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án
年級字:傳(P2)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甲金文從「人」,「專」聲。
傳遞中: 傳遞、傳送、傳説、傳話、傳令、傳聞、傳染、流傳、傳播、傳波。
教授: 傳授、傳教、薪傳。
引導、召見: 傳訊、傳喚、傳人問話。
延伸:傳電、傳熱。
表達:傳神、眉目傳情。
家族承繼: 傳宗接代、承傳。
記錄個人的生命事蹟作下一代參考和留念: 自傳、傳記。
編寫超乎尋常的人物及其奇異的經歷: 傳奇。
【名著】
左傳》、《水滸傳》。
《說文》:「傳,遽也。从人,專聲。」
《墨子.所染》:「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西遊記》第二回:「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
《戰國策.齊策五》:「昔者趙氏襲衛,車舍人不休傳。」
《後漢書.卷四六.陳忠傳》:「發人修道,繕理亭傳。」
Xià chuán
年級字:下(P1) 傳(P2)
詞性:形容詞
1.向人傳授。
2.向人傳達。
3.在互聯網上取得檔案,儲存在電腦內。
jīng zhuàn
年級字:經(P1) 傳(P2)
詞性:名詞,代詞
1.指儒家經典和解釋經典的傳。
2.泛指比較重要的古書。
xiāng chuán
chuán dá
年級字:傳(P2) 達(P1)
詞性:動詞
傳播,
傳遞,
傳達,
通報1. 單位門口的值班人員。2. 門房、傳達室、商店中的引導員, 公共建築的參觀嚮導 。
jiā chuán
年級字:家(P1) 傳(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祖傳1.每家每戶相互傳誦。
2.由家庭世代相傳。
3.敘述家人事蹟以傳示其子孫的傳記。
diàn chuán
年級字:電(P2) 傳(P2)
詞性:名詞,動詞
1.[teleprinter]∶電傳打字電報機
2.[teleprinting]∶通過電傳打字電報機發出的電報,即傳真電報
例:回飯店我還要打兩個電傳,再寫幾封信
chuán shuō
chuán shū
bèi chuán
年級字:被(P2) 傳(P2)
詞性:介詞
1.受到傳授,教授學問、技藝。
2.受到推廣,散布,宣傳,流傳。
liú chuán
zhuàn jì
chuán wén
年級字:傳(P2) 聞(P2)
詞性:形容詞
傳說,
聽說,
據說,
風聞1.聽到流傳。
2.通過多人才了解。
3.輾轉流傳的消息。
jù zhuàn
chéng chuán
hòu chuán
chuán yán
chuán dào
xuān chuán
yí chuán
年級字:遺(P3) 傳(P2)
詞性:形容詞
1. 通過細胞染色體由祖先向後代傳遞的品質。2. 先人所流傳下來的。
chuán chéng
chuán qí
年級字:傳(P2) 奇(P2)
詞性:形容詞
傳說,
神話事實,
史實可以指長篇連續的英雄故事,情節曲折,然而又不特別離奇,講述人或團體的歷史或傳說(或兩者都有的)。
liú chuán
chuán rǎn
chuán shén
年級字:傳(P2) 神(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逼真1. 指高深的藝術措藝, 能將一種眼神和神態非常逼真地劃出來、彫刻出來、或用文字寫出來。
2. 描繪人或物,給人生動逼真的印象。
3. 中國肖像畫的傳統名稱。參考:
1. 宋 黃昇 《木蘭花慢·題馮云月<二連環>詞后》詞:「惟有空梁落月,至今能為傳神。」
2.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通首虛處傳神,結語輕輕一擊,妙甚。」
3. 宋 張師正 《括異志·許偏頭》:「成都府 畫師 許偏頭 者,忘其名,善傳神,開畫肆於觀街。一日,有貧人,弊衣憔悴,約四十許,負布囊,詣 許 求傳神。」
4.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傳神》:「吾平生傳神,不啻數十人,無一得真, 希純乃能若是。」
5. 清 黃宗羲 《贈黃子期序》:「有慈谿魏霞生者,無所傳授,多為村落傳神,無有不肖。」
zhèng zhuàn
年級字:正(P1) 傳(P2)
詞性:名詞
1.正統的傳授2.猶本傳
3.長篇小說的正文部分,說書中的主要故事情節
chuán hū
年級字:傳(P2) 呼(P2)
詞性:動詞
1.通知受話人去接電話。
2.意思為傳聲呼喊;謂口語相傳;傳喚。
chuán jiào
chuán dì
yán chuán
年級字:言(P1) 傳(P2)
詞性:動詞
1. 用言語表達或傳授。
《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恆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也。” 巴人《點滴集·爭論之外》:“'詩意'或'詩的意境',據說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但我以為它並不是什麼神秘不可解的。”參見“ 言傳身教”。2. 說話。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傳。”秧歌劇《慣匪周子山》第三場:“赤衛軍們,不要言傳了,叫 老馬哥 給咱們講話!”
