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稍(P5) 勝(P2) 一(P1) 籌(P5)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製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魯迅《兩地書》二五:“廢物利用又何嘗不是‘消磨生命’之術,但也許比‘縱酒’稍勝一籌罷。”
年級字:人(P1) 衆(P3) 勝(P2) 天(P1)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聞之,人衆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
年級字:妖(P3) 不(P1) 勝(P2) 德(P4)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爲蛇足也。”
年級字:大(P1) 獲(P5) 全(P2) 勝(P2)
獲:擒獲俘虜,奪取敵方輜重;全:完全。形容獲得完全的勝利。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唐兵被樑家殺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遲慢些,就成沙場之鬼……樑家大獲全勝。”
年級字:出(P1) 奇(P2) 取(P2) 勝(P2)
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資治通鑑·後唐莊宗同光元年》:“今用兵歲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勝,大功何由可成!”
年級字:運(P3) 籌(P5) 決(P2) 勝(P2)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
年級字:優(P3) 勝(P2) 劣(P5) 敗(P2)
指生物在生存競爭中適應力強的保存下來,適應力差的被淘汰。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基本論點。
清·吳趼人《痛史》第一回:“優勝劣敗,取亂侮亡,自不必說。”
年級字:爭(P2) 強(P2) 顯(P4) 勝(P2)
猶爭強好勝。爭爲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羣音類選·北腔類·海神記·王魁訴神》:“恐怕他褒貶村,爭強顯勝各撾俊,惟求鴇兒心內喜。”
年級字:更(P1) 勝(P2) 一(P1) 籌(P5)
詞性:形容詞
「勝」勝利、勝任、優秀。
「籌」籌碼。用來計算數量的器具,或籌劃、計劃。
比原來更強、更優秀一點。
年級字:無(P2) 往(P1) 不(P1) 勝(P2)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二場:“連長,我們軍民一心,就無往不勝!”
年級字:炫(P6) 奇(P2) 爭(P2) 勝(P2)
清·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火神廟中玉器攤,尤炫奇爭勝,貴族婦女及富商外賈多趨之。”
年級字:寡(P4) 不(P1) 勝(P2) 衆(P3)
《呂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勝衆,數也。”
年級字:遞(P4) 勝(P2) 遞(P4) 負(P3)
清·薛福成《中興敘略上》:“環寇之師且十萬,遞勝遞負,無寸尺功。”
年級字:德(P4) 勝(P2) 頭(P1) 迴(P3)
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話本、通俗小說的引首。
年級字:料(P2) 敵(P3) 制(P2) 勝(P2)
漢·揚雄《趙充國頌》:“料敵制勝,威謀靡亢,遂克古戎,還師於京。”
年級字:不(P1) 勝(P2) 其(P2) 任(P3)
《周易·繫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
年級字:吹(P1) 氣(P1) 勝(P2) 蘭(P3)
戰國·楚·宋玉《神女賦》:“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
年級字:略(P3) 勝(P2) 一(P1) 籌(P5)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製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高一籌耳。”
年級字:人(P1) 強(P2) 勝(P2) 天(P1)
年級字:出(P1) 奇(P2) 致(P3) 勝(P2)
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老殘遊記》第七回:“[劉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致勝處,於是奔走江湖,將近十年。”
年級字:舉(P2) 不(P1) 勝(P2) 舉(P2)
魯迅《僞自由書·後記》引谷春帆《談“文人先行”》:“公開告密,賣友求榮,賣身投靠的勾當,舉不勝舉。”
年級字:多(P1) 不(P1) 勝(P2) 數(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多: 指數目太多。
不: 無法。
勝: 勝任。
數: 計算總數。
指數量太多,無法計數總數。
年級字:決(P2) 勝(P2) 廟(P3) 堂(P2)
廟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場所。指文官儒將在廟堂中制定出決定勝改的策略。
明·無名氏《投筆膚談》:“儒將者,決勝廟堂者也。武將者,折衝千里者也。”
年級字:班(P2) 師(P1) 得(P1) 勝(P2)
明·無名氏《破天陣》三折:“將顏洞賓活捉拿,把韓延壽首級剽,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踊躍。”
年級字:旗(P3) 開(P1) 得(P1) 勝(P2)
剛一打開旗幟進入戰鬥,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計(P2)
《戰國策·韓策一》:“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
年級字:出(P1) 奇(P2) 制(P2) 勝(P2)
