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案(P2) 牘(P0) 勞(P2) 形(P2)
年級字:能(P1) 者(P1) 多(P1) 勞(P2)
《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
年級字:夢(P3) 斷(P3) 魂(P4) 勞(P2)
睡夢中也在思想着,弄得神魂不寧。亦作“夢斷魂消”。
年級字:宵(P2) 憂(P3) 勞(P2)
宵衣旰食,非常勞苦。形容勤於政事。亦作“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明史·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爲也。”
年級字:勞(P2) 心(P1) 焦(P2) 思(P2)
唐·杜甫《憶昔二首》一:“張後不樂上爲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年級字:勞(P2) 顧(P3) 復(P4)
《元史·后妃傳一》:“欽爲先皇太后,夙明壺則,克嗣徽音,輔佐先朝,有恭儉節用之實,誕育眇質,有劬勞顧復之思。”
年級字:不(P1) 辭(P5) 勞(P2) 苦(P1)
辭:推託。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強。
唐·牛肅《紀聞·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年級字:徒(P3) 勞(P2) 無(P2) 益(P2)
清·林則徐《查勘礦廠情形試行開採折》:“倘實系硐產全枯,徒勞無益,則名是實非之廠。”
年級字:往(P1) 返(P2) 徒(P3) 勞(P2)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見諭,公則公言之,私則私言之,不必效舌劍脣槍,徒勞往返耳。”
年級字:勞(P2) 燕(P2) 分(P2) 飛(P1)
勞:伯勞。伯勞、燕子各飛東西。比喻夫妻、情侶別離。
《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年級字:勞(P2) 民(P1) 傷(P2) 財(P3)
年級字:宵(P2) 焦(P2) 勞(P2)
《明史·章懋傳》:“此下陛下宵旰焦勞,兩宮母后同憂天下之日。”
年級字:鞍(P4) 馬(P1) 勞(P2) 頓(P2)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
年級字:案(P2) 牘(P0) 之(P2) 勞(P2)
唐·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年級字:五(P1) 勞(P2) 七(P1) 傷(P2)
年級字:勞(P2) 心(P1) 苦(P1) 思(P2)
明·趙弼《夢遊番陽彭蠡傳》:“競虛名,奪浮利,日夜勞心苦焦思。”
年級字:伯(P2) 勞(P2) 飛(P1) 燕(P2)
《玉臺新詠·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年級字:勞(P2) 形(P2) 苦(P1) 心(P1)
魯迅《故事新編·非攻》:“勞形苦心,扶危濟急,是賤人的東西,大人們不取的。”
年級字:賞(P4) 勞(P2) 罰(P5) 罪(P4)
年級字:勞(P2) 師(P1) 動(P1) 衆(P3)
勞:疲勞,辛苦;師、衆: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現指動用很多人力。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一回:“長兄,不必勞師動衆,他自然盡絕,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無邊。——不動聲色,令周兵六十萬餘人自然滅絕。”
年級字:汗(P1) 馬(P1) 功(P1) 勞(P2)
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年級字:吃(P1) 苦(P1) 耐(P3) 勞(P2)
周恩來《目前形勢和新四軍的任務》:“而我們新四軍能吃苦耐勞,不怕困難。”
年級字:不(P1) 勞(P2) 而(P1) 獲(P5)
年級字:用(P1) 逸(P6) 待(P3) 勞(P2)
以逸待勞。謂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奔走疲憊之後,乘機出擊以取勝。
《晉書·庚翼傳》:“御以長轡,用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驥。”
年級字:以(P1) 逸(P6) 擊(P3) 勞(P2)
《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爲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年級字:不(P1) 敢(P2) 告(P1) 勞(P2)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年級字:勞(P2) 筋(P3) 苦(P1) 骨(P2)
年級字:涓(P0) 滴(P3) 之(P2) 勞(P2)
唐·李世民《賜劉洎自盡詔》:“劉洎出自閭武,言行罕稱,於國無涓滴之勞,在朕匪粉榆之舊。”
年級字:鞍(P4) 馬(P1) 之(P2) 勞(P2)
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斗的勞苦。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
年級字:食(P1) 之(P2) 勞(P2)
《晉書·郭璞傳》:“不然,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
年級字:勞(P2) 逸(P6) 結(P1) 合(P1)
年級字:一(P1) 勞(P2) 永(P2) 逸(P6)
詞性:形容詞
成語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漢·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年級字:反(P1) 勞(P2) 爲(P2) 逸(P6)
明·揭喧《兵經百篇·更字》:“我一戰而人數應,誤逸爲勞;人數戰而人數休,反勞爲逸;逸則可作,勞則可敗。”
年級字:以(P1) 待(P3) 勞(P2)
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
《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年級字:積(P3) 勞(P2) 成(P1) 疾(P2)
積勞:長期勞累過度;疾:病。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
《荀子·王制》:“彼日積勞,我日積佚。”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病,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睏,不能禦敵。”
年級字:讓(P2) 逸(P6) 競(P3) 勞(P2)
《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昆弟同居四十餘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年級字:舉(P2) 手(P1) 之(P2) 勞(P2)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年級字:勞(P2) 苦(P1) 功(P1) 高(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
年級字:東(P1) 勞(P2) 西(P1) 燕(P2)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辭·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年級字:不(P1) 勞(P2) 而(P1) 成(P1)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故茲鄭之踞轅而歌以上高梁也。”
年級字:費(P3) 力(P1) 勞(P2) 心(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吾爲汝禦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年級字:積(P3) 勞(P2) 成(P1) 病(P2)
《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病,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睏,不能禦敵。”
