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合(P1)
詞性:形容詞,量詞
文言文字詞甲金文「合」下部像器皿、上部像蓋子。上下部份可以完美地蓋好。
相合。
兩個或多個部份能相接: 聚合、配合。
緣份: 結合、天作之合、情投意合、百年好合、珠連璧合。
可以順利張開和關閉的接口: 開合。
兩姓性交:交合。
相符、不違背:合格、合法、合理、合意。
不相稱的感情: 貌合神離。
時間上相符: 合時。
總共、全體:合計、合共、合族、合家歡。
聚集、一齊:合力、合羣、合辦、合唱、合資、集合。
【量詞】
古時量度糧食的器具,木或竹製,方形或圓筒形,容量為「一合」。
公制「一合」等於一升的十分之一。或稱為「公合」。
【名詞】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於簡譜中的低音「5」。
《說文解字.亼部》:「合,合口也。」如:「他笑得合不上嘴。」
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戰國策.燕策二》:「蚌合而拑其喙。」
年級字:造(P1) 車(P1) 合(P1) 轍(P0)
宋·周煇《清波雜誌》第五卷:“反觀序《修水集》造車合轍之語,則知持此論舊矣。”
年級字:膚(P3) 寸(P1) 而(P1) 合(P1)
年級字:日(P1) 月(P1) 合(P1) 璧(P6)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年級字:破(P2) 鏡(P2) 重(P1) 合(P1)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破鏡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婦再嫁而未失節,載籍以來,未之聞也。”
年級字:偷(P2) 合(P1) 取(P2) 容(P2)
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論》:“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年級字:閉(P2) 合(P1) 自(P1) 責(P3)
《漢書何並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爲官,謂掾史爲師友,有過輒閉合自責,終不大言。”
年級字:情(P2) 投(P3) 意(P1) 合(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爲兄弟,兩人情投意合。”
年級字:霧(P3) 集(P3) 雲(P1) 合(P1)
年級字:六(P1) 合(P1) 之(P2) 內(P1)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存。”
年級字:貌(P2) 合(P1) 行(P1) 離(P2)
表面上關係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同“貌合神離”。
年級字:楚(P2) 歌(P1) 四(P1) 合(P1)
唐·李白《擬恨賦》:“若乃項王虎鬥,白日爭輝。拔山力盡,蓋世心違。聞楚歌之四合,知漢卒之重圍。”
年級字:針(P2) 之(P2) 合(P1)
清·方文《贈孟六玕明序》詩:“近前一語忽大笑,針芥之合良非輕。”
年級字:鏡(P2) 圓(P1) 璧(P6) 合(P1)
年級字:糾(P4) 合(P1) 之(P2) 衆(P3)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起糾合之衆,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
年級字:大(P1) 開(P1) 大(P1) 合(P1)
清·趙翼《憂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開大合爲弛張。”
年級字:反(P1) 經(P1) 合(P1) 道(P1)
明·徐渭《女狀元》第一齣:“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權;矯詔誅羌,反經合道。”
年級字:貌(P2) 合(P1) 心(P1) 離(P2)
年級字:道(P1) 同(P1) 志(P2) 合(P1)
宋·司馬光《又謝龐參政啓》:“嘗託僚寀,獲友高明,道同志合,出處如一。”
年級字:一(P1) 拍(P1) 即(P1) 合(P1)
拍:樂曲的段落,也稱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於樂曲的節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關係,一下子就說到一起或結合在一起。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後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年級字:道(P1) 同(P1) 義(P3) 合(P1)
清·李漁《蜃中樓·婚諾》:“他第三個兄弟錢塘君與我道同義合,相得甚歡。”
年級字:合(P1) 而(P1) 爲(P2) 一(P1)
《史記·春申君列傳》:“臣爲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爲一以臨韓,韓必斂手。”
年級字:前(P1) 合(P1) 後(P1) 仰(P4)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後仰:身體往後仰。指身體前後晃動。形容身體站立不穩。亦作“前仰後合”。
年級字:前(P1) 仰(P4) 後(P1) 合(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回:“把李瓶兒笑的前仰後合。”
年級字:同(P1) 船(P2) 合(P1) 命(P3)
年級字:信(P1) 口(P1) 開(P1) 合(P1)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俺張孔目怎肯緣木求魚。”
年級字:貌(P2) 合(P1) 形(P2) 離(P2)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來,而行動上卻又差異很大。
晉·葛洪《抱朴子·勤求》:“口親心離,貌合形離。”
年級字:承(P4) 嬗(P0) 離(P2) 合(P1)
