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hé
年級字:詩(P3) 和(P1)
詞性:名詞
作為克魯澤隊的補充人員加入的紅衣精英。不愛說話、好強,但是內心還是一個女孩子。不僅可愛而且很優秀。對伊扎克有好感。
hé sòng
hé tán
hé mù
xiáng hé
年級字:祥(P2) 和(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平和兇暴和平、和善和安樂、吉祥的氣氛或景像。
「祥」吉祥、慈祥、安樂、安祥。
「和」和平、和善、和藹、和氣。一片充滿和平、和善和安樂、吉祥的氣氛或景像。
Nín hé
Hé bí
hè shī
年級字:和(P1) 詩(P3)
詞性:動詞
1.和答他人詩作的詩。有的同韻,有的不同韻。
2.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
fù hè
年級字:附(P2) 和(P1)
詞性:動詞
同意,
贊同,
贊成反駁指對別人的言行因贊同而表示應和、追隨,也指隨和別人的言行。
hé yán
年級字:和(P1) 顏(P2)
詞性:形容詞
和藹的面色。
漢劉向《列女傳·鄭瞀》:“婦人以端正和顏為容。”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三國魏嵇康《琴賦》:“揚和顏,攘皓腕。”
bùhé
年級字:不(P1) 和(P1)
1.意見分歧 。2.不一致、不團結,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Hé quán
Hé zūn
bǎo hé
年級字:飽(P1) 和(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溶液中所含溶質達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達到最大限度。
wēn hé
āi hé
qiú hé
年級字:求(P2) 和(P1)
詞性:動詞
戰敗或處境不利的一方,向對方請求停止作戰,恢復和平;競賽的一方估計不能取勝,設法造成平局;求得兩個或兩個以上數位相加的總數。
hé shàn
Nǎi hé
hé zhì
hé shū
hé làng
hé gān
hé fú
chún hé
hé huǎn
chān huo
Hé mǒu
shāng hé
hé bì
yí hé
hé qún
年級字:和(P1) 群(P6)
詞性:名詞
和群,男,漢族,1966年1月出生,重慶市巫溪縣人。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巫溪縣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寧河書畫院院士。作品榮獲全國第十二屆“廬山盃”書畫大賽銀獎,文化部舉辦的新千年世紀之星全國書法大賽三等獎,2011年書法作品入選重慶市十五屆美術、書法攝影聯展。
hé è
xí hé
Héyīng
年級字:和(P1) 英(P1)
詞性:名詞
和英,女,納西族,1970年6月生,雲南玉龍縣人,1988年12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現任麗江市人代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hé jiǔ
年級字:和(P1) 酒(P4)
詞性:名詞
古代的一種酒;指一人同時飲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酒,如既飲白酒、又飲啤酒或紅酒等,俗稱飲和酒。
hé nán
年級字:和(P1) 南(P1)
詞性:名詞
佛教語。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南朝梁沉約《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諸佛,一切賢聖。” 唐白居易《六贊偈·贊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寳。” 清昭槤《嘯亭雜錄·伍彌相公》:“ 班禪額爾德尼來朝,上命公護送……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參閱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三、 宋贊寧《僧史略·禮儀沿革》。
Hé xiào
lì hé
Hé fǎ
hé jiě
年級字:和(P1) 解(P2)
詞性:動詞
妥協爭執,
爭鬥,
僵持,
決鬥,
搏鬥,
鬥爭,
格鬥,
糾紛,
紛爭,
角斗1. 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2. 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xìng hé
hé gǔ
zhì hé
yuè hé
Shǐ hé
xié hé
zhào hé
年級字:罩(P4) 和(P1)
詞性:連詞
罩: 覆蓋,覆蓋物體的東西。籠罩,燈罩,罩衣。燈罩,罩衣及...
