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
年級字:刀(P1)
詞性:名詞,量詞
姓氏刁,
刃,
切,
分,
刈,
刊,
列,
刑,
划,
刎,
判,
別,
刪,
利,
刨,
刻,
券,
刷,
刺,
到,
刮,
制,
剁,
剃,
前,
剌,
剋,
則,
削,
剎,
剖,
剜,
剔,
剛,
剝,
剪,
副,
割,
剴,
創,
剩,
剷,
剽,
剿,
劃,
劈,
劇,
劉,
劍,
劑 。甲金文象刀形,古兵器。上邊是刀刃,下邊是刀柄。
尖利的切割工具或武器: 刀劍、剪刀、大刀、軍刀、武士刀、關刀、菜刀,鐮刀、雕刻刀。
尖銳的刀口: 刀鋒。
古代的錢幣:刀布、刀幣。
【量詞】中國計算紙張的單位:「一刀」等於一百張。
【姓氏】明代: 刀幹孟。
《說文》:「刀,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
《史記.卷三○.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tì dāo
年級字:剃(P3) 刀(P1)
詞性:名詞
一種刀刃鋒利,刀片和刀柄連成一體(如直柄剃刀)或刀片插在刀架內(如保安剃刀或電剃刀)的刮剃工具
kuài dāo
dān dāo
年級字:單(P2) 刀(P1)
詞性:名詞
1.單刀,指一種短柄的砍刀;中國武術運動項目的一種,表演或練習時只用一把單刀。語出《陳書·華皎傳》:“從征 留異 , 侯安都於巖下出戰,為賊斫傷, 僧朔 單刀步援。”
2.獨個兒去
例:單刀赴會
dāo fēng
年級字:刀(P1) 鋒(P3)
詞性:名詞,形容詞
刀尖利的部份。
刀: 刀劍。
鋒: 鋒利。
duǎn dāo
dāo rèn
年級字:刀(P1) 刃(P1)
詞性:名詞
1.刀口兒
例:《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2.最需要的地方
好鋼用在刀刃上
dòng dāo
chái dāo
dāo piàn
年級字:刀(P1) 片(P1)
詞性:名詞
1.指未裝柄的刀身部分2.裝在保險刀架內刮臉用的薄鋼片。
3.裝在機械上作切削用的片狀刃具
Bǎ dāo
dāo kǒu
年級字:刀(P1) 口(P1)
詞性:名詞
1.刀上用來切削的鋒利的一邊
2.像刀樣鋒利的窄棱或窄邊(如天平或精密儀器上用以減少摩擦的軸上的)
3.好的或恰當的地方
例:把勁兒使在刀口上
4.最需要的地方
例:錢要花在刀口上
Dāo jiān
年級字:刀(P1) 尖(P2)
詞性:名詞
電視劇《刀尖》,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同名小說改編,以揭露日軍731細菌部隊實施的令人髮指的細菌戰暴行為主要事件。講述日軍策劃細菌戰,隻身從南京大屠殺逃生的醫生金深水,流落到日軍設立的“保甲模範區”桃花鎮而展開的一系列冒險。
dāo shì
zhǔ dāo
年級字:主(P1) 刀(P1)
詞性:名詞,動詞
主持並親自給病人動手術;指主持給病人動手術的醫生。
dāo qiē
年級字:刀(P1) 切(P2)
詞性:名詞,動詞
1.用刀切割。
2.刨去或好像刨去。
3.刀切(內蒙古)為呼和浩特市傳統名產,是當地蒙古、回、漢各族人民習用的茶點。
Dāo liǎng
Dāo zài
dāo bèi
dāo jiǎo
zhǔdāo
年級字:主(P1) 刀(P1)
1.主持並親自給病人動手術 。2.指主持給病人動手術的醫生。
cì dāo
yòng dāo
dāo zi
年級字:刀(P1) 子(P1)
1.小刀,小的刀2.其刀身可折合於柄中以便放在口袋中攜帶的小刀
dāo shān
年級字:刀(P1) 山(P1)
詞性:名詞
1.佛教語。地獄中的酷刑之一。
例:《三昧海經·觀佛心品》:“獄卒羅剎驅蹙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頂,刀傷足下乃至於心。”
唐陳集源《龍龕道場銘》:“六趣輪迴,劍葉與刀山競起。”
《西遊記》第十回:“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戰戰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強暴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續黃粱》:“倚勢凌人,合受刀山獄!”
