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俊(P4)
詞性:名詞,形容詞
從「人」,「夋」聲。
才能出眾的人:俊傑、俊偉、俊彥、寒俊、豪俊、青年才俊。
學識造詣很深的人: 俊爽、俊造。
卓越、傑出: 俊材、俊士。
外表出色、漂亮: 俊俏、俊美、俊秀、俊逸、英俊、俊男美女。
古同「峻」,高大。
《說文》:「俊,材千人也。从人,夋聲。」
《說文解字.人部》:「俊,材過千人。」
漢.趙岐.注:「俊,美才出眾者也。」
《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書經.洪範》:「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三國魏.曹植《文選.七啟》:「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淮南子.泰族》:「故知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
《管子.水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生也。」
元.喬吉《揚州夢》第三折:「端詳著厖兒俊,思量著口兒甜,怎肯教意兒差。」
《紅樓夢》第六九回:「老祖宗且別問,只說比我俊不俊。」
《漢書.儒林傳》:「(倪)寬有俊材,初見武帝,語經學。」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扭捏著身子兒百般做作,來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主人有女年方二八,頗有姿色,聽得父親說其夢兆,道潘郎有狀元之分,在窗下偷覷,又見他儀容俊雅,心懷契慕,無繇通款。」
《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年級字:清(P1) 新(P1) 俊(P4) 逸(P6)
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年級字:旁(P1) 求(P2) 俊(P4) 彥(P0)
年級字:典(P2) 則(P3) 俊(P4) 雅(P3)
《紅樓夢》第十四回:“一切張羅款待,都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鳳姐]灑爽風流,典則俊雅,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了,——那裏還把衆人放在眼裏,揮霍指示,任其所爲。”
年級字:俊(P4) 傑(P3) 廉(P4) 悍(P6)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俊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年級字:忍(P1) 俊(P4) 不(P1) 住(P1)
詞性:形容詞
忍不住,
忍無可忍鄒韜奮《萍蹤寄語》二:「張君幽默健談,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肅時途中遇盜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年級字:梟(P0) 俊(P4) 禽(P5) 敵(P3)
年級字:忍(P1) 俊(P4) 不(P1) 禁(P4)
唐·趙璘《因話錄》卷五:“櫃初成,周戎時爲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年級字:識(P2) 時(P1) 務(P3) 者(P1) 為(P2) 俊(P4) 傑(P3)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年級字:識(P2) 時(P1) 務(P3) 者(P1) 爲(P2) 俊(P4) 傑(P3)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乾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爲出色的人物。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