年級字:論(P2) 高(P1) 寡(P4) 合(P1)
年級字:道(P1) 合(P1) 志(P2) 同(P1)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爲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
年級字:合(P1) 從(P1) 連(P1) 衡(P4)
年級字:機(P2) 緣(P4) 巧(P2) 合(P1)
詞性:形容詞
「機緣」- 機會,因緣。源自佛教的信念,指萬物的相遇具有緣份,在適當的時候,相遇的機會便會出現。
「巧合」- 湊巧、意外的相合。
形容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場合,碰上了一些曾經想過的事情或人物。
年級字:揣(P4) 合(P1) 逢(P4) 迎(P2)
揣:揣測,揣摩。現指揣摩、迎合權貴的心意,以謀求私利。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就是那貧賤儒生,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年級字:烏(P3) 合(P1) 之(P2) 衆(P3)
象暫時聚合的一羣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羣人。
《後漢書·耿弇傳》:“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衆,如摧枯折腐耳。”
年級字:起(P1) 承(P4) 轉(P2) 合(P1)
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清·金聖嘆《西廂記讀法》:“有此許多起承轉合,便令題目透出文字。”
年級字:合(P1) 金(P1)
鈿盒和金釵,相傳爲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年級字:分(P2) 進(P1) 合(P1) 擊(P3)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六節:“將敵軍對我軍的戰略上的分進合擊,改爲我軍對敵軍的戰役或戰鬥上的分進合擊。”
年級字:合(P1) 膽(P3) 同(P1) 心(P1)
天地會《共同和合歌》:“和氣自然兄弟衆,合膽同心拜五人。”
年級字:還(P1) 珠(P1) 合(P1) 浦(P0)
唐·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啓》:“還珠合浦,波含遠近之星。”
年級字:閉(P2) 門(P1) 合(P1) 轍(P0)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八:“山谷雲:東坡墨戲,水活石潤,與予草書三昧,所謂閉門合轍。”
年級字:合(P1) 浦(P0) 珠(P1) 還(P1)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年級字:牽(P3) 合(P1) 傅(P0) 會(P1)
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同“牽合附會”。
年級字:貞(P5) 元(P1) 會(P1) 合(P1)
元鷗陽玄《魏國文正公許先生神道碑》:“論許先生之爲臣,而推世祖之爲君,則見我元國家之初,當貞元會合之氣運,故善言先生,必以道統爲先,而後及功業。
年級字:落(P2) 落(P2) 難(P2) 合(P1)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很難實現。後也形容爲人孤僻,不易合羣。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爲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永結同心,
白頭偕老婚姻美滿,夫妻關係持久和好。
百年: 永久的含義。
好合: 和好、合作的相處。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年級字:朝(P3) 升(P1) 暮(P5) 合(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餘。”
年級字:不(P1) 謀(P4) 而(P1) 合(P1)
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三國志·魏書·張既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諸將不謀而同,似有天數。”
年級字:縱(P5) 橫(P2) 開(P1) 合(P1)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年級字:蜂(P2) 合(P1) 豕(P0) 突(P3)
如羣蜂聚集,似野豬奔突。比喻衆人雜沓會合,橫衝直撞。
明·劉基《春秋明經·公會齊侯楚人敗徐於婁林》:“今不然矣,中國之虛實在楚人目中矣!於是荊戶乘廣之旅,蜂合豕突以敗徐於婁林。”
年級字:曲(P2) 意(P1) 迎(P2) 合(P1)
年級字:行(P1) 合(P1) 趨(P4) 同(P1)
《淮南子·說山訓》:“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
年級字:公(P1) 道(P1) 合(P1) 理(P2)
西戎《糾紛》:“工要評的公道合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年級字:延(P4) 津(P3) 劍(P4) 合(P1)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後比喻因緣會合。
年級字:合(P1) 衷(P6) 共(P1) 濟(P4)
謝彬《民國政黨史》第四節:“進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
年級字:通(P3) 力(P1) 合(P1) 作(P2)
《論語·顏淵》:“盍徹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
年級字:雲(P1) 合(P1) 霧(P3) 集(P3)
《史記·淮陰侯傳》:“蒯通曰:‘……天下之士雲合霧集。”《藝文類聚》卷八引南朝·宋·顧野王《虎丘山序》:“故總轡齊鑣,競雕蟲于山水;雲合霧集,爭歌頌於林泉。”