2.喻極險惡的境地。
例: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議者謂子厚南遷,不得為無罪,蓋未死而身已在刀山矣。” 於敏《老杜和助手》:“服從性強,說一不二,叫他上刀山也不打趔趄。”
抗日戰士,為保家國,刀山火海也願闖。
dà dāo
年級字:大(P1) 刀(P1)
詞性:名詞
古代一種兵器,帶有長柄的刀。
《晉書·劉曜載記》:“ 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三國演義》第六六回:“見雲長青巾緑袍,坐於船上,傍邊周倉捧著大刀。”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長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 劉宗敏 一馬當先,一雙大刀在黃昏的煙靄與飛塵中閃著白光。”
指刀幣,古代 齊國 的貨幣。
宋 梅堯臣 有《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其一,齊之大刀,長五寸半;其一,王莽時金錯刀,長二寸半》詩。
gāng dāo
dāo chā
jiān dāo
年級字:尖(P2) 刀(P1)
詞性:名詞
1.用來刺穿的工具或武器,有別於劈砍
2.比喻作戰時最先插入敵人陣地的隊伍
lián dāo
年級字:刀(P1)
詞性:名詞
彎鉤形刀,有一短柄,裝有短木把,用於割莊稼或割草。
dāo qiāng
bǎo dāo
年級字:寶(P2) 刀(P1)
詞性:名詞
稀有珍貴的刀
手持寶刀。 --《廣東軍務記》
寶刀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jūn dāo
dāo cì
jiǎn dāo
年級字:剪(P3) 刀(P1)
詞性:名詞
鉸剪切斷布、紙、繩等東西用的鐵製用具,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Dāo hé
dāo bà
kāi dāo
年級字:開(P1) 刀(P1)
詞性:名詞
1.醫生用手術刀給病人做手術
例:給病人開刀
2.比喻先從某處下手
例:如不聽話,先拿他開刀
3.執行斬刑
例:開刀問斬
yáng dāo
cài dāo
dāo bǐng
年級字:刀(P1) 柄(P4)
詞性:名詞
1.刀的把手。
例:《五分律·破僧法》:“不聽如刀柄帶著腰中。” 魯迅《而已集·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於是向埃及墳中的繪畫讚歎,對黑人刀柄上的雕刻點頭,這往往使我們誤解,以為要再回到舊日的桎梏裡。”
2.比喻兵權或生殺大權。
例: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二五:“如今他們有權有勢,刀柄在他們手裡攥著嘛!”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二五:“他們也要防備刀柄攥在別人手裡的時候。”
年級字:刀(P1) 耕(P2) 火(P1) 耨(P0)
耨:除草。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
年級字:兩(P1) 面(P1) 三(P1) 刀(P1)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豈知他有兩面三刀,向夫主廝搬調。”
年級字:舞(P3) 刀(P1) 躍(P3) 馬(P1)
年級字:操(P2) 刀(P1) 必(P2) 割(P3)
操:持。手裏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辦事必須及時。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六韜·文韜·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
年級字:心(P1) 如(P2) 刀(P1) 割(P3)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糲,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
年級字:刀(P1) 槍(P2) 劍(P4) 戟(P0)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爲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用於砍、刺的四種常用兵器。亦用於泛指兵器。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卻教帳中排開七重劊子手,刀槍劍戟,燦若霜雪。”
年級字:借(P1) 刀(P1) 殺(P4) 人(P1)
明·汪廷訥《三祝記·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爲環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無昊,這所謂借刀殺人。”
年級字:刀(P1) 鋸(P4) 鼎(P5) 鑊(P0)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又,《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贊》:“麗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後出,猶不免鼎鑊。”
年級字:風(P1) 刀(P1) 霜(P3) 劍(P4)
寒風象刀,嚴霜象劍。形容氣候寒冷,刺人肌膚。也比喻惡劣的環境。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辭》:“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年級字:刀(P1) 光(P1) 血(P3) 影(P2)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漢三鎮,自北伐以來,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經窒息了整整十年。”
年級字:刀(P1) 頭(P1) 燕(P2) 尾(P1)
年級字:封(P1) 刀(P1) 掛(P2) 劍(P4)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後,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刀掛劍。”