奇:奇兵,奇計;制:制服。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孫子·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年級字:轉(P2) 敗(P2) 為(P2) 勝(P2)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年級字:爭(P2) 強(P2) 鬥(P2) 勝(P2)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定要喪了那羞惡的良心,戴了鬼臉,千方百計,爭強鬥勝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年級字:人(P1) 定(P1) 勝(P2) 天(P1)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年級字:反(P1) 敗(P2) 爲(P2) 勝(P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爲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年級字:指(P2) 不(P1) 勝(P2) 僂(P0)
形容數量很多,扳着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僂:彎曲。同“指不勝屈”。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奇遇之多,指不勝僂,若今日所昵,未數數覯也。”
年級字:名(P2) 山(P1) 勝(P2) 川(P2)
《晉書·孫統傳》:“縱意遊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紀(P2)
《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漢之得人,於茲爲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兒寬……受遺則霍光、金日磾,其餘不可勝紀。”
年級字:名(P2) 山(P1) 勝(P2) 水(P1)
年級字:行(P1) 不(P1) 勝(P2) 衣(P1)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年級字:不(P1) 分(P2) 勝(P2) 負(P3)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年級字:逞(P4) 強(P2) 好(P1) 勝(P2)
楊朔《北線》十五:“自從那天訴苦以後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變成機警,但總有點逞強好勝,不大服人。”
年級字:乘(P2) 勝(P2) 追(P1) 擊(P3)
《新編五代史評話·梁史卷上》:“李思安躍馬交鬥,經二十餘合,思安拽槍徉敗,退去。單可及乘勝追擊。”
年級字:必(P2) 操(P2) 勝(P2) 券(P5)
操:持,拿;券:憑證;勝券:勝利的把握。一定有勝利的把握。
年級字:不(P1) 勝(P2) 桮(P0) 杓(P0)
?黽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飲酒。指酒量有限,不能再飲。
《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
年級字:聊(P4) 勝(P2) 一(P1) 籌(P5)
年級字:決(P2) 胜(P2) 千(P1) 裡(P3)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史記·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年級字:運(P3) 籌(P5) 制(P2) 勝(P2)
明·盧象昇《剿蕩衍期聽候處分並陳賊勢兵情疏》:“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間,果能運籌制勝,馬到功成,各省撫臣豈易於爲力?”
年級字:慰(P4) 情(P2) 勝(P2) 無(P2)
年級字:乘(P2) 利(P2) 席(P4) 勝(P2)
《漢書·蒯通傳》:“楚人起彭城轉鬥逐北,至滎陽乘利席勝,威震天下。”顏師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年級字:不(P1) 勝(P2) 負(P3) 荷(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得(P1) 勝(P2) 回(P1) 朝(P3)
朝:朝廷。舊指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去報功。現泛指勝利歸來。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老將軍,你這一去,小心在意者,若得勝還朝,聖人自有加官賜賞哩。”
年級字:決(P2) 一(P1) 勝(P2) 負(P3)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七回:“……若不聽我良言,只是與你決一勝負。”
年級字:力(P1) 不(P1) 自(P1) 勝(P2)
年級字:隔(P3) 年(P1) 通(P3) 勝(P2)
年級字:美(P1) 不(P1) 勝(P2) 收(P1)
詞性:形容詞
清·錢泳《履園叢話·藝能·治庖》:“惟魚之一物,美不勝收。”
年級字:尋(P3) 幽(P4) 探(P3) 勝(P2)
探:尋求。勝:勝地,風景優美的地方。遊覽山水時尋找、搜索幽雅的勝地。亦作“尋幽探奇”、“尋奇探幽”、“探幽選勝”。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舉(P2)
明·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而其大較皆豪傑之士,道德充溢於中,事功見於當時。”
年級字:吹(P1) 氣(P1) 胜(P2) 蘭(P3)
戰國·楚·宋玉《神女賦》:“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
年級字:人(P1) 眾(P3) 勝(P2) 天(P1)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
年級字:防(P3) 不(P1) 勝(P2) 防(P3)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七回:“這種小人,真是防不勝防。”
年級字:以(P1) 弱(P3) 勝(P2) 強(P2)
年級字:乘(P2) 勝(P2) 逐(P4) 北(P1)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年級字:常(P1) 勝(P2) 將(P3) 軍(P2)