Fú hé
hé qí
年級字:和(P1) 齊(P2)
詞性:動詞
1.調配口味。
2.調配劑量。
3.調和齊一;使和諧一致。
hé fù
hé xié
Yān hé
年級字:煙(P2) 和(P1)
詞性:連詞
1.物質燃燒時所生的氣體和(其他)。
2.煙草製成品和(其他)。
shòu hé
hé fàn
年級字:和(P1) 犯(P4)
詞性:連詞
1.及犯罪,抵觸,違反,犯規。
2.及做錯事情:犯錯誤。
3.及侵害,進攻,侵犯。
jié hé
Dá hé
年級字:達(P1) 和(P1)
詞性:名詞
(1932~)台灣苗栗人,俗姓黃。號今如。民國四十二年(1953)於大甲永光寺,依止妙然法師披剃出家。四十四年受具足戒於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後負笈日本駒澤大學深造十載,榮獲該校文學碩士學位,並修畢博士課程。歷任台中佛教會館附設佛教研究社、壽山佛學院、法云佛學院講師、華梵佛學研究所副教授,現任佛光山福山佛學院講師、台中佛教會館住持,並參與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之編纂。譯有印度佛教史概說一書,並有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等論文散見於各佛教刊物。 p5667 來自:【佛光大辭典】
zhōnghé
年級字:中(P1) 和(P1)
to neutralise; to counteract; neutralisation
jìng hé
年級字:靜(P2) 和(P1)
詞性:形容詞
安靜平和。
《鬼穀子·陰符》:“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
líng hé
年級字:靈(P4) 和(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養。
2.指祥和的政治氣氛。
3.引申為和諧協調。
4.古代善琴者。
5.殿名。
6.指柳。
hé fēi
hé rén
Yù hé
hé yì
hé píng
ruǎn huo
年級字:軟(P2) 和(P1)
詞性:形容詞
1.柔軟、柔和的
例:軟和的褥子
2.溫和的;順從的;親切的
例:給老太太說幾句軟和的話兒
jié hé
huān hé
年級字:歡(P1) 和(P1)
詞性:形容詞
猶歡諧。
例:漢 馮衍 《與宣孟書》:“思厚歡和之節,樂定金石之固。”
dòu hé
Hé pán
yún hé
年級字:雲(P1) 和(P1)
詞性:名詞
1.山名。古取所產之材以製作琴瑟。
例:《周禮·春官·大司樂》:“ 孤竹之管, 雲和之琴瑟。” 鄭玄注:“ 雲和、 空桑、 龍門,皆山名。” 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 :“不悟乾羅廣收,圓明兼覽,雕瓠飾笙,備雲和之品。”
2.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稱。
例:《文選·張協<七命>》:“吹孤竹,拊雲和。” 李周翰注:“雲和,瑟也。” 唐李白《寄遠》詩之一:“遙知玉窗裡,纖手弄雲和。” 元倪瓚《晝寄王雲浦》詩:“邀我江亭醉三日,鳳笙鸞吹拂雲和。” 明薛素素《臨江仙》詞:“自抱雲和彈一曲,曲終還擬湘靈。風前淚眼幾時晴。”
3.元 代官署名。屬教坊司。掌樂。
例: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二五:“特勅雲和罷絃管,君王有意聽 堯 綱。”
4.雲和縣,浙江省麗水市下轄縣,地處浙江省西南部,位於東經119°21′-119°44′,北緯27°53′-28°9′之間,東鄰麗水市蓮都區,西倚龍泉市,南連景寧畬族自治縣,北接松陽縣。
hé gù
年級字:和(P1) 顧(P3)
詞性:名詞
同“ 和僱 ”。 《元史·世祖紀八》:“ 大都、 新安縣民復和顧、和買。”《元史·食貨志五》:“所至以索截河道,舟楫往來,無不被擾,名為和顧,實乃強奪。”
hé guó
hé kù
xiǎn hé
年級字:險(P3) 和(P1)
詞性:連詞
1.危險與。
2.心存狠毒。險毒,陰險和。
3.幾乎,差一點。險勝,險些便。
hé hǎo
年級字:和(P1) 好(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和解和平共處的意思。
「和」溫和、和善、和平。
「好」友好、良好、好心、好感。
《三國演義.第七五回》:「陸將軍呈書備禮,一來與君侯作賀,二來求兩家和好,幸乞笑留。」
hé tián
wéi hé
qiān hé
hé zhàn
年級字:和(P1) 戰(P4)
詞性:名詞
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裏記載的一篇兵法,旨在闡述如何運用“和談”手段配合軍事鬥爭的問題。
