dì

年級字:房(P1)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房屋及其地基的統稱。
校正
dì zhī

年級字:地(P1) 支(P1)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天干

本義:
傳統用作表示次序的符號。與天干相配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也用來記時。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校正
de sǎ

年級字:地(P1) 灑(P4)

詞性:助詞

釋義:
    使水或其他東西分散地落下:灑水。
校正
dì shì

年級字:地(P1) 市(P2)

詞性:名詞

釋義:
    1. 即蜃景。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市鎮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

    2. 地下城市。指秦始皇墓。

校正
rú de

年級字:地(P1)

詞性:助詞

釋義:
    口動,吞吞吐吐,想說又停止。
校正
De cuàn

年級字:地(P1) 竄(P6)

詞性:助詞

釋義:
    亂跑,逃走。
校正
dì jī

年級字:地(P1) 基(P3)

詞性:名詞

釋義:
    1.作為建築物基礎的地層

    2.承受建築物重量的土層或岩層,土層一般經過夯實。有的地區叫地腳

    3.猶地面;地皮

校正
dì lǐ

年級字:地(P1) 理(P2)

詞性:名詞

反義詞:
天文

釋義:
    地理學
校正
zhuàng dì

年級字:撞(P2) 地(P1)

詞性:動詞

釋義:
    撞上地面
    例:遙控機疑因失控撞地。意思為一架遙控飛機懷疑是因為一些機件故障而失去控制,撞上地面墜毀。
校正
dìshɑng

年級字:地(P1) 上(P1)

釋義:
    on the ground
校正
gèdì

年級字:各(P1) 地(P1)

詞性:代詞

語法:
常用書面語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統稱眾多地方。

釋義:
    「各」眾多。
    「地」地方,地區。
    統稱眾多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點。
校正
cǎi dì

年級字:採(P2)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選擇風水好的地方。
    《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 王朔 ﹞見 許 郭 二人登山採地,料必異人,遂迎至其家。”

    指古代卿大夫的封地。
    《韓詩外傳》卷八:“古者天子為諸侯受封,謂之採地。百里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諸侯以十五里。”《漢書·刑法志》:“此卿大夫採地之大者也。” 顏師古注:“採,官也。因官食地,故曰採地。” 漢王充《論衡·感類》:“禮,諸侯之子稱公子,諸侯之孫稱公孫,皆食採地,殊之眾庶。何則?公子公孫,親而又尊,得體公稱,又食採地,名實相副,猶文質相稱也。” 清張丹《晏城》詩:“ 平仲之採地,緬然起思慕。”

校正
Po de

年級字:潑(P2) 地(P1)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猛力地倒水使散開。
    2.野蠻,不講理。
校正
zhì dì

年級字:智(P3) 地(P1)

詞性:名詞

釋義:
    1.智士聚積之處。
    例:北魏 溫子昇 《為廣陽王淵讓吏部尚書表》:“抑揚智地,用捨時流,實當年之準的,乃一世之權衡。”
    2.佛教指實證真理的境界。
    例: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我行覺路,徑入智地。” 唐劉禹錫《送僧元暠南游》詩序:“深入智地,靜通還源,客塵觀盡,妙氣來宅。”
校正
de bào

年級字:地(P1) 爆(P4)

詞性:助詞

釋義:
    爆:
    1.猛然炸裂並發出響聲:爆破,爆裂。
    2.出人意料地出現或發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