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án
年級字:全(P2)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金文、小篆「入」,從「工」,篆文從「入」從「玉」。
完美無瑕的、完美: 完全、十全十美。
完整、整個: 全家、全體、全面、全神貫注、文武雙全、兩全其美、全副武裝。
普遍: 全國、全部、全軍覆沒。
【姓氏】清代: 全祖望。
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漢書.卷五一.枚乘傳》:「今漢據全秦之地,兼六國之眾。」
」宋.辛棄疾〈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詞:「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quán chǎng
quán jǐng
年級字:全(P2) 景(P2)
詞性:名詞
全部景色;電影攝影機攝取人像全身或一百八十度視角範圍內景物的一種畫面,富有立體感和真實感。
wán quán
Quán qū
quán nián
quán cūn
bǎo quán
年級字:保(P2) 全(P2)
詞性:動詞
1.保護安全,使免受損害、傷害和毀壞
例:保全領土
2.保持完整無損
例:保全面子
Quán bǎo
年級字:全(P2) 寶(P2)
詞性:名詞
中國審計署衛生藥品審計局原副局級審計員全寶,2014年執行審計任務期間違規接受被審計單位宴請,其還存在不如實填報個人有關事項、違規向被審計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推銷商品、違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權等問題,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和降低退休待遇處理。
quán guī
quán jú
shuāng quán
年級字:雙(P2) 全(P2)
詞性:形容詞
成雙的;同時擁有相稱的兩方面的
例:智勇雙全
文武雙全
Quán fàng
quán hé
年級字:全(P2) 盒(P2)
詞性:名詞,名詞
全盒是中國人在喜慶場合時專門用作盛載各式小吃的器皿。最常見的全盒是春節時使用的賀年全盒。另外在婚禮等喜慶場合亦會使用。全盒可以是以木或塑膠製造,一般都是作圓形,亦有是八角形、長方形的。顏色多數是象徵喜慶的紅色,上有各種裝飾圖案。全盒內以間隔分成數個格,各放不同的糖果小吃。按照習俗,每家人在新春期間都會準備一個全盒。有人拜年到訪時用作款客之用。有些人的全盒內除了各式糖果外多數還放有一封利市及一個大桔,意思是大吉大利。
quán qiú
quán fù
quán xì
quán wén
quán cháng
quán qīng
年級字:全(P2) 清(P1)
詞性:名詞
音韻學用語。指發音時不送氣、聲帶不振動。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幫、非、端、知、見等聲母均是全清聲母
quán gǎng
quán quán
chéngquán
年級字:成(P1) 全(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成 : 達成。
全 : 十全十美。
助人百份百達成心願。
《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蔡澤》:「夫人之立功,豈不期於成全耶?」
jiàn quán
quán xiàn
dé quán
Quán chén
quán shī
年級字:全(P2) 師(P1)
詞性:名詞
謂保全軍隊,使無損傷。
《後漢書·董卓傳》:“時眾軍敗退,唯 卓 全師而還。”
quán huì
Quán guài
quán yuàn
quán shèng
quán duì
quán kào
quán míng
年級字:全(P2) 名(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完整的稱號或名稱。
「全」完全,完整的、全面的。
「名」名字。
一般指姓名一起,不是單單名字。也指不是簡稱,是完整的稱號或名稱。
ān quán
年級字:安(P1) 全(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平安,
安寧,
安定危機,
危險平安,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
安: 安靜、平安、安心。
全: 完全、整全、圓全。
《舊唐書.卷六九.列傳.薛萬徹》:「賊兵多少,極於此矣。宜善自固,以圖安全。」《南史.卷一○.陳本紀.後主》:「隋文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京下為過,皆分置諸州縣,每歲賜以衣服以安全之。」
quán mào
quán shēn
年級字:全(P2) 身(P1)
詞性:形容詞
周身,
渾身,
混身,
滿身1.整個身體。2.人或動物的整個生理組織,有時特指驅幹和四肢。
jù quán
quán jiāo
年級字:全(P2) 交(P1)
詞性:助詞
1.全部交付,給與,交托。
2.謂保全、維護交誼或友情。
quán lì
xū quán
quán fēi
qí quán
quán yīn
quán mín
qiú quán
年級字:求(P2) 全(P2)
詞性:動詞
1.過分地要求完美無缺
例:求全責備
2.希望事情圓滿
例:委曲求全
quán shěng
quán xīn
shí quán
quánshì
quán chéng
qán xiào
quán jiā
quán dōu
quán pán
quán jí
年級字:全(P2) 集(P3)
詞性:形容詞
選集一個作者(有時是兩個或幾個關係密切的作者)、一個流派作者的全部著作集合編成的書(多用作書名)。
Quán chǎng
quán jí
年級字:全(P2) 級(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全個級別級別制度
學校中依據學生修業年限分成的級別。全部同一級別的。
quán guó
quán sàng
年級字:全(P2) 喪(P5)
詞性:名詞
猶生死。全,保全;喪,喪生。
例:《後漢書·鄧張徐張胡傳論》:“爵任之於人重矣,全喪之於生大矣。”
quán bù
年級字:全(P2) 部(P2)
詞性:形容詞,數詞
常見詞組所有、冚唪唥完整的所有部份。
整個部類, 不缺少任何部分、部件或成分的數目、集合或總體, 完全。
quán zhàng
年級字:全(P2) 仗(P3)
詞性:動詞
1.全部的儀仗兵衛。