Dāo hé
hé wù
huò yào
年級字:和(P1) 藥(P2)
詞性:動詞
調製藥物;調和藥物。
例:《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 季子和藥而飲之。” 北周庾信《仙山》詩:“金灶新和藥,銀臺舊聚神。”《宋史·曹彬傳》:“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駕臨問,手為和藥。仍賜白金萬兩。”
hé xù
zé hé
tí hé
hé wèi
Lóu hé
hé chōng
hé jīng
hé xiōng
Xuè hé
hé lín
年級字:和(P1) 鄰(P3)
1.與鄰國媾和交好。
2.指和好的鄰國。
例: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墓誌銘》:“自非名高絶國,威被和鄰,豈得稱族而行尊君之禮。”
cí hé
hún hé
hé yǐn
Hé yuán
年級字:和(P1) 園(P1)
詞性:名詞
和園位於南京市建鄴區國際青年文化公園,為原清代徽州府何相府,該園舊主何如寵曾於南京為官,後異地保護遷建於南京,併後取諧音命名何園。和園毗鄰長江,與南京青奧中心和南京青奧村隔路相對,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江西婺源遷建而來。為明末崇禎年間大學士何如寵宅地。門前的桂花古樹為修築公路時移植,樹齡已超過二百餘年,是南京河西罕見的桂花王。和園是傳承和弘揚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場所,安排有古石雕陳列、中國戲曲演出、茶道茶藝展示、紅木家具陳列等多種功能。形成歷史與現代、園林和超高層的對比,成為南京沿江新景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hé yí
róng hé
yì hé
cǎi hé
年級字:彩(P1) 和(P1)
詞性:連詞
1.色彩與...
2.指賭博或某種競賽中贏得的東西、金錢:彩金和...
hé diào
年級字:和(P1) 調(P4)
詞性:動詞
1.調和。
例:《管子·度地》:“天地和調,日有長久。”《素問·痺論》:“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 南朝梁何遜《七召·餚饌》:“劑水火而和調,糅蘇蔱以芬芳。”
2.指調味。
例:宋 司馬光 《辭左僕射第三劄子》:“多鹽則太鹹,多梅則太酸,和調適宜,最為難事。”
3.和睦;使和睦。
例:《墨子·兼愛中》:“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薦賢退惡,和調百姓。” 明陸世廉《西台記》第一出:“念亂圖存,總須將相和調。”
hé chóng
xū hé
Shì hé
pù hé
hé nuǎn
zhāng hé
年級字:章(P3) 和(P1)
詞性:名詞
章和電氣公司是一個集技術、製造和服務於一體、從事多種經營的科技公司。主要產品集中在工業,船舶,測試測量,醫療,汽車電子等不同領域。
yǎng hé
年級字:養(P2) 和(P1)
詞性:形容詞
1. 保養身心。和,指人體元氣。2. 靠背椅的別名。
hé lù
hé zá
年級字:和(P1) 雜(P3)
詞性:動詞
混雜;摻雜。
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梜榆,刺榆,凡榆三種色,別種之,勿令和雜。”《魏書·食貨志》:“銅必精練,無所和雜。”
Hé ài
Hé rèn
年級字:和(P1) 任(P3)
詞性:名詞
和任位於河南河北交界安陽市安陽縣,辛村鄉與豆公鄉交界處。由東和任、西和任、南和任三個村莊組成。人口近1.2萬,面積約25平方公里。因其周圍沒有工廠或者公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所以有很多留守兒童和老人。
jiā hé
hé yīn
年級字:和(P1) 陰(P2)
詞性:連詞
1.及陰天,陰暗,陰沉。
2.陰:指“月亮”。和月亮。
3.亦背地搗鬼,險惡,陰謀,陰毒。
Hé shí
年級字:和(P1) 食(P1)
詞性:名詞
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日本料理,通常也指日本飯菜。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生魚片,或是擺設非常精緻,有如藝術的懷石料理。然而,對許多日本人來說,日本料理是日常的傳統飲食,特別是在明治時代末期所形成的飲食。
chéng hé
nuǎn huo
tǒng hé
yǐng hé
jīng hé
年級字:京(P1) 和(P1)
詞性:連詞
京:
1.(特指中國首都北京)。北京及...