年級字:決(P2) 勝(P2) 千(P1) 里(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年級字:罪(P4) 不(P1) 勝(P2) 誅(P5)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鼎甲常爲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年級字:邪(P4) 不(P1) 勝(P2) 正(P1)
年級字:一(P1) 決(P2) 勝(P2) 負(P3)
宋·司馬光《與王介甫書》:“介甫之意,必欲力戰天下之人,與之一決勝負,不復顧義理之是非,生民之憂樂,國家之安危。”
年級字:若(P3) 不(P1) 勝(P2) 衣(P1)
《淮南子·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年級字:十(P1) 戰(P4) 十(P1) 勝(P2)
《管子·七法》:“以能擊不能,以教卒、教士擊驅衆、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年級字:以(P1) 強(P2) 勝(P2) 弱(P3)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衆暴寡。”
年級字:喜(P1) 不(P1) 自(P1) 勝(P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時,承夫人親自餞行,喜不自勝。”
年級字:弱(P3) 不(P1) 勝(P2) 衣(P1)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年級字:不(P1) 勝(P2) 其(P2) 煩(P4)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於是不勝其煩,人情厭惡。”
年級字:勝(P2) 殘(P5) 去(P1) 殺(P4)
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論語·子路》:“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漢書·李廣傳》:“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年級字:不(P1) 勝(P2) 其(P2) 苦(P1)
唐·白行簡《李娃傳》:“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生不勝其苦而斃。”
年級字:數(P2) 不(P1) 勝(P2) 數(P2)
《方巖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蹟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巖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爲盛。”
年級字:祝(P2) 不(P1) 勝(P2) 詛(P0)
年級字:名(P2) 勝(P2) 古(P1) 蹟(P3)
年級字:蛙(P2) 勝(P2) 負(P3)
宋·劉克莊《水龍吟·丙辰生日》詞之二:“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年級字:轉(P2) 敗(P2) 爲(P2) 勝(P2)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其爲政也,善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
年級字:得(P1) 勝(P2) 頭(P1) 回(P1)
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宋·無名氏《錯斬崔寧》:“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回。”
年級字:引(P2) 人(P1) 入(P1) 勝(P2)
勝:勝境。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着勝地。”
年級字:力(P1) 不(P1) 勝(P2) 任(P3)
《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年級字:理(P2) 不(P1) 勝(P2) 辭(P5)
道理不能勝過文辭。指由於不善於推理立論,儘管文辭豐富多彩,道理並不充分。
年級字:勝(P2) 任(P3) 愉(P4) 快(P1)
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
年級字:爭(P2) 強(P2) 好(P1) 勝(P2)
爭:爭奪;強:優勝;好:喜愛。爭為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任是爭強好勝的,偏逢用違所長。”
年級字:哀(P4) 兵(P3) 必(P2) 勝(P2)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驕兵必敗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算(P2)
《東觀漢記·鄧訓傳》:“太原吏民苦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後溺死者不可勝算。”
年級字:出(P1) 凡(P3) 入(P1) 勝(P2)
指超出了一般,進入了極高的境界。形容造詣精深,也指超脫世俗進入仙界。
《雍熙樂府·第三卷·端正好(我恰纔出塵寰)》:“點化的長生出凡入勝,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年級字:反(P1) 敗(P2) 為(P2) 勝(P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記(P1)
南朝·宋·傅亮《爲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功隱於視聽,不可勝記。”
年級字:百(P1) 戰(P4) 百(P1) 勝(P2)
詞性:副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年級字:指(P2) 不(P1) 勝(P2) 屈(P4)
指:手指;屈:彎曲。扳着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爲數很多。
清·陳康祺《郎潛記聞》:“本朝大臣奪情任事者,指不勝屈。”
年級字:穩(P4) 操(P2) 勝(P2) 券(P5)
穩:有把握;操:掌握;勝券:能夠制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年級字:不(P1) 勝(P2) 枚(P4) 舉(P2)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宋·王楙《野客叢書·俗語有所自》:“似此等語,不可枚舉。”