例:《新唐書·儀衛誌上》:“朔望及朝及蕃客辭見,加纛、矟隊,儀仗減半。凡千牛仗立,則全仗立。”
2.應酬語。謂完全依靠。
例:《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張員外滿臉堆笑道:'全仗作成則個。'”《紅樓夢》第六二回:“我來了,全仗你們列位扶持。 ” 茅盾《子夜》三:“眼前只有蓀翁力量充足,我們都要全仗大力幫忙的。”
quán dǒng
quán néng
quán tǐ
quán shēng
年級字:全(P2) 生(P1)
1. 謂六欲皆得其所宜。
2. 保全天性,順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
3. 保全生命。
quán jūn
gù quán
quán miàn
quán shì
quán wán
zhōu quán
Quán bān
年級字:全(P2) 班(P2)
詞性:名詞
【常目詞組】
「全」全部、整體。
「班」班房、班級,一羣同級別的學生、軍人、團隊。
quán wū
quán xiàn
quán yòng
年級字:全(P2) 用(P1)
詞性:形容詞
謂功用齊備無遺。
《列子·天瑞》:“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quán tào
quán bái
年級字:全(P2) 白(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Yī yīng jù quán
Quán shén guàn zhù
yǐ piān gài quán
wěi qū qiú quán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年級字:全(P2) 家(P1) 福(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1. 謂全家和美圓滿。
2. 全家大小合拍的相片。
3. 菜名。葷的雜燴。
年級字:全(P2) 家(P1) 照(P2)
詞性:名詞
年級字:全(P2) 球(P2) 化(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國際化國與國之間在多方面互相合作,利用不同的地理,資源互補,令地球上整個人類社會都資源互通,提高人類文化和文明的進步。
國與國之間在多方面互相合作,利用不同的地理,資源互補,令地球上整個人類社會都資源互通,提高人類文化和文明的進步。
年級字:雀(P3) 小(P1) 臟(P4) 全(P2)
年級字:萬(P2) 全(P2) 之(P2) 計(P2)
《三國志·蜀志·龐統傳》“親待亞於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年級字:全(P2) 神(P1) 貫(P1) 注(P2)
貫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葉聖陶《伊和他》:“他指着球裏嵌着的花紋,相着伊又相着花紋,全神貫注的,十分喜悅的告訴伊。”
年級字:全(P2) 國(P1) 各(P1) 地(P1)
詞性:代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全國各省某個國家的分區統稱。
「各」眾多。
「地」地方,地區。
某個國家的分區統稱。
年級字:全(P2) 神(P1) 灌(P4) 注(P2)
年級字:百(P1) 舉(P2) 百(P1) 全(P2)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國志·魏志·郭嘉傳》:“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年級字:百(P1) 下(P1) 百(P1) 全(P2)
漢·班固《漢書·馮奉世傳》:“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
年級字:求(P2) 全(P2) 責(P3) 備(P2)
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論語·微子》:“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年級字:目(P1) 無(P2) 全(P2) 牛(P1)
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年級字:十(P1) 全(P2) 十(P1) 美(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完美有瑕疵比喻完美,毫無缺陷。
《周禮.天官冢宰下.醫師》
十全 : 治療十個人。
十美 : 十個人都能痊癒。
比喻完美,毫無缺陷。
年級字:全(P2) 智(P3) 全(P2) 能(P1)
年級字:福(P1) 祿(P0) 雙(P2) 全(P2)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祿雙全,穩拍拍的綠窗下做針線。”
年級字:大(P1) 獲(P5) 全(P2) 勝(P2)
獲:擒獲俘虜,奪取敵方輜重;全:完全。形容獲得完全的勝利。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唐兵被樑家殺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遲慢些,就成沙場之鬼……樑家大獲全勝。”
年級字:全(P2) 受(P2) 全(P2) 歸(P3)
封建禮教認爲人的身體來自父母,應當終身潔身自愛,以沒有受過污辱損害的身體回到父母生我時那樣。
年級字:全(P2) 功(P1) 盡(P3) 棄(P4)
《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週,踐韓,而以攻樑,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年級字:安(P1) 全(P2) 渡(P2) 過(P1)
詞性:動詞
安全渡過【常見詞組】
「安全」平安,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
「渡過」由水面過到對岸;通過或由此到彼;過河的地方;指渡船。
指平安地渡過一個具有危險的環境或艱難的時期。
年級字:一(P1) 應(P2) 俱(P6) 全(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
年級字:目(P1) 牛(P1) 無(P2) 全(P2)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年級字:全(P2) 無(P2) 心(P1) 肝(P4)
年級字:竭(P6) 盡(P3) 全(P2) 力(P1)