2.京城和...
hé jiāo
hé yān
年級字:和(P1) 煙(P2)
詞性:名詞
《和煙》是一部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原創小說,作者是坐在雲端俯瞰。
hé fèng
年級字:和(P1) 鳳(P4)
詞性:名詞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蔔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於飛,和鳴鏘鏘”。'“杜預注:”雄曰鳳,雌曰皇。雄雌俱飛,相和而鳴鏘鏘然,猶敬仲夫妻相隨適齊,有聲譽。“後以”和鳳“為後妃伴隨君主之典實。
chūn hé
年級字:春(P1) 和(P1)
詞性:形容詞
和暖的春日。
例:《漢書·文帝紀》:“方春和時,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樂。”
晉傅玄《眾星》詩:“冬寒地為裂,春和草木榮。”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元柯丹丘《荊釵記·就祿》:“天寒地冷,未可離鄉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píng hé
mù hé
年級字:慕(P4) 和(P1)
詞性:連詞
1.敬仰,羨慕,仰慕,愛慕及...
2.思念,依戀,思慕與...
qī hé
zhì hé
duǒ hé
lěng hé
年級字:冷(P2) 和(P1)
詞性:連詞
1.溫度低,寒冷及...
2.寂靜,不熱鬧,不熱情及...
jìng hé
hé jí
tāng hé
hé kùn
Gē hé
hé mù
年級字:和(P1) 木(P1)
詞性:名詞
和,小笙,管樂器;木,柷、敔之類的打擊樂器。借指高雅的音樂。
hé dé
hé jì
chéng hé
hé shàng
hé měi
jiǎo huo
zhōng hé
hé dòu
Yán hé
年級字:嚴(P4) 和(P1)
詞性:名詞
嚴和,男,1970年6月生,貴州印江人,土家族,現為縣畜牧產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擬提拔為副科級實職,提名任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shàng hé
Hézhǐ
年級字:和(P1) 紙(P2)
詞性:名詞
古代中國所發明的“紙”通過高麗傳到了日本後,以日本獨特的原料和製作方法產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紙張——和紙。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設立了官方造紙工場,於是日本的紙在關西地區得以迅速發展。和紙經歷了1200年漫長的歷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許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紙普及的今天,和紙仍是人們的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和紙在現代藝術領域也展示了新的魅力,活躍在世界藝術舞台上的關西作家們倍受世人矚目。日本“和紙”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Pí hé
年級字:皮(P1) 和(P1)
詞性:連詞
1.獸皮或皮毛的製成品(和其他)。
2.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和其他)。
3.表面與其他。
róu hé
年級字:柔(P3) 和(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柔軟,
輕柔剛烈,
劇烈,
強烈,
強硬,
猛烈,
生硬形容一種溫和的態度、和諧的行為,具有一種輕鬆、不緊張的氣氛。
柔: 柔軟、柔美。
和: 溫和、和諧。
《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
《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商以后父輔政,而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
Hé jiān
hé shì
xié hé
hé ǎi
hé lì
年級字:和(P1) 利(P2)
詞性:形容詞
和樂安利。
例:《國語·週語下》:“陰陽序次,風雨時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
hé zhòng
Wèi hé
年級字:位(P1) 和(P1)
位和:排列3開獎號百、十、個位各個相加所得的和尾(即和值的個位數字)為位和,即:百位+十位、百位+個位、十位+個位所得的和尾
móu hé
hé gē
年級字:和(P1) 歌(P1)
詞性:名詞,動詞
1.亦作“ 和哥 ”。日本 的一種詩歌體。原有長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長歌后面。後短歌單獨發展,並取代長歌。長歌句數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結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節排列為五七五七七。現 日本 詩人所寫和歌多為短歌。
2.亦作“ 和哥 ”。應和他人之歌聲而歌唱。
jūn hé
yù hé
hé méi
年級字:和(P1) 煤(P3)
詞性:連詞
煤:古代的植物壓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氣或空氣不足的條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溫和高壓年久變質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礦物。及煤炭。
hé mó
hé hé
Hé chūn
年級字:和(P1) 春(P1)
詞性:名詞
和春(?-1860年),清朝將領。滿洲正黃旗人。赫舍里氏,字雨亭。歷任前鋒、整儀尉、參將、副將等職。
wǔ hé
hé xián
年級字:和(P1) 弦(P4)
詞性:名詞
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yán hé
Jī hé
Hé shāng
yáng hé
年級字:陽(P1) 和(P1)
詞性:名詞
春天的暖氣;借指春天;溫暖,和暖;喻指和悅的臉色;陽氣;祥和的氣氛;借指佳音。
sōng hé
年級字:鬆(P4) 和(P1)
詞性:形容詞
輕巧,不費勁。
例:沙汀 《還鄉記》十六:“說得松和!幾趟了?從天亮就動手,兩趟還不到嘞!”