年級字:克(P4) 敵(P3) 制(P2) 勝(P2)
《孫子·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年級字:悲(P3) 不(P1) 自(P1) 勝(P2)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燕歌》遠別,悲不自勝。”
年級字:聊(P4) 勝(P2) 於(P2) 無(P2)
晉·陶潛《和劉柴桑》詩:“弱女雖非男,慰情聊勝無。”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數(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道(P1)
《史記·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
年級字:不(P1) 勝(P2) 杯(P1) 杓(P0)
不勝:經不起。杓:舀東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已經醉了。
《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年級字:不(P1) 可(P1) 勝(P2) 言(P1)
《史記·大宛列傳》:“騫曰:‘爲漢使月氏,而爲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
年級字:如(P2) 不(P1) 勝(P2) 衣(P1)
勝:能承受,能承擔。身體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體瘦弱。也形容謙退的樣子。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
年級字:勝(P2) 友(P1) 如(P2) 雲(P1)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年級字:穩(P4) 操(P2) 勝(P2) 算(P2)
穩:有把握;操:掌握;勝算:能夠制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年級字:勝(P2) 讀(P1) 十(P1) 年(P1) 書(P1)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上·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年級字:勝(P2) 不(P1) 驕(P4) 敗(P2) 不(P1) 餒(P0)
《商君書·戰法》“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年級字:事(P1) 實(P1) 勝(P2) 於(P2) 雄(P1) 辯(P3)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再爭論了,事實勝於雄辯,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cǐ shí wú shēng shèng yǒu shēng
年級字:此(P2) 時(P1) 無(P2) 聲(P1) 勝(P2) 有(P1) 聲(P1)
詞性:介詞
1. 默默無聲卻比有聲更感人。
2. 有時候不說話比說話更有用。
唐 白居易《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年級字:勝(P2) 敗(P2) 乃(P2) 兵(P3) 家(P1) 常(P1) 事(P1)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年級字:決(P2) 勝(P2) 於(P2) 千(P1) 里(P1) 之(P2) 外(P1)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史記·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gōng wú bù qǔ zhàn wú bù shèng
年級字:攻(P3) 無(P2) 不(P1) 取(P2) ,(P1) 戰(P4) 無(P2) 不(P1) 勝(P2)
《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zhàn wú bù shèng gōng wú bù qǔ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P1) 攻(P3) 無(P2) 不(P1) 取(P2)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語本《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gōng wú bù kè zhàn wú bù shèng
年級字:攻(P3) 無(P2) 不(P1) 克(P4) ,(P1) 戰(P4) 無(P2) 不(P1) 勝(P2)
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zhàn wú bù shèng gōng wú bù kè
年級字:戰(P4) 無(P2) 不(P1) 勝(P2) ,(P1) 攻(P3) 無(P2) 不(P1) 克(P4)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捲上:“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球至於今,邈不可得。”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年級字:青(P1) 出(P1) 於(P2) 藍(P2) ,(P1) 而(P1) 勝(P2) 於(P2) 藍(P2)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小林,老江何必派我來幫助你?”
jiù rén yī mìng 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年級字:救(P3) 人(P1) 一(P1) 命(P3) 勝(P2) ,(P1) 造(P1) 七(P1) 級(P2) 浮(P3) 圖(P2)
jiù rén yī mìng 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年級字:救(P3) 人(P1) 一(P1) 命(P3) 勝(P2) ,(P1) 造(P1) 七(P1) 級(P2) 浮(P3) 屠(P5)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說報答,就是爲利了,豈是老漢的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