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年級字:厲(P3)
詞性:名詞,動詞,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的行為。
【名詞】
粗的磨刀石。《詩經.大雅.公劉》:「取厲取鍛。」《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厲。」
疾病、災禍。《詩經.大雅.瞻邛》:「孔填不寧,降此大厲。」
姓。如漢代有厲溫,清代有厲鶚。
【動詞】
磨之使利。通「礪」。《荀子.性惡》:「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唐.柳宗元〈弔屈原文〉:「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鍼石而從之。」
勉勵、激勵。《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秉旄鉞,以厲三軍。」
奮起、振奮。《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形容詞】
嚴肅、嚴格。《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唐.韓愈〈答尉遲生書〉:「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猛烈。如:「厲害」。《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凶惡的。如:「厲鬼」。
本質強烈,猛烈。1.嚴格:~禁(a.列隊警戒;b.嚴厲的禁令)。~行(xíng)節約。
2.嚴肅:嚴~。聲色俱~。
3.兇猛:~害。雷~風行。色~內荏。
4.磨,使鋒利:~兵秣馬。再接再~。
5.古同“癘”、“癩”,惡瘡。
6.姓。
jiān lì
qī lì
léi lì
年級字:雷(P3) 厲(P3)
詞性:形容詞
迅猛貌。
例:《漢書·揚雄傳上》:“猋泣雷厲,驞駍駖磕。” 明 徐復祚 《投梭記·卻說》:“ 錢鳳 ,你看我呵,叱風行雷厲霆迅擊。”
lì sè
jiā lì
cǎn lì
年級字:慘(P3) 厲(P3)
詞性:形容詞
1.淒慘尖利。
例:茅盾 《追求》五:“這慘厲的聲音使得 曼青 毛髮直豎了。” 冰心 《我的鄰居》:“正說著,忽然一聲悠長的汽笛慘厲的叫了起來。”
2.嚴厲。
例:李大釗 《“五一”MayDay運動史》:“艱難困苦的生涯,使他弄成了一種慘厲的精神。”
yán lì
lì shēng
lì fēng
年級字:厲(P3) 風(P1)
詞性:名詞
大風,烈風;指西北風;喻以高尚的行為激勵影響;即癘風,中醫病名,麻風病。
zuì lì
lì hài
年級字:再(P1) 接(P2) 再(P1) 厲(P3)
詞性:動詞,形容詞
繼續努力得過且過、半途而廢繼續努力,勇敢接受挑戰,不放棄,再加一把勁。
「再」再次、繼續。
「接」連續,接受挑戰。
「厲」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的行為。
比喻繼續努力,勇敢接受挑戰,有不放棄和再加一把勁的含義。
唐·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年級字:磨(P3) 砥(P0) 刻(P2) 厲(P3)
年級字:厲(P3) 行(P1) 節(P1) 約(P2)
年級字:厲(P3) 精(P2) 圖(P2) 治(P2)
圖:謀求,設法。厲:奮勉。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亦作“勵精圖治”、“厲精求治”、“厲精爲治”。
年級字:厲(P3) 世(P1) 摩(P4) 鈍(P4)
《漢書·梅福傳》:“故爵祿束帛者,天下之砥石。高祖所以厲世摩鈍也。”
年級字:正(P1) 顏(P2) 厲(P3) 色(P1)
《漢書·王莽傳》:“盱衡厲色,振揚武怒。”《後漢書·翟酺傳》:“目見正容,耳聞正言。”
年級字:敦(P5) 風(P1) 厲(P3) 俗(P2)
《魏書·郭祚傳》:“是以先王沿物之情,爲之軌法,故八刑備於昔典,奸律炳於來制,皆所以謀其始跡,訪厥成罪,敦風厲俗,永資世範者也。”
年級字:堅(P3) 甲(P1) 厲(P3) 兵(P3)
年級字:秣(P6+) 馬(P1) 厲(P3) 兵(P3)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年級字:矯(P4) 尾(P1) 厲(P3) 角(P2)
形容逞強好勝、趾高氣揚的模樣。矯尾,翹尾巴。厲角,磨頭角。
清·錢謙益《馮巳蒼詩序》:“賓筵客座,辯論鋒起,援古證今,矯尾厲角,自以爲馮氏一家之學,論者無以難也。”
年級字:正(P1) 言(P1) 厲(P3) 色(P1)
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着臉,神情非常嚴厲。
《漢書·王莽傳》:“盱衡厲色,振揚武怒。”《後漢書·翟酺傳》:“目見正容,耳聞正言。”
年級字:救(P3) 時(P1) 厲(P3) 俗(P2)
年級字:衡(P4) 厲(P3) 色(P1)
盱衡:舉眉揚目;厲:嚴厲;色:面色。橫眉怒目,面色嚴厲。
《漢書·王莽傳》:“當此之時,公運獨見之明,奮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
年級字:淵(P5) 涌(P3) 風(P1) 厲(P3)
