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刻(P2)
詞性:名詞
文言文字詞「亥」中華文化的時辰名稱,約晚上九點至十一點:亥時。
「刂」刀。
◎ 刻 kè
〈動〉
(1) (形聲。從刀,亥聲。本義:雕刻,在木頭上雕刻)
(2) 同本義 [engrave]
刻,鏤也。 ——《說文》
金謂之鏤,木謂之刻。 ——《爾雅·釋器》
器不刻鏤。 ——《禮記·哀公問》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禮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3) 又
刻桓宮桷。
(4) 泛指在各種材料上的雕刻
用膠泥刻字,旋刻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是日觀道中石刻,其遠方刻盡漫失。 ——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明· 魏學洢《核舟記》
(5) 又如:刻圖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質器物上雕刻);刻飾(雕刻裝飾);刻銘(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刻劃(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紋)
(6) 繪畫;修飾 [draw;adorn]
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 西子也?——《世說新語·輕詆》
(7) 又如:刻句(推敲鍛煉詞句);刻桷(有繪飾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飾琢磨章句);刻勵(琢磨推敲)
(8) 劃,割 [cut]。如:刻蠟板;刻截(割斷);刻漆(割漆)
(9) 嚴格要求 [rigorously demand]。如:刻己(嚴格要求自己);刻求(嚴格要求);刻責(嚴格要求);刻繩(限制要求)
(10) 限定 [restrict]
指日刻期,應時有驗。 ——《白石神君碑》
(11) 又如:刻納(限期歸還)
(12) 傷害 [damage;prejudice]
山坐金,反自刻。 ——劉安《淮南子》
(13)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殘害);刻賊(傷害;殘害);刻爛(毀傷潰爛)
(14) 銘記 [engrave on one's mind]
刻骨攫新句。 ——劉得仁《陳情上知己》
(15) 又如:刻骨鏤心(喻永誌不忘。多用表達感激之情);刻心(謂銘記於心)
詞性變化
◎ 刻 kè
〈名〉
(1) 時間單位,一小時的四分之一 [quarter of an hour]
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 ——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又如:六點一刻
◎ 刻 kè
〈形〉
(1) 刻薄;苛刻 [unkind;sarcastic]
性刻害,好發人陰私。 ——《漢書·楊惲傳》
詵居官頗刻斂。 ——《唐書·孟詵傳》
(2) 又如:刻峭(苛刻;嚴酷);刻碎(苛刻繁瑣);刻誅(嚴酷的刑罰);刻酷(苛刻;嚴酷)
(3) 急迫 [urgent;pressing]。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現有);刻不待時(時間緊迫)
(4) 刻苦 [assiduous]。如:刻勵(刻苦勤勉);刻厲(刻苦自勵)
年級字:刻(P2) 鵠(P0) 類(P3)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後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爲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爲天下輕薄子,所爲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年級字:一(P1) 時(P1) 三(P1) 刻(P2)
清·李漁《凰求鳳·夥媒》:“機緣湊,把愁腸暫丟,便難成,也一時三刻展眉頭。”
年級字:鏤(P0) 心(P1) 刻(P2) 骨(P2)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六回:“妾等蒙陛下眷愛,鏤心刻骨,沒世難忘。”
年級字:精(P2) 雕(P3) 細(P1) 刻(P2)
精心細緻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緻地加工。
年級字:引(P2) 商(P2) 刻(P2) 羽(P1)
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年級字:豐(P3) 取(P2) 刻(P2) 與(P2)
豐:多;刻:刻薄;與:給予。取之於民的多,用之於民的少。多形容殘酷地剝削。
《荀子·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豐取刻與,以無度取千民。”
年級字:磨(P3) 砥(P0) 刻(P2) 厲(P3)
年級字:刊(P4) 心(P1) 刻(P2) 骨(P2)
聞一多《鄧以蟄<詩與歷史>題記》:“也沒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頭,咬着牙,在岩石裏邊尋求金子。”
年級字:千(P1) 金(P1) 一(P1) 刻(P2)
宋·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年級字:刻(P2) 意(P1) 經(P1) 營(P4)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年級字:雕(P3) 蟲(P4) 篆(P0) 刻(P2)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爲也。’”按,“蟲”指蟲書,“刻”指刻符,各爲一種字體。
年級字:刁(P0) 鑽(P3) 刻(P2) 薄(P4)
年級字:刻(P2) 肌(P3) 刻(P2) 骨(P2)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紹詩表》:“刻肌畫骨,迫思罪戾,晝分而食,夜分而寢。”
年級字:刻(P2) 薄(P4) 寡(P4) 思(P2)
馮至《朱自清先生》:“黨同伐異,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寫的文字裏是讀不到的。”
年級字:染(P3) 神(P1) 刻(P2) 骨(P2)
清·趙翼《甌北詩話·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蘇黃字跡,亦所矜賞,謂‘二公翰墨,片言隻字,皆未名之寶,百不爲多,一不爲少。’是遺山之於蘇黃,可謂染神刻骨矣。”
年級字:刻(P2) 霧(P3) 裁(P4) 風(P1)
明·袁宏道《和丘長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霧裁風好飢骨。”