年級字:持(P4) 刀(P1) 動(P1) 杖(P2)
年級字:拿(P2) 刀(P1) 動(P1) 杖(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年級字:千(P1) 刀(P1) 萬(P2)
剮:割肉離骨。一刀一刀將罪犯身上的肉割下處死。形容罪惡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即日押赴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年級字:一(P1) 刀(P1) 兩(P1) 段(P2)
①一刀斬爲兩段。比喻堅決斷絕關係。同“一刀兩斷”。②指斬首,被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朱子全書·論語十六》:“直是一刀兩段,千了百當。”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只索便一刀兩段,倒大來迭快。”
年級字:心(P1) 如(P2) 刀(P1) 鋸(P4)
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折:“不刺則俺這歹名兒怎地了,驚急列心如刀鋸,顫篤速身如火燎。”
年級字:真(P1) 刀(P1) 真(P1) 槍(P2)
老舍《龍鬚溝》第二幕:“他們在這兒,不是先給孩子們糖吃,然後才真刀真槍的一殺殺一大片?”歐陽山《苦鬥》三八:“你知道麼?人家是拿真刀真槍的。不比我們光拿鐵筆、扁擔。”
年級字:心(P1) 如(P2) 刀(P1)
元·周文質《蝶戀花·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銼,對青銅知鬢皤。”
年級字:刀(P1) 頭(P1) 劍(P4) 首(P1)
清·錢謙益《苕上吳子德輿作丁丑紀聞詩六首蓋悲餘之逮繫而喜其獄之漸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頭劍首度冬春,欲殺何當有百身。”
年級字:寶(P2) 刀(P1) 不(P1) 老(P1)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黃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年級字:人(P1) 捉(P2) 刀(P1)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爲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年級字:單(P2) 刀(P1) 赴(P5) 會(P1)
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讚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年級字:短(P2) 刀(P1) 直(P1) 入(P1)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一:“我們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個社會的真實相,而且還可藉以判明以前的舊史料一多半都是虛偽。”
年級字:刀(P1) 槍(P2) 入(P1) 庫(P3)
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清·錢彩《說岳全傳》:“其時天下太平已久,真個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五穀豐登,萬民樂業。”
年級字:利(P2) 傍(P3) 倚(P5) 刀(P1)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猶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貪利常得禍。
《古詩源·古詩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利傍有倚刀,貪人還自賊。”
年級字:抽(P3) 刀(P1) 斷(P3) 水(P1)
抽刀:拔出刀來。水:流水。抽出刀來要斬斷流水。比喻無濟於事,反會加速事態的發展。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年級字:代(P2) 人(P1) 捉(P2) 刀(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聞之,追殺此使。”
年級字:拿(P2) 刀(P1) 弄(P2) 杖(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年級字:火(P1) 耨(P0) 刀(P1) 耕(P2)
唐·羅隱《別池陽所居》詩:“黃塵初起此留連,火耨刀耕六七年。”
年級字:心(P1) 如(P2) 刀(P1) 絞(P6)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糲,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
年級字:收(P1) 刀(P1) 檢(P3) 卦(P1)
年級字:槍(P2) 林(P1) 刀(P1) 樹(P1)
年級字:單(P2) 刀(P1) 直(P1) 入(P1)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後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年級字:刀(P1) 耕(P2) 火(P1) 耘(P4)
宋·蘇軾《王公儀夔州路轉運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峽之民,刀耕火耘,與鹿豕雜居。”
年級字:磨(P3) 刀(P1) 擦(P2) 槍(P2)
年級字:槍(P2) 聲(P1) 刀(P1) 影(P2)
年級字:善(P2) 刀(P1) 而(P1) 藏(P2)
善:拭;善刀:把刀擦乾淨。將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年級字:錐(P0) 刀(P1) 之(P2) 利(P2)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同“錐刀之末”。
