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兔(P1)
詞性:名詞
古時十二時辰的第四個時辰,即現代的凌時五時至早上七時:這是破曉時段,太陽漸漸升起,兔子也就開始出動。
哺乳動物,耳長,尾短,上唇中間裂開,後肢較長,跑得快:兔子。兔脫(迅速地逃走)。兔毫筆。兔起鶻落(“鶻”,打獵用的猛禽。兔子才起來而鶻已經撲下去,喻動作敏捷。亦喻作書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
古稱孌童(指被當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年級字:守(P2) 株(P3) 待(P3) 兔(P1)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倖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年級字:白(P1) 兔(P1) 赤(P3) 烏(P3)
唐·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年級字:兔(P1) 走(P1) 烏(P3) 飛(P1)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爲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爲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年級字:待(P3) 兔(P1) 守(P2) 株(P3)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年級字:兔(P1) 死(P3) 狐(P3) 悲(P3)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宋史·李全傳》:“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徹,正所謂兔死狐悲,芝焚蕙嘆。”
年級字:兔(P1) 絲(P2) 燕(P2) 麥(P2)
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魏書·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
年級字:兔(P1) 死(P3) 舉(P2)
《呂氏春秋·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 之地矣。”
年級字:犬(P1) 兔(P1) 俱(P6) 斃(P3)
《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年級字:驚(P2) 猿(P4) 脫(P2) 兔(P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巖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年級字:得(P1) 兔(P1) 忘(P2) 蹄(P4)
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年級字:一(P1) 雕(P3) 雙(P2) 兔(P1)
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並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
年級字:兔(P1) 起(P1) 落(P2)
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宋·蘇軾《文與可畫雲當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年級字:兔(P1) 缺(P3) 烏(P3) 沉(P2)
年級字:東(P1) 兔(P1) 西(P1) 烏(P3)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裏有玉兔,太陽裏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宋·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年級字:東(P1) 門(P1) 逐(P4) 兔(P1)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年級字:見(P1) 兔(P1) 顧(P3) 犬(P1)
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年級字:龜(P3) 毛(P1) 兔(P1) 角(P2)
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晉·幹寶《搜神記》卷六:“商紂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
年級字:兔(P1) 死(P3) 狗(P2) 烹(P4)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年級字:狐(P3) 兔(P1) 之(P2) 悲(P3)
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黃叔度二誣辨》:“因視國家將傾,諸賢就戮,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爲名高,是誠何忍哉。”
年級字:兔(P1) 角(P2) 龜(P3) 毛(P1)
年級字:兔(P1) 死(P3) 犬(P1) 飢(P3)
年級字:狐(P3) 死(P3) 兔(P1) 泣(P4)
《宋史·李全傳》:“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得獨存?”
年級字:狼(P2) 奔(P3) 兔(P1) 脫(P2)
《冷眼觀》第四回:“遠遠聽見吆喝之聲,由遠而近……衆人手忙腳亂,將桌上杯盤收拾乾淨,轉眼間,狼奔兔脫,如鳥獸散去。”
年級字:兔(P1) 葵(P5) 燕(P2) 麥(P2)
年級字:狡(P3) 兔(P1) 三(P1) 穴(P1)
年級字:狡(P3) 兔(P1) 三(P1) 窟(P4)
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兔其死耳。”
年級字:目(P1) 兔(P1) 顧(P3) 犬(P1)
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
年級字:見(P1) 兔(P1) 放(P1) 鷹(P2)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布大教網,漉人天魚,不如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年級字:勢(P3) 若(P3) 脫(P2) 兔(P1)
勢:攻勢。脫:脫逃。對敵人攻擊的速度極快,就像脫逃的兔子奔跑那樣。
年級字:兔(P1) 走(P1) 落(P2)
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見“兔起鶻落”。
年級字:兔(P1) 角(P2) 牛(P1) 翼(P3)
年級字:兔(P1) 起(P1) 舉(P2)
《呂氏春秋·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惛之地矣。”
年級字:兔(P1) 起(P1) 烏(P3) 沉(P2)
年級字:烏(P3) 飛(P1) 兔(P1) 走(P1)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爲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爲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年級字:動(P1) 如(P2) 脫(P2) 兔(P1)
《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年級字:獲(P5) 兔(P1) 烹(P4) 狗(P2)
比喻事成之後排斥以至殺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梁啓超《論中國之將強》:“南洋一帶,敬微華人,必不有今日。今雖獲兔烹狗,得魚忘筌……然篳路藍縷之功,在公論者,終不沒於天下。
jiǎo tù sǐ liáng gǒu pēng
年級字:狡(P3) 兔(P1) 死(P3) 良(P1) 狗(P2) 烹(P4)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韓非子·內儲說左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jiǎo tù sǐ liáng quǎn pēng
年級字:狡(P3) 兔(P1) 死(P3) 良(P1) 犬(P1) 烹(P4)
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東周列國志》第八三回:“吾聞‘狡兔死而良犬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
jìng ruò chǔ zǐ dòng ruò tuō tù
年級字:靜(P2) 若(P3) 處(P2) 子(P1) ,(P1) 動(P1) 若(P3) 脫(P2) 兔(P1)
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孫武《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jìng rú chǔ nǚ dòng rú tuō tù
年級字:靜(P2) 如(P2) 處(P2) 女(P1) ,(P1) 動(P1) 如(P2) 脫(P2) 兔(P1)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shī zǐ bó tù yì yòng quán lì
年級字:獅(P2) 子(P1) 搏(P5) 兔(P1) ,(P1) 亦(P2) 用(P1) 全(P2) 力(P1)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shǒu rú chǔ nǚ chū rú tuō tù
年級字:守(P2) 如(P2) 處(P2) 女(P1) ,(P1) 出(P1) 如(P2) 脫(P2) 兔(P1)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shī xiàng bó tù jiē yòng quán lì
年級字:獅(P2) 象(P1) 搏(P5) 兔(P1) ,(P1) 皆(P3) 用(P1) 全(P2) 力(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