máo hé
年級字:毛(P1) 和(P1)
詞性:名詞
毛和[宋]不知何許人。工畫花鳥,王世貞藏宋人花鳥二十四冊中有其畫蹟。
Hé xiāng
年級字:和(P1) 香(P1)
詞性:名詞
和香是由多種香料經過各種調配製作及其香料間藥性中和作用後形成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香品。
qì hé
hé huài
年級字:和(P1) 壞(P2)
詞性:連詞
壞:
1.品質惡劣,有害。
2.被毀,破壞。
3.質量差,不完美,不良的。及品質惡劣,被破壞,不完美。
hé zhāng
年級字:和(P1) 章(P3)
詞性:動詞
謂酬和他人的詩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韻。
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方夫人詩卷》:“ 山舟學士……賦紀恩詩四章,一時和者不下百餘人。學士品題,以芷齋方夫人為最。夫人時年八十,手書和章,筆力蒼勁。”
hé pǔ
guì hé
Hé bào
hé yín
hé yǔ
gòng hé
hé huì
Hé jūn
年級字:和(P1) 軍(P2)
詞性:名詞
和軍,男,納西族,1957年10月生,碩士,中共黨員,1979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雲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年02月,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2015年7月1日,因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hé zhèng
chān huo
qiáng hé
hé cǎi
年級字:和(P1) 彩(P1)
詞性:名詞
1.與色彩。
2.及彩金(指賭博或某種競賽中贏得的東西、金錢)。
hé gāng
年級字:和(P1) 鋼(P2)
詞性:名詞
和鋼是指日本刀的材料鋼,是一種用低溫煉鋼法煉成的材料。
Hé zhèn
hé shù
huǎn hé
Gū hé
年級字:姑(P2) 和(P1)
詞性:副詞
1.父親的姐妹和(其他)。
2.丈夫的姊妹和(其他)。
3.舊時妻稱夫的母親和(其他)。
Zhāo hé
年級字:昭(P2) 和(P1)
詞性:名詞
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hé shùn
hé pín
luàn hé
wèi hé
hé mín
hé jiǎn
Hé fèn
hé jiān
hé zhōng
hé liáng
zhōu hé
年級字:時(P1) 和(P1) 歲(P2) 豐(P3)
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羣臣。”
年級字:和(P1) 光(P1) 同(P1) 塵(P2)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年級字:和(P1) 藹(P4) 可(P1) 親(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爲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
年級字:調(P4) 和(P1) 陰(P2) 陽(P1)
《漢書·貢禹傳》:“調和陰陽,陶治萬物,化正天下,易於決流抑隊。”
年級字:鼓(P2) 腹(P4) 含(P4) 和(P1)
嚴復《主客平議》:“煕皞之民,耕三餘一,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之通患。”
年級字:日(P1) 麗(P2) 風(P1) 和(P1)
元·李愛山《集賢賓·春日傷別》:“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花共柳紅嬌綠軟。”
年級字:隋(P0) 珠(P1) 和(P1) 玉(P1)
年級字:春(P1) 和(P1) 景(P2) 明(P1)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年級字:和(P1) 衷(P6) 共(P1) 濟(P4)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尚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年級字:和(P1) 顏(P2) 悦(P3) 色(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和藹可親疾言厲色形容和善可親的樣子。
「和」和氣、和靄、溫和的性格。
「顏」面容、顏臉。
「悦」愉快、喜悦的心情。