《後漢書·輿服志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滅。”
年級字:弓(P1) 折(P2) 刀(P1) 盡(P3)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刀盡。”
年級字:大(P1) 刀(P1) 闊(P4) 斧(P3)
原指使用闊大的刀斧砍殺敵人。後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八回:“當下催軍劫寨,大刀闊斧,殺將進去。”
年級字:刀(P1) 鋸(P4) 斧(P3)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
年級字:錐(P0) 刀(P1) 之(P2) 末(P3)
年級字:刀(P1) 山(P1) 劍(P4) 樹(P1)
《太平廣記》卷三八二《裴則子》引《冥報拾遺》:“至第三重門,入見鑊湯及刀山劍樹。”
年級字:操(P2) 刀(P1) 制(P2) 錦(P3)
唐·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實謂樞機八座,上下三階,豈惟縛柱鞭絲,操刀制錦。”
年級字:鼎(P5) 鑊(P0) 刀(P1) 鋸(P4)
鼎: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若見此奸賊,必手刃其頭……雖赴鼎鑊刀鋸,亦無恨矣。”
年級字:捉(P2) 刀(P1) 代(P2) 筆(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牀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年級字:笑(P1) 裡(P3) 藏(P2) 刀(P1)
《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年級字:快(P1) 刀(P1) 斬(P2) 麻(P1)
比喻做事果斷,能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複雜的問題。同“快刀斬亂麻”。
年級字:磨(P3) 刀(P1) 霍(P4) 霍(P4)
詞性:副詞
磨: 古代石製的工具,用作壓碎穀類外殼的食物。
刀: 用作砌割東西的利器。
霍霍: 急速的動作。
急急將利器磨利的動作。
現多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樂府詩集·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年級字:靴(P4) 刀(P1) 誓(P4) 死(P3)
《舊唐書·李光弼傳》:“及是擊賊,常納短刀於靴中,有決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軍感動。”
年級字:劍(P4) 樹(P1) 刀(P1) 山(P1)
《太平廣記》卷三八二《裴則子》引《冥報拾遺》:“至第三重門,入見鑊湯及刀山劍樹。”
年級字:刀(P1) 過(P1) 竹(P1) 解(P2)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回:“後來,果然辦得水到渠成,刀過竹解。”
年級字:拔(P4) 刀(P1) 相(P1) 助(P1)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年級字:笑(P1) 裏(P1) 藏(P2) 刀(P1)
《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年級字:賣(P3) 犢(P0) 買(P1) 刀(P1)
年級字:駑(P0) 馬(P1) 鉛(P2) 刀(P1)
鉛刀:鉛質的刀。蹩腳的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後漢書·隗囂傳》:“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鉛刀,不可強扶。”
年級字:刀(P1) 光(P1) 劍(P4) 影(P2)
隱約顯現出刀劍的閃光和影子。形容環境充滿了兇險的氣氛。
南朝·樑·吳筠《戰城南四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夜泥。”
年級字:兩(P1) 插(P2) 刀(P1)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你爲他兩肋插刀頂上一陣。”
年級字:操(P2) 刀(P1) 傷(P2) 錦(P3)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後人並而爲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
年級字:吞(P3) 刀(P1) 吐(P2) 火(P1)
年級字:心(P1) 如(P2) 刀(P1) 攪(P4)
元·湯氏《賽鴻秋·北》套曲:“廢了經史,棄了霜毫,每日家悶懨懨如癡似醉魂暗消,額似錐剜,心如刀攪,無語寂寥。”
年級字:臨(P3) 陣(P2) 磨(P3) 刀(P1)
臨:到、快要;陣:上陣打仗。到快要上陣打仗時才磨刀磨槍。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着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年級字:賣(P3) 刀(P1) 買(P1) 犢(P0)
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詩:“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
年級字:刀(P1) 頭(P1) 蜜(P2)
舔:用舌頭接觸東西或取東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貪財好色,不顧性命。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年級字:鉛(P2) 刀(P1) 一(P1) 割(P3)
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東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
《後漢書·班超傳》:“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呼?”