年級字:合(P1) 情(P2) 合(P1) 理(P2)
陳殘雲《山谷風煙》第11章:“黃為民心情顯得輕鬆,覺得周祺這個人很可愛,既有原則,又能合情合理地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年級字:碌(P4) 碌(P4) 寡(P4) 合(P1)
清·林則徐《札各學教官嚴查生員有無吸菸造冊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結保無人。”
年級字:應(P2) 節(P1) 合(P1) 拍(P1)
年級字:外(P1) 合(P1) 裏(P1) 差(P2)
年級字:同(P1) 符(P2) 合(P1) 契(P5)
年級字:千(P1) 載(P3) 一(P1) 合(P1)
一千年纔有這麼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一時”。
《漢書·王襃賈傳》:“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
年級字:計(P2) 合(P1) 謀(P4) 從(P1)
年級字:裏(P1) 應(P2) 外(P1) 合(P1)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裏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年級字:九(P1) 合(P1) 一(P1) 匡(P0)
合:聚集。匡:救助,幫助,拯救。“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語。原指春秋時代齊桓公多次會合各國諸侯,稱霸華夏,使混亂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後用以形容有卓
年級字:天(P1) 作(P2) 之(P2) 合(P1)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給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滿的話。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年級字:苟(P0) 合(P1) 取(P2) 容(P2)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苟且迎合,取悅於人。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四者無一遂,苟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於此矣。”
年級字:毀(P3) 方(P1) 瓦(P2) 合(P1)
毀去棱角,與瓦礫相合。比喻屈己從衆,君子爲道不遠離於人。後指譭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衆,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衆人小合也。”
年級字:合(P1) 兩(P1) 爲(P2) 一(P1)
《後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爲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連裏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李賢注:“合兩坊而爲一宅。”
年級字:璧(P6) 合(P1) 珠(P1) 聯(P3)
年級字:行(P1) 不(P1) 苟(P0) 合(P1)
年級字:中(P1) 外(P1) 合(P1) 璧(P6)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箇中外合璧。”
年級字:合(P1) 而(P1) 為(P2) 一(P1)
《史記·春申君列傳》:“臣為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為一以臨韓,韓必斂手。”
年級字:瓦(P2) 合(P1) 之(P2) 卒(P3)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年級字:道(P1) 同(P1) 契(P5) 合(P1)
年級字:不(P1) 合(P1) 時(P1) 宜(P3)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年級字:一(P1) 匡(P0) 九(P1) 合(P1)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後亦指立國大事。
《舊唐書·鄭畋傳》:“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
年級字:烏(P3) 合(P1) 之(P2) 眾(P3)
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哈希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後漢書·耿弇傳》:“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年級字:蜂(P2) 屯(P6+) 烏(P3) 合(P1)
宋·王禹偁《賀聖駕還京表》:“蕞爾林胡,無名內侮,蜂屯烏合,鼠竊狗偷;必想邊民奪挺以毆攘,亭長持繩而縶縛。”
年級字:勢(P3) 合(P1) 形(P2) 離(P2)
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桁梧復迭,勢合形離。”
年級字:同(P1) 心(P1) 合(P1) 德(P4)
年級字:通(P3) 時(P1) 合(P1) 變(P2)
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同“通權達變”。
清·梅曾亮《覆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爲陳言者是已。”
年級字:情(P2) 投(P3) 契(P5) 合(P1)
年級字:反(P1) 經(P1) 合(P1) 義(P3)
《北史·爾朱榮傳》:“榮女先爲明帝嬪,欲上立爲後,帝疑未決。給事黃門侍郎祖瑩曰:‘昔文公在秦,懷嬴入侍。事有反經合義,陛下獨何疑焉?”