3. 方言。捎話。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時送禮,給我言傳,我朝大夥湊!”
shìchuán
chuán tǒng
chuán huà
chuán sòng
yú chuán
chuán méi
年級字:傳(P2) 媒(P3)
詞性:名詞
傳媒,信息的傳送體系。從事信息傳遞的工作單位和人員,例如社會新聞的收集和放送的新聞界,包括廣播、電視、報刊等。
chuán bō
chuán dān
年級字:傳(P2) 單(P2)
詞性:名詞
1.印成單張散發的宣傳品。
2.一種起宣傳作用的單頁印刷品。
chuán shòu
guó chuán
年級字:國(P1) 傳(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1.《國傳》是發表在起點中文網的連載小說,作者是克倫尚塞。
2.用於:那國傳入--是從那個國家流傳入來。
chuán shì
xū chuán
chuán zhēn
zǔ chuán
年級字:空(P1) 谷(P2) 傳(P2) 聲(P1)
南朝梁·武帝《淨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遊形之有影。”
年級字:訛(P0) 以(P1) 傳(P2) 訛(P0)
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愛妾換馬》:“不然,長髯紫衣,怪誕幽顯之說,何其駭異哉?後人又不考而吟詠焉,訛以傳訛也。”
年級字:話(P1) 不(P1) 虛(P4) 傳(P2)
年級字:言(P1) 歸(P3) 正(P1) 傳(P2)
正傳:正題或本題。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如今說書的‘從旁指點桃源路,引得漁郎來問津’,算通前徹後交待明白了,然後這再言歸正傳。”
年級字:衣(P1) 相(P1) 傳(P2)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年級字:家(P1) 傳(P2) 人(P1) 誦(P4)
宋·楊萬里《章貢道院記》:“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額,家傳人誦。”
年級字:家(P1) 傳(P2) 戶(P1) 頌(P5)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五經、四書,《左》、《國》、《史》、《漢》,以及唐宋諸大家,何一不說人情,何一不關物理,及今家傳戶頌,有怪其平易而廢之者乎?”
年級字:言(P1) 傳(P2) 身(P1) 教(P1)
詞性:動詞
常用書面語身教言傳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
「身教」以行動示範。
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年級字:繆(P0) 種(P1) 流(P1) 傳(P2)
《宋史·選舉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數年之後,復俾之主文,是非顛倒逾甚,時謂之繆流傳。”
年級字:傳(P2) 龜(P3) 襲(P5) 紫(P2)
《後漢書·陰識傳贊》:“恂恂苗胤,傳龜襲紫。”李賢注:“公侯紫綬金印龜紐。”
年級字:家(P1) 傳(P2) 戶(P1) 誦(P4)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曲·填詞名手》:“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年級字:不(P1) 見(P1) 經(P1) 傳(P2)
經傳:指被古人尊崇爲典範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常指人沒有名聲或論述沒有根據。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三字雖不見經傳,卻亦甚雅。”
年級字:克(P4) 傳(P2) 弓(P1) 冶(P4)
年級字:十(P1) 口(P1) 相(P1) 傳(P2)
年級字:代(P2) 代(P2) 相(P1) 傳(P2)
我們一定要將林州人民戰天鬥地、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
年級字:傳(P2) 神(P1) 阿(P2) 堵(P4)
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年級字:循(P5) 誦(P4) 習(P1) 傳(P2)
年級字:傳(P2) 爵(P4) 襲(P5) 紫(P2)
年級字:樹(P1) 碑(P5) 立(P1) 傳(P2)
樹: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蹟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現比喻立個人威信,擡高個人聲望。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桓彬傳》:“蔡邕等共論序其志,僉以爲彬有過人者四……乃共樹碑而頌焉。”
年級字:衆(P3) 口(P1) 交(P1) 傳(P2)
清·陳天華《警世鐘》:“就是不幸受傷身死,衆口交傳,全國哀痛,還要鑄幾個銅像,立幾個石碑,萬古流芳,永垂不朽。”
年級字:傳(P2) 爲(P2) 美(P1) 談(P2)
美談:人們津津樂道的好事。指傳揚開去,成爲人們讚美、稱頌的事情。
年級字:投(P3) 傳(P2) 而(P1) 去(P1)
年級字:傳(P2) 爲(P2) 笑(P1) 談(P2)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嘉平公子》:“公子雖愧恨,猶不知所題,折帖示僕。聞者傳爲笑談。”
年級字:火(P1) 盡(P3) 薪(P6) 傳(P2)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明·寓山居士《魚兒佛》第四齣:“仗猛力精心,斬斷牽纏,若不是粉碎虛空,終似那癡拳太軟,總火盡薪傳也。”
年級字:以(P1) 心(P1) 傳(P2) 心(P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年級字:謬(P6) 種(P1) 流(P1) 傳(P2)
《宋史·選舉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數年之後,復俾之主文,是非顛倒愈甚,時謂之繆種流傳。”
