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招(P2) 降(P2) 納(P4) 叛(P3)
原指收容接納敵方投降叛變過來的人,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現指收羅壞人,結黨作惡。
《宋史·劉光世傳》:“楚州破,命光世節制諸鎮,力守通泰。完顏昌屯承楚,光世知其衆思歸,欲攜貳之。……獲敵不殺,令持錢文示其徒,有欲歸者,扣江執錢爲信。歸者不絕。”
年級字:衆(P3) 叛(P3) 親(P1) 離(P2)
叛:背叛;離:離開。衆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衆,安忍無親,衆叛親離,難以濟矣。”
年級字:眾(P3) 叛(P3) 親(P1) 離(P2)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年級字:親(P1) 離(P2) 衆(P3) 叛(P3)
離:離開;叛:背叛。衆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衆,安忍無親,衆叛親離,難以濟矣。”
年級字:招(P2) 亡(P2) 納(P4) 叛(P3)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高帝五年》:“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桀,招亡納叛,亦已多矣。”
年級字:離(P2) 經(P1) 叛(P3) 道(P1)
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或學說。
元·費唐臣《蘇子瞻風雪貶黃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