年級字:刻(P2) 木(P1) 為(P2) 吏(P0)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漢書·路溫舒傳》:“刻木為吏,期不對。”
年級字:刻(P2) 不(P1) 容(P2) 鬆(P4)
年級字:刻(P2) 翠(P3) 裁(P4) 紅(P1)
年級字:引(P2) 商(P2) 刻(P2) 角(P2)
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同“引商刻羽”。
年級字:一(P1) 刻(P2) 千(P1) 金(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宋·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年級字:春(P1) 宵(P2) 一(P1) 刻(P2)
宋·蘇軾《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年級字:刻(P2) 畫(P1) 無(P2) 鹽(P4)
無鹽:傳說中的古代醜女。精細地描摹醜女無鹽。比喻以醜比美,引喻比擬得不恰當。
年級字:刻(P2) 苦(P1) 耐(P3) 勞(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年級字:刻(P2) 骨(P2) 仇(P4) 恨(P4)
穆欣《北線凱歌》三十:“戰士們熱血沸騰,躍出戰壕,懷着對階級敵人的刻骨仇恨,殺聲震天,與數倍於我之敵展開白刃格鬥。”
年級字:刻(P2) 骨(P2) 相(P1) 思(P2)
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年級字:無(P2) 時(P1) 無(P2) 刻(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象掉下了一件什麼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年級字:刻(P2) 不(P1) 容(P2) 緩(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
成語緊急
宋·周密《齊東野語》:“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曆又吉,何疑?事不容緩。”
年級字:刺(P3) 心(P1) 刻(P2) 骨(P2)
①猶刻骨銘心。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內心極其悲憤。
清·陳確《答惲促升書》:“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誠多言矣。”
年級字:刻(P2) 木(P1) 爲(P2) 鵠(P0)
年級字:畫(P1) 虎(P1) 刻(P2) 鵠(P0)
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東觀漢記·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不就,猶爲謹飭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年級字:尖(P2) 酸(P3) 刻(P2) 薄(P4)
年級字:蟲(P4) 篆(P0) 刻(P2)
蟲書、刻符分別爲秦書八體之一,西漢時蒙童所習。以之喻詞章小技。
年級字:雕(P3) 心(P1) 刻(P2)
明·胡應麟《詩藪·六朝》:“詩文不朽大業,學者雕心刻腎,窮晝極夜,猶懼弗窺奧妙。”
年級字:雕(P3) 蟲(P4) 刻(P2) 篆(P0)
明·高濂《玉簪記·下第》:“不須淚漣。有日眉揚額點,且自雕蟲刻篆,我這裏盡清閒。”
年級字:鬼(P2) 刻(P2) 神(P1)
猶言鬼斧神工。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金·元好問《雲峽》詩:“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幾?”
年級字:一(P1) 時(P1) 半(P1) 刻(P2)
元·吳昌齡《張天師》:“吾今用你壇前仗劍等待,休錯吾一時半刻。”
年級字:刻(P2) 畫(P1) 入(P1) 微(P2)
微:細小。精心細緻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年級字:畫(P1) 龍(P2) 刻(P2) 鵠(P0)
清·唐孫華《送吳振西北遊》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年級字:銘(P6) 心(P1) 刻(P2) 骨(P2)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年級字:雕(P3) 文(P1) 刻(P2) 鏤(P0)
年級字:刻(P2) 不(P1) 待(P3) 時(P1)
年級字:刻(P2) 骨(P2) 銘(P6) 心(P1)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年級字:刻(P2) 舟(P2) 求(P2) 劍(P4)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年級字:刻(P2) 骨(P2) 鏤(P0) 心(P1)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年級字:丹(P4) 楹(P0) 刻(P2)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紅色,椽子雕着花紋。形容建築精巧華麗。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禮也。”
年級字:刻(P2) 木(P1) 爲(P2) 吏(P0)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入,削木爲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漢書·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
年級字:刻(P2) 足(P1) 適(P3)
屨:麻制的單底鞋。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比喻主次顛倒。
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
年級字:刻(P2) 骨(P2) 崩(P2) 心(P1)
年級字:立(P1) 時(P1) 三(P1) 刻(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1回:“有天聽了朋友一句玩笑話,便立時三刻逼我母親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年級字:畫(P1) 地(P1) 刻(P2) 木(P1)
《梁書·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於何可聞?”
年級字:刻(P2) 章(P3) 琢(P5) 句(P2)
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年級字:刻(P2) 意(P1) 求(P2) 工(P1)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