年級字:珠(P1) 連(P1) 璧(P6) 合(P1)
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於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語本《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年級字:合(P1) 二(P1) 為(P2) 一(P1)
清·袁枚《新齊諧·佟觭角》:“一人劈面來,急走如飛,勢甚猛,傅不及避,兩胸相撞,竟與己身合二為一。”
年級字:出(P1) 門(P1) 合(P1) 轍(P0)
按同一規格,閉門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
《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
年級字:分(P2) 工(P1) 合(P1) 作(P2)
沈從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說不定還留在縣裏,經營一種不必要本錢的職業,分工合作,都不閒散。”
年級字:同(P1) 流(P1) 合(P1) 污(P5)
年級字:偷(P2) 合(P1) 苟(P0) 容(P2)
《荀子·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藏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年級字:情(P2) 投(P3) 誼(P3) 合(P1)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顧碧筠》:“我天生頑魯,狂放粗豪。性別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誼合,如漆如膠。”
年級字:天(P1) 緣(P4) 湊(P4) 合(P1)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爲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這婚姻是天緣湊合。”
年級字:貌(P2) 合(P1) 神(P1) 離(P2)
貌:外表;神:內心。表面上關係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年級字:雲(P1) 交(P1) 雨(P1) 合(P1)
唐·李益《古別離》詩:“江回漢轉兩不見,雲交雨合知何年。”
年級字:同(P1) 心(P1) 合(P1) 膽(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當招安本部人馬,同心合膽,方可歸順。’”
年級字:金(P1) 細(P1) 合(P1)
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搖,垂金璫。”
年級字:合(P1) 浦(P0) 還(P1) 珠(P1)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
年級字:外(P1) 合(P1) 裡(P3) 應(P2)
《前漢書平話》上卷:“高皇大喜,既便來日準備外合裡應,拿捉陳豨。”
年級字:朝(P3) 昇(P3) 暮(P5) 合(P1)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昇暮合過去,那得贏餘。”
年級字:落(P2) 落(P2) 寡(P4) 合(P1)
年級字:貌(P2) 離(P2) 神(P1) 合(P1)
年級字:合(P1) 眾(P3) 力(P1) 量(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合: 結合、合力。
眾: 眾人、 大眾。
力: 能力。
量: 能量、份量。
團結。
年級字:璧(P6) 合(P1) 珠(P1) 連(P1)
①指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古人認爲是一種顯示祥瑞的天象。②比喻衆美畢集,相得益彰。
唐·楊炯《公卿以下冕服義》:“然則皇王受命,天地興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黃玉紫。”
年級字:貌(P2) 合(P1) 情(P2) 離(P2)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雖克竭敬愛,而貌合情離,與從夫之義悖矣。”
年級字:齊(P2) 心(P1) 合(P1) 力(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齊心協力目標一致,共同努力。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年級字:裡(P3) 應(P2) 外(P1) 合(P1)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裡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年級字:合(P1) 家(P1) 團(P3) 聚(P3)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家庭團聚妻離子散分別一段時間後再次共聚。
每年的春節、中秋節和冬至,我們兄弟姊妹都帶同家人回到爸爸媽媽那裏合家團聚。
年級字:中(P1) 西(P1) 合(P1) 璧(P6)
合璧:圓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圓形的叫半璧,兩個半璧合成一個圓叫“合璧”。比喻中國和外國的好東西合到一塊。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箇中外合璧。”
年級字:偷(P2) 合(P1) 苟(P0) 從(P1)