《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年級字:全(P2) 神(P1) 關(P2) 注(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指一心注意。
「全神」全個精神。
「關注」關心,注意。
指一心注意。
年級字:色(P1) 色(P1) 俱(P6) 全(P2)
清·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二回:“過了半個月,已是色色俱全,便檢了初三迎娶。請了一位候補同知盛濤,並一位試用知縣張春午做大賓,擇了午時發了轎,大吹大擂,竟到黎大人那邊去。”
年級字:才(P1) 貌(P2) 雙(P2) 全(P2)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孩兒見他文章絕代,才貌雙全,必有榮華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年級字:兩(P1) 全(P2) 其(P2) 美(P1)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年級字:智(P3) 勇(P2) 兼(P3) 全(P2)
明·張鳳翼《紅拂記·奸宄覬覦》:“我一向頗有窺西京之意,叵耐楊素那老兒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願。”
年級字:全(P2) 軍(P2) 覆(P5) 沒(P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年級字:五(P1) 味(P2) 俱(P6) 全(P2)
《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
年級字:全(P2) 軍(P2) 覆(P5) 滅(P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年級字:苟(P0) 全(P2) 性(P3) 命(P3)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年級字:文(P1) 武(P2) 雙(P2) 全(P2)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衆。
《舊唐書·李光弼傳》:“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才。”
年級字:全(P2) 璧(P6) 歸(P3) 趙(P0)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同“完璧歸趙”。
年級字:全(P2) 民(P1) 皆(P3) 兵(P3)
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年級字:雀(P3) 小(P1) 髒(P4) 全(P2)
年級字:全(P2) 身(P1) 遠(P1) 害(P1)
遠:離。保全生命,遠離災害、危害之地。亦作“遠害全身”、“全身遠禍”、“潛身遠禍”。
年級字:才(P1) 貌(P2) 俱(P6) 全(P2)
俱:全,都。既有才學,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雙絕”、“才貌雙全”、“才貌兩全”。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爲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不克如願。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年級字:萬(P2) 全(P2) 之(P2) 策(P4)
《韓非子·飾邪》:“而道法萬全,智能多失。夫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萬全之道也。”
年級字:殘(P5) 缺(P3) 不(P1) 全(P2)
殘:殘破;缺:缺少;全:完整。殘破、缺少,很不完全。
毛澤東《論持久戰》:“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
年級字:全(P2) 始(P2) 全(P2) 終(P2)
全:完備,齊全;終:結束。從頭到尾都很完善。形容辦事認真,有頭有尾。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爲人爲徹,一定等那大王來吃了,才是個全始全終;不然,又教他降災貽害,反爲不美。”
年級字:百(P1) 科(P1) 全(P2) 書(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
年級字:完(P1) 名(P2) 全(P2) 節(P1)
年級字:才(P1) 貌(P2) 兩(P1) 全(P2)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七歲草字如雲,十歲吟詩應口,才貌兩全,京師人每呼少俊。”
年級字:面(P1) 目(P1) 全(P2) 非(P2)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陸判》:“舉手則面目全非。”
年級字:全(P2) 盤(P2) 托(P3) 出(P1)
元·明本述《天目中峯和尚廣錄》卷十六:“今日特爲你起模畫樣,和盤托出。”
年級字:委(P3) 曲(P2) 成(P1) 全(P2)
年級字:四(P1) 角(P2) 俱(P6) 全(P2)
年級字:計(P2) 出(P1) 萬(P2) 全(P2)
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年級字:才(P1) 貌(P2) 兼(P3) 全(P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七卷:“高贊見女兒人物整齊,且又聰明,不肯將他配個平等之,定要揀個讀書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禮厚薄到也不論。”
年級字:責(P3) 備(P2) 求(P2) 全(P2)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僅有某某數字,於四聲未合,即姑置而過存之,亦孰爲責備求全者。”
年級字:全(P2) 知(P1) 全(P2) 能(P1)
宇宙尚且有缺點,世界上並無~的上帝。(茅盾《鍛鍊》十三)
年級字:福(P1) 壽(P4) 雙(P2) 全(P2)
《紅樓夢》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麼如今這麼福壽雙全的?”
