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 」
刷新
繁體:剪
國語:jiǎn
粵語:zin2
簡體:剪
筆畫:11
部首:刀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倉頡:TBNH
年級:3
  異體字:  前

校正
jiǎn cǎi

年級字:剪(P3) 彩(P1)

詞性:動詞

釋義:
    在儀式上剪斷彩帶,表示建築物落成、新造車船出廠或展覽會開幕等。
校正
jiǎn zhǐ

年級字:剪(P3) 紙(P2)

詞性:名詞動詞

釋義:
    使用剪刀與紙張的一種民間工藝。用紙剪或刻成人物、花草、蟲魚、鳥獸等形象。也指剪成或刻出的工藝品。
校正
jiǎn jí

年級字:剪(P3) 輯(P4)

詞性:動詞

釋義:
    製作音樂、影片時,把原作修正編輯以達到理想的結果。
校正
jiǎn zi

年級字:剪(P3) 子(P1)

詞性:名詞

釋義:
    即剪刀,剪切東西時用
校正
Bǎ jiǎn

年級字:把(P1) 剪(P3)

詞性:量詞

釋義:
    量詞。一把剪刀。
校正
jiǎn duàn

年級字:剪(P3) 斷(P3)

詞性:動詞

近義詞:
切斷

釋義:
    乾脆俐落;切斷,打斷。
校正
jiǎn fà

年級字:剪(P3) 發(P1)

詞性:動詞

近義詞:
剃頭理髮剃發

釋義:
    剪短(人的)頭髮。
校正
cái jiǎn

年級字:裁(P4) 剪(P3)

詞性:名詞

釋義:
    1.裁割剪開

    2.指事情的斟酌取捨;指詩文的潤色修飾

校正
jiǎn dāo

年級字:剪(P3) 刀(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鉸剪

釋義:
    切斷布、紙、繩等東西用的鐵製用具,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校正
xiū jiǎn

年級字:修(P2) 剪(P3)

詞性:動詞

釋義:
    1. 用剪子修(枝葉、指甲等)。
    洪深《劫後桃花》第五幕:“自己修剪亭子旁的冬青樹,看著另外一個園丁修剪一叢洋草花。” 趙樹理《老定額》:“這個人有五十來歲年紀,兩撇小八字鬍鬚修剪得很整齊。”

    2. 喻修改潤飾。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而其中的‘ 涉 之為王’四個字,我還疑心 太史公 加過修剪的。”

校正
Jiǎn le

年級字:剪(P3) 了(P1)

詞性:動詞

釋義:
    1.用剪子鉸。
    2.除掉。
校正
jiǎn qù

年級字:剪(P3) 去(P1)

詞性:動詞

釋義:
    用剪刀割斷
    例:把太長的頭髮剪去,人看來就精神點兒了
校正
jiǎn yǐng

年級字:剪(P3) 影(P2)

詞性:名詞

釋義:
    1.把紙剪成人頭、人體的輪廓形象

    2.比喻對事物作輪廓的描寫;亦指比喻描寫出的輪廓

校正
jiǎn cái

年級字:剪(P3) 裁(P4)

詞性:動詞

釋義:
    1.製作衣物時,按一定尺寸或式樣剪斷裁開。

    2.泛指製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