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婦(P2) 姑(P2) 勃(P4) 溪(P2)
婦姑:兒媳和婆婆;勃溪:家庭爭吵。原指婆婆和兒媳間的爭吵。後也比喻內部爭鬥。
年級字:勃(P4) 然(P2) 大(P1) 怒(P2)
年級字:野(P2) 心(P1) 勃(P4) 勃(P4)
清·陳天華《獅子吼》第一回:“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宇下。”
年級字:勃(P4) 然(P2) 奮(P2) 勵(P3)
勃然:奮發的樣子;奮:奮發;勵:激勵。奮發起來,激勵自己。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勃然奮勵,不可恐懾也。”
年級字:馬(P1) 勃(P4) 牛(P1)
清·褚人獲《堅瓠十集·遺臭文詞》:“馬勃牛溲君受用,何須開口出而哇。”
年級字:勃(P4) 然(P2) 變(P2) 色(P1)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孟子·萬章下》:“(孟子)曰:‘君有大過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年級字:婦(P2) 姑(P2) 勃(P4) 谿(P0)
婦姑:兒媳和婆婆;勃谿:家庭爭吵。原指婆婆和兒媳間的爭吵。後也比喻內部爭鬥。
年級字:英(P1) 姿(P3) 勃(P4) 勃(P4)
劉白羽《火》:“這時,我看見躺在病牀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頰燒黑了,頭發燒焦了,可是從他向上揚着的短短眉毛上,還顯露出一種英姿勃勃的神氣。”
年級字:牛(P1) 馬(P1) 勃(P4)
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爲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裏可成爲有用的物品。
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則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年級字:興(P2) 致(P3) 勃(P4) 勃(P4)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到了郡考,衆人以爲緇氏必不肯去,誰知他還是興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豈無看文巨眼。’”
年級字:生(P1) 氣(P1) 勃(P4) 勃(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徐遲《特寫選·序言》:“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氣勃勃、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帶有極大想象的東西。”
年級字:雄(P1) 心(P1) 勃(P4) 勃(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雄心狀志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茅盾《<子夜>新版後記》:「最初構思的時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廣闊畫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態組織進去。」
年級字:朝(P3) 氣(P1) 蓬(P4) 勃(P4)
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爲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