「色」臉色、氣色。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要他們捐錢是要翻臉的,送兒子來考就和顏悅色了。」
《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年級字:言(P1) 歸(P3) 和(P1) 好(P1)
《清史稿·世祖紀一》:“昔之疆場用兵,本冀言歸和好。不幸寇兇極禍,明祚永終。”
年級字:鳳(P4) 協(P3) 鸞(P0) 和(P1)
年級字:和(P1) 衣(P1) 而(P1) 臥(P3)
明·明教中人《好俅傳》第六回:“因掙扎走了幾步,身體愈覺睏倦,坐不得一刻,就和衣而睡。”
年級字:內(P1) 峻(P4) 外(P1) 和(P1)
年級字:秋(P1) 高(P1) 氣(P1) 和(P1)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伕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年級字:鼎(P5) 調(P4) 和(P1)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
年級字:和(P1) 藹(P4) 近(P2) 人(P1)
明·李開先《賀邑令賀洪濱獎異序》:“迄今才八閱月,絕從生之文法,除苛細之科條,雖若凜不可犯,而實藹然可親。”
年級字:風(P1) 和(P1) 日(P1) 暖(P2)
宋·劉斧《青瑣高義·別集》卷二:“不久,海上風和日暖。”
年級字:和(P1) 而(P1) 不(P1) 同(P1)
年級字:時(P1) 和(P1) 歲(P2)
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南齊書·王敬則傳》:“救民拯弊,莫過減賦。時和歲稔,尚爾虛乏,儻值水旱,寧可熟念?”
年級字:狐(P3) 唱(P1) 梟(P0) 和(P1)
年級字:惠(P2) 風(P1) 和(P1) 暢(P4)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年級字:風(P1) 和(P1) 日(P1) 美(P1)
清·黃宗羲《敬槐諸君墓誌銘》:“風和日美,餘掉短胕,老母揭女孫泛汝仇湖。”
年級字:心(P1) 平(P1) 氣(P1) 和(P1)
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年級字:你(P1) 唱(P1) 我(P1) 和(P1)
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和韻腳來寫作詩詞。①指用詩詞相互酬答。②指雙方意見相同,互相支持。
年級字:琴(P2) 瑟(P5) 調(P4) 和(P1)
年級字:日(P1) 和(P1) 風(P1) 暖(P2)
宋·範純仁《鷓鴣天·和韓持國》詞:“臘後春前暖律催,日和風暖欲開梅。”
年級字:政(P3) 通(P3) 人(P1) 和(P1)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年級字:魚(P1) 水(P1) 和(P1) 諧(P5)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瑟相調。”
年級字:日(P1) 暖(P2) 風(P1) 和(P1)
宋·劉斧《青瑣高義·別集》卷二:“不久,海上風和日暖。”
年級字:隋(P0) 珠(P1) 和(P1) 璧(P6)
年級字:春(P1) 風(P1) 和(P1) 氣(P1)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個春風和氣將他來待,免得咱一度可喜兩度醜。”
年級字:風(P1) 和(P1) 日(P1) 麗(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風和麗日、風和日美、日暖風和、日麗風和形容天氣和暖,有微風和陽光。
風: 微風、風向。
和: 柔和、和暖、和順。
日: 太陽、日光、日出、日落。
麗: 美麗、美好、華美。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元.李愛山〈集賢賓.牡丹亭日長簾半捲套.高平調煞〉:「那時節和風麗日滿東園,花共柳紅嬌綠軟。」
清·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衆多官員,都來祭奠。」
年級字:世(P1) 界(P2) 和(P1) 平(P1)
詞性:形容詞
和平共處世界未日、世界戰亂各國和諧共處,沒有戰爭。
世: 世間、世代。
界: 國界、邊界。
和: 和諧、和睦。
平: 平安、太平。
全世界各國和諧共處,沒有戰爭。
年級字:更(P1) 唱(P1) 迭(P0) 和(P1)
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互相呼應配合。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當年邀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清·錢泳《履園叢話·園林·逸園》:“太史之女曰蘊玉者,自號生香居士,亦能詩,與在山更唱迭和。”
