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二(P1) 分(P2) 明(P1) 月(P1)
古人認爲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佔二分。原用於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唐·徐凝《憶揚州》詩:“蕭娘臉上難生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年級字:白(P1) 黑(P1) 分(P2) 明(P1)
年級字:獎(P3) 罰(P5) 分(P2) 明(P1)
爲人主管者必須公正無私,~,才能樹立良好的紀律,使衆人信服。
年級字:愛(P1) 恨(P4) 分(P2) 明(P1)
詞性:形容詞
愛憎分明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閒話’。”
年級字:恩(P2) 怨(P3) 分(P2) 明(P1)
恩:恩惠;怨:仇恨。對於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年級字:賞(P4) 罰(P5) 分(P2) 明(P1)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漢書·張敞傳》:“敞爲人敏疾,賞罰分明。”
年級字:來(P1) 去(P1) 分(P2) 明(P1)
年級字:黑(P1) 白(P1) 分(P2) 明(P1)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年級字:是(P1) 非(P2) 分(P2) 明(P1)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故賢聖之君,博觀始終,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年級字:愛(P1) 分(P2) 明(P1)
詞性:形容詞
愛恨分明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閒話’。”
年級字:愛(P1) 分(P2) 明(P1)
周恩來《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年級字:涇(P0) 渭(P0) 分(P2) 明(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黑白分明良莠不分事情清楚分明,不混亂。
涇: 涇河。
渭: 渭河。
分: 分辨。
明: 明確。
因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指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語本《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