年級字:日(P1) 月(P1) 合(P1) 壁(P2)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於陰曆的朔日。古人以爲是國家的瑞兆。
年級字:珠(P1) 聯(P3) 璧(P6) 合(P1)
詞性:形容詞
璧合珠連、璧合珠聯、連珠合璧。最漂亮的婚姻配對。
珠: 珍珠。
聯: 聯合。
璧: 璧玉。
合: 結合。
一粒粒的珍珠串聯在一起,一片片的美玉放置在一塊,最漂亮的配對。
比喻新婚的主角郎才女貌結合在一起,最漂亮的配對。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或同時薈集。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胄,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
語本《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年級字:中(P1) 西(P1) 合(P1) 壁(P2)
詞性:形容詞
比喻把中國原有的好東西與從外國傳進來的好東西之優點合到一起。
比喻在某種事物中,中國和西洋的精華合在一起。
年級字:鬥(P2) 合(P1) 縫(P4)
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榫頭和卯眼非常適合,不露縫隙。形容手藝高超。
明·張岱《陶庵夢憶·報恩塔》:“一金身,琉璃磚十數塊湊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鬥筍合縫信屬鬼工。”
年級字:雲(P1) 合(P1) 響(P2) 應(P2)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是雲合響應之勢,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年級字:離(P2) 合(P1) 悲(P3) 歡(P1)
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兼懷子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年級字:意(P1) 合(P1) 情(P2) 投(P3)
年級字:牽(P3) 強(P2) 附(P2) 合(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延(P4) 津(P3) 之(P2) 合(P1)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後比喻因緣會合。同“延津劍合”。
年級字:悲(P3) 歡(P1) 離(P2) 合(P1)
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宋·蘇軾《水調歌頭》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陽缺,此事古難全。”
年級字:珠(P1) 還(P1) 合(P1) 浦(P0)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年級字:攢(P0) 零(P3) 合(P1) 整(P2)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莊院裏攢零合整,收拾的這幾兩銀子糶米。”
年級字:齟(P6+) 齬(P6+) 不(P1) 合(P1)
宋·陸游《賀吏部陳侍郎啓》:“然賢能之進,常齟齬而不合,亦稀闊而難遭。”
年級字:同(P1) 塵(P2) 合(P1) 污(P5)
年級字:閉(P2) 合(P1) 思(P2) 過(P1)
《漢書·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合思過,一縣莫知所爲。”
年級字:合(P1) 盤(P2) 托(P3) 出(P1)
清·李光庭《鄉言解頤·地部·婚姻》:“鄙夫欣羨之眼,敗家婦不足之心,合盤托出。”
年級字:牽(P3) 合(P1) 附(P2) 會(P1)
猶言牽強附會。把本來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某種意義。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牽拉在一起,混爲一談。
年級字:連(P1) 珠(P1) 合(P1) 璧(P6)
北周·庚信《郊廟歌辭·昭復》:“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年級字:合(P1) 眼(P1) 摸(P2) 象(P1)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上》:“山谷雲:‘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後來學詩者,雖時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隨所觸體得一處。’”
年級字:合(P1) 二(P1) 爲(P2) 一(P1)
清·袁枚《新齊諧·佟觭角》:“一人劈面來,急走如飛,勢甚猛,傅不及避,兩胸相撞,竟與己身合二爲一。”
年級字:勞(P2) 逸(P6) 結(P1) 合(P1)
年級字:同(P1) 心(P1) 合(P1) 力(P1)
年級字:同(P1) 心(P1) 合(P1) 意(P1)
年級字:公(P1) 平(P1) 合(P1) 理(P2)
毛澤東《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只要美國政府願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
年級字:糾(P4) 合(P1) 之(P2) 眾(P3)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
年級字:土(P1) 洋(P1) 結(P1) 合(P1)