年級字:和(P1) 如(P2) 琴(P2) 瑟(P5)
年級字:一(P1) 倡(P4) 一(P1) 和(P1)
①指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指鳴聲相呼應。
年級字:和(P1) 盤(P2) 托(P3) 出(P1)
和:連同。連盤子也端出來了。比喻全都講出來,毫不保留。
元·明本述《天目中峯和尚廣錄》第十六卷:“今日特爲你起模畫樣,和盤托出。”
年級字:兩(P1) 頭(P1) 和(P1) 番(P2)
年級字:此(P2) 唱(P1) 彼(P5) 和(P1)
清·陳田《明詩紀事·己籤序》:“與前七子隔絕數十年,而此唱彼和,聲應氣求,若出一軌。”
年級字:一(P1) 唱(P1) 百(P1) 和(P1)
此項提議對各方面都有利,所以能~,立刻獲得許多人的支持。
年級字:和(P1) 睦(P5) 相(P1) 處(P2)
年級字:和(P1) 容(P2) 悅(P3) 色(P1)
《紅樓夢》第六八回:“那鳳姐卻是和容悅色,滿嘴裏‘好妹妹’不離口。”
年級字:民(P1) 和(P1) 年(P1)
《後漢書·孝桓帝紀》:“幸賴股肱禦侮之助,殘醜消蕩,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
年級字:和(P1) 尚(P2) 擔(P3) 遮(P4)
年級字:情(P2) 投(P3) 意(P1) 和(P1)
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年級字:和(P1) 風(P1) 細(P1) 雨(P1)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闍寺》:“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年級字:趁(P4) 水(P1) 和(P1) 泥(P2)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這母貨不早不晚,來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熱打鐵,捎帶着把她收拾啦吧。”
年級字:時(P1) 和(P1) 年(P1) 豐(P3)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詩經·小雅·華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年級字:一(P1) 唱(P1) 一(P1) 和(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合作
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年級字:細(P1) 雨(P1) 和(P1) 風(P1)
細雨:小雨;和風:春天的微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溫和而不粗暴。
前蜀·韋莊《登咸陽縣樓望雨》詩:“亂云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渭川。”
年級字:丈(P2) 二(P1) 和(P1) 尚(P2)
《金瓶梅傳奇》第六回:“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覺腿關節軟了下來,撲通撲通跪成一片。”
年級字:雄(P1) 唱(P1) 雌(P5) 和(P1)
年級字:非(P2) 洲(P3) 和(P1) 尚(P2)
年級字:和(P1) 氣(P1) 生(P1) 財(P3)
魯迅《彷徨·離婚》:“一個人總要和氣些,‘和氣生財’,對不對?”
年級字:混(P5) 俗(P2) 和(P1) 光(P1)
年級字:上(P1) 和(P1) 下(P1) 睦(P5)
年級字:怡(P4) 和(P1) 洋(P1) 行(P1)
詞性:名詞
怡和洋行(英語:Jardine Matheson,SGX:J36,LSE:JAR)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資洋行,遠東最大的英資財團,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貿易。洋行對香港早年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開設的歐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國公司。販賣的產品包羅萬有。
年級字:更(P1) 唱(P1) 疊(P4) 和(P1)
明·宋濂《寄和右丞溫迪罕詩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疊和者,爲何如耶?”