年級字:傳(P2) 爲(P2) 佳(P4) 話(P1)
年級字:傳(P2) 為(P2) 笑(P1) 柄(P4)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傳開去被人們當作取笑的數據。
年級字:名(P2) 不(P1) 虛(P4) 傳(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有名無實《史記·遊俠列傳》:“然其私意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言,士不虛附。”
年級字:捷(P5) 報(P2) 頻(P3) 傳(P2)
徐遲《地質之光》:“在六十年代裏,華北大平原上捷報頻傳。以後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繼建成。”
年級字:傳(P2) 統(P2) 節(P1) 日(P1)
詞性:名詞
傳統:世代相傳,有傳承延續性質的社會因素,如風俗、道德、習慣、信仰、思想等。
節日:值得慶祝或紀念的日子。
年級字:傳(P2) 檄(P0) 而(P1) 定(P1)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年級字:口(P1) 口(P1) 相(P1) 傳(P2)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七十二卷:“經雲:‘知白守黑,神明自來。’是知玄爲萬物母,聖人祕之,不形文字,口口相傳。”
年級字:以(P1) 訛(P0) 傳(P2) 訛(P0)
以:拿,把;訛:謬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宋·俞琰《席上腐談》:“世上相傳女媧補天煉五色石於此,故名採石,以訛傳訛。”
年級字:十(P1) 世(P1) 單(P2) 傳(P2)
年級字:身(P1) 教(P1) 言(P1) 傳(P2)
詞性:動詞
常用書面語身教言傳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身教」以行動示範。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用行動來示範,又用言語來教導。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年級字:眉(P3) 目(P1) 傳(P2) 情(P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年級字:傳(P2) 風(P1) 火(P1)
猶煽風點火。搧,同“扇”。比喻煽動別人鬧事。多用於貶義。
年級字:妙(P2) 處(P2) 不(P1) 傳(P2)
宋·黃庭堅《戲題小雀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年級字:異(P3) 聞(P2) 傳(P2) 說(P1)
年級字:大(P1) 肆(P4) 宣(P4) 傳(P2)
這件醜聞經過報紙~後,使他聲望驟降,因此決定退出選舉。
年級字:青(P1) 史(P2) 傳(P2) 名(P2)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年級字:衆(P3) 口(P1) 相(P1) 傳(P2)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於是只能回奏:當時衆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年級字:口(P1) 傳(P2) 心(P1) 授(P4)
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年級字:傳(P2) 爲(P2) 笑(P1) 柄(P4)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傳開去被人們當作取笑的資料。
清·李綠園《歧路燈》:“男家埋怨他辦事無首尾,女家罵他佔騙……合域傳爲笑柄。”
年級字:傳(P2) 柄(P4) 移(P2) 藉(P6)
《韓非子·三守》:“惡自治之勞憚,使君輻湊之變,因傳柄移藉,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陳奇猷集釋引高亨曰:“藉,勢位也。”
年級字:豕(P0) 虎(P1) 傳(P2) 訛(P0)
年級字:一(P1) 脈(P3) 相(P1) 傳(P2)
一脈:一個血統。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爲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係。
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北京的流言報,是從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章士釗‘整頓學風’以還,一脈相傳,歷來如此的。”
年級字:傳(P2) 宗(P2) 接(P2) 代(P2)
宗:宗教,家族。代:後代。傳延宗教,接續後代。舊指生了獨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傳下去。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掙了這分大傢俬,死下來又沒有個傳宗接代的人,不知當初要留着這些錢何用。”
年級字:傳(P2) 道(P1) 受(P2) 業(P2)
年級字:魚(P1) 傳(P2) 尺(P1) 素(P4)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年級字:聖(P4) 經(P1) 賢(P4) 傳(P2)
唐韓愈《答殷侍御書》:“聖經賢傳,屏而不省,要妙之義,無自而尋。”
年級字:薪(P6) 盡(P3) 火(P1) 傳(P2)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年級字:黃(P1) 耳(P1) 傳(P2) 書(P1)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爲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晉書·陸機傳》:“初機有俊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乃爲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爲常。”