年級字:心(P1) 勞(P2) 日(P1) 拙(P5)
心勞:費盡心機;日:逐日;拙:笨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尚書·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僞,心勞日拙。”
年級字:反(P1) 勞(P2) 為(P2) 逸(P6)
明·揭喧《兵經百篇·更字》:“我一戰而人數應,誤逸為勞;人數戰而人數休,反勞為逸;逸則可作,勞則可敗。”
年級字:逸(P6) 以(P1) 待(P3) 勞(P2)
宋陳師道《擬御試武舉策》:“逸以待勞,久以待變,亡費而有備,可謂善矣。”
年級字:好(P1) 惡(P3) 勞(P2)
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係》:“要而論之,此三類者,均由學士大夫,好佚惡勞,憚著書之苦,復欲博著書之名,故單辭只義,軼事遺聞,鹹筆之於書,以冀流傳久遠。”
年級字:暫(P4) 勞(P2) 永(P2) 逸(P6)
年級字:勞(P2) 思(P2) 逸(P6) 淫(P5)
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國語·魯語》:“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
年級字:勞(P2) 師(P1) 動(P1) 眾(P3)
勞:疲勞,辛苦;師、眾: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現指動用很多人力。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一回:“長兄,不必勞師動眾,他自然盡絕,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無邊。——不動聲色,令周兵六十萬餘人自然滅絕。”
年級字:鞍(P4) 馬(P1) 勞(P2) 困(P2)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
年級字:勞(P2) 民(P1) 動(P1) 衆(P3)
年級字:食(P1) 辨(P5) 勞(P2) 薪(P6)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年級字:忍(P1) 苦(P1) 耐(P3) 勞(P2)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五:“這不能說他們沒有冒險的精神,更不能說他們沒有忍苦耐勞的精神。”
年級字:費(P3) 財(P3) 勞(P2) 民(P1)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誠費財勞民以爲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年級字:多(P1) 勞(P2) 多(P1) 得(P1)
年級字:鞍(P4) 馬(P1) 勞(P2) 倦(P4)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實不相瞞太公說:老母鞍馬勞倦,昨夜心痛病發。”
年級字:食(P1) 飢(P3) 息(P1) 勞(P2)
年級字:一(P1) 勞(P2) 久(P1) 逸(P6)
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同“一勞永逸”。
語出漢·楊雄《諫勿許單于朝疏》:“以爲不壹勞者不久佚,不暫費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而不悔也。”漢·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年級字:勞(P2) 身(P1) 焦(P2) 思(P2)
《史記·夏本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年級字:分(P2) 勞(P2) 赴(P5) 功(P1)
清·端方《請改定官制以爲立憲預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書、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親王大學士,則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絕無分勞赴功之效,惟有推諉牽掣之能。”
年級字:徒(P3) 勞(P2) 無(P2) 功(P1)
《莊子·天運》:“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管子·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年級字:焦(P2) 心(P1) 勞(P2) 思(P2)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年級字:任(P3) 怨(P3) 任(P3) 勞(P2)
任:擔當,經受。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同“任勞任怨”。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衆,任天下之怨。”
年級字:舟(P2) 車(P1) 勞(P2) 頓(P2)
舟車:船與車,泛指一切水陸交通工具。勞頓:勞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勞困頓。
錢鍾書《圍城》第二章:“那兩位記者都說:‘今天方博士舟車勞頓,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年級字:犬(P1) 馬(P1) 之(P2) 勞(P2)
願象犬馬那樣爲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願受人驅使,爲人效勞。
《漢書·孔光傳》:“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
年級字:好(P1) 逸(P6) 惡(P3) 勞(P2)
《後漢書·郭玉傳》:“其爲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年級字:鞍(P4) 馬(P1) 勞(P2) 神(P1)
祝龍答道:“也未見勝敗。衆位尊兄~不易。”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年級字:刻(P2) 苦(P1) 耐(P3) 勞(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年級字:心(P1) 勞(P2) 意(P1) 攘(P6)
年級字:肩(P3) 勞(P2) 任(P3) 怨(P3)
年級字:計(P2) 功(P1) 程(P2) 勞(P2)
年級字:勞(P2) 師(P1) 襲(P5) 遠(P1)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年級字:送(P1) 往(P1) 勞(P2) 來(P1)
年級字:以(P1) 逸(P6) 待(P3) 勞(P2)
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年級字:勞(P2) 民(P1) 費(P3) 財(P3)
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現也指濫用人力物力。亦作“勞民傷財”。
年級字:魂(P4) 勞(P2) 夢(P3) 斷(P3)
年級字:徒(P3) 勞(P2) 往(P1) 返(P2)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見諭,公則公言之,私則私言之,不必效舌劍脣槍,徒勞往返耳。”
年級字:汗(P1) 馬(P1) 之(P2) 勞(P2)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年級字:飢(P3) 飽(P1) 勞(P2) 役(P5)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餓耽飢,五六日不曾嘗着水米,常言道飢飽勞役。”
年級字:負(P3) 任(P3) 蒙(P3) 勞(P2)
年級字:勞(P2) 而(P1) 無(P2) 功(P1)
《管子·形勢篇》:“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年級字:任(P3) 勞(P2) 任(P3) 怨(P3)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衆,任天下之怨。”
年級字:一(P1) 舉(P2) 手(P1) 之(P2) 勞(P2)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