年級字:牛(P1) 刀(P1) 小(P1) 試(P3)
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出才
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籤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年級字:牛(P1) 刀(P1) 割(P3) 雞(P1)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年級字:橫(P2) 刀(P1) 揭(P3) 斧(P3)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據說,茶販的隊伍往往是一個人擔茶葉,兩個人保衛,‘橫刀揭斧,叫呼踊躍’。”
年級字:屎(P1) 坑(P3) 關(P2) 刀(P1)
年級字:寶(P2) 刀(P1) 未(P1) 老(P1)
爺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寶刀未老,依然每天出去晨練。
年級字:買(P1) 犢(P0) 賣(P3) 刀(P1)
猶言賣劍買牛。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後比喻改業務農或壞人改惡從善。
年級字:刀(P1) 俎(P0) 餘(P4) 生(P1)
清·昭槤《嘯亭雜記錄·記辛亥敗兵事》:“餘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屍幸矣!”
年級字:拔(P4) 刀(P1) 相(P1) 向(P1)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
年級字:一(P1) 刀(P1) 兩(P1) 斷(P3)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堅決、忍心,斷絕相方的關係。
一刀: 用刀斬開或分割開。
兩段: 兩節。
一刀便可以分成兩段。
比喻斷絕相方的關係。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
《朱子語類》卷四十四:「觀此可見克己者是從根源上一刀兩斷,便斬絕了,更不復萌。」
年級字:刀(P1) 耕(P2) 火(P1) 種(P1)
古時一種耕種方法,把地上的草燒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種。
年級字:刀(P1) 山(P1) 火(P1) 海(P1)
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此刻,面前即使橫着刀山火海,我們也必須打過去。”
年級字:大(P1) 馬(P1) 金(P1) 刀(P1)
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大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皺,說:‘你怎麼這麼俗啊?起來!’”
年級字:刀(P1) 下(P1) 留(P2) 人(P1)
為營救將被斬首的人而向主持或執行斬首的人發出的留人一命的緊急呼籲。
年級字:橫(P2) 刀(P1) 躍(P3) 馬(P1)
指手持武器,縱馬馳騁。指在沙場作戰。猶言橫戈躍馬。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上元帥白從輝橫刀躍馬,望南陣衝來。樊愛能、何徽抵敵不住,棄戰回馬而走。”
年級字:火(P1) 海(P1) 刀(P1) 山(P1)
京劇《智取威虎山》第五場:“願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
年級字:吞(P3) 刀(P1) 刮(P5) 腸(P5)
《南史·荀伯玉傳》:“若許某自尊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年級字:快(P1) 刀(P1) 斬(P2) 亂(P2) 麻(P1)
比喻做事果斷,能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複雜的問題。
《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年級字:快(P1) 刀(P1) 斬(P2) 亂(P2) 絲(P2)
比喻做事果斷,能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複雜的問題。同“快刀斬亂麻”。
年級字:殺(P4) 雞(P1) 焉(P0) 用(P1) 牛(P1) 刀(P1)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年級字:割(P3) 雞(P1) 焉(P0) 用(P1) 牛(P1) 刀(P1)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
年級字:磨(P3) 刀(P1) 不(P1) 誤(P5) 砍(P3) 柴(P2) 工(P1)
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年級字:放(P1) 下(P1) 屠(P5) 刀(P1) ,(P1) 立(P1) 地(P1) 成(P1) 佛(P3)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rén wéi dāo zǔ wǒ wéi yú ròu
年級字:人(P1) 爲(P2) 刀(P1) 俎(P0) ,(P1) 我(P1) 爲(P2) 魚(P1) 肉(P1)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
lù jiàn bù píng bá dāo xiāng zhù
年級字:路(P1) 見(P1) 不(P1) 平(P1) ,(P1) 拔(P4) 刀(P1) 相(P1) 助(P1)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爲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爲。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
年級字:白(P1) 刀(P1) 子(P1) 進(P1) ,(P1) 紅(P1) 刀(P1) 子(P1) 出(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
年級字:柳(P3) 樹(P1) 上(P1) 着(P2) 刀(P1) ,(P1) 桑(P4) 樹(P1) 上(P1) 出(P1) 血(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