年級字:不(P1) 可(P1) 言(P1) 傳(P2)
言:言語。指對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領悟,不能用言語來表達。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諸法寂滅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爲人?” 明·圓極居頂《續傳燈錄》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證不可以言傳。”
年級字:詩(P3) 禮(P2) 傳(P2) 家(P1)
年級字:流(P1) 傳(P2) 千(P1) 古(P1)
年級字:寄(P3) 雁(P3) 傳(P2) 書(P1)
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年級字:傳(P2) 襲(P5) 組(P2)
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組,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轉指官印。
明·宋濂《送黃仲恭赴官餘姚序》:“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爲難,能世其德業爲難。”
年級字:傳(P2) 道(P1) 授(P4) 業(P2)
年級字:傳(P2) 誦(P4) 一(P1) 時(P1)
魯迅《洋服的沒落》:“這故事頗爲傳誦一時……不過其中是帶一點反對革命的意味的。”
年級字:傳(P2) 杯(P1) 弄(P2) 盞(P2)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兩傍列坐,傳杯弄盞,花簇錦攢。”
年級字:傳(P2) 杯(P1) 換(P2) 盞(P2)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說着,家人擺上酒來,三個人傳杯換盞,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傳杯換盞,吃到午後。”
年級字:飛(P1) 眼(P1) 傳(P2) 情(P2)
年級字:傳(P2) 聞(P2) 異(P3) 辭(P5)
傳聞:原指久遠的事,後指聽來的傳說;異辭:原指措詞有所不同,後指說法不一致。指傳說不一致。
《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年級字:代(P2) 代(P2) 傳(P2) 承(P4)
詞性:動詞
年級字:口(P1) 耳(P1) 相(P1) 傳(P2)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口耳相傳,或逮後世。”
年級字:傳(P2) 風(P1) 扇(P3) 火(P1)
康濯《春種秋收·故事》:“這麼傳風扇火,直扇得玉翠她爹都受了傳染——天天替女兒着急,時時埋怨女兒眼皮太高。”
年級字:傳(P2) 經(P1) 送(P1) 寶(P2)
年級字:衣(P1) 相(P1) 傳(P2)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鉢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鉢爲記,世相付授。”
年級字:法(P1) 不(P1) 傳(P2) 六(P1) 耳(P1)
年級字:右(P1) 傳(P2) 之(P2) 八(P1) 章(P3)
年級字:傳(P2) 聞(P2) 不(P1) 如(P2) 親(P1) 見(P1)
《後漢書·馬援傳》:“臣愚以爲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
年級字:一(P1) 傳(P2) 十(P1) ,(P1) 十(P1) 傳(P2) 百(P1)
詞性:形容詞
常用俗語,
成語消息傳播迅速,控制困難。
傳: 傳播、傳染。
一傳十: 從一個源頭傳至少數。
十傳百: 從少數源頭傳至多數。
表示傳染病毒容易擴散,控制困難。
消息傳播迅速,控制困難。
《孽海花.第一六回》:「自從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鳳隨鴉,不免紛紛議論,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魯翠、波兒麻等一班黨人耳中。」
宋·陶彀《清異錄·喪葬》:「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故號義閏。」
yī rén chuán xū shí rén chuán shí
年級字:一(P1) 人(P1) 傳(P2) 虛(P4) ,(P1) 萬(P2) 人(P1) 傳(P2) 實(P1)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爲真。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zhǐ kě yì huì bù kě yán chuán
年級字:只(P1) 可(P1) 意(P1) 會(P1) ,(P1) 不(P1) 可(P1) 言(P1) 傳(P2)
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cáng zhī míng shān chuán zhī qí rén
年級字:藏(P2) 之(P2) 名(P2) 山(P1) ,(P1) 傳(P2) 之(P2) 其(P2) 人(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現,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cáng zhū míng shān chuán zhī qí rén
年級字:藏(P2) 諸(P4) 名(P2) 山(P1) ,(P1) 傳(P2) 之(P2) 其(P2) 人(P1)
諸:之於的合音;傳:傳佈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後來志趣相投的人。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Xián Suān Kǔ Là Tián ─ Qī Gē Zìzhuàn
年級字:鹹(P4) 酸(P3) 苦(P1) 辣(P5) 甜(P2) 七(P1) 哥(P1) 自(P1) 傳(P2)
詞性:名詞
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