晉·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機變清銳,巧言綺粲,攬引譬喻,淵涌風厲。然而口之所談,身不能行。”
年級字:正(P1) 色(P1) 厲(P3) 聲(P1)
明·方孝孺《王彪之》:“衆情疑懼方若鋒刃之迫膚,而能處之從容,正色厲聲決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
年級字:變(P2) 貪(P3) 厲(P3) 薄(P4)
《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孫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變貪厲薄,千載聞之,猶有感激。”
年級字:夕(P1) 惕(P5) 若(P3) 厲(P3)
年級字:色(P1) 厲(P3) 膽(P3) 薄(P4)
色:神色。厲:嚴厲、兇猛。薄:脆弱。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年級字:惡(P3) 言(P1) 厲(P3) 色(P1)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師雖然照樣是惡言厲色的把書茵斥罵一頓,但態度已經和緩下來了。”
年級字:雷(P3) 厲(P3) 風(P1) 行(P1)
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
年級字:深(P2) 厲(P3) 淺(P3) 揭(P3)
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淺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沒有用,只得連衣服下水。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後漢書·張衡傳》:“深厲淺揭,隨時爲義,曾何貪於支離,而席其孤技邪?”
年級字:疾(P2) 言(P1) 厲(P3) 氣(P1)
明·宋濂《元故祕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
年級字:揚(P2) 厲(P3) 鋪(P3) 張(P2)
年級字:厲(P3) 駿(P0) 發(P1)
清·汪琬《<安南日記>序》:“試讀其所與國王書,後先援據故事,踔厲駿發,爛然明析。”
年級字:砥(P0) 厲(P3) 名(P2) 號(P2)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利污義;砥厲名號者,不以欲行。”
年級字:砥(P0) 節(P1) 厲(P3) 行(P1)
漢·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節厲行,直道正辭。”
年級字:奮(P2) 發(P1) 蹈(P3) 厲(P3)
奮:振作;發:激勵;蹈:踩,引伸爲做,實行;厲:猛烈,迅疾。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鄒韜奮《抗戰以來·自動奮發的千萬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奮發蹈厲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線,不讓男同胞專美。”
年級字:盛(P2) 食(P1) 厲(P3) 兵(P3)
《商君書·兵守》:“壯男之軍,使勵食厲兵,陳而待敵。”
年級字:發(P1) 揚(P2) 厲(P3)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徵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後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年級字:厲(P3) 奮(P2) 發(P1)
孫中山《中國革命史·革命之運動》:“其慷慨助餉,多爲華僑;熱心宣傳,多爲學界;衝鋒破敵,則在軍隊與會黨,踔厲奮發,各盡所能,有此成功。”
年級字:即(P1) 溫(P2) 聽(P1) 厲(P3)
《論語·子張》:“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年級字:蓬(P4) 頭(P1) 厲(P3) 齒(P3)
二十年前風度翩翩的老張,經過多年生活的磨難,已變成~了。
年級字:蹈(P3) 厲(P3) 之(P2) 志(P2)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年級字:鋪(P3) 張(P2) 揚(P2) 厲(P3)
原指竭力鋪陳渲染,力求發揚光大。後多形容過分講究排場。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作爲歌詩,薦之郊廟,紀泰山之封,鏤白玉之牒,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績。”
年級字:敦(P5) 世(P1) 厲(P3) 俗(P2)
宋·蘇軾《御試制科策》:“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敦世厲俗,則無其具。”
年級字:厲(P3) 兵(P3) 粟(P0) 馬(P1)