年級字:曲(P2) 高(P1) 和(P1) 寡(P4)
曲調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瞭解的人很少。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年級字:渾(P4) 俗(P2) 和(P1) 光(P1)
渾俗:與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鋒芒,與世無爭。也比喻無能,不中用。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真一味風清月朗。”
年級字:隨(P3) 聲(P1) 附(P2) 和(P1)
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着怎麼說。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年級字:割(P3) 地(P1) 求(P2) 和(P1)
《史記·平原君列傳》:“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年級字:一(P1) 迎(P2) 一(P1) 和(P1)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殺人處,一迎一合。”
年級字:和(P1) 顏(P2) 說(P1) 色(P1)
《論語·爲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劉寶楠正義引漢·鄭玄注:“言和顏說色爲難也。”
年級字:和(P1) 氣(P1) 致(P3) 祥(P2)
年級字:塤(P0) 篪(P0) 相(P1) 和(P1)
年級字:彼(P5) 倡(P4) 此(P2) 和(P1)
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
年級字:風(P1) 和(P1) 日(P1) 暄(P0)
明·汪廷訥《獅吼記·賞春》:“風和日暄,燕交飛觸碎胭脂片。”
年級字:琴(P2) 瑟(P5) 和(P1) 好(P1)
比喻夫婦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靜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
年級字:鸞(P0) 鳳(P4) 和(P1) 鳴(P4)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年級字:政(P3) 清(P1) 人(P1) 和(P1)
《晉書·諸葛恢傳》:“會稽內史諸葛恢蒞官三年,政清人和,爲諸郡首。”
年級字:和(P1) 而(P1) 不(P1) 唱(P1)
年級字:和(P1) 風(P1) 麗(P2) 日(P1)
宋·柳永《西平樂》詞:“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雅稱嬉游去。”
年級字:隨(P3) 珠(P1) 和(P1) 璧(P6)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並稱。泛指珍寶或珍寶中的上品。事見《韓非子·和氏》、《淮南子·覽冥訓》。
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後蛇於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於荊山得一璞玉,先後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爲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年級字:畫(P1) 和(P1) 丸(P3)
宋·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嚥以提神醒腦。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幹就溼、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的事。”
年級字:彼(P5) 唱(P1) 此(P2) 和(P1)
《明史·劉世龍傳》:“仕者日壞於上,學者日壞於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風。”
年級字:調(P4) 和(P1) 鼎(P5)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年級字:和(P1) 顏(P2) 悅(P3) 色(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和藹可親疾言厲色形容和善可親的樣子。
「和」和氣、和靄、溫和的性格。
「顏」面容、顏臉。
「悦」愉快、喜悦的心情。
「色」臉色、氣色。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要他們捐錢是要翻臉的,送兒子來考就和顏悅色了。」
《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年級字:白(P1) 雪(P1) 難(P2) 和(P1)
年級字:一(P1) 團(P3) 和(P1) 氣(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年級字:喜(P1) 慶(P2) 祥(P2) 和(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普世歡騰和平、吉祥的喜事。
「喜」喜樂,開心的事。
「慶」慶賀、慶祝。
「祥」吉祥、慈祥、安樂、安祥。
「和」和平、和善、和藹、和氣。值得慶賀的和平、吉祥的喜事。
年級字:響(P2) 和(P1) 景(P2) 從(P1)
年級字:民(P1) 和(P1) 年(P1) 豐(P3)
《左傳·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年級字:倡(P4) 而(P1) 不(P1) 和(P1)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年級字:地(P1) 利(P2) 人(P1) 和(P1)
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得人心。表示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羣衆基礎。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年級字:一(P1) 倡(P4) 百(P1) 和(P1)
和:呼應,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惠周惕》:“郢書燕說,一倡百和。”
年級字:和(P1) 璧(P6) 隋(P0) 珠(P1)
《韓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之美,物不足以飾之。”
年級字:言(P1) 和(P1) 意(P1) 順(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又第九十八回:“但願他們兩口兒言和意順,從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
年級字:隨(P3) 聲(P1) 趨(P4) 和(P1)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着怎麼說。見“隨聲附和”。
年級字:問(P1) 和(P1) 尚(P2) 借(P1) 梳(P3)
年級字:天(P1) 時(P1) 地(P1) 利(P2) 人(P1) 和(P1)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年級字:中(P1) 華(P2) 人(P1) 民(P1) 共(P1) 和(P1) 國(P1)
詞性:名詞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的國名。
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於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位于亞洲東部,面積大約9600000平方公裏,人口14億。首都北京。 中國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年級字:遠(P1) 來(P1) 和(P1) 尚(P2) 好(P1) 看(P1) 經(P1)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看經。”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miào
年級字:跑(P1) 了(P1) 和(P1) 尚(P2) ,(P1) 跑(P1) 不(P1) 了(P1) 廟(P3)
指縱然一時躲掉,但由於其他無法擺脫的牽累,最後還是無法脫身。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sì
年級字:跑(P1) 了(P1) 和(P1) 尚(P2) ,(P1) 跑(P1) 不(P1) 了(P1) 寺(P1)
指縱然一時躲掉,但由於其他無法擺脫的牽累,最後還是無法脫身。同“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年級字:做(P1) 一(P1) 日(P1) 和(P1) 尚(P2) ,(P1) 撞(P2) 一(P1) 天(P1) 鐘(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