年級字:以(P1) 偏(P4) 概(P5) 全(P2)
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年級字:全(P2) 能(P1) 全(P2) 智(P3)
年級字:歸(P3) 全(P2) 反(P1) 真(P1)
唐·白居易《故僥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序》:“無室家累,無子孫憂,屈伸寵辱,委順而已,未嘗一日慼慼其心顏,以至於歸全反真,故予所謂達人之徒歟?信矣!”
年級字:顧(P3) 全(P2) 大(P1) 局(P2)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一回:“然而要顧全大局呢,也有個無可奈何的時候;到了無可奈何的時候,就不能不自己開解自己。”
年級字:全(P2) 力(P1) 以(P1) 赴(P5)
清·越翼《廿二史札記·五·東漢尚名節》:“蓋當時薦徵闢,必採名譽,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爲苟難,遂成風俗。”
年級字:忠(P2) 孝(P1) 兩(P1) 全(P2)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年級字:委(P3) 曲(P2) 求(P2) 全(P2)
委曲:曲意遷就。勉強遷就,以求保全。也指爲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漢書·嚴彭祖傳》:“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
年級字:智(P3) 勇(P2) 雙(P2) 全(P2)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韜,智勇雙全 。”
年級字:求(P2) 全(P2) 之(P2) 毀(P3)
年級字:文(P1) 武(P2) 全(P2) 才(P1)
《舊五代史·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後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
年級字:五(P1) 毒(P4) 俱(P6) 全(P2)
五毒:多指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年級字:全(P2) 心(P1) 全(P2) 意(P1)
年級字:全(P2) 國(P1) 一(P1) 盤(P2) 棋(P2)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年級字:牽(P3) 一(P1) 髮(P2) 而(P1) 動(P1) 全(P2) 身(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多字熟語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má què suī xiǎo gān dǎn jù quán
年級字:麻(P1) 雀(P3) 雖(P2) 小(P1) ,(P1) 肝(P4) 膽(P3) 俱(P6) 全(P2)
má què suī xiǎo wǔ zàng jù quán
年級字:麻(P1) 雀(P3) 雖(P2) 小(P1) ,(P1) 五(P1) 臟(P4) 俱(P6) 全(P2)
茹志娟《如願》:“你別看我們那個生產小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nìng kě yù suì bù néng wǎ quán
年級字:寧(P4) 可(P1) 玉(P1) 碎(P3) ,(P1) 不(P1) 能(P1) 瓦(P2) 全(P2)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願爲正義而死,不願苟全性命。
nìng wéi yù suì bù wéi wǎ quán
年級字:寧(P4) 爲(P2) 玉(P1) 碎(P3) ,(P1) 不(P1) 爲(P2) 瓦(P2) 全(P2)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爲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shī zǐ bó tù yì yòng quán lì
年級字:獅(P2) 子(P1) 搏(P5) 兔(P1) ,(P1) 亦(P2) 用(P1) 全(P2) 力(P1)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shī xiàng bó tù jiē yòng quán lì
年級字:獅(P2) 象(P1) 搏(P5) 兔(P1) ,(P1) 皆(P3) 用(P1) 全(P2) 力(P1)
mǔ dān suī hǎo 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年級字:牡(P4) 丹(P4) 雖(P2) 好(P1) 全(P2) ,(P1) 仗(P3) 綠(P1) 葉(P1) 扶(P3) 持(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着嗎!”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mǔ dān suī hǎo 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年級字:牡(P4) 丹(P4) 雖(P2) 好(P1) 全(P2) ,(P1) 憑(P4) 綠(P1) 葉(P1) 扶(P3) 持(P4)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才(P1)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功(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工(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