《新唐書·劉仁軌傳》:“雖孽豎跳梁,士力未完,宜厲兵粟馬,乘無備,擊不意,百下百全。”
年級字:晨(P2) 夕(P1) 厲(P3)
《宋書·袁粲傳》:“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滯猶積,晨兢夕厲,每惻於懷。”
年級字:雷(P3) 厲(P3) 風(P1) 飛(P1)
①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同“雷厲風行”。②嚴厲威猛。
年級字:聲(P1) 色(P1) 俱(P6) 厲(P3)
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年級字:厲(P3) 風(P1) 發(P1)
踔厲:精神振奮,言論縱橫;風發:象颳風一樣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氣奮發。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中踔厲風發,常率屈其座人。”
年級字:疾(P2) 聲(P1) 厲(P3) 色(P1)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年級字:磨(P3) 厲(P3) 以(P1) 須(P4)
指磨刀以待。比喻作好準備,等待時機。亦作“磨礪以須”。
年級字:激(P2) 貪(P3) 厲(P3) 俗(P2)
年級字:蹈(P3) 厲(P3) 奮(P2) 發(P1)
蹈:踩,引伸爲做,實行;厲:猛烈,迅疾;奮:振作;發:激勵。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五九回:“吾父老子弟,尤當蹈厲奮發,爲民前軀。”
年級字:磨(P3) 底(P2) 厲(P3)
指四種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礪鍛鍊。同“磨礱砥礪”。
年級字:厲(P3) 精(P2) 更(P1) 始(P2)
厲:振作,奮勉;更始:除舊佈新。振奮精神,進行革新。
《漢書·宣帝紀》:“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
年級字:發(P1) 揚(P2) 蹈(P3) 厲(P3)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徵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後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年級字:厲(P3) 兵(P3) 秣(P6+) 馬(P1)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年級字:整(P2) 旅(P2) 厲(P3) 卒(P3)
《北齊書·莫多婁貸文傳》:“周文帝軍出函谷,景與高昂議整旅厲卒,以待其至。”
年級字:摩(P4) 厲(P3) 以(P1) 須(P4)
《左傳·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年級字:揚(P2) 清(P1) 厲(P3) 俗(P2)
年級字:砥(P0) 厲(P3) 廉(P4) 隅(P6+)
《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孔穎達疏:“文儒者習近文章,以自磨厲,使成己廉隅也。”
年級字:變(P2) 本(P2) 加(P1) 厲(P3)
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年級字:風(P1) 行(P1) 雷(P3) 厲(P3)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後多比喻執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官差緊者,爲黃巾鉤黨嚴厲莫停者,怕鼠竄掉頭者,東溪望忙行邊。”
年級字:疾(P2) 言(P1) 厲(P3) 色(P1)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年級字:志(P2) 美(P1) 行(P1) 厲(P3)
《後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聖童。”
年級字:摩(P4) 厲(P3) 以(P1) 需(P3)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同“摩厲以須”。
年級字:矯(P4) 世(P1) 厲(P3) 俗(P2)
明·唐順之《莆田林氏先墓表》:“矯世厲俗、捐私奉公、嶄崖狷潔之行,可以無譴訶憎疾於鬼神,然或不免譴訶憎疾於人。”
年級字:正(P1) 言(P1) 厲(P3) 顏(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錢典史聽了這話,便正言厲顏的對他說道:‘世兄!用到這樣管家,你做主人的總要有點主人的威勢纔好。’”
年級字:奮(P2) 發(P1) 厲(P3)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
年級字:色(P1) 厲(P3) 內(P1)
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