年級字:持(P4) 權(P5) 合(P1) 變(P2)
清·梅曾亮《答朱丹木書》:“閣下前任劇邑,治悍民,不尚黃老;今官督糧道,乃尚黃老,此持權合變才也。”
年級字:嚴(P4) 絲(P2) 合(P1) 縫(P4)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多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出來。”
年級字:外(P1) 合(P1) 裏(P1) 應(P2)
《前漢書平話》上卷:“高皇大喜,既便來日準備外合裏應,拿捉陳豨。”
年級字:蜂(P2) 合(P1) 蟻(P3) 聚(P3)
前蜀·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詞》:“蠢彼不庭,敢違天道……欲恃其蜂合蟻聚之勢,仗鋤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賓睿化。”
年級字:開(P1) 合(P1) 自(P1) 如(P2)
合:按照,適合;自如:不受阻礙和拘束。打開閉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法·法布爾《蟬》:“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開合自如。”
年級字:綜(P5) 合(P1) 能(P1) 力(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整合能力把分析過的對像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各屬性集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把各種不同而有關聯的事物成功組合在一起的能力。
《說文解字.糸部》:「綜,機縷也。」
《周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漢書.宣帝紀》:「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
唐.虞世南〈中婦織流黃〉詩:「綜新交縷澀,經脆斷絲多。」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
年級字:雲(P1) 合(P1) 景(P2) 從(P1)
漢·賈誼《過秦論》: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年級字:志(P2) 同(P1) 道(P1) 合(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志: 志趣、志向、立志。
同: 相同、同類。
道: 道路、道義。
合: 合作、相合、吻合。
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爲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年級字:外(P1) 合(P1) 裡(P3) 差(P2)
年級字:若(P3) 合(P1) 符(P2) 節(P1)
《孟子·離婁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年級字:五(P1) 合(P1) 六(P1) 聚(P3)
《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
年級字:契(P5) 合(P1) 金(P1) 蘭(P3)
契合:投合。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蘭”。
年級字:鬥(P2) 脣(P3) 合(P1) 舌(P2)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捲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鬥脣合舌。”
年級字:聯(P3) 合(P1) 交(P1) 易(P2) 所(P2)
詞性:名詞
指香港聯合交易所,經營和服務在香港公開上市的企業,提供股票買賣交易的平台。
年級字:油(P2) 電(P2) 混(P5) 合(P1) 車(P1)
詞性:名詞
使用燃油驅動內燃機加上電池驅動電動機的混合動力車稱為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簡稱HEV),目前市面上的混合動力車多屬此種。油電混合動力車普遍比同型純內燃機車輛有更好的燃油效率及加速表現,被視為較環保的選擇,而缺點在於售價較高、動力系統占用空間較大、電池的壽命受限等。
Lián hé guó jià okē wén zǔ zhī
年級字:聯(P3) 合(P1) 國(P1) 教(P1) 科(P1) 文(P1) 組(P2) 織(P3)
詞性:名詞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又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創建於1945年11月16日,目前擁有191個會員國。
該組織為自己確定的目標是:通過教育、科學、文化與傳播,於人之思想中建設和平。
bǎinián hǎo hé, yǒng jié tóngxīn
年級字:百(P1) 年(P1) 好(P1) 合(P1) ,(P1) 永(P2) 結(P1) 同(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美滿婚姻, 關係持久。
百年好合: 夫妻永遠和好相處的意思。
永結同心: 思想、興趣、喜愛的事情都一齊,生活永遠在一起。
fēn jiǔ bì hé hé jiǔ bì fēn
年級字:分(P2) 久(P1) 必(P2) 合(P1) ,(P1) 合(P1) 久(P1) 